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肉刀及果肉刀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7342发布日期:2021-03-30 19:47阅读:69来源:国知局
果肉刀及果肉刀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榨汁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肉刀及果肉刀组件。



背景技术:

已知的果汁制取装置多为挤压/搅碎整个或分割后的果实,具有诸多不便,已知的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可见中国专利cn104411214b榨汁机及榨汁机用本体。该装置在处理诸如橙子的等具有韧皮的果实时可以不分割果实,仅需在果实韧皮上开孔,再在果实内进行果肉破碎操作,直接在果实韧皮内将果肉制成果汁/浆。该装置的刀组件具有多个沿转轴轴向设置在转轴表面的刀条,刀组件的刀条具有贴合主轴表面的收拢和沿径向弯曲的撑开两种状态,该装置还有驱动该刀组件自转的动力、传动及驱动刀组件在撑开和收拢之间变化的机构。该刀组件在收拢状态下可以通过果皮上预先切割出的孔插入果实内,然后自转并在自转过程中逐渐变为撑开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刀条逐渐作用于果肉并将果肉处理成汁水状态。为实现刀组件自转和在撑开及收拢状态之间变化,装置设置有复杂的传动和手动操作机构,使用者需要用一只手从果实底部握紧果实防止其随刀组件转动,并需要整个臂部的力量保持对果实的托举,同时另一只手要下压手柄以使刀组件由收拢状态变为撑开状态,操作比较费力。

中国专利cn209136143u中公开了一种果实内制汁装置,其刀条为弧形刀条,刀条两端固定在刀杆的表面。上述刀条为细小的零件,其加工和固定至刀杆表面的操作并不方便,在生产过程中会影响加工和组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果肉刀和果肉刀组件。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果肉刀,用于设置在杆末端以适于进入果实内部刮削果肉,果肉刀包括多个弧形刀片,弧形刀片包括主体和位于主体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弧形刀片的第一连接端和/或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至杆,且弧形刀片相对于杆的表面弓起,其中,多个弧形刀片的第一连接端之间固定连接,以及第二连接端之间固定连接,以使多个弧形刀片形成整体,多个第一连接端之间,并且/或者,多个第二连接端之间形成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与杆的外周面配合连接。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果肉刀包括圆环体和设置在沿圆环体上的径向孔,径向孔为安装孔,径向孔的两侧的两个半环体为弧形刀片。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圆环体由从圆管上截下的管体构成。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圆环体的数量为2个,2个圆环体交叉套接在一起且二者的安装孔同轴。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弧形刀片的数量为2至4个。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果肉刀组件,包括刀杆和果肉刀,其中,果肉刀为第一方面中任一说明的果肉刀,果肉刀通过其安装孔插装于刀杆的一个末端,刀杆的另一个末端用于固定至转动驱动装置。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刀杆为空心杆。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刀杆的另一端的外周面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将果肉刀组件连接至中转动驱动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多个弧形刀片构成的整体与刀杆之间更方便定位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果实内制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果实内制汁装置中输出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i;

图12是图10中的a-a剖视图;

图13是图10中的b-b剖视图;

图14是图8中果实内制汁装置中的管轴、刀和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15是图8中果实内制汁装置中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连接件进入第一凹陷部后且尚未旋转进入第二凹陷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果肉刀,参考图4中的实施例。果肉刀为环刀,包括环体和设置在环体上的安装孔,安装孔沿径向贯穿环体。以安装孔为界,可以将环体视为两个半环部分的组合,两个半环为弧形刀片,半环边缘视为弧形刀片的刃部。弧形刀片环刀以其安装孔为轴自转时,刃部可以刮削果肉。环刀的具体结构如图4中的刀600及对应实施例的说明。将两个直径略微有差异的环刀交叉套设在一起也是可以的,二者的安装孔同轴,二者可以固定成一体,也可以在使用时组装到刀杆上。与背景技术部分提及的中国专利cn209136143u中的刀片相比,本公开中的两个弧形刀片不是分别固定在刀杆上,而是两个弧形刀片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该整体再连接在刀杆上,且该整体与刀杆之间的定位和固定是轴孔配合,简单可靠,便于组装。本实施例中环刀的环体是从圆管上截取的,加工比较容易,实践中可以直接用管材作为原材料,激光切割加工出外形和安装孔。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刀组件,包括管轴和果肉刀,果肉刀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环刀,环刀包括环体和设置在环体上的安装孔,安装孔沿径向贯穿环体,环刀通过安装孔安装于吸管的一个末端。刀组件还可以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位于另一个(不设置环刀)的一端附近。

参考图1至图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方式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果实内制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中所示果实内制汁装置中输出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刀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果实内制汁装置,包括壳架100、驱动组件200、连接架300、转动传动件400、管轴500和刀600。

壳架100为基本的安装基体,包括用于固定驱动组件200的部分和用于固定连接架300的连接架固定部110。连接架固定部110为筒状结构,端部用于固定连接架300,筒内的空间可以容纳输出转套220和管轴500的部分结构。当然,筒状结构仅是一种实施方式,目的在于提供固定连接架300的基础和提供容纳转动传动件400一侧的管轴500的一端及容纳输出转套220,其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处的示例。

由于壳架100与驱动组件200固定连接,因此也可以将壳架100视为驱动组件200的一部分,可以认为连接架300是设置在驱动组件200上。

驱动组件200包括致动件210和输出转套220,其中致动件210为电动机,电动机输出轴上固定有输出转套220,输出转套220能随输出轴转动。

输出转套220包括套体221、套体221一端的连接结构222和套体221另一端的转动驱动结构223,套体221内为腔体224,此腔体为盲孔。转动驱动结构223为四个楔块,楔块具有一个斜面和一个驱动面,驱动面与输出转套220端面的角度为90度,斜面和驱动面的交界线位于套体221的纵剖面。连接结构222为输出转套220一端的轴套,套装于与电动机输出轴并紧固,具体可以是螺纹连接、径向的紧定螺钉或键连接。输出转套220通过连接结构222连接于致动件210的输出轴。

转动传动件400为盘状结构,中心设置有通孔。转动传动件400的一个端面上均布有四个楔块410,楔块410包括一个斜面和一个垂直于转动传动件400端面的受力面,斜面与受力面的交界线位于盘状结构的纵剖面。输出转套220和转动传动件400沿轴向靠近时,二者的楔块可能会发生接触,但由于设置了斜面和垂直的驱动面,二者之间接触时不会造成沿轴向的移动的阻碍。当然,驱动面也可以是大于或小于90度的面,只要接触时二者的相互作用不会造成沿轴向的移动的阻碍即可。

转动驱动结构上沿轴向的凸起或凹陷形式不限于上述的楔面结构,只要凸起或凹陷的侧面能推动转动传动件周向转动即可。

管轴500为一根贯通的管。管轴500穿过转动传动件400的中心孔并与转动传动件400固定连接以传递扭矩。管轴500的与转动传动件400上楔块410同侧的部分为第一端510,位于转动传动件400另一侧的部分为第二端520。

连接架300包括盘体和环绕盘体的侧壁,侧壁凸出于盘体的端面,侧壁与盘体端面之间围合成容纳腔。盘体中心设置有通孔。盘体侧壁设置有内螺纹。

管轴500与转动传动件400的结合体借由连接架300连接在连接架固定部110上,转动传动件400位于连接架300的容纳腔内,管轴500的第二端520穿过连接架300的中心孔,管轴500的第一端510位于输出转套220的腔体224内且不与腔体224表面接触。转动驱动结构223的楔块410的驱动面与转动传动件400的楔块410的受力面面对面设置,二者之间能传递扭矩,从而驱动转动传动件400转动。

刀600包括环体610和设置于环体610上的孔。环体610在轴向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孔沿径向贯穿环体610,即,环体610上设置有同轴的上孔620和下孔630。环体610以经过上孔620的轴线和环体610的轴线的平面为界形成为两个弧形刀片。本实施例中,环体610上的上孔620和下孔630分别贯穿两个壁体;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环体610还可以不设置下孔630,管轴500的末端可以不与环体610的内壁接触,或者在该端管壁上设置径向方向上的孔/槽以连通管腔。

环体610的刃位于环体内表面与环体端面的交界,使用时环体610的外表面与果皮直接接触,刃位于内表面一侧可以避免直接刮削果皮内表面。

环体610的设置孔的位置具有较大的宽度,即,弧形刀片与管轴500末端连接的一端具有与管轴末端直径相当(略大)的宽度。如此设置,可以在刀600在插入果实内时能提前在果肉上捅出较大的空间,便于后续刀600的回转。本实施例中,在周向上环体610的宽度并不是一致的,其距离管轴500表面较远的部分宽度较小、较近的部分宽度较大。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环体610还可以设置为具有相同宽度的结构。

刀600通过上孔620和下孔630插在管轴500的第二端520上,即,环体610通过孔与管轴500轴孔配合连接。环体610位于管轴500两侧的部分凸出于管轴500的周面。

当然,弧形刀片还可以直接一端或两端焊接于管轴500的末端。刀600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沿管轴500径向延伸的直的或弯的刀片,或者设置在管轴500端面逐渐沿径向和管轴500另一端延伸的平滑的或弯折的刀体。弧形刀片的优势在于其末端固定于或靠近管轴表面,不会破坏果实的果皮内表面。

连接架300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连接架固定部110上,可以方便地拆装,使得管轴500和转动传动件400的结合体可以方便卸下。管轴500卸下后,第一端510凸出于转动传动件400和连接架300的一端,因此可以借由第一端510吸食果实内的果汁。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转动传动件可以相对于管轴沿轴向活动,但二者之间可以传递扭矩,二者之间可以通过键连接或者形状配合的结构实现上述功能,如转动传动件400中心为内六角孔,管轴500与之配合的部分或管轴整体为棱柱形表面。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管轴500和/或转动传动件400与连接架300之间形成转动枢轴连接。

参考图5至图7,图中示出了另一种果实内制汁装置。图5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5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果实内制汁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0、管轴20、连接件30、刀40和开口器50。

驱动组件10包括致动件11和输出轴结构12。致动件11为电动机,具有输出轴。输出轴结构12包括轴体121、轴体121一端的连接结构122、轴体121另一端的转动驱动结构123和轴体121内的腔体124,此腔体为盲孔。转动驱动结构123为四个圆形凸台。轴体121的设有转动驱动结构123的端面还嵌有磁铁60。

管轴20为轴向贯通圆管。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管轴20还可以为方管、六棱柱型管或其他形状的管道。

连接件30为具有中心孔的圆盘,通过中心孔固定于管轴20两端之间的部分上,管轴20位于连接件30两侧的管段分别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较短,供吸食时与口唇接触,第二段较长,用于连接刀40和在果实内搅拌。同时,连接件30上设置有多个孔或凹陷,供输出轴结构12上的圆形凸台插入并驱动连接件30转动。连接件30可以为铁磁性材料或包含铁磁性材料,从而可以被转动驱动结构123的端面的磁铁60吸引而保持在输出轴结构12上,形成可拆卸连接。连接件30与驱动组件10的输出轴结构12之间可传递扭矩且可拆卸地连接并使管轴20与输出轴同轴,从而能够驱动管轴20末端的刀40转动。

管轴20的第一段位于输出轴结构12与连接件30之间,即,输出轴结构12的腔体124内。由于管轴20是经由连接件30驱动的,因此管轴20的第一段可以不与驱动组件10之间发生接触,避免了驱动组件的油污或粉尘污染。管轴20的第一段位于输出轴结构12的腔体124内,并由连接件30封闭腔体124,更好地防止了外界环境对管轴20第一段的污染。

刀40固定于管轴20的第二段的段末。刀40的具体结构及其与管轴20的连接方式可以参考图1至图4中的刀600的说明。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连接件30上设置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结构,输出轴结构12上设置有与之对应的螺纹结构,二者通过螺纹连接形成可拆卸连接和可传递扭矩的连接。

连接件30与驱动组件10的输出轴结构之间的镶嵌结构并不限于上述说明的结构,如,连接件上可以设置凸起,输出轴结构上可以设置对应的凹陷,二者之间形成可传递扭矩的连接;或者,输出轴结构的圆形凸台的顶部设置有帽结构,对应的连接件30上设置有孔和与该孔连通但宽度小于孔径的槽,连接时帽结构插入连接件30的孔内并旋转,使圆形凸台进入槽内,实现连接件轴向的定位和其与输出轴结构之间单向的扭矩传递连接。当然,凸台的形状并非局限于圆柱,帽的结构也并不局限于圆盘,只要帽的至少部分结构能沿凸台的径向凸出并能卡住连接件即可。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连接件30还可以为与管轴20同轴的棱柱结构,输出轴结构12上腔体124的出口处设置有与棱柱对应(横截面相同)的孔,通过棱柱之间的配合形成可传递扭矩的连接。棱柱可以是或包含铁磁性材料,配合输出轴结构12上的磁铁60实现可拆卸连接。或者,棱柱结构可以为具有一定硬度的弹性材料,通过与输出轴结构12上的孔的过盈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或者,连接件30或管轴20上设置有单独的用于过盈连接的弹性件,通过该弹性件与输出轴结构12形成可拆卸连接。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连接件30,管轴20整体为棱柱结构,管轴可以直接固定在输出轴结构12上,如,管轴上设置有一段外螺纹,输出轴结构12上腔体124的出口处设置有与管轴上螺纹对应的内螺纹,二者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及扭矩传递。再如,管轴上至少与输出轴结构12接触的部分为铁磁性材料,输出轴结构12上设置有磁铁,通过磁吸的方式实现管轴在轴向上的可拆卸连接,配合例如棱柱形的外表面结构实现与输出轴结构12上的扭矩传递。或者,管轴与输出轴结构12上之间通过棱柱的配合实现扭矩传递,同时,在管轴表面设置凹槽,在输出轴结构12上设置可以沿径向伸缩的珠或销插入管轴表面的凹槽实现轴向的定位(类似雨伞上伞柄上可以压入柄内的顶珠,或者内六角套筒扳手与扳手柄上四方之间的连接)。

开口器50为筒状结构,筒套装于输出轴结构12外,一端固定于驱动组件上,另一端设置有开口刀,开口刀是由筒的端面凸出的一圈薄壁结构形成,刀刃位于薄壁结构的边缘。薄壁结构上设置有缺口。薄壁结构与筒端面的交界线与筒的外表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即,筒的端面与外周面的交界处形成相对于薄壁结构外侧壁的台阶/轴肩结构。使用时,可以将开口器50上设置开口刀的一端插入果实,再以台阶/轴肩为支撑撬动果皮,使开口刀环绕的果皮部分凸出于果实表面。开口刀上设置有缺口,该缺口使得开口器50对果皮的切割轨迹为不闭合的环,即,环内的果皮与环外的果皮之间仍有连接,可以避免环内整块果皮被切下后卡在开口器50内。

开口器50也可以设置在驱动组件的其他位置,如侧壁或另一端上;或者,开口器50为独立于其他部件的结构,单独使用及发挥功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管轴还可以替换为实心轴,同样可以实现在果实内制汁的功能。

参考图8至图16,图8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10是图8中果实内制汁装置的剖视图,图11是图10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i,图12是图10中的a-a剖视图,图13是图10中的b-b剖视图,图14是图8中果实内制汁装置中的管轴20a、刀40a和连接件30a的俯视图,图15是图8中果实内制汁装置中的连接件30a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连接件30a进入第一凹陷部m后且尚未旋转进入第二凹陷n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果实内制汁装置与图5至图7中所示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件、输出轴结构及二者之间的连接形式。此处主要对不同之处做进一步说明。

果实内制汁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0a、管轴20a、连接件30a、刀40a和开口器50a。连接件30a为具有中心孔的盘装结构,且盘状结构的外缘不是正圆形,本实施例中盘状结构包括一个矩形板和分别设置在矩形板两端的半圆板。

驱动组件10a包括致动件11a和输出轴结构12a。致动件11a为电动机,电动机具有输出轴。输出轴结构12a包括轴体121a、轴体121a一端的连接结构122a、轴体121a另一端的转动驱动结构123a和轴体121a内的腔体124a,此腔体为盲孔。转动驱动结构123a为输出轴结构12a端面的第一凹陷部m和第二凹陷部n。第一凹陷部m轮廓形状与连接件30a的外轮廓形状一致,其深度方向沿输出轴结构12a的轴向。第一凹陷部m的表面包括底面和环绕底面的侧面m’。第二凹陷部n设置在第一凹陷部m的部分侧壁m’上,沿输出轴结构的径向凹陷。第二凹陷部n具有底壁o和法向沿输出轴结构12a轴向的两个面对面的侧壁p和q,其中侧壁p与第一凹陷部m的底面共面。侧壁q为第一轴向限位端壁,侧壁p为第二轴向限位端壁。第一轴向限位端壁用于抵靠连接件的面向刀的表面以限制其沿轴向远离输出轴结构。第二轴向限位端壁面与第一轴向限位端壁面对面设置,第二轴向限位端壁用于抵靠连接件的背向刀的表面以限制其沿轴向靠近输出轴结构。

连接件30a具有与第一凹陷部m适配的外轮廓,因此连接件30a能随管轴20a沿输出轴结构12a轴向进入第一凹陷部m内,连接件30a与第一凹陷部m底面接触后,再转动管轴20a,连接件30a的半圆板的边缘部分能转动进入第二凹陷部n内,并由第二凹陷部n的侧壁p和q夹持实现轴向定位,由底壁o与半圆板之间传递扭矩。当然第一凹陷部m的外轮廓与连接件30a的外轮廓并不需要完全一致或一致,有部分一致的外形并依靠该一致的部分辅助连接件30a进入第一凹陷部m会更方便。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连接件30a的外形为三角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其他非正圆的形状。

连接件30a的侧壁中与底壁o接触的部分为为承力部,第二凹陷部n的与底壁o为施力部,二者构成扭矩传递结构,施力部能对承力部产生作用力,作用力中包括沿连接件30a的侧壁切向的力,该力不经过轴的中心。施力部能对承力部产生沿接触点/接触面法向的作用力,该部分作用力可以直接对管轴产生扭矩,而非作用力生成的摩擦力产生扭矩。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连接件与输出轴结构12a之间设置有凹凸配合,凹陷和凸起均沿轴向,凹陷和凸起的部分侧壁为施力部和承力部,侧壁之间的作用能产生扭矩。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输出轴结构12a与电机输出轴之间不是固定连接。电机壳体端面可以固定套筒,输出轴结构12a可转动地设置在套筒内,输出轴结构12a由电机输出轴驱动。套筒可以与电机外壳或减速器外壳之间为一体式结构。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输出轴结构12a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陷部m,第一凹陷部m的侧面不设置第二凹陷部n,第一凹陷部m的底面嵌入有磁铁。对应地,连接件30a为铁磁性材料或包含有铁磁性材料,通过磁吸方式实现二者轴向的定位。或者,输出轴结构12a上设置有径向伸缩机构,连接件30a进入第一凹陷部m的过程中其边缘将径向伸缩机构的销或柱沿输出轴结构12a的径向推回,连接件30a经过销或柱后由弹力弹回原位,即,凸出于第一凹陷部m的侧面,形成对连接件30a的轴向限位。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管轴还可以替换为实心轴,同样可以实现在果实内制汁的功能。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开口器,能够在果实表面开口,其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一端端面的弯曲刀刃,弯曲刀刃可以为闭环或开环,具体结构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图5至图11中对开口器的说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