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过滤的葫芦壶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3868发布日期:2021-05-11 14:4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过滤的葫芦壶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过滤的葫芦壶组。



背景技术:

葫芦壶是紫砂壶中常见的一种经典壶型,深得艺人们的喜爱,更是玩家的收藏佳品。

饮茶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古代,我国就有饮茶的习俗,甚至会年年上贡好的茶叶,现在已经普及到人人都能够喝到,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茶壶是一种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不小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倒茶时将茶叶一起倒出,往往在茶壶内设置茶叶过滤装置,但是这仅仅只能对茶水中的较大的茶叶进行过滤,并不能对茶水中的茶渣进行过滤,导致茶水中有杂质,影响饮用时的口感,而且茶汤色泽也不好看,需要使用茶滤网进行过滤方可饮用,市面上现有的葫芦壶,不能够很好地对茶渣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过滤的葫芦壶组,解决了不能够很好地对茶渣进行过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过滤的葫芦壶组,包括壶身,所述壶身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壶身的一侧设置有壶嘴,所述壶身的顶部设置有茶壶提把,所述茶壶提把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的内部卡嵌有茶杯,所述壶身的顶部设置有壶盖,所述壶盖的周围设置有防护盖,所述壶盖的底部设置有外连接环,所述外连接环的表面连接有内连接环,所述内连接环的底部连接有茶叶过滤杯,所述壶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室,所述连接室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室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的表面设置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挂钩。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壶身顶部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茶壶提把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

优选的,所述壶盖的顶部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壶盖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圈。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网与第一滤网的表面均设置有卡垫,且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与壶嘴的内壁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便于过滤的葫芦壶组,通过将茶叶放置于茶叶过滤杯的内部,方便于在使用该壶时,能够对茶水中较大的茶叶进行过滤,避免倒茶时将茶叶一起倒出,通过壶嘴内部设置的第一滤网方便于对从壶嘴倒出的茶水进行二次过滤,能够对茶水中的茶渣进行过滤,第一滤网为网纱材质,能够很好地对壶身茶水中的茶渣进行过滤,第二滤网和第一滤网材质一样,提高了对茶渣的过滤效果,一次性解决,不需要额外使用茶滤网进行过滤,提高了过滤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壶盖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茶壶提把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垫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茶叶过滤杯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垫圈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滤网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壶身;2底座;3防滑垫;4壶嘴;5茶壶提把;6安装块;7安装槽;8固定卡槽;9茶杯;10壶盖;11防护盖;12把手;13内连接环;14茶叶过滤杯;15第一滤网;16连接室;17连接柱;18第二滤网;19卡垫;20加固块;21固定挂钩;22密封垫圈;23外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过滤的葫芦壶组,包括壶身1,壶身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方便于对壶身1进行放置固定,增加整体的稳定性,壶身1的一侧设置有壶嘴4,方便于茶水从此处倒出,壶嘴设计避免了茶水顺着壶嘴4的外壁向下流,壶身1的顶部设置有茶壶提把5,方便于对茶杯9进行固定,茶壶提把5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卡槽8,通过使茶杯9卡嵌在固定卡槽8的内部,方便于对茶杯9进行固定,固定卡槽8的内部卡嵌有茶杯9,方便于盛放茶汤供人饮用,壶身1的顶部设置有壶盖10,方便于对壶身1的顶部进行封闭,壶盖10的周围设置有防护盖11,防护盖11向外延伸设计,避免外界的杂质从壶盖10与壶身1的连接处进入到壶身1的内部,对壶身1内部的茶水进行污染,壶盖10的底部设置有外连接环23,外连接环23的外壁设置有螺纹,外连接环23的表面连接有内连接环13,内连接环13的内壁设置有螺纹,内连接环13与外连接环23相匹配,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方便于茶叶的放置或取出,连接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内连接环13的底部连接有茶叶过滤杯14,方便于在浸泡的同时对茶叶进行过滤,壶嘴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15,通过壶嘴4内部设置的第一滤网15方便于对从壶嘴4倒出的茶水进行二次过滤,能够对茶水中的茶渣进行过滤,第一滤网15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室16,方便于对第一滤网15与加固块20进行连接,连接室16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柱17,连接柱17增强了连接室16的强度,增加了三者之间的紧密型,使该设备更加耐用,连接室16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滤网18,第一滤网15与第二滤网18均为网纱材质,网眼较为细密,能够很好地对壶身1茶水中的茶渣进行过滤,提高了对茶渣的过滤效果,一次性解决,不需要额外使用茶滤网进行过滤,提高了过滤的效率,使得茶汤的色泽更加明亮,第二滤网18的表面设置有加固块20,方便于对第二滤网18进行加固,加固块20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挂钩21,使固定挂钩21卡嵌在壶嘴4的外壁上,从而对第一滤网15与第二滤网18进行固定,固定挂钩21体积较小,不会影响到茶汤的流出,当需要对第一滤网15进行清洗时,通过手动将固定挂钩21向外拔出,操作方便简洁,实用性强。

具体的,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3,防滑垫3能够增大桌面或茶盘接触面的摩擦力,避免底座2发生滑动而破损,另一方面,减少底座2与桌面的接触,减少底座2底部的磨损,延长了底座2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壶身1顶部一侧开设有安装槽7,茶壶提把5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6,安装槽7与安装块6的尺寸相匹配,通过将安装块6卡嵌在安装槽7的内部,从而完成了对茶壶提把5的安装,而且,安装块6可在安装槽7的内部进行转动,方便于对茶壶提把5进行转动。

具体的,壶盖10的顶部设置有把手12,把手12提供了受力点,方便于使用者将壶盖10从壶身1的顶部取出,从而方便于茶叶的加入和取出,方便于对壶身1的内部加入热水对茶叶进行多次浸泡。

具体的,壶盖10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圈22,密封垫圈22为密封材质,能够对壶盖10与壶身1顶部的接口处进行密封,确保茶汤不会洒出,另一方面,对壶身1的内部进行密封,确保了壶身1内部的温度,有利于茶叶的浸泡,使茶叶浸泡后茶香和滋味都发挥到最佳,提高了品茶时的体验享受度,能够快速放松身心,陶冶情操。

具体的,第二滤网18与第一滤网15的表面均设置有卡垫19,且第一滤网15与第二滤网18与壶嘴4的内壁紧密贴合,卡垫19为软木塞设计,能够卡嵌在壶嘴4的内部,使第一滤网15与第二滤网18的内壁紧密贴合,避免茶汤从连接处流出,从而提高了对茶汤过滤的效率,第一滤网15与加固块20与壶嘴4内部的曲面相匹配,能够很好地进行卡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通过设置的防滑垫3减少对底座2底部的磨损,通过设置的茶壶提把5、安装块6、安装槽7、固定卡槽8方便于对茶杯9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的内连接环13、茶叶过滤杯14、外连接环23方便于对茶叶进行过滤,通过设置的第一滤网15、连接室16、第二滤网18、固定挂钩21方便于对茶汤中的茶渣进行过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