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装置水瓶的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7080发布日期:2021-01-15 12:0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部装置水瓶的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部装置水瓶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即热式饮水机因其使用的方便性被广泛的使用在家庭以及办公场所中。现有的饮水机上用于放置水桶、水瓶的位置均位于饮水机的上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249534u(申请号为201920655115.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便携伸缩式即热饮水机》,其中公开的饮水机中用于安装水瓶的水瓶连接器则设置在机体的顶部。而由于机体通常整体呈竖长型,因此,水瓶安装后,使得整机的重心位置较高,相应饮水机的放置稳定性差,容易出现饮水机倾倒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在水瓶安装后,饮水机的重心位置低的底部装置水瓶的饮水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方便收纳支撑座,避免导水口被污染的底部装置水瓶的饮水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底部装置水瓶的饮水机,包括

机体,具有出水嘴;

供水管,设置在机体内且与出水嘴相连接;

水泵,设置在机体内且设置在供水管的水路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座,连接在机体的底部,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上具有用于连接水瓶的连接部,所述支撑座内还具有与连接部、供水管的入口相连接的导水通道。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机体一侧的下部设置有槽腔,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在槽腔内而使得支撑座置入在槽腔内或转出槽腔。

可选择地,所述机体的下部具有容置腔,所述机体的侧壁上对应于容置腔设置有开口,所述支撑座经所述开口能推拉地设置在容置腔内。

为了有效控制支撑座的抽拉方向,提高支撑座移动的稳定性,所述支撑座的两侧侧壁上沿推拉方向延伸设置有导向筋,所述侧壁上对应于导向筋设置有供导向筋置入的限位槽,,所述支架上对应于导向筋设置有导槽。

结构简单地,所述支撑座包括壳体、连接座以及导水管,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壳体上而构成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座内具有腔体,所述导水管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导水管内的管道形成所述导水通道,所述导水管的进水端与连接座相连接并与连接座内的腔体相连通,所述导水管的出水端与供水管的进水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呈杯状,所述连接座的侧壁上延伸有具有通孔的连接头,所述导水管的进水端与连接头相连接。

为了方便适配各种口径的水瓶连接,还包括能拆装地连接在连接部上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上具有能够匹配连接水瓶的连接孔,转接头上的连接孔与连接座内的腔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连接孔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水瓶口部的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底部装置水瓶的饮水机,将支撑座连接在机体的下部,如此当水瓶在支撑座上安装时,能够使得饮水机的整体重心低,保证了水瓶安装后饮水机放置的稳定性,避免了饮水机出现倾倒的情况。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座还可以通过转动连接以及推拉的方式与机体实现连接,如此在不安装水瓶的情况下,支撑座可以收纳入机体内,减小了饮水机的整体体积,结构美观简洁,同时也方便进行产品的包装、用户收纳。同时也能有效实现支撑座的防尘防污,支撑座使用时更加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底部装置水瓶的饮水机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底部装置水瓶的饮水机收纳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的立体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底部装置水瓶的饮水机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底部装置水瓶的饮水机收纳状态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底部装置水瓶的饮水机,包括机体1、供水管3、水泵4以及支撑座5。

其中机体1上具有出水嘴2,通过出水嘴2相外输出水,通常进水嘴位于机体1的上部。

供水管3设置在机体1内且与出水嘴2相连接,为了方便进行安装,本实实施例中的供水管3可以采用软管,供水管3的出口与出水嘴2相连接。

水泵4设置在机体1内且设置在供水管3的水路上,该水泵4为进水提供动力。

支撑座5连接在机体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在机体1一侧的下部设置有槽腔11,具体的该槽腔11设置在机体1的底部。支撑座5转动连接在槽腔11内而使得支撑座5置入在槽腔11内或转出槽腔11。支撑座5相对于机体1的转动方向不限,如可以相对于机体1水平转动,也可以相对于机体1上下进行转动。支撑座5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槽腔11内,具体的转动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座5相对于机体1水平转动,支撑座5第二端的上表面上则设置有用于连接水瓶6的连接部,支撑座5内还具有与连接部、供水管3的入口相连接的导水通道,通过导水通道实现水瓶6与供水管3之间的水路连接。

本实施例中支撑座5具体包括壳体51、连接座52以及导水管53,连接座52呈杯状而具有腔体,连接座52固定连接在壳体51上而构成连接部。连接座52的侧壁上还延伸有具有通孔的连接头521,导水管53设置在壳体51内,导水管53的进水端与连接头521相连接进而时间在连接座52上的连接,并且导水管53通过连接头521内的通孔与连接座52内的腔体相连通。导水管53的出水端与供水管3的进水端相连接。

另外为了方便连接各种口径的水瓶6,还可以设置一个能拆装地连接在连接部上转接头7,转接头7上具有能够匹配连接水瓶6的连接孔71,转接头7上的连接孔71与连接座52内的腔体相连通。该连接孔71的内侧壁可以呈台阶状而匹配连接不同口径的水瓶6。或者可以通过更好具有不同直径连接孔71的转接头7来实现不同口径水瓶6的连接。同时对于使用转接头7的饮水机,可以将转接头7的内部结构设置为聪明座的结构,以保证水瓶6内的水可以顺畅的使用。而不使用转接头7的饮水机则需要将聪明座的结构内置在连接座52内。

为了匹配具有螺纹接口的水瓶6,在通孔的内周壁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水瓶6口部的螺纹。

该底部装置水瓶的饮水机使用时,需要安装水瓶6时,将支撑座5从机体1底部的槽腔11内转出,进而将水瓶6连接在连接座52上,在水泵4的作用下,水瓶6内的水自连接座52流入到导水管53内,再经过供水管3、出水嘴2流出。水瓶6安装在支撑座5上也不会提高饮水机的整体重心位置,使得安装了水瓶6的饮水机的重心仍然处于较低的位置,保证了放置的平稳性。

另外,不放置水瓶6时,可以转动支撑座5而将支撑座5收入机体1底部的槽腔11内,使得饮水机整体体积较小,方便进行收纳和携带。同时连接座52由于随着支撑座5而置入在机体1底部的槽腔11内,发挥了对支撑座5的防尘防污作用,使得支撑座5使用时更加安全卫生。

实施例二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机体1的下部具有容置腔12,容置腔12内设置有支架8,机体1的侧壁上对应于容置腔12设置有开口,支撑座5经所述开口能推拉地连接在支架8上而置入和拉出容置腔12,为了保证支撑座5推拉过程中导水管53和供水管3不会出现断开的情况,该导水管53采用软管,能够随着支撑座5而适应性的移动位置,进而保证导水管53和供水管3连接的牢固性,保证正常供水。

另外支撑座5的两侧侧壁上沿推拉方向延伸设置有导向筋50,侧壁上对应于导向筋50设置有供导向筋50置入的限位槽14,并且支架8上对应于导向筋50设置有导槽81。在导向筋50、限位槽14、导槽81的相互限位作用下实现支撑座5的导向推拉动作。

该底部装置水瓶的饮水机需要使用时,则将支撑座5从机体1的容置腔12中拉出,进而在支撑座5上安装水瓶6,实现供水。当该底部装置水瓶的饮水机不需要使用或者需要携带时,则将支撑座5推入至机体1的容置腔12中,减小了整个机体1的体积,方便收纳携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