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真空果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5633发布日期:2021-02-03 17:30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真空果汁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浆类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便携式真空果汁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茶余饭后的业余时间中,参加户外活动可以为人们减疲降压。而能够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果汁机已经成为人们户外活动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的必备之选。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式果汁机多为一种带有搅拌和榨汁功能的杯子,用户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处理好的食材放入杯子中加入一定量的牛奶或者水,稍待片刻就可以喝到处理完成的饮品,从而满足用户补充水分和营养的需求。
[0003]
目前,市场上具有抽真空功能的便携果汁机款式众多功能各异,如cn20897398u公开的一种真空杯,其主体结构包括果汁杯的杯体、主机和真空组件,真空组件设置在杯盖内,杯盖内设有隔板将其内腔分隔成抽气室和连接室,抽气室内设有真空泵和第一电池,杯体的底座内设有搅拌组件和第二电池。其搅拌组件和真空组件内都各包含了驱动电池,整体结构复杂,包含两套电路管理结构,使其成本增加使用还不方便。
[0004]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的便携式真空果汁机。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真空果汁机,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上集成有电池和触片接口,触片接口固定设置在杯体的杯口上,电池通过线路连接触片接口;所述杯盖上设有主机和接电端子,主机和接电端子电连接;所述杯盖盖装在杯体的杯口上时接电端子可与触片接口对接构成电连接;所述主机和电池分别设置在杯体和杯盖上构成分体设置,主机在常态下处于断电状态,使用时将杯盖盖装在杯体上时,杯盖封闭杯口并将通过接电端子和触片接口构成电连接,从而使电池驱动主机进行工作;可减少果汁机的电路板和电池使用量,降低整体成本,可有效提高产品竞争力。
[0008]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杯体的下端设有底座,底座内成型有电源仓,电源舱内设有电池,触片接口通过线路连接电源仓;所述底座将电源仓集成设置在杯体下端,电源仓作为主机的唯一供电部,从而通过一个电路控制板实现整体结构运作,简化结构降低整体成本。
[0009]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杯体的外周上包覆有护杯套,护杯套与底座一体成型;所述触片接口固定设置在护杯套的杯口上,触片接口通过预埋在护杯套上的线路连接电源仓;所述护杯套可采用具有抗冲击的塑性材料制作,护杯套以及底座通过二次注塑工艺成型于杯体上,将线路预埋在护杯套内,保证触片接口的位置精度,同时护杯套可以对杯体构成保护。
[0010]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接电端子设置在杯盖底面的边缘处进而与触片接口对应设
置;所述接电端子需要在杯盖与杯体旋紧后对接触片接口,接电端子上设有弹性支撑结构以保证其与触片接口之间的接触电连接。
[0011]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杯盖的底面上设有瓶塞,瓶塞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齿,杯体的杯口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齿,瓶塞穿设于杯体的杯口内并通过螺纹齿相互旋紧连接;所述瓶塞用于增加杯盖的内部空间以设置主机结构,瓶塞与杯体的螺纹连接将杯盖底面的外圈部分暴露出来,使杯盖边缘与护杯套的杯口抵触,保证接电端子和触片接口的对接位置。
[0012]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主机包括控制器、搅拌组件和真空泵,控制器、搅拌组件和真空泵分别设置在杯盖和瓶塞之间的内腔中,控制器分别与接电端子、搅拌组件和真空泵电连接;所述杯盖设置在杯体上时,可以通过搅拌组件对杯体内的食材进行粉碎搅拌加工制作各种果汁饮品,加工完成后真空泵可以将杯体内的空气抽出,防止饮料的氧化反应,延长果汁饮品的保鲜保质时间。
[0013]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和刀片,电机与瓶塞的底板固定连接,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瓶塞的底板上穿设有电机的输出轴,输出轴的外端与刀片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通过轴密封结构设置在瓶塞的底板上,杯盖盖装在杯体上时,电机通过输出轴驱动刀片旋转从而粉碎和搅拌杯体内的食材以制作果汁饮品。
[0014]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真空泵固定设置在瓶塞内,真空泵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瓶塞的底板上设有气孔,气孔上设有抽气嘴,抽气嘴与真空泵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抽气嘴具有单向通路控制,真空泵工作时抽气嘴连通气孔通路,从而将杯体内的空气排出。
[0015]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控制器固定设置在杯盖的内腔中,杯盖的顶板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可触发控制器的控制键;所述控制器可分别控制电机和真空泵,控制面板作为杯盖上端的封装结构,杯盖内的主机以及控制器等装配完成后,只需要保证控制键与控制器之间的位置准确性,整体装配非常方便快捷,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真空果汁机,杯体底部设置有电源仓,杯体上端设置有触片接口,当杯盖与杯体正常装配时,杯体上的电池给主机供电,可以减少电子板和电池成本,可在摇摇杯领域广泛应用,提升产品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杯体与护杯套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
[0021]
1、杯体;2、杯盖;3、电池;11、底座;12、护杯套;21、瓶塞;22、控制器;23、真空泵;24、电机;25、刀片;26、输出轴;27、气孔;28、抽气嘴;29、控制面板;31、触片接口;32、接电端子;33、电源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23]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真空果汁机,包括杯体1和杯盖2,所述杯体1上集成有电池3和触片接口31,触片接口31固定设置在杯体1的杯口上,电池3通过
线路连接触片接口31。
[0024]
所述杯盖2上设有主机和接电端子32,主机和接电端子32电连接;所述杯盖2盖装在杯体1的杯口上时接电端子32可与触片接口31对接构成电连接;所述主机和电池3分别设置在杯体1和杯盖2上构成分体设置,主机在常态下处于断电状态,使用时将杯盖2盖装在杯体1上时,杯盖2封闭杯口并将通过接电端子32和触片接口31构成电连接,从而使电池3驱动主机进行工作;减少了果汁机的电路板和电池3使用量,降低整体成本,可有效提高产品竞争力。
[0025]
所述杯体1的下端设有底座11,底座11内成型有电源仓33,电源舱内设有电池3,触片接口31通过线路连接电源仓33;所述底座11将电源仓33集成设置在杯体1下端,电源仓33作为主机的唯一供电部,从而通过一个电路控制板实现整体结构运作,简化结构降低整体成本。
[0026]
所述杯体1的外周上包覆有护杯套12,护杯套12与底座11一体成型;所述触片接口31固定设置在护杯套12的杯口上,触片接口31通过预埋在护杯套12上的线路连接电源仓33;所述护杯套12可采用具有抗冲击的塑性材料制作,护杯套12以及底座11通过二次注塑工艺成型于杯体1上,将线路预埋在护杯套12内,保证触片接口31的位置精度,同时护杯套12可以对杯体1构成保护。
[0027]
所述接电端子32设置在杯盖2底面的边缘处进而与触片接口31对应设置;所述接电端子32需要在杯盖2与杯体1旋紧后对接触片接口31,接电端子32上设有弹性支撑结构以保证其与触片接口31之间的接触电连接。
[0028]
所述杯盖2的底面上设有瓶塞21,瓶塞21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齿,杯体1的杯口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齿,瓶塞21穿设于杯体1的杯口内并通过螺纹齿相互旋紧连接;所述瓶塞21用于增加杯盖2的内部空间以设置主机结构,瓶塞21与杯体1的螺纹连接将杯盖2底面的外圈部分暴露出来,使杯盖2边缘与护杯套12的杯口抵触,保证接电端子32和触片接口31的对接位置。
[0029]
所述主机包括控制器22、搅拌组件和真空泵23,控制器22、搅拌组件和真空泵23分别设置在杯盖2和瓶塞21之间的内腔中,控制器22分别与接电端子32、搅拌组件和真空泵23电连接;所述杯盖2设置在杯体1上时,可以通过搅拌组件对杯体1内的食材进行粉碎搅拌加工制作各种果汁饮品,加工完成后真空泵23可以将杯体1内的空气抽出,防止饮料的氧化反应,延长果汁饮品的保鲜保质时间,同时真空泵23的设置要求杯体1和杯盖2之间密封性更好,果汁杯的防漏性能更好从而便于携带。
[0030]
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24和刀片25,电机24与瓶塞21的底板固定连接,电机24与控制器22电连接;所述瓶塞21的底板上穿设有电机24的输出轴26,输出轴26的外端与刀片25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26通过轴密封结构设置在瓶塞21的底板上,杯盖2盖装在杯体1上时,电机24通过输出轴26驱动刀片25旋转从而粉碎和搅拌杯体1内的食材以制作果汁饮品。
[0031]
所述真空泵23固定设置在瓶塞21内,真空泵23与控制器22电连接;所述瓶塞21的底板上设有气孔27,气孔27上设有抽气嘴28,抽气嘴28与真空泵23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抽气嘴28具有单向通路控制,真空泵23工作时抽气嘴28连通气孔27通路,从而将杯体1内的空气排出。
[0032]
所述控制器22固定设置在杯盖2的内腔中,杯盖2的顶板上设有控制面板29,控制
面板29上设有可触发控制器22的控制键;所述控制器22可分别控制电机24和真空泵23,控制面板29作为杯盖2上端的封装结构,杯盖2内的主机以及控制器22等装配完成后,只需要保证控制键与控制器22之间的位置准确性,整体装配非常方便快捷,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003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