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用调节式登高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0108发布日期:2021-02-03 20:3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用调节式登高梯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用调节式登高梯。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工程是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其中“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其新建、改建或扩建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附属构筑物设施”指与房屋建筑配套的水塔、自行车棚、水池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指与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相配套的电气、给排水、暖通、通信、智能化、电梯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0003]
现有的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用登高梯,大都是采用一体安装的,在进行机电安装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不同高度的调节,小幅度调节依靠操作人员的身高进行安装调节,会使得操作人员安装过程中劳动强度较大,大幅度调节需要更换登高梯,操作过程繁琐,存在较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调节使用角度,又能调节使用高度的登高梯,可满足不同建筑机电安装工况的需要。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用调节式登高梯,包括底座、可转动梯节、可滑动梯节和驱动装置,可转动梯节铰接于底座上,可调节登高梯的使用角度并定位,可滑动梯节连接于可转动梯节上,驱动装置安装于可转动梯节上,驱动装置的运动输出构件与可滑动梯节连接,可转动梯节同时给可滑动梯节及驱动装置运动输出构件的运动导向,实现可滑动梯节稳定的沿可转动梯节上下滑动来改变登高梯的使用高度。
[0006]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转轴和转轴安装块,底板为矩形板,一对转轴安装块对称设置于底板长度方向一侧的两端,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两转轴安装块之间,底板上开设有多条与转轴平行的条形槽。
[0007]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转动梯节包括底梁、侧梁和踏板,两侧梁对称连接于底梁的长度方向两端,多块踏板上下连接于两侧梁之间,底梁的长度方向中心位置处有直径略大于转轴直径的圆孔,两侧梁的相对侧对称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的侧面槽,侧梁的背面对应侧面槽的宽度方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背面槽,侧面槽和背面槽形成t形滑槽。
[0008]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梁的下表面连接有可与底座底板上表面产生摩擦力的摩擦垫。
[0009]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转动梯节通过其底梁上的圆孔套于转轴
上与所述底座装配。
[0010]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滑动梯节包括矩形框和连接于其内腔中的踏板,矩形框的两高度方向外侧对称连接有t形滑板,t形滑板与所述可转动梯节上的t形滑槽装配,且对应t形滑槽背面槽中的侧板伸出槽口外。
[0011]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机箱、驱动电机、主动套管、主动丝杆、主动齿轮、从动套管、从动丝杆、从动齿轮、滑座和连接块;驱动电机以输出轴朝下固定于机箱内腔的顶部,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主动套管,主动丝杆螺纹连接于主动套管中,主动套管的外壁连接主动齿轮;从动套管平行固定于主动套管的一侧,从动丝杆螺纹连接于从动套管中,从动齿轮连接于从动套管外壁的对应主动齿轮位置处;主、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滑座连接于主、从动丝杆的下端,滑座可沿机箱的内壁滑动。
[0012]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箱为矩形背板及其四周的侧板围成的箱体,侧板固定于所述可转动梯节的侧梁上,所述滑座通过连接块与所述t形滑板伸出于t形滑槽背面滑槽的侧板连接,使滑座能带动可滑动梯节进行上下移动。
[0013]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机箱的矩形背板上铰接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下端插入所述底座底板上的条形槽中使可转动梯节确定倾斜角度。
[0014]
本实用新型将登高梯的架体设计为独立但关联的可转动梯节和可滑动梯节两部分,通过可转动梯节实现梯子所需使用角度的调节,确定梯子的固定方位,通过可滑动梯节沿可转动梯节的上下移动实现梯子使用高度的调节。驱动可滑动梯节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安装于可转动梯节上,驱动装置的运动输出构件与可滑动梯节连接带动其沿可转动梯节上下移动来灵活调整登高梯的使用高度。可转动梯节既作为登高梯的固定长度部分,又作为可滑动梯节的运动导轨,所以能较大幅度的调节登高梯的使用高度,满足较大高度变化范围工况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中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1中底座与可转动梯节的装配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1中可转动梯节与可滑动梯节的装配示意图(后视图)。
[0019]
图5为驱动装置与可转动梯节及可滑动梯节的t形滑板的装配示意图。
[0020]
图6为图5中的a-a放大示意图(只示出了部分传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公开的这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用调节式登高梯,-包括底座1、可转动梯节2、可滑动梯节3和驱动装置4。
[0022]
结合图1、图2可以看出,底座1包括底板11、转轴12和转轴安装块13,底板1为矩形板,一对转轴安装块13对称设置于底板11长度方向一侧的两端,转轴12可转动的连接于两转轴安装块13之间。底板11上开设有与转轴平行的多个条形槽111。
[0023]
结合图1、图3和图4可以看出,可转动梯节2包括底梁21、侧梁22、踏板tb、摩擦垫24。
[0024]
两侧梁22对称连接于底梁21的长度方向两端,多块踏板tb上下连接于两侧梁22之间,摩擦垫24连接于底梁的下表面,且使摩擦垫在底梁21和底板11之间处于挤压状态。底梁21的长度方向中心位置处有直径略大于转轴直径的圆孔。
[0025]
两侧梁22的相对侧对称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的侧面槽,侧梁的背面对应侧面槽的宽度方向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背面槽,侧面槽和背面槽形成t形滑槽221。
[0026]
可转动梯节2通过其底梁21上的圆孔套于转轴12上与底座1装配。
[0027]
结合图1和图4可以看出,可滑动梯节3包括矩形框31、踏板tb和t形滑板33。踏板tb连接于矩形框31的内腔中,t形滑板33对称连接于矩形框31高度方向的外侧。
[0028]
可滑动梯节3通过其高度方向两侧的t形滑板33与可转动梯节2上的t形滑槽装配,且t形滑板33的一侧板伸出于t形滑槽的背面槽外。
[0029]
结合图1、图4至图6可以看出,驱动装置4包括机箱41、驱动电机42、主动套管43、主动丝杆44、主动齿轮45、从动套管46、从动丝杆47、从动齿轮48、滑座49。
[0030]
机箱1为矩形背板及其四周侧板围成的箱体,侧板固定于可转动梯节2的侧梁22上。
[0031]
驱动电机42采用可正反转的伺服电机。
[0032]
驱动电机42以输出轴朝下固定于机箱41的顶部,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主动套管43,主动丝杆44螺纹连接于主动套管43中,主动套管43的外壁连接主动齿轮42。
[0033]
主动套管43和从动套管46分别通过轴承及轴承座平行固定于主动套管43的一侧,从动丝杆47螺纹连接于从动套管46中,从动齿轮48连接于从动套管46外壁的对应主动齿轮45位置处。
[0034]
主、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lt传动。
[0035]
主、从丝杆的下端均连接于滑座49的上表面。
[0036]
滑座49可沿机箱41的内壁滑动。
[0037]
滑座49通过连接块ljk与t形滑板33伸出于t形滑槽背面槽的侧板连接,使滑座49能带动可滑动梯节3上下移动。
[0038]
机箱41的矩形背板上铰接有定位板dwb,定位板的厚度与底座1底板11上条形槽111的宽度匹配。
[0039]
驱动装置安装于可转动梯节上,简化了登高梯的整体结构,也提高了登高梯的整体性,可利于登高梯的存放及转运。
[0040]
本登高梯未使用时,可滑动梯节处于最低位置处,整个登高梯处于最短的状态,驱动装置的主、从动丝杆处于伸出至极限位置的状态。
[0041]
登高梯使用时,先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调整使用角度:使可转动梯节绕底座上的转轴转动至指定的角度,然后机箱背面的定位板,并将定位板的下端插入合适的条形槽中定位,使可转动梯节固定。可转动梯节底梁下侧的摩擦垫可辅助可转动梯节的定位,增强登高梯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42]
使用角度确定后,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套管旋转的同时,主动齿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套管旋转,使主、从动丝杆同时回缩,使滑座通过连接块带动可滑动梯节向上移动调节登高梯的使用高度达到指定位置。可滑动梯节在移动过程中,由于有t形滑板与t形滑槽的配合,可保证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43]
登高梯使用完成后,驱动电机反向工作,可滑动梯节向下移动回到初始状态。
[0044]
登高梯使用过程中需要调节不同的使用高度时,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
[0045]
从本登高梯的上述结构可以看出,它不仅可灵活调节使用角度并固定限位,还能根据使用高度的不同需求进行调节,可满足不同的使用工况,降低建筑机电安装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