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筐及具有其的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7833发布日期:2021-04-02 09:2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碗筐及具有其的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碗筐及具有其的洗碗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智能餐具清洁系统中,承载餐具的碗筐需要通过中转台传输至预洗模块中,以通过预洗模块对碗筐中的餐具进行预洗。

然而,在中转台与预洗模块的对接处容易产生接缝,在碗筐传输过程中,易发生碗筐卡在接缝处的现象,影响碗筐的正常输送,降低了智能餐具清洁系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碗筐及具有其的洗碗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碗筐在传输过程中易发生卡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碗筐,碗筐的外周面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第一侧边靠近第二侧边的一端与第二侧边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第一侧边靠近第四侧边的一端与第四侧边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第三侧边靠近第四侧边的一端与第四侧边之间具有第三夹角c,第三侧边靠近第二侧边的一端与第二侧边之间具有第四夹角d;其中,第一夹角a、和/或第二夹角b、和/或第三夹角c、和/或第四夹角d为钝角。

进一步地,第一夹角a大于等于93°且小于等于120°;和/或第二夹角b大于等于93°且小于等于120°;和/或第三夹角c大于等于93°且小于等于120°;和/或第四夹角d大于等于93°且小于等于120°。

进一步地,第一侧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板段和第二子板段,第一子板段与第二侧边连接,第一子板段为平面板段,第一子板段与第二侧边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或第一子板段为弧形板段,第一子板段与第二侧边的连接处的切面与第二侧边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其中,第一子板段与第二子板段的连接处与第二侧边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d1,第一预设距离d1小于200mm。

进一步地,第一侧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子板段和第三子板段,第三子板段与第四侧边连接,第三子板段为平面板段,第三子板段与第四侧边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或第三子板段为弧形板段,第三子板段与第四侧边的连接处的切面与第四侧边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其中,第二子板段与第三子板段的连接处与第四侧边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d2,第二预设距离d2小于200mm。

进一步地,第三侧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四子板段和第五子板段,第四子板段与第二侧边连接,第四子板段为平面板段,第四子板段与第二侧边之间具有第四夹角d;或第四子板段为弧形板段,第四子板段与第二侧边的连接处的切面与第二侧边之间具有第四夹角d;其中,第四子板段与第五子板段的连接处与第二侧边之间具有第四预设距离d4,第四预设距离d4小于200mm。

进一步地,第三侧边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五子板段和第六子板段,第六子板段与第四侧边连接,第六子板段为平面板段,第六子板段与第四侧边之间具有第三夹角c;或第六子板段为弧形板段,第六子板段与第四侧边的连接处的切面与第四侧边之间具有第三夹角c;其中,第五子板段与第六子板段的连接处与第四侧边之间具有第三预设距离d3,第三预设距离d3小于200mm。

进一步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连接处的外周面为第一弧形面;和/或第一侧边与第四侧边的连接处的外周面为第二弧形面;和/或第三侧边与第二侧边的连接处的外周面为第三弧形面;和/或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的连接处的外周面为第四弧形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台、预洗模块及碗筐,预洗模块位于中转台的下游位置处且与中转台对接,预洗模块包括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形成导向空间;碗筐可从中转台上运动至导向空间内;第一侧边与第一导向板相对设置,第三侧边与第二导向板相对设置;其中,碗筐为上述的碗筐。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相互平行设置,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之间具有第五预设距离d5;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相互平行设置,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之间具有第六预设距离d6;其中,第六预设距离d6大于第五预设距离d5。

进一步地,洗碗机还包括:转动轮体,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导向板和/或第二导向板上且位于中转台与预洗模块的对接处;其中,转动轮体的枢转轴线沿预洗模块的高度方向延伸,以使转动轮体的外周面可与碗筐接触。

进一步地,导向结构还包括:减磨件,设置在第一导向板和/或第二导向板朝向碗筐的表面上;其中,减磨件由高分子聚酯材料制成。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侧边靠近第二侧边的一端与第二侧边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第一侧边靠近第四侧边的一端与第四侧边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第三侧边靠近第四侧边的一端与第四侧边之间具有第三夹角c,第三侧边靠近第二侧边的一端与第二侧边之间具有第四夹角d。其中,第一夹角a、和/或第二夹角b、和/或第三夹角c、和/或第四夹角d为钝角,以使碗筐的边角为缺角,以避让中转台与预洗模块的对接处(接缝)。这样,在碗筐从中转台上运动至预洗模块内的过程中,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连接处、和/或第一侧边与第四侧边的连接处、和/或第三侧边与第二侧边的连接处、和/或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的连接处能够对中转台与预洗模块的对接处(接缝)进行避让,进而避免碗筐的边角卡在对接处(接缝)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碗筐在传输过程中易发生卡顿的问题,提升了洗碗机的工作效率,缩短清洗周期。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碗筐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碗筐的f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碗筐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洗碗机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4中的洗碗机的e处放大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中转台;20、预洗模块;21、导向结构;211、第一导向板;212、第二导向板;30、碗筐;31、第一侧边;311、第一子板段;312、第二子板段;313、第三子板段;32、第二侧边;33、第三侧边;331、第四子板段;332、第五子板段;333、第六子板段;34、第四侧边;35、第一弧形面;36、第二弧形面;37、第三弧形面;38、第四弧形面;39、餐具支架;40、对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碗筐在传输过程中易发生卡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碗筐及具有其的洗碗机。

如图1至图3所示,碗筐30的外周面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侧边31、第二侧边32、第三侧边33及第四侧边34。第一侧边31靠近第二侧边32的一端与第二侧边32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第一侧边31靠近第四侧边34的一端与第四侧边34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第三侧边33靠近第四侧边34的一端与第四侧边34之间具有第三夹角c,第三侧边33靠近第二侧边32的一端与第二侧边32之间具有第四夹角d。其中,第一夹角a、第二夹角b、第三夹角c、第四夹角d为钝角。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侧边31靠近第二侧边32的一端与第二侧边32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第一侧边31靠近第四侧边34的一端与第四侧边34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第三侧边33靠近第四侧边34的一端与第四侧边34之间具有第三夹角c,第三侧边33靠近第二侧边32的一端与第二侧边32之间具有第四夹角d。其中,第一夹角a、第二夹角b、第三夹角c、第四夹角d为钝角,以使碗筐30的边角为缺角,以避让中转台10与预洗模块20的对接处(接缝)。这样,在碗筐30从中转台10上运动至预洗模块20内的过程中,第一侧边31与第二侧边32的连接处、第一侧边31与第四侧边34的连接处、第三侧边33与第二侧边32的连接处、第三侧边33与第四侧边34的连接处能够对中转台10与预洗模块20的对接处(接缝)进行避让,进而避免碗筐30的边角卡在对接处(接缝)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碗筐在传输过程中易发生卡顿的问题,提升了洗碗机的工作效率,缩短清洗周期。

可选地,第一夹角a大于等于93°且小于等于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a为100°,以使第一侧边31与第二侧边32的连接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碗筐30的加工难度。同时,上述设置确保第一侧边31能够对对接处(接缝)进行避让,避免第一侧边31与第二侧边32的连接处卡在对接处(接缝)内而影响碗筐30的正常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角a的取值不限于此,可根据导向空间的尺寸、碗筐30的尺寸进行调整。可选地,第一夹角a为95°、或105°、或110°、或115°。

可选地,第二夹角b大于等于93°且小于等于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角b为100°,以使第一侧边31与第四侧边34的连接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碗筐30的加工难度。同时,上述设置确保第一侧边31能够对对接处(接缝)进行避让,避免第一侧边31与第四侧边34的连接处卡在对接处(接缝)内而影响碗筐30的正常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夹角b的取值不限于此,可根据导向空间的尺寸、碗筐30的尺寸进行调整。可选地,第二夹角b为95°、或105°、或110°、或115°。

可选地,第三夹角c大于等于93°且小于等于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夹角c为100°,以使第三侧边33与第四侧边34的连接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碗筐30的加工难度。同时,上述设置确保第三侧边33能够对对接处(接缝)进行避让,避免第三侧边33与第四侧边34的连接处卡在对接处(接缝)内而影响碗筐30的正常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夹角c的取值不限于此,可根据导向空间的尺寸、碗筐30的尺寸进行调整。可选地,第二夹角c为95°、或105°、或110°、或115°。

可选地,第四夹角d大于等于93°且小于等于120°。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夹角d为100°,以使第三侧边33与第二侧边32的连接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碗筐30的加工难度。同时,上述设置确保第三侧边33能够对对接处(接缝)进行避让,避免第三侧边33与第二侧边32的连接处卡在对接处(接缝)内而影响碗筐30的正常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夹角d的取值不限于此,可根据导向空间的尺寸、碗筐30的尺寸进行调整。可选地,第四夹角d为95°、或105°、或110°、或115°。

可选地,第一侧边3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板段311和第二子板段312,第一子板段311与第二侧边32连接,第一子板段311为平面板段,第一子板段311与第二侧边32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或第一子板段311为弧形板段,第一子板段311与第二侧边32的连接处的切面与第二侧边32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其中,第一子板段311与第二子板段312的连接处与第二侧边32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d1,第一预设距离d1小于200mm。如图3所示,第一子板段311为平面板段,第一子板段311与第二侧边32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一侧边31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一侧边31的加工成本。

具体地,第一子板段311与第二子板段312之间呈第一夹角a设置,第二子板段312与第二侧边32相互垂直设置,以确保碗筐30具有足够的容纳空间,以对餐具进行存放。

可选地,第一预设距离d1为50mm、或100mm、或150mm。

可选地,第一侧边3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子板段312和第三子板段313,第三子板段313与第四侧边34连接,第三子板段313为平面板段,第三子板段313与第四侧边34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或第三子板段313为弧形板段,第三子板段313与第四侧边34的连接处的切面与第四侧边34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其中,第二子板段312与第三子板段313的连接处与第四侧边34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d2,第二预设距离d2小于200mm。如图3所示,第三子板段313为平面板段,第三子板段313与第四侧边34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一侧边31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一侧边31的加工成本。

具体地,第二子板段312与第三子板段313之间呈第二夹角b设置,第二子板段312与第四侧边34相互垂直设置,以确保碗筐30具有足够的容纳空间,以对餐具进行存放。

可选地,第二预设距离d2为50mm、或100mm、或150mm。

可选地,第三侧边3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四子板段331和第五子板段332,第四子板段331与第二侧边32连接,第四子板段331为平面板段,第四子板段331与第二侧边32之间具有第四夹角d;或第四子板段331为弧形板段,第四子板段331与第二侧边32的连接处的切面与第二侧边32之间具有第四夹角d。其中,第四子板段331与第五子板段332的连接处与第二侧边32之间具有第四预设距离d4,第四预设距离d4小于200mm。如图3所示,第四子板段331为平面板段,第四子板段331与第二侧边32之间具有第四夹角d。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三侧边33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三侧边33的加工成本。

具体地,第四子板段331和第五子板段332之间呈第四夹角d设置,第五子板段332与第四侧边34相互垂直设置,以确保碗筐30具有足够的容纳空间,以对餐具进行存放。

可选地,第四预设距离d4为50mm、或100mm、或150mm。

可选地,第三侧边3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五子板段332和第六子板段333,第六子板段333与第四侧边34连接,第六子板段333为平面板段,第六子板段333与第四侧边34之间具有第三夹角c;或第六子板段333为弧形板段,第六子板段333与第四侧边34的连接处的切面与第四侧边34之间具有第三夹角c。其中,第五子板段332与第六子板段333的连接处与第四侧边34之间具有第三预设距离d3,第三预设距离d3小于200mm。如图3所示,第六子板段333为平面板段,第六子板段333与第四侧边34之间具有第三夹角c。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三侧边33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三侧边33的加工成本。

具体地,第五子板段332和第六子板段333之间呈第二夹角b设置,第五子板段332与第四侧边34相互垂直设置,以确保碗筐30具有足够的容纳空间,以对餐具进行存放。

可选地,第三预设距离d3为50mm、或100mm、或150mm。

如图1所示,第一侧边31与第二侧边32的连接处的外周面为第一弧形面35。这样,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避免碗筐30的边角卡在对接处(接缝),提升了洗碗机的工作效率,缩短清洗周期。同时,上述设置能够避免碗筐30的边角划伤工作人员,提升了使用体验。

如图1所示,第一侧边31与第四侧边34的连接处的外周面为第二弧形面36。这样,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避免碗筐30的边角卡在对接处(接缝),提升了洗碗机的工作效率,缩短清洗周期。同时,上述设置能够避免碗筐30的边角划伤工作人员,提升了使用体验。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三侧边33与第二侧边32的连接处的外周面为第三弧形面37。这样,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避免碗筐30的边角卡在对接处(接缝),提升了洗碗机的工作效率,缩短清洗周期。同时,上述设置能够避免碗筐30的边角划伤工作人员,提升了使用体验。

如图1所示,第三侧边33与第四侧边34的连接处的外周面为第四弧形面38。这样,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避免碗筐30的边角卡在对接处(接缝),提升了洗碗机的工作效率,缩短清洗周期。同时,上述设置能够避免碗筐30的边角划伤工作人员,提升了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碗筐30的底部为网格结构,每个网格的交叉点上均设置有餐具支架39,且餐具支架39从碗筐30的底部向上延伸,以用于支撑待清洗餐具。在清洗餐具时,待清洗餐具倒扣在餐具支架39上。

具体地,餐具支架39的顶部为箭头状结构,网格结构上设置有导流槽,便于将污渣沥出。为了便于将污渣排出至碗筐30外,本实施例中的碗筐30的餐具支架39的个数由64个调整为32个,在保证碗筐30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加大了餐具支架39之间的间距,尽量减少底部遮挡。

如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洗碗机,洗碗机包括中转台10、预洗模块20及碗筐30,预洗模块20位于中转台10的下游位置处且与中转台10对接,预洗模块20包括导向结构21,导向结构21包括第一导向板211和第二导向板212,第一导向板211与第二导向板212之间形成导向空间。碗筐30可从中转台10上运动至导向空间内;第一侧边31与第一导向板211相对设置,第三侧边33与第二导向板212相对设置。其中,碗筐30为上述的碗筐。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导向板211与第二导向板212相互平行设置,第一导向板211与第二导向板212之间具有第五预设距离d5。第二侧边32与第四侧边34相互平行设置,第二侧边32与第四侧边34之间具有第六预设距离d6。其中,第六预设距离d6大于第五预设距离d5。这样,第二侧边32至第四侧边34的方向为碗筐30的宽度,第二子板段312至第五子板段332的方向为碗筐30的长度,碗筐30的长度小于碗筐30的宽度,且碗筐30的长度大于第五预设距离d5,进而起到防呆作用,防止碗筐30的使用方向错误。

具体地,碗筐30的长度为500mm,碗筐30的宽度为550mm,即第六预设距离d6为550mm,第五预设距离d5为540mm,在碗筐30放入预洗模块20时,只能按照正确的方向放入,以避免碗筐30的放入方向发生错误,起到防呆作用。

可选地,洗碗机还包括转动轮体。转动轮体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导向板211和/或第二导向板212上且位于中转台10与预洗模块20的对接处40。其中,转动轮体的枢转轴线沿预洗模块20的高度方向延伸,以使转动轮体的外周面可与碗筐30接触。这样,当碗筐30的边角伸入对接处40内后,边角与转动轮体接触,以使边角与对接处40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以使碗筐30更加容易从对接处40脱出,进一步避免碗筐30卡在对接处40而影响碗筐30的正常使用。

可选地,导向结构21还包括减磨件。其中,减磨件设置在第一导向板211和第二导向板212朝向碗筐30的表面上。其中,减磨件由高分子聚酯材料制成。这样,碗筐30在预洗模块20上传输的过程中,当碗筐30与第一导向板211或第二导向板212接触时,减磨件能够减小碗筐30与第一导向板211或第二导向板212之间的摩擦力,一方面使得碗筐30顺利地通过导向结构,提升了洗碗机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减小碗筐30和导向结构的结构磨损,延长了洗碗机的使用寿命。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第一侧边靠近第二侧边的一端与第二侧边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第一侧边靠近第四侧边的一端与第四侧边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第三侧边靠近第四侧边的一端与第四侧边之间具有第三夹角c,第三侧边靠近第二侧边的一端与第二侧边之间具有第四夹角d。其中,第一夹角a、和/或第二夹角b、和/或第三夹角c、和/或第四夹角d为钝角,以使碗筐的边角为缺角,以避让中转台与预洗模块的对接处(接缝)。这样,在碗筐从中转台上运动至预洗模块内的过程中,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连接处、和/或第一侧边与第四侧边的连接处、和/或第三侧边与第二侧边的连接处、和/或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的连接处能够对中转台与预洗模块的对接处(接缝)进行避让,进而避免碗筐的边角卡在对接处(接缝)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碗筐在传输过程中易发生卡顿的问题,提升了洗碗机的工作效率,缩短清洗周期。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