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茶保温杯。
背景技术:2.保温杯是一种常见的储水容器,因其较好的保温性能以及便携性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部分用户会用保温杯进行泡茶,但是如果茶叶长时间泡在水中,会使得茶水的口感变得浓重,口感降低,但是现有的保温杯无法在茶叶泡制后进行茶水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泡茶保温杯,能方便地进行茶水分离。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泡茶保温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杯体的底部转动连接,且所述底座和所述杯体之间轴向固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驱动杆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配合在所述凹槽内;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在所述密封块的外圈,且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密封块和所述凹槽的内壁之间;螺杆,所述螺杆固定在所述密封块上,所述螺杆沿着所述杯体的轴向延伸;茶漏,所述茶漏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配合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茶漏和所述杯体的内壁之间轴向滑动连接;端盖,所述端盖安装在所述茶漏的开口处,且所述端盖和所述茶漏可拆卸连接,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端盖;杯盖,所述杯盖安装在所述杯体的杯口处。
6.优选的:所述茶漏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杯体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配合在所述滑槽内。
7.优选的:所述端盖和所述茶漏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端盖上设置有把手。
9.优选的:所述密封块的侧面设置有沿所述密封块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形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沿所述凹槽周向延伸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密封圈配合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内。
10.优选的:所述杯体的外侧设置有沿所述杯体周向延伸的第三环形槽,所述底座的内壁设置有沿所述底座周向延伸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三环形槽内。
11.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密封块的顶部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支撑在所述杯体的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在所述挡片和所述杯体的内腔的底部之间。
12.优选的:还包括螺钉,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插销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驱动杆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插销插入所述卡槽内,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茶叶放置在茶漏内,然后往杯体内注入开水并将茶漏浸泡,当茶叶浸泡一定的时间后,转动底座,底座的转动带动驱动杆的转动,驱动杆的转
动带动密封块的转动,密封块的转动带动螺杆的转动,螺杆的转动带动茶漏上升,使茶漏与水分离,当需要重新将茶漏泡入水中时,反向转动底座,使茶漏下降进入水中即可,这样一来,便能方便地控制茶水分离。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泡茶保温杯的剖视图;
16.图2为实施例中的茶漏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实施例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实施例中的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实施例中的底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其中:
21.1、杯体;11、滑槽;
22.2、底座;21、驱动杆;211、卡槽;22、密封块;221、第一环形槽;222、挡片;23、插销;231、第二通孔;
23.3、第一密封圈;
24.4、螺杆;
25.5、茶漏;51、螺纹套;52、滑块;
26.6、端盖;61、把手;
27.7、杯盖;
28.8、第二密封圈
29.9、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左”、“右”、“前”、“后”、“竖直”、“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如图1至图5所示,
33.实施例一:
34.一种泡茶保温杯,包括:
35.杯体1,杯体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
36.底座2,底座2与杯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且底座2和杯体1之间轴向固定,底座2上设置有驱动杆21,驱动杆21穿过第一通孔,驱动杆2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块22,密封块22配合在凹槽内;
37.第一密封圈3,第一密封圈3固定在密封块22的外圈,且第一密封圈3位于密封块22
和凹槽的内壁之间;
38.螺杆4,螺杆4固定在密封块22上,螺杆4沿着杯体1的轴向延伸;
39.茶漏5,茶漏5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套51,螺纹套51配合在螺杆4上,茶漏5和杯体1的内壁之间轴向滑动连接;
40.端盖6,端盖6安装在茶漏5的开口处,且端盖6和茶漏5可拆卸连接,螺杆4穿过端盖6;
41.杯盖7,杯盖7安装在杯体1的杯口处。
42.这样一来,将茶叶放置在茶漏5内,然后往杯体1内注入开水并将茶漏5浸泡,当茶叶浸泡一定的时间后,转动底座2,底座2的转动带动驱动杆21的转动,驱动杆21的转动带动密封块22的转动,密封块22的转动带动螺杆4的转动,螺杆4的转动带动茶漏5上升,使茶漏5与水分离,当需要重新将茶漏5泡入水中时,反向转动底座2,使茶漏5下降进入水中即可,这样一来,便能方便地控制茶水分离。
43.另外的,茶漏5上设置有滑块52,杯体1的内壁设置有滑槽11,滑块52配合在滑槽11内。
44.这样一来,便实现了茶漏5和杯体1的内壁之间轴向滑动连接。
45.另外的,端盖6和茶漏5螺纹连接。
46.这样一来,便于端盖6的拆卸和安装。
47.另外的,端盖6上设置有把手61。
48.这样一来,便于转动端盖6。
49.另外的,密封块22的侧面设置有沿密封块22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形槽221,凹槽的内壁设置有沿凹槽周向延伸的第二环形槽,第一密封圈3配合在第一环形槽221和第二环形槽内。
50.这样一来,第一密封圈3能很好地得到固定,且密封效果较好。
51.另外的,杯体1的外侧设置有沿杯体1周向延伸的第三环形槽,底座2的内壁设置有沿底座2周向延伸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配合在第三环形槽内。
52.这样一来,便实现了底座2和杯体1的转动连接,且便于组装。
53.另外的,还包括第二密封圈8,密封块22的顶部设置有挡片222,挡片222支撑在杯体1的内腔的底部,第二密封圈8安装在挡片222和杯体1的内腔的底部之间。
54.这样一来,进一步提升了密封块22和杯体1之间的密封效果。
55.实施例二:
56.在该实施例中,还包括螺钉9,底座2内设置有插销23,插销23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插销23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31,驱动杆21的底部设置有卡槽211,卡槽211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孔,插销23插入卡槽211内,螺钉9穿过第二通孔231和螺纹孔螺纹连接。
57.这样一来,驱动杆21便能方便地固定在底座2上,便于驱动杆21和底座2之间的组装。
58.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