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拆装框架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5892发布日期:2021-02-09 21:5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拆装框架床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领域,具体为一种易拆装框架床。


背景技术:

[0002]
现如今市面上销售的卧室用框架床均采用螺栓连接,购买时配有大量的螺栓螺母零部件,且在网购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很多人会选择网上购买,到家后自行安装,而大量的零部件不仅安装起来非常的繁琐,当框架床为木质床时,拧螺丝的过程中也会存在因螺丝倾斜而造成木质结构损坏的风险,普通螺丝螺母在拆装过程中,需要将螺丝完全拧紧,旋转行程较长,用时较长;厂家处于运输方便的原因,铺板部件会采用大量窄板拼接的方式进行组装,采用螺栓螺母安装不仅工作量较大,当厂家未在床板上预留螺栓孔时,每个螺栓的位置判断也需要大量时间,且为了保证客户的零件足够,螺丝螺母往往会有大量富余,并配有安装工具,但是在安装完成后安装工具与多余的备用零件也会成为一定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床头、床尾、侧龙骨、铺板、中龙骨,所述侧龙骨有两根,首尾与所述床头、所述床尾相接,所述中龙骨位于所述侧龙骨中间,方向与所述侧龙骨相同,且所述龙骨中部下方有支腿,所述铺板铺在所述龙骨上,所述侧龙骨与所述中龙骨两端面均有旋转锁紧机构,所述旋转锁紧机构又包括基板、螺母、旋转扳手,其中,所述螺母安装在基板上,所述旋转扳手上安装有与螺母相匹配的螺栓,所述床头和床尾上均有与所述旋转锁紧机构位置相对应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有与所述旋转锁紧机构的旋转扳手正面投影相匹配的扳手开槽;所述侧龙骨内侧有滑槽,所述滑槽为开在侧龙骨上方侧边楞处的方形槽,所述滑槽竖直面设有夹块,所述夹块为l型,竖直段与滑槽底面相接,所述滑槽底面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u型卡扣,所述u型卡扣下底面水平安装在凹槽底部,顶部水平面最高点高于滑槽槽底,所述u型卡扣开口与夹块开口相对,所述u型卡扣具有弹性。
[000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锁紧机构的所述螺母为六角螺母,镶嵌在基板中。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块水平段高度与铺板端部厚度相匹配;所述夹块宽度与铺板宽度相匹配,所述夹块两两之间相距距离等于铺板的宽度。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型卡扣上顶面有楔形面,所述楔形面右端点与所述夹块竖直段间的距离与所述铺板端部宽度相同。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底面与所述中龙骨顶面相平。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板、固定板均为方形板。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龙骨与床头床尾之间采用旋转锁紧机构连接,将旋转扳手从固定板的扳手开槽中穿过,在旋转旋转扳手的过程中,自身螺栓螺母使旋转扳手与基板紧紧锁住固定板,旋转行程短,铺板安装时将铺板推入夹块内,铺板滑动
1上与其位置对应的固定板8上的扳手开槽801,向锁紧方向旋转旋转扳手703,旋转扳手 703在旋转过程中自身螺栓与镶嵌在基板701上的螺母70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旋转扳手 703在旋转过程中沿螺栓轴线方向向内位移,从而将基板701与固定板8通过旋转扳手703 挤压、旋转扳手703与扳手开槽801发生错位实现锁紧,进而将侧龙骨3与床头1锁紧连接,由于框架床所用材料多为木质或金属,故旋转扳手703可旋转角度多为90度以内,以相同的方式连接侧龙骨3与床尾2、中龙骨5与床头1、中龙骨5与床尾2;安装铺板4,沿夹块 9之间的空隙将铺板4底面与滑槽10底面相接,将铺板4向夹块9底部推入,铺板4滑动过程中挤压u型卡扣6楔形面迫使u型卡扣6向下弯曲,在铺板4完全滑入夹块9下方,侧面顶住夹块9竖直段后,u型卡扣6完全露出,并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回弹,u型卡扣6右端顶住铺板4实现铺板4的固定。
[0027]
在安装过程中,安装侧龙骨3与中龙骨5时,只需将旋转扳手703穿过固定板8的扳手开槽801,旋转旋转扳手703发生小角度转动后与扳手开槽801锁紧,安装铺板4时只需将铺板4端头滑入夹块9中,u型卡扣6自动固定铺板4,安装快捷,连接稳定;当需要拆卸时,手动下压u型卡扣6至卡扣凸起最高点到铺板4底面以下,将铺板4从夹块9中推出,接着按与安装步骤相反的顺序进行拆卸。
[0028]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机械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0029]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0030]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