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效果好且承受力强的送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16190发布日期:2021-06-04 16:2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音效果好且承受力强的送餐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餐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音效果好且承受力强的送餐车。


背景技术:

2.饭店在营业时,需要使用送餐车为顾客进行送餐,从而提高送餐效率,且避免人工送餐时滑倒而导致食物洒落。
3.现有技术中,送餐车在送餐时,冷盘食物和热盘食物同时放置在送餐车中,容易导致相互影响,从而影响食物口感,且送餐车在移动过程中容易使餐盘发生震动,容易时餐盘中的汤汁洒出,且会发出响声,影响服务效果,还导致送餐车内部沾染汤汁不易清洁。
4.因此,发明一种静音效果好且承受力强的送餐车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音效果好且承受力强的送餐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送餐车在送餐时,冷盘食物和热盘食物同时放置在送餐车中,容易导致相互影响,从而影响食物口感,且送餐车在移动过程中容易使餐盘发生震动,容易时餐盘中的汤汁洒出,且会发出响声,影响服务效果,还导致送餐车内部沾染汤汁不易清洁的不足。
6.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静音效果好且承受力强的送餐车,包括底板和车厢,所述车厢位于底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所述车厢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并通过隔板分为热盘腔和冷盘腔,所述冷盘腔位于热盘腔的上方,所述热盘腔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吊板并通过多个吊板分为多个放置腔,多个所述放置腔的下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
7.所述热盘腔的内部设有u形放置板,所述u形放置板的上端与隔板固定连接,且u形放置板与热盘腔侧壁之间设有水腔,所述水腔的左侧壁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内部均设有控制阀,所述水腔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加热棒,所述车厢的右外下侧壁下端固定设有与加热棒位置对应的控制开关,所述u形放置板的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
8.所述冷盘腔和热盘腔的前侧均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两个对开的门板,所述底板的下端四角处均通过弹簧减震器连接滚轮,所述滚轮上设有脚刹。
9.优选的,所述水腔的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均与u形放置板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垫通过第一魔术贴与隔板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垫通过第二魔术贴与u形放置板连接。
11.优选的,所述门板的表面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的内部固定设有透明观察窗。
12.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u形推杆。
13.优选的,所述弹簧减震器包括套筒、减震杆和弹簧,所述套筒的上端与底板固定连
接,所述减震杆与套筒活动套接,所述弹簧位于套筒的内部,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套筒及减震杆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杆的下端与滚轮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杆的杆壁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所述套筒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5.1、通过设有车厢、隔板、冷盘腔、热盘腔、u形放置板、水腔、加热棒及控制开关的相互配合,便于将冷盘和热盘分开放置,且能够对热盘进行保温;
16.2、通过设有多个吊板和多个固定块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车厢内部的支撑强度,通过设有的多个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能够对餐盘稳定放置,减小餐盘震动,且便于将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进行拆卸清洗。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簧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底板;2、车厢;3、隔板;4、吊板;5、第一橡胶垫;6、u形放置板;7、进水管;8、出水管;9、加热棒;10、控制开关;11、第二橡胶垫;12、门板;13、滚轮;14、支撑块;15、第一魔术贴;16、第二魔术贴;17、透明观察窗;18、u形推杆;19、套筒;20、减震杆;21、弹簧;22、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

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需要对一些必要的术语进行解释。例如:
25.若本申请中出现使用“第一
”‑“
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应当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26.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
27.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

整体

步骤

操作

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

整体

步骤

操作

元件

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静音效果好且承受力强的送餐车,包括底板1和车厢2,车厢2位于底板1的上端固定设置,车厢2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3并通过隔板3分为热盘腔和冷盘腔,冷盘腔位于热盘腔的上方,热盘腔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吊板4并通过多个吊板4分为多个放置腔,多个放置腔的下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5;
29.热盘腔的内部设有u形放置板6,u形放置板6的上端与隔板3固定连接,且u形放置板6与热盘腔侧壁之间设有水腔,水腔的左侧壁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进水管7和出水管8的内部均设有控制阀,水腔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加热棒9,车厢2的右外下侧壁下端固定设有与加热棒9位置对应的控制开关10,u形放置板6的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11;
30.冷盘腔和热盘腔的前侧均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两个对开的门板12,底板的下端四角处均通过弹簧减震器连接滚轮13,滚轮13上设有脚刹。
31.水腔的下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块14,多个支撑块14的上端均与u形放置板6固定连接,能够对u形放置板6进行支撑,从而提高u形放置板6的支撑强度。
32.第一橡胶垫5通过第一魔术贴15与隔板3连接,第二橡胶垫11通过第二魔术贴16与u形放置板6连接,便于将第一橡胶垫5和第二橡胶垫11进行拆卸清洗。
33.门板12的表面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的内部固定设有透明观察窗17,便于人们在外部观察食物。
34.底板1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u形推杆18,便于人们推动餐车移动。
35.弹簧减震器包括套筒19、减震杆20和弹簧21,套筒19的上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减震杆20与套筒19活动套接,弹簧21位于套筒19的内部,且弹簧2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套筒19及减震杆20固定连接,减震杆20的下端与滚轮13固定连接,减震杆20的杆壁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22,套筒19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与滑块22相匹配的滑槽,能够对滚轮13和底板1之间进行缓冲减震,避免餐车移动时造成餐盘震动。
36.上述静音效果好且承受力强的送餐车具体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7.使用时,通过设有的冷盘腔和热盘腔能够将冷盘和热盘进行分开放置,避免相互影响,通过设有的加热棒9能够对水腔中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对热盘腔中的热盘进行保温;
38.通过设有的多个第一橡胶垫5和第二橡胶垫11能够使冷盘和热盘稳定放置,且能够对餐盘进行缓冲,避免餐盘震动,还便于将第一橡胶垫5和第二橡胶垫11进行拆卸清洗,便于人们使用;
39.通过设有的多个吊板4和多个固定块14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隔板3和u形放置板6的支撑强度。
40.在本实施例中的其余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用以满足不同的具体实际需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
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组成,结构或部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
”‑“
安装
”‑“
相连
”‑“
连接”均是广义含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或整体地连接,或局部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即,文字语言的表达与实际技术的实施可以灵活对应,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文字语言(包括附图)的表达不构成对权利要求的任何单一的限制性解释。
42.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在以上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技术,例如具体的施工细节,作业条件和其他的技术条件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