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起身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8224发布日期:2021-01-26 13:32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起身坐垫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起身坐垫。


背景技术:

[0002]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身体肌能降低的老年人口日益增多,由坐姿到站立这一对正常人来说非常简单的起身动作成为诸多老年人的难题。现有起身产品主要集中在辅助老人坐便后起身,仅有少量产品聚焦于辅助老年人从沙发、座椅等满足日常室内、户外乘坐休息的设施上起身。目前的辅助起身坐垫大都为液压杆外加弹簧等自储能型,起身时释放被压缩的弹簧抬起坐垫,冲击力较大,使用舒适度较差、可能导致用户突然被抬起,存在从坐垫上滑落的风险。
[0003]
公开号为cn208573279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辅助起身的坐垫,其通过转动手柄控制整个垫板转动上升,对人体臀部进行支撑,从而辅助用户起身,此时垫板的转动轴为其靠近膝盖的一端,垫板支撑人体起身过程中需要抬起的角度较大,臀部有沿垫板下滑的趋势,甚至由于腿部支撑不足直接滑下跌倒,因此使用起来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起身过程中保持人体重心稳定、安全性高的辅助起身坐垫。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辅助起身坐垫,包括能够叠放的底板和坐板,所述坐板包括铰接配合的前坐板和后坐板,所述前坐板与底板靠近膝盖的一端铰接配合,底板和坐板之间设置有两端分别与底板和前坐板铰接配合的伸缩杆,以及两端分别与底板和后坐板铰接配合的连杆;伸缩杆与前坐板靠近后坐板的一端铰接,连接与后坐板远离前坐板的一端铰接。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起身坐垫在使用状态时,前坐板和后坐板共同支撑作为坐板,辅助起身过程中,人的臀部始终保持在后坐板上,后坐板相对转轴转动倾斜将臀部抬高,而后坐板的转轴固定在前坐板上,能够跟随前坐板向上运动,从而整体抬高后坐板的高度,使后坐板不需要太大的倾斜角度即可将人体臀部托高,用户不会有太明显从后坐板上下滑的趋势,使用体验较好,安全性高;同时后坐板的转轴也会跟随前坐板向前方运动,更接近人体起身时身体向前的行为规律,舒适度较高;而且在倾斜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后坐板向前运动使用户更容易起身;而后坐板的转轴固定在前坐板上,能够保证整个后坐板保持在坐板所在的竖直空间,而人体重心落在后坐板上,从而使人体重心始终保持在底板的支撑范围内,保持用户重心稳定支撑,防止坐垫发生倾斜;从而使该辅助起身坐垫能够安全的应用在现有的大部分座椅、轮椅、沙发上。
[0007]
优选的,所述坐板上方设置有覆盖前坐板和后坐板的软坐垫。
[0008]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电池模块,所述伸缩杆为电推杆,所述电池模块与伸缩杆电连接。
[0009]
优选的,电池模块还电连接有控制手柄。
[0010]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开设有提手。
[0011]
优选的,所述连杆包括长横杆,长横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竖杆,两根竖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短横杆,两根竖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两根短横杆同轴;长横杆与后坐板铰接配合,两端的短横杆分别与底板铰接配合。
[00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起身坐垫的优点在于:使用状态时,前坐板和后坐板共同支撑作为坐板,辅助起身过程中,人的臀部始终保持在后坐板上,后坐板相对转轴转动倾斜将臀部抬高,而后坐板的转轴固定在前坐板上,能够跟随前坐板向上运动,从而整体抬高后坐板的高度,使后坐板不需要太大的倾斜角度即可将人体臀部托高,用户不会有太明显从后坐板上下滑的趋势,使用体验较好,安全性高;同时后坐板的转轴也会跟随前坐板向前方运动,更接近人体起身时身体向前的行为规律,舒适度较高;而且在倾斜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后坐板向前运动使用户更容易起身;而后坐板的转轴固定在前坐板上,能够保证整个后坐板保持在坐板所在的竖直空间,而人体重心落在后坐板上,从而使人体重心始终保持在底板的支撑范围内,保持用户重心稳定支撑,防止坐垫发生倾斜;从而使该辅助起身坐垫能够安全的应用在现有的大部分座椅、轮椅、沙发上;以电动推杆作为动力源,相对于使用弹簧蓄能的现有技术,对推杆伸长的速度控制更加准确和方便,不会出现弹簧释放时人体突然受到弹力顶起的情况,使用体验更加舒适,助力效果更好;用户可通过控制手柄自主控制后坐板的升降,使用方便,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提手,方便携带;使用状态时,伸缩杆收缩与底板和坐板之间,使整个辅助起身坐垫的高度较低,可以直接加到现有的座椅、沙发上。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坐垫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坐垫使用状态的左视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坐垫辅助起身状态的左视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坐垫的连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起身坐垫,包括能够叠放的底板1和坐板2,所述坐板2包括铰接配合的前坐板21和后坐板22,所述前坐板21与底板1靠近膝盖的一端铰接配合,前坐板21的另一端与后坐板22铰接配合,底板1与坐板2之间设置有两端分别与底板1和前坐板21铰接配合的伸缩杆3,以及两端分别与底板1和后坐板22铰接配合的连杆4,伸缩杆3与前坐板21的铰接轴相对于前坐板21的中心向靠近后坐板22的一侧偏离,连杆4与后坐板22的铰接轴相对于后坐板22的中心向远离前坐板21的一侧偏离。
[0019]
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坐垫的使用方法如下:正常使用时,底板1与坐板2叠放,伸缩杆3和连杆4被容置在底板1和坐板2之间的空间内;参考图3,当辅助用户站起时,伸缩杆3伸长,此时前坐板21相对底板1转动打开,前坐板21会带动后坐板22向前坐板21方向运动,由于连杆4长度不变,连杆4会被抬起,后坐板22后端相对与前坐板21的铰接轴转动上
升,从而支撑人体臀部抬起。后坐板22后端向上转动将用户臀部抬起,而后坐板22的转轴固定在前坐板21上,能够跟随前坐板转动向上升高,从而整体抬高后坐板22的高度,使后坐板22自身不需要太大的倾斜角度即可将用户臀部托高,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太明显的滑落趋势,用户体验较好,安全性高;在前坐板21转动过程中,后坐板22的转轴还会向前运动,整个后坐板22将用户向前推,更接近人体起身时身体向前运动的行为规律,使用舒适度较高,方便用户起身;由于后坐板22的转轴设置在前坐板21的后端,虽然该转轴会向前方运动,但始终会保持在整个底板1的支撑范围内,从而使后坐板22也保持在底板1的支撑范围内,能够防止后坐板22的前端超出底板1的竖直范围,对落在后坐板22上的人体重心始终保持稳定的支撑,防止因后坐板22的前移导致整个坐垫向前侧倾倒,从而在辅助起身坐垫稳定的放在座椅上的情况下,即可保证用户的重心稳定,使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坐垫能够适用于现有的大部分座椅、轮椅、沙发。
[0020]
为了提升舒适感,坐板2上方还设置有软坐垫5,所述软坐垫覆盖前坐板21和后坐板22,所述软坐垫5通过螺栓与后坐板22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绑扎带等方式固定在后坐板2上。
[0021]
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3选用电推杆,底板1上配套设置有与伸缩杆3电连接的电池模块6,顶推杆的伸缩距离控制更加精确和顺滑,相对于使用弹簧蓄能的方式不会突然给用户提供较大的支撑力,使用舒适度较高;所述电池模块6还电连接有控制手柄7,所述控制手柄7可以固定在底板1的侧面,也可以像附图2中所示,通过导线与辅助起身坐垫的电池模块6电连接,方便用户手持进行控制;也可以将控制手柄7设置为无线遥控的方式。
[0022]
再参考图1,所述底板1上还开设有提手11,本实施例中所述提手11为腰型槽口,从而方便携带。
[0023]
参考图4,所述连杆4包括长横杆41、与长横杆41两端固定连接的两根竖杆42,两根竖杆42的另一端还分别连接有一个短横杆43,两根竖杆42的轴向平行,两根短横杆43同轴,长横杆41与后坐板22铰接配合,两根短横杆43分别与底板1铰接配合;本实施例中两根短横杆43相对长横杆41向外延伸,从而使连杆4整体呈“几”字结构,对于短横杆43的朝向没有严格要求;连杆4也可以选用两个分开的连接件分别连接底板1和后坐板22的两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