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拆装的转角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6439发布日期:2021-01-05 17:5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拆装的转角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拆装的转角置物架。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公寓式住宅越来越得到普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居家烹饪时长加大,为了节约了厨房台面空间,经常将调料放置于置物架上进行收纳。但是,现有的置物架多为整体焊接,不可拆装,同时清洗过程中也因体积较大而导致清洗不到位,从而导致局部卫生差,对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同时厨房角落闲置,从而降低了烹饪时调料拿取的便捷性和厨房角落空间的利用率。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020100227.0,公开了一种可收合调料架,在调料架上设有左侧壁和右侧壁,左侧壁的里侧设有两个长条形固定壁,该两个长条形固定壁按纵向排列,两个长条形固定壁的上面各设有凸轴,在左侧壁的下部设有支脚;上述右侧壁上设有与左侧壁相同的结构,右侧壁与左侧壁之间通过铰链连接;连接后的调料架的两个长条形固定壁上面设有上置物盒;上述调料架的两个长条形固定壁上面设有下置物盒。该可收合调料架放置在靠墙角的地面上使用,可以收合,便于包装、清洗和运输。但是,该收合调料架上的置物盒是通过底壁两个侧边上的透孔直接套接于左右两个侧壁上长条形固定壁上面的凸轴上,置物盒在受外力作用时易从左右侧壁上脱落,致使物品掉落,存在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易拆装的转角置物架,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易拆装的转角置物架,结构紧凑、设计精巧,上板体和下板体均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框上,从而保证了该置物架的组装或拆卸效率,使该置物架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进行收纳存储或清洗,同时避免了清洗死角,提高了清洗效率;上板体或下板体与两个侧框的卡接固定安装方式稳固性高,确保了该置物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牢固性和使用安全性,为客户带来优异的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易拆装的转角置物架,包括两个侧框、上板体和下板体,两个所述侧框的后侧通过铰接件水平转动铰接,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均为直角扇形结构,上板体和下板体均水平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框间,所述上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分别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侧框的上端,所述下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分别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侧框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置物架,结构紧凑、设计精巧,上板体和下板体均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框上,从而保证了该置物架的组装或拆卸效率,使该置物架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进行收纳存储或清洗,同时避免了清洗死角,提高了清洗效率;上板体或下板体与两个侧框的卡接固定安装方式稳固性高,确保了该置物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牢固性和使用安全性,为客户带来优异的使用体验。

为了确保该置物架顺利制备和应用实施,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两个所述侧框由上到下对应间隔固设有若干角码,所述角码位于外侧的竖直侧壁上固设有水平连接柱,所述水平连接柱的自由端固设有竖直挡板;所述上板体的两个直角边缘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外侧壁上且开口向下的第一开口槽,所述上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分别通过第一卡槽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侧框上端的角码上,且所述第一开口槽卡接固定于所述侧框上端角码的水平连接柱上;所述下板体的两个直角边缘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外侧壁上且开口向下的第二开口槽,所述下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分别通过第二卡槽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侧框下端的角码上,且所述第二开口槽卡接固定于所述侧框下端角码的水平连接柱上。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适当控制水平连接柱的长度,使竖直挡板与角码外侧竖直侧壁间的缝隙略小于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的壁厚,在该置物架的组装过程中,上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分别通过第一卡槽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框上端的角码上,第一卡槽端部的第一开口槽卡接于两个侧框上端角码外侧的水平连接柱上,且第一卡槽的外侧壁夹紧于角码外侧的竖直挡板和角码的外侧竖直侧壁间,同理,下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分别通过第二卡槽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框下端的角码上,第二卡槽端部的第二开口槽卡接于两个侧框下端角码外侧的水平连接柱上,且第二卡槽的外侧壁夹紧于角码外侧的竖直挡板和角码的外侧竖直侧壁间,从而起到对上板体或下板体的稳固卡接固定作用,保证了该置物架的组装效率以及使用过程中稳固安全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角码位于外侧的竖直侧壁上还设有第二水平螺纹孔;所述上板体上第一卡槽的外侧壁端部还设有与角码上第二水平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孔,并通过手柄螺钉或手柄螺栓将第一卡槽的端部与两个所述侧框上端的角码固定连接;所述下板体上第二卡槽的外侧壁端部还设有与角码上第二水平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并通过手柄螺钉或手柄螺栓将第二卡槽的端部与两个所述侧框下端的角码固定连接。上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和下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均通过卡槽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框的角码上,并通过手柄螺钉或手柄螺栓将上板体上第一卡槽的端部或下板体上第二卡槽的端部与角码固定连接,进一步保证了上板体或下板体与两个侧框组装为置物架时的稳固性,同时,有效防止该置物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时上板体或下板体与侧框脱离,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该置物架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角码的后端壁上设有定位柱和安装孔,两个所述侧框由上到下对应间隔设有若干第一水平螺纹孔和定位孔,所述角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侧框上的第一水平螺纹孔位置,且定位柱插接于侧框上的定位孔内。角码与侧框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连接,从而便于用户根据使用需求进行上板体或下板体的安装高度调节,提高了置物架的使用灵活性;同时,角码上的定位柱插接于侧框上的定位孔内,有效防止角码发生旋转,保证了置物架上板体或下板体的使用平稳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横截面均为倒u字型结构,所述第一卡槽由上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向外翻折而成,所述第二卡槽由下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向外翻折而成。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由上板体或下板体的两个直角边缘向外翻折而成,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便于制备实施,保证了上板体或下板体的加工效率。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两个所述侧框均为倒u字型结构,且侧框的两侧臂间固设有横杆。侧框结构简单,便于使用铝型材等杆体结构一体弯折成型,同时侧框内焊接有横杆,有效保证了侧框的加工速率和稳固性。

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上板体的前侧缘和下板体的前侧缘均竖直向上翻折形成檐体。檐体对放置于上板体或下板体上的物品起到限位作用,有效防止物品从上板体或下板体上滑落,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上板体上还设有筷笼筒安装孔,所述筷笼筒安装孔内安装有筷笼筒;所述上板体的檐体上卡接安装有挂钩。便于根据使用需求灵活选择安装配件,一方面充分利用了该置物架的使用空间,提高了该置物架的使用便捷灵活性,另一方面保证了该置物架的组装或拆卸效率。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两个所述侧框的下端固设有垫脚。垫脚对置物架起到稳定防滑作用,保证了该置物架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置物架,结构紧凑、设计精巧,上板体和下板体均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框上,从而保证了该置物架的组装或拆卸效率,使该置物架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进行收纳存储或清洗,同时避免了清洗死角,提高了清洗效率;上板体或下板体与两个侧框的卡接固定安装方式稳固性高,确保了该置物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牢固性和使用安全性,为客户带来优异的使用体验。

2、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适当控制水平连接柱的长度,使竖直挡板与角码外侧竖直侧壁间的缝隙略小于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的壁厚,在该置物架的组装过程中,上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分别通过第一卡槽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框上端的角码上,第一卡槽端部的第一开口槽卡接于两个侧框上端角码外侧的水平连接柱上,且第一卡槽的外侧壁夹紧于角码外侧的竖直挡板和角码的外侧竖直侧壁间,同理,下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分别通过第二卡槽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框下端的角码上,第二卡槽端部的第二开口槽卡接于两个侧框下端角码外侧的水平连接柱上,且第二卡槽的外侧壁夹紧于角码外侧的竖直挡板和角码的外侧竖直侧壁间,从而起到对上板体或下板体的稳固卡接固定作用,保证了该置物架的组装效率以及使用过程中稳固安全性。

3、上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和下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均通过卡槽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框的角码上,并通过手柄螺钉或手柄螺栓将上板体上第一卡槽的端部或下板体上第二卡槽的端部与角码固定连接,进一步保证了上板体或下板体与两个侧框组装为置物架时的稳固性,同时,有效防止该置物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时上板体或下板体与侧框脱离,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该置物架的使用安全性。

4、角码与侧框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连接,从而便于用户根据使用需求进行上板体或下板体的安装高度调节,提高了置物架的使用灵活性;同时,角码上的定位柱插接于侧框上的定位孔内,有效防止角码发生旋转,保证了置物架上板体或下板体的使用平稳性。

5、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横截面均为倒u字型结构,所述第一卡槽由上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向外翻折而成,所述第二卡槽由下板体的两个直角边向外翻折而成。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由上板体或下板体的两个直角边缘向外翻折而成,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便于制备实施,保证了上板体或下板体的加工效率。

6、两个所述侧框均为倒u字型结构,且侧框的两侧臂间固设有横杆。侧框结构简单,便于使用铝型材等杆体结构一体弯折成型,同时侧框内焊接有横杆,有效保证了侧框的加工速率和稳固性。

7、檐体对放置于上板体或下板体上的物品起到限位作用,有效防止物品从上板体或下板体上滑落,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8、所述上板体上还设有筷笼筒安装孔,所述筷笼筒安装孔内安装有筷笼筒;所述上板体的檐体上卡接安装有挂钩。便于根据使用需求灵活选择安装配件,一方面充分利用了该置物架的使用空间,提高了该置物架的使用便捷灵活性,另一方面保证了该置物架的组装或拆卸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易拆装的转角置物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易拆装的转角置物架的后视图;

图3是图2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两个侧框的展开状态后视图;

图5是两个侧框的折叠状态图;

图6是上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下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角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框;2、上板体;3、下板体;4、手柄螺钉或手柄螺栓;5、角码;6、横杆;7、垫脚;8、筷笼筒;9、挂钩;10、铰接件;11、檐体;1-1、第一水平螺纹孔;1-2、定位孔;2-1、第一卡槽;2-2、第一开口槽;2-3、第一固定孔;2-4、筷笼筒安装孔;3-1、第二卡槽;3-2、第二开口槽;3-3、第二固定孔;5-1、竖直挡板;5-2、定位柱;5-3、第二水平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易拆装的转角置物架,包括两个侧框1、上板体2和下板体3,两个所述侧框1的后侧通过铰接件10水平转动铰接,所述上板体2和下板体3均为直角扇形结构,上板体2和下板体3均水平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框1间,所述上板体2的两个直角边分别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侧框1的上端,所述下板体3的两个直角边分别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侧框1的下端。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侧框1由上到下对应间隔固设有若干角码5,所述角码5位于外侧的竖直侧壁上固设有水平连接柱,所述水平连接柱的自由端固设有竖直挡板5-1;所述上板体2的两个直角边缘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卡槽2-1,所述第一卡槽2-1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外侧壁上且开口向下的第一开口槽2-2,所述上板体2的两个直角边分别通过第一卡槽2-1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侧框1上端的角码5上,且所述第一开口槽2-2卡接固定于所述侧框1上端角码5的水平连接柱上;所述下板体3的两个直角边缘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卡槽3-1,所述第二卡槽3-1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外侧壁上且开口向下的第二开口槽3-2,所述下板体3的两个直角边分别通过第二卡槽3-1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侧框1下端的角码5上,且所述第二开口槽3-2卡接固定于所述侧框1下端角码5的水平连接柱上。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角码5位于外侧的竖直侧壁上还设有第二水平螺纹孔5-3;所述上板体2上第一卡槽2-1的外侧壁端部还设有与角码5上第二水平螺纹孔5-3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孔2-3,并通过手柄螺钉或手柄螺栓4将第一卡槽2-1的端部与两个所述侧框1上端的角码5固定连接;所述下板体3上第二卡槽3-1的外侧壁端部还设有与角码5上第二水平螺纹孔5-3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3-3,并通过手柄螺钉或手柄螺栓4将第二卡槽3-1的端部与两个所述侧框1下端的角码5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有,所述角码5的后端壁上设有定位柱5-2和安装孔,两个所述侧框1由上到下对应间隔设有若干第一水平螺纹孔1-1和定位孔1-2,所述角码5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侧框1上的第一水平螺纹孔1-1位置,且定位柱5-2插接于侧框1上的定位孔1-2内。对于采用管件弯折而成的侧框1,还可以在两个侧框1上由上到下对应间隔固设有若干拉铆螺母形成第一水平螺纹孔1-1,以保证角码5的安装牢固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有,所述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3-1的横截面均为倒u字型结构,所述第一卡槽2-1由上板体2的两个直角边向外翻折而成,所述第二卡槽3-1由下板体3的两个直角边向外翻折而成。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有,两个所述侧框1均为倒u字型结构,且侧框1的两侧臂间固设有横杆6。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有,所述上板体2的前侧缘和下板体3的前侧缘均竖直向上翻折形成檐体11。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有,所述上板体2上还设有筷笼筒安装孔2-4,所述筷笼筒安装孔2-4内安装有筷笼筒8;所述上板体2的檐体11上卡接安装有挂钩9。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有,两个所述侧框1的下端固设有垫脚7。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有,所述铰接件10为合页,通过铆接螺钉将合页的两片分别锚固于两个侧框1的邻接侧臂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易拆装的转角置物架的使用原理:

(一)组装原理

将两个侧框1打开成90°的夹角,将角码5分别对应安装于两个侧框1的上端和下端;将下板体3放置于两个侧框1的90°夹角内侧,并将下板体3两个直角边位置的第二卡槽3-1的两端部分别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框1下端的角码5上,并使第二开口槽3-2卡接固定安装于角码5外侧竖直侧壁上的水平连接柱上,并通过手柄螺钉或手柄螺栓4将第二卡槽3-1的端部与两个侧框1下端的角码5固定连接;同理,将上板体2放置于两个侧框1的90°夹角内侧,并将上板体2两个直角边位置第一卡槽2-1的两端部分别卡接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框1上端的角码5上,并使第一开口槽2-2卡接固定于角码5外侧竖直侧壁上的水平连接柱上,并通过手柄螺钉或手柄螺栓4将第一卡槽2-1的端部与两个侧框1上端的角码5固定连接;将筷笼筒8安装于上板体2上的筷笼筒安装孔2-4内,将挂钩9卡接于上板体2的檐体11上。

(二)拆卸原理

首先,将挂钩9和筷笼筒8取下;然后,将上板体2和下板体3上的手柄螺钉或手柄螺栓4卸下;最后,稍用力将上板体2和下板体3分别从两个侧框1上的角码11上取下,对各部件进行收纳或清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