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7192发布日期:2021-01-26 16:2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音窗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隔音窗。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噪音污染越来越严重,现代建筑中对玻璃的隔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隔音玻璃有多层复合中空玻璃,多层复合夹胶玻璃,真空玻璃,真空复合中空以及真空复合夹胶玻璃等。与隔音玻璃相匹配的,市场上常见的静音窗有聚氨酯静音窗,塑钢静音窗以及铝包木静音窗等。在实际使用中,玻璃与框材间的链接与密封性,是影响整窗隔音性能的关键因素。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噪声引起的的振动会沿着窗框传到背向声源的内侧玻璃,导致整窗隔音性能的下降。现在市场上的隔音窗的窗框与玻璃都是成套的产品,玻璃和窗框都是一一对应的,而对于传统玻璃而言,无法安装到市场上的隔音窗的窗框内,所以对于传统玻璃的隔音窗设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窗,通过设置玻璃垫块以及在玻璃上设置阻尼减震材料来解决噪音通过窗框传向内侧玻璃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隔音窗,包括窗框、玻璃、玻璃垫块以及阻尼减震层,所述玻璃垫块设置在所述玻璃底部与所述窗框之间,所述玻璃底部外侧设置有阻尼减震层,所述阻尼减震层包裹所述玻璃底部端面以及两侧面。
[0006]
进一步,所述玻璃底部侧面与所述窗框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为三元乙丙胶条或i-eco密封胶条或热塑性弹性体胶条或硅橡胶条。
[0007]
进一步,所述密封胶条成对设置,压紧在所述玻璃表面。
[0008]
进一步,所述密封胶条成对设置,压紧在所述阻尼减震层表面。
[0009]
进一步,所述阻尼减震层的厚度为1-10mm,宽度为5-30mm。
[0010]
进一步,所述玻璃底部侧面与窗框之间设置有弹性止动片或者普通密封胶条,所述弹性止动片或普通密封胶条的宽度不超过所述阻尼减震层的宽度。
[0011]
进一步,所述普通密封胶条为改性聚氯乙烯pvc胶条、氯丁胶密封胶条或普通玻璃垫片。
[0012]
进一步,所述阻尼减震层顶端的所述玻璃与所述窗框之间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连接。
[0013]
进一步,所述密封胶为硅硐密封胶或聚氨酯胶。
[0014]
进一步,所述玻璃为真空玻璃、中空玻璃或夹胶玻璃。
[0015]
进一步,所述阻尼减震层为隔音毡或者减震板。
[0016]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隔音窗,通过在玻璃和窗框之间设置玻璃垫块以及在玻璃底部外侧设置阻尼减震层,使得玻璃与窗框接触的三面均有阻尼减震层发挥作用,能够削弱噪
声引起的振动,阻止振动沿着窗框向内侧玻璃传播,同时在承受玻璃重力作用的下方窗框上设置玻璃垫块,经过阻尼减震层、玻璃垫块的层层削减,最大程度上减弱噪音引起的振动向内侧玻璃传播,提升隔音窗的隔音效果。另外设置表面平整的玻璃垫块有助于保证玻璃伸入窗框内的深度保持一致,而且可以防止阻尼减震层与窗框直接接触从而导致阻尼减震层被磨损,影响削弱噪声振动的效果。
[0017]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阻尼减震层、玻璃垫块与窗框组装方便,成本低,同时传统的玻璃能够安装到该隔音窗中,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示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示例,而不是全部的示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内”、“外”、“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的使用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0023]
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0024]
一种隔音窗,包括窗框、玻璃、玻璃垫块以及阻尼减震层,所述玻璃垫块设置在所述玻璃底部与所述窗框之间,所述玻璃底部外侧设置有阻尼减震层,所述阻尼减震层包裹所述玻璃底部端面以及两侧面。
[0025]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隔音窗,通过在玻璃和窗框之间设置玻璃垫块以及在玻璃底部外侧设置阻尼减震层,使得玻璃与窗框接触的三面均有阻尼减震层发挥作用,能够削弱噪声引起的振动,阻止振动沿着窗框向内侧玻璃传播,同时在承受玻璃重力作用的下方窗框上设置玻璃垫块,经过阻尼减震层、玻璃垫块的层层削减,最大程度上减弱噪音引起的振动向内侧玻璃传播,提升隔音窗的隔音效果。另外设置表面平整的玻璃垫块有助于保证玻璃伸入窗框内的深度保持一致,而且可以防止阻尼减震层与窗框直接接触从而导致阻尼减震层被磨损,影响削弱噪声振动的效果。
[0026]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阻尼减震层、玻璃垫块与窗框组装方便,成本低,同时传统的玻璃能够安装到该隔音窗中,适用性广。
[0027]
实施例一
[0028]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音窗,包括窗框5、玻璃1、玻璃垫块4以及阻尼减震
层3,所述玻璃垫块4设置在所述玻璃1底部与所述窗框5之间,所述玻璃1底部外侧设置有阻尼减震层3,所述阻尼减震层3包裹所述玻璃1底部端面以及两侧面。
[0029]
上述示例中,阻尼减震层3为隔音毡或者减震板,在本实施例中为隔音毡。如图1所示,窗框5内设置有玻璃安装位,玻璃垫块4放置在窗框5玻璃安装位内,在窗框5内玻璃安装位内的侧面上设置有密封胶条2,密封胶条2为三元乙丙胶条或i-eco密封胶条或热塑性弹性体胶条或硅橡胶条,在本实施例中,该密封胶条2采用三元乙丙胶条,其中密封胶条2分别安装在窗框5两部分上。将玻璃1底部包裹阻尼减震层3,在本实施例中阻尼减震层3为u形结构,阻尼减震层3厚度为5mm,宽度为5mm。将包裹有阻尼减震层3的玻璃1放置在玻璃垫板4上,密封胶条2压紧在玻璃1表面,如图1所示,密封胶条2与阻尼减震层3并不接触,最后将窗框5扣条安装完成。玻璃为真空玻璃或中空玻璃或夹胶玻璃中的任意一种。
[0030]
上述示例中,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隔音窗,通过在玻璃1和窗框5之间设置玻璃垫块4以及在玻璃底部外侧设置阻尼减震层3,使得玻璃1与窗框5接触的三面均有阻尼减震层3发挥作用,能够削弱噪声引起的振动,阻止振动沿着窗框向内侧玻璃传播,同时在承受玻璃重力作用的下方窗框上设置玻璃垫块,经过阻尼减震层3、玻璃垫块4的层层削减,最大程度上减弱噪音引起的振动向内侧玻璃传播,另外设置表面平整的玻璃垫块有助于保证玻璃伸入窗框内的深度保持一致,而且可以防止阻尼减震层与窗框直接接触从而导致阻尼减震层被磨损,影响削弱噪声振动的效果。
[003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阻尼减震层、玻璃垫块与窗框组装方便,成本低,同时传统的玻璃能够安装到该隔音窗中,适用性广。
[0032]
实施例二
[0033]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音窗,包括窗框5、玻璃1、玻璃垫块4以及阻尼减震层3,所述玻璃垫块4设置在所述玻璃1底部与所述窗框5之间,所述玻璃1底部外侧设置有阻尼减震层3,所述阻尼减震层3包裹所述玻璃1底部端面以及两侧面。
[0034]
上述示例中,阻尼减震层3为隔音毡或者减震板,在本实施例中为减震板。如图2所示,玻璃垫块4放置在窗框5玻璃安装位内。在窗框5内玻璃安装位内的侧面上设置有密封胶条2,密封胶条为三元乙丙胶条或i-eco密封胶条或热塑性弹性体胶条或硅橡胶条,在本实施例中,该密封胶条2采用i-eco密封胶条,其中密封胶条2分别安装在窗框5两部分上。将玻璃1底部包裹阻尼减震层3,在本实施例中阻尼减震层3为u形结构,阻尼减震层3厚度为1mm,宽度为30mm。将包裹有阻尼减震层3的玻璃1放置在玻璃垫板4上,如图2所示,密封胶条2压紧在阻尼减震层3表面,在密封胶条2与阻尼减震层3上方使用玻璃密封胶6进行封装固定,最后将窗框扣条安装完成。
[0035]
上述示例中,通过在玻璃1和窗框5之间设置玻璃垫块4以及在玻璃1底部外侧设置阻尼减震层3,使得玻璃1与窗框5接触的三面均有阻尼减震层3发挥作用,能够削弱噪声引起的振动,阻止振动沿着窗框5向内侧玻璃传播。而且将密封胶条2压紧在玻璃1底部侧面的阻尼减震层3上,可以进一步减弱了噪音由窗框5传向玻璃1的振动。同时,在玻璃1与窗框5之间用玻璃密封胶进行封接,起到了进一步加固的作用。
[0036]
实施例三
[0037]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音窗,包括窗框5、玻璃1、玻璃垫块4以及阻尼减震层3,所述玻璃垫块4设置在所述玻璃1底部与所述窗框5之间,所述玻璃1底部外侧设置有阻
尼减震层3,所述阻尼减震层3包裹所述玻璃1底部端面以及两侧面。
[0038]
上述示例中,阻尼减震层3为隔音毡或者减震板,在本实施例中为减震板。如图3所示,玻璃垫块4放置在窗框5玻璃安装位内。在窗框5内玻璃安装位内的侧面上设置有弹性止动片或者改性聚氯乙烯pvc胶条,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弹性止动片7,其中一对弹性止动片7分别安装在窗框5两部分上,弹性止动片7的高度h不超过阻尼减震层3的高度h。将玻璃1底部包裹阻尼减震层3,在本实施例中阻尼减震层3为u形结构,阻尼减震层3厚度为10mm,高度h为15mm。将包裹有阻尼减震层3的玻璃放置在玻璃垫板4上,如图2所示,弹性止动片7压紧在阻尼减震层3表面,在弹性止动片7与阻尼减震层3上方使用玻璃密封胶6进行封装固定,最后将窗框扣条安装完成。
[0039]
上述示例中,通过在玻璃1和窗框5之间设置玻璃垫块4以及在玻璃底部外侧设置阻尼减震层3,使得玻璃1与窗框5接触的三面均有阻尼减震层3发挥作用,能够削弱噪声引起的振动,阻止振动沿着窗框5向内侧玻璃传播。设置弹性止动片7同样起到阻止噪音产生的振动从窗框向玻璃内侧传播。
[0040]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给出的具体示例之外,其中的一些结构可有不同选择。而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其基本技能即可做出的,故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0041]
最后,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