一种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0197发布日期:2021-08-20 16:4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用于清洗碗碟、果蔬的清洗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洗碗机作为一种厨房用家电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目前市场上的洗碗机一般分为台式、柜式、槽式三种,其中,台式洗碗机即为整体式独立结构,一般放置在台面上使用;柜式洗碗机也是一种独立结构,但需要嵌入到厨柜中使用;槽式洗碗机则是与水槽结合在一起,一般安装在厨房橱柜中使用。

对于台式、柜式洗碗机来说,其垂向空间结构使得双喷臂乃至三喷臂容易实现,可以增加洗碗的套数。而对于槽式洗碗机来说,由于槽体形状需要与橱柜适配,且受开放式水泵与槽体的结构配合方式影响,无法在竖直方向上添加喷臂形成上下排布的喷臂系统,目前只能做到单槽配备单喷臂,洗碗套数受到限制。如果单纯的将槽体的长宽比增大,则单槽单喷臂的结构就容易导致槽体内靠近长度边缘的区域的洗净度无法得到满足;而如果在增大水槽长宽比的基础上,采用现有双喷淋方式在水平方向上增设喷臂,则需要将槽体的长宽比至少做到2:1,严重影响了其占用橱柜的空间,难以实现。

另外,现有水槽式清洗机中,喷臂一般通过旋转卡扣安装方式安装在水槽的内底壁上,而根据目前市场反馈的维修工单统计,维修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用户清洗完喷臂后不会安装回去或安装不正确导致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拆装喷臂的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水槽空间、提高洗净度、增大洗碗数量的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及第一喷臂,所述箱体内部中空形成洗涤腔,所述第一喷臂通过连接组件能转动地支撑在箱体内底壁上,所述第一喷臂的下壁面上开有第一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导流座及装配圈,所述导流座下端固定在箱体的内底壁上,所述导流座上端在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沿周向布置的装配面,所述导流座上还设置有对应该装配面的第一磁性件,对应的,所述装配圈与第一喷臂相连接并抵靠在上述装配面上,所述装配圈中设置有与第一磁性件相吸的第二磁性件。

为了便于对第一磁性件进行装配,所述导流座的上端设置有套置在导流座外周的端盖,该端盖的上壁面构成所述的装配面,所述端盖的下壁面上设置有沿周向布置并能将第一磁性件嵌置其中的第一装配槽。

为了便于将端盖安装在导流座上,所述导流座在外边缘处开有插口,对应的,所述端盖的底壁具有向下延伸并插置在该插口中的第一卡扣。

优选地,所述装配圈具有上下间隔布置且中部成形为一体的第一环形片、第二环形片,该第一环形片与第二环形片及装配圈的内周壁共同围合成用于安装第二磁性件的第二装配槽。该结构便于对第二磁性件进行安装。

为了便于将第一喷臂能转动地连接在装配圈上,所述第一环形片中部具有装配口,所述第一喷臂的第一进水口外缘设置有沿周向向下延伸并能转动的插置在装配口中的插接圈,该插接圈的底部边缘处向外延伸形成有能与第一环形片的内缘底壁相卡的第二卡扣。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导流座具有上下贯通并对应第一喷臂第一进水口布置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座下部的侧壁上开有供洗涤腔底部的水进入导流通道中的入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机还包括通过一所述连接组件能转动地支撑在箱体内底壁上的第二喷臂,所述第一喷臂的外边缘处向外延伸形成椭圆形的第一装配圈,该第一装配圈边缘处设置有间隔布置的第一齿,所述第二喷臂的外边缘处向外延伸形成椭圆形的第二装配圈,该第二装配圈边缘处设置有间隔布置的第二齿,该第二齿与所述第一齿始终保持相啮合联动。所述第二喷臂的下壁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喷臂、第二喷臂的上壁面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喷水孔。采用上述结构,当第一喷臂在箱体中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状态下,第二喷臂在箱体中沿箱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该布置方式使得水槽空间能得到充分利用,在控制箱体长宽比的基础上,扩大了喷臂的有效清洗范围,不仅提高了洗净度,也增大了碗碟的可清洗数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箱体底部还设置有能将洗涤腔底部的水泵至第一喷臂中的泵水机构,该泵水机构包括叶轮组件及电机,所述组件能转动地设于导流座中且上端穿过第一进水口伸入第一喷臂。所述箱体底壁上还开设有排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喷臂的第二进水口处设置有能随第二喷臂转动从而将其下方的水泵入第二喷臂中的汲水叶轮。该汲水叶轮的上部为离心结构,汲水叶轮上部穿过第二进水口位于第二喷臂内且顶部与第二喷臂的内顶壁相连接;汲水叶轮的下部位于导流座的导流通道中,汲水叶轮的下部为轴流结构。汲水叶轮随第二喷臂转动而将其下方的水汲入第二喷臂中并喷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圈通过磁性相吸可脱卸的安装在导流座上,当需要将喷臂取下清洗时,直接拉住喷臂上抬即可,而在安装时,也无需对准特定的位置,直接将喷臂向下放直至其通过磁性吸靠在导流座上即可,拆装极为方便,为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找那中第一喷臂与连接组件的分解图(包含汲水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洗机包括箱体3、第一喷臂1、第二喷臂2及泵水机构5,箱体3内部中空形成洗涤腔31,第一喷臂1、第二喷臂2分别通过一连接组件4能转动地支撑在箱体3内底壁上,第一喷臂1的下壁面上开有第一进水口11、上壁面开有若干个喷水孔100。

如图3、4所示,上述连接组件4包括导流座41及装配圈42,导流座41具有上下贯通并对应第一喷臂1第一进水口11布置的导流通道40,导流座41下部的侧壁上开有供洗涤腔31底部的水进入导流通道40中的入水口412。导流座41下端固定在箱体3的内底壁上,导流座41上端在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沿周向布置的装配面400,导流座41上还设置有对应该装配面400的第一磁性件410,对应的,装配圈400与第一喷臂1相连接并抵靠在上述装配面400上,装配圈42中设置有与第一磁性件410相吸的第二磁性件420。

为了便于对第一磁性件410进行装配,导流座41的上端设置有套置在导流座41外周的端盖43,该端盖43的上壁面构成所述的装配面400。端盖43的下壁面上设置有沿周向布置并能将第一磁性件410嵌置其中的第一装配槽431。为了便于将端盖安装在导流座上,导流座41在外边缘的侧壁上开有插口411,对应的,端盖43的底壁具有向下延伸并插置在该插口411中的第一卡扣432。

上述装配圈42具有上下间隔布置且中间成形为一体的第一环形片421、第二环形片422,该第一环形片421与第二环形片422及装配圈42的内周壁共同围合成用于安装第二磁性件420的第二装配槽423,该结构便于对第二磁性件420进行安装。为了便于将第一喷臂1能转动地连接在装配圈42上,第一环形片421中部具有装配口424,第一喷臂1的第一进水口11外缘设置有沿周向向下延伸并能转动的插置在装配口424中的插接圈12,该插接圈12的底部边缘处向外延伸形成有能与第一环形片421的内缘底壁相卡的第二卡扣121。

如图1所示,第二喷臂2通过一连接组件4能转动地支撑在箱体3内底壁上,第一喷臂1的外边缘处向外延伸形成椭圆形的第一装配圈13,该第一装配圈13边缘处设置有间隔布置的第一齿131,第二喷臂2的外边缘处向外延伸形成椭圆形的第二装配圈21,该第二装配圈21边缘处设置有间隔布置的第二齿211,该第二齿211与第一齿131始终保持相啮合联动。第二喷臂2的下壁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水口22,第二喷臂2的上壁面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喷水孔200。当第一喷臂1在箱体3中沿箱体3的长度方向延伸状态下,第二喷臂2在箱体3中沿箱体3的宽度方向延伸,该布置方式使得水槽空间能得到充分利用,在控制箱体3长宽比的基础上,扩大了喷臂的有效清洗范围,不仅提高了洗净度,也增大了碗碟的可清洗数量。

如图3所示,泵水机构5设于箱体3底部,用于将洗涤腔31底部的水泵至第一喷臂1中。泵水机构5包括叶轮组件51及电机52,叶轮组件51能转动地设于导流座41中且上端穿过第一进水口11伸入第一喷臂1,从而将进入喷臂中水分散进而从喷孔射出。第二喷臂2的第二进水口22处设置有能随第二喷臂2转动从而将其下方的水泵入第二喷臂2中的汲水叶轮6,该汲水叶轮6的上部为离心结构,汲水叶轮6上部穿过第二进水口22位于第二喷臂2内且顶部与第二喷臂2的内顶壁相连接;汲水叶轮6的下部位于相应导流座41的导流通道40中,汲水叶轮6的下部为轴流结构,汲水叶轮6随第二喷臂2转动而将其下方的水汲入第二喷臂2中并喷出。箱体3底壁上还开设有排水口32,该排水口32为两导流座41之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