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水素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1725发布日期:2021-02-26 18:46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水素水杯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杯,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水素水杯。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水素水(hydrogen water)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其直接使用了日语原名,因日语中“水素”的意思是“氢”,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氢水”,国内又叫富氢水。富氢水不仅洁净,有氢有能量,水都是呈现小分子活水团,负离子深度吸收80%,净化血液,使血液畅通、代谢旺盛,预防多种疾病,增进人体健康。然而,众所周知常态下氢在水中的溶解度是相当低的,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素水杯,便捷地为使用者提供富含氢的水素水。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智能水素水杯。
[0004]
一种智能水素水杯,包括杯体和罩盖在所述杯体上的杯盖,所述杯盖内设置有电子模块,所述电子模块包括有电池、与电池电性连接的主控电路板、以及与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解片与雾化片,所述杯盖上形成有对应所述雾化片的喷口,所述电解片与雾化片与一驱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水素水杯倒置时水浸没所述电解片与雾化片,所述电解片被驱动电路驱动后将水电解,所述雾化片被驱动电路驱动后将水雾化。
[0005]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智能水素水杯在杯盖内设置雾化片与电解片,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将水雾化或将水电解,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让水杯在盛水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可以将水电解或雾化,改善饮水以及干燥的空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水素水杯一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0007]
图2为图1所示智能水素水杯的爆炸图。
[0008]
图3为图2所示智能水素水杯的杯盖的剖视图。
[0009]
图4为图2所示智能水素水杯的杯盖的爆炸图。
[0010]
图5为杯盖去除外盖后的进一步爆炸图。
[0011]
图6为内盖的另一角度视图。
[0012]
图7为内盖的再一角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0014]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智能水素水杯包括杯体10以及与所述杯体10可拆卸地连接的杯盖20。
[0015]
所述杯体10呈圆柱状,内部形成空间用于盛装一定量的水。所述杯体10的顶部收缩形成一口径较小的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的外壁面上形成有螺牙14,用于与所述杯盖20螺合连接。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所述杯盖20罩设于连接部12上,包括外盖22、连接于外盖22中的内盖24、以及承载于内盖24中的电子模块26。所述内盖24的底端的内壁面上形成有螺牙25,所述螺牙25与连接部12的螺牙14相匹配,两者相螺合将杯盖20套接于杯体10上。应当理解地,当使用者不需要水素水时,本实用新型智能水素水杯作为杯子,也可以盛装其它物品,特别是牛奶、咖啡、果汁等液体。
[0016]
所述外盖22的横截面呈倒u形,罩设于所述杯体10的连接部12上。所述外盖22包括顶板28以及由顶板28的边缘向下延伸的侧板29。为了增强本实用新型智能水素水杯的美观性,环绕所述顶板28设置有装饰圈30。所述内盖24整体呈两端开口的圆筒状,贴设于所述侧板29的内侧。较佳地,所述内盖24与外盖22的侧板29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2。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盖24中形成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内盖24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腔室240、第二腔室242与第三腔室244。
[0017]
请同时参阅图5至图7,所述第一腔室240位于内盖24的底部,为一朝向杯体10开口的半开放式空间,杯子在倒置时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地流动至第一腔室240中。所述第二腔室242位于内盖24的顶部,为一朝向外盖22的顶板28开口的半开放式空间,用于安装电子模块26。为保障电子模块26的电气安全,所述第二腔室242与所述第一腔室240完全分隔开。所述第三腔室244为一密闭空间,设置于第一腔室240的上方,与第二腔室242呈左右并排设置。所述第三腔室244设置有进水口246与出水口248,其中所述进水口246关窗隔板并连通第一腔室240、出水口248朝向外盖22的侧板29。
[0018]
所述电子模块26包括电池40、与电池40连接的主控电路板41、以及与所述主控电路板41连接的多个功能单元,如开关单元42、电解单元43、雾化单元44等。
[0019]
所述电池40作为整个杯子的电源,优选地为充电电池。所述主控电路板41上形成有与所述电池40连接的充电电路、以及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一对充电插针410。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40设置于内盖24的第二腔室242内,所述主控电路板41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盖24的顶部并封闭所述第二腔室242。所述杯盖20的顶板28上嵌设有一对磁铁412,所述磁铁412与充电插针410一一对应地相插接,构成本实用新型水素杯子的充电头,在电池40需要充电时与外置的磁吸充电头相配合,即形成磁吸式防误插充电结构,方便快捷。
[0020]
所述主控电路板41根据开关单元42的动作控制所述电解单元43以及雾化单元44的运行。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板41上形成有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在开关单元42的作用下产生驱动脉冲,触发所述电解单元43以及雾化单元44。所述开关单元42包括开关键420以及与所述开关键420电性连接的第一电路板422。所述第一电路板422上形成有与开关键420连接的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通过主控电路板41上的驱动电路与所述雾化单元44、电解单元43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单元42设置于外盖22的侧板29与内盖24之间,并位于第二腔室242的上方。所述侧板29对应所述开关键420形成有通孔290,所述开关键420通过一按键座424嵌设于所述通孔290内。
[0021]
图示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键420为按压式开关按钮,通过按压所述开关键420,可以
触发所述驱动电路,进而启动或关闭所述雾化单元44以及电解单元43。如按一下开关键420触发驱动电路启动电解单元43、启动后再次按下开关键420关闭电解单元43;连按两下开关键420触发驱动电路启动雾化单元44、启动后再次按下开关键420关闭雾化单元44等。应当理解地,所述开关键420的操作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定,不以具体实施例为限。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键420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再另外,所述开关键420也可以设置于外盖22的顶板28上。
[0022]
所述电解单元43用于水的电解,使其生成富含氢的水素水。所述电解单元43包括电解片430以及与电解片430电性连接的第二电路板432。所述电解片430位于第一腔室240内,水杯倒置时所述电解片430淹没于水中。所述第二电路板432设置于第二腔室242内,与所述主控电路板41电性连接。当使用者需要富氢水时,仅需倒置本实用新型智能水素水杯,然后按下开关键420,电解片430在驱动电路的驱动下使水电解生产氢气与氧气,整个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可以随时随地操作,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0023]
所述雾化单元44设置于第三腔室244的出水口248处,包括雾化片440以及套设于雾化片440上的防水套442。对应地,所述外盖22的侧板29上形成有喷口292,用于水雾向外喷洒。所述防水套442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出水口248内、另一端插接于所述喷口292内。较佳地,所述防水套442与侧板29、内盖24均为密封连接,防止水或水雾进入外盖22内影响电气安全。水杯倒置时,水由第一腔室240通过进水口246流入至第三腔室244,此时按下开关键420启动所述雾化单元44,所述雾化片440在驱动电路的驱动下将水雾化并由所述喷口292向外喷洒,如喷洒于面部肌肤或周围空气中,缓解空气的干燥。
[0024]
本实用新型智能水素水杯在杯盖20内设置雾化片440与电解片430,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将水雾化或将水电解,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让水杯在盛水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可以将水电解或雾化,改善饮水以及干燥的空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应该理解地,所述驱动电路是用于触发所述电解片430与雾化片440,其可以如上述实施例所示集成于主控电路板41上,也可以形成于一另外的驱动电路板上并将该驱动电路板与主动电路板41相连接即可。
[002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