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音干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21369发布日期:2021-07-20 15:5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低噪音干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间使用的干手器。



背景技术:

干手器也叫烘手机,是安装在卫浴间利用热风吹干手上水分的电器设备。常见的干手器包括机壳,机壳上有进风口和暖风出口,机壳内有进风通道、风机、出风通道、加热器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风机和加热器工作和停止。使用时,洗过的手伸到暖风出口下,干手器工作送出热风将手吹干,当手离开暖风出口时,干手器停止工作。

现有干手器中的风机一般是采用螺钉直接固定在干手器机壳上,干手器工作时,干手风机高速旋转,就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由于干手器的使用场所卫浴间通常是公共场所,较大的噪音会让使用者的体验感较差,而且还会给环境造成噪音污染。另外,卫浴间环境也比较潮湿,空气中极易存在细菌和病毒,在干手器工作过程中,这些细菌和病毒就会随着气流进入干手器,其中一部分细菌和病毒还会附着在干手器内部并且进一步滋生出更多,这样,气流中的细菌病毒和干手器内部滋生的细菌病毒在干手器工作时就会随着暖风一起吹出,从而扩散到刚洗过的手上、使用者身上、附近的墙壁上和周围的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甚至会导致疾病;另外,现有干手器大多只能用于干手,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噪音的低噪音干手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低噪音干手器,包括具有壳体和后背底板的机壳,壳体内设有干手风机和出风通道,所述壳体的内腔壁上具有由减震降噪保温材料制成的降噪保温内壳,降噪保温内壳上一体设有定位放置干手风机的干手风机固定座,干手风机通过风机盖板轴向压紧固定,风机盖板与干手风机之间具有减震层;所述出风通道位于降噪保温内壳中。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干手风机采用定位放置的方式安装在降噪保温内壳上的干手风机固定座中,又通过风机盖板及减震层轴向压紧固定的方式将干手风机进行固定,这种安装固定结构,一方面,干手风机与机壳完全不接触,干手风机工作时的震动通过降噪保温内壳和减震层进行吸震缓冲,因而大大降低了整机的震动噪音;另一方面,通过一放一压就能完成干手风机的安装和固定,装配简单、效率高。另外,出风通道设于降噪保温内壳中,在内壳的保温作用下,出风通道的暖风出口能够快速排出具有一定温度的暖风,缩短了排出暖风的时间。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干手风机固定座是一个用于放入干手风机的风机定位容置仓,容置仓的仓壁为三面封闭一面敞开的半包围结构,仓壁敞开开口向外延伸形成了所述的出风通道。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干手风机定位容置仓的横截面形状呈ω形。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降噪保温内壳固定放置在壳体内壁上。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减震层由压装在风机盖板与干手风机之间的减震件形成。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降噪保温内壳和减震层由发泡橡胶、pu或者eva材料制成。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是,干手器的进风通道内设有用于对进风通道中气流进行杀菌消毒的紫外线发生器,紫外线发生器具有防止紫外线从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向外射出的防泄漏结构;在进风通道的下游设有消毒风机,消毒风机通过与外界连通的消毒风通道将进风通道中消毒后的清洁气流排出到外界。

该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效果是:通过在干手器的进风通道内设置紫外线发生器,在干手器工作时,紫外线发生器发出适当波长的紫外线照射进风通道,当进风通道中的气流穿过紫外线照射区时,该紫外线能够破坏气流中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者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使生长性细胞死亡或者再生性细胞死亡,从而杀死了进风气流中的细菌和病毒,这样,采用从进风源头杀灭空气气流中的细菌病毒,使得流过干手器内部的气流和从干手器中吹出的风都较为洁净,极大程度地阻止了进风气流中细菌病毒污染干手器内部和吹出的风对手及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另外,由于紫外线发生器设置在进风通道内,防泄漏结构又能阻止紫外线从干手器进风口向外泄露,确保了在紫外线杀菌消毒的同时使用者及旁人不被紫外线灼伤,使用十分安全;通过设置消毒风机还能将进风通道内消毒后的清洁气流向外界排出,达到了对外界空气消毒的效果,实现了干手器空气消毒、干手两用的目的。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紫外线发生器包括uvc紫外线灯管,所述防泄漏结构为防泄漏挡板,防泄漏挡板设置在uvc紫外线灯管与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之间、用于防止紫外线从所述进风口向外射出;所述进风通道内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位置设有对吸入进风通道内空气进行清洁的光触媒滤网板。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风口横向设于壳体底面上且靠近所述后背底板;进风通道呈扁平状由壳体底部向上延伸,进风通道的后壁由后背底板形成、前壁由所述风机盖板形成,进风通道前壁的下部设有凹腔,所述uvc紫外线灯管横向设置在所述凹腔中;所述消毒风通道的清洁风出风口开设在进风通道上部的侧壁上。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风通道内靠近进风口的位置设有对吸入进风通道内空气进行清洁的光触媒滤网板;进风通道的内壁上、凹腔的壁面上和防泄漏挡板表面上设有光触媒涂层或者制作材料中含有光触媒;所述uvc紫外线灯管的波长为200nm-300n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图1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2去掉机壳后背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4的a-a阶梯剖视图;

图7是图1中降噪保温内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减震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剖视图。

图中,1是壳体,2是后背底板,3是进风通道,31是进风口,32是清洁风出风口,4是紫外线灯管,41是防泄漏挡板,42是灯管定位盒,5是光触媒滤网板,6是主控板,7是感应器,8是出风通道,81是暖风出口,82是加热器,9是干手风机,10是消毒风机,11是降噪保温内壳,12是风机盖板,13是减震件,箭头是空气气流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低噪音干手器的实施例见图1至图9所示,其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进风通道3、干手风机9和出风通道8,机壳由壳体1和盖装在壳体后侧上的后背底板2组成,壳体1的内腔壁上吻合固定放置有降噪保温内壳11,该内壳是一个壳底封闭、侧围三面封闭一面敞开以供出风的壳体结构,当壳体1的内腔不能与降噪保温内壳11吻合时,可以采用填充保温材料使之吻合紧贴;降噪保温内壳11上一体设有干手风机固定座和与暖风出口81连通的出风通道8,出风通道中靠近暖风出口81的位置上装有加热器82;干手风机9定位放置在干手风机固定座中,通过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的风机盖板12对干手风机进行轴向压紧固定,风机盖板12与干手风机9之间还设有减震层。具体实施时,降噪保温内壳11和减震层由发泡橡胶、pu或者eva材料制成,具有减震隔音的作用;减震层可以采用图8和图9所示减震件13的形式压装在风机盖板12与干手风机9之间,也可以采用发泡成型的方式直接设置在风机盖板的对应部位上;而降噪保温内壳11,也可以采用以壳体内腔为凹模用发泡成型的方式直接设置在壳体的内腔壁上。图5中,6是主控板,7是感应探头。

图7所示,降噪保温内壳11上的干手风机固定座是一个用于放入干手风机的风机定位容置仓,容置仓的仓壁为三面封闭一面敞开的半包围结构,仓壁一体设置在降噪保温内壳的壳底上,仓壁敞开开口朝向降噪保温内壳敞开的一侧以供出风使用,仓壁敞开开口向外延伸形成了所述的出风通道8,容置仓的形状大小与干手风机相匹配,本实施例中,容置仓的横截面形状呈ω形。干手风机定位放置在风机定位容置仓后,再通过风机盖板将减震层压装在干手风机上,这样,干手风机除了用于出风敞开的侧面外,其他部分均被减震降噪保温材料所包围,起到减震和隔音的作用,达到了更好的降噪效果。

图3-图6所示,进风通道的进风口31呈横向开设在壳体的底壁上靠近后背底板的部位,进风通道3呈扁平状由机壳底部向上延伸到机壳顶部,后背底板2形成了进风通道的后壁、风机盖板12形成了进风通道的前壁,壳体1的对应部分形成了进风通道的顶、底及侧壁。在进风通道3的下部即进风通道上游装设有紫外线发生器,紫外线发生器所产生的紫外线在进风通道内会形成一个紫外线照射区,当进入进风通道中的空气气流流经该照射区时,气流中的细菌病毒会被紫外线杀死,起到杀菌消毒的效果;为了防止干手器工作时紫外线泄露灼伤使用者或者旁人,紫外线发生器还具有防止紫外线从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向外界射出的防泄漏结构。在进风通道的下游设有消毒风机10,消毒风机通过与外界连通的消毒风通道将进风通道中消毒后的清洁气流排出到外界,消毒风通道的清洁风出风口32开设在进风通道的上部即进风通道下游,具体在进风通道侧壁的上部位置,这样,消毒风机10就能够将进风通道中消毒后的清洁气流从清洁风出风口32排出到干手器外界环境中,达到对外界空气消毒的效果。通过设置消毒风机10,使干手器同时具备了干手功能和对外界空气消毒的功能,成为空气消毒、干手两用设备。

本实施例中,紫外线发生器采用uvc紫外线灯管4,在进风通道前壁的下部设有凹腔,凹腔由装入壳体中的灯管定位盒42形成,该盒有三个侧壁、朝向进风口的下侧为敞开,uvc紫外线灯管横向装设在该灯管定位盒中;防泄漏结构则由防泄漏挡板41形成,防泄漏挡板41横截面呈l形,其一个侧板固定在风机盖板上,另一个侧板挡在紫外线灯管4与进风口31之间,起到防止紫外线从进风口向外射出的作用,确保了使用紫外线杀菌的安全性。当然,在具体实施时,根据干手器整机主体构造的不同,进风通道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紫外线发生器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杀菌效果的紫外线灯具和防止紫外线从进风口射出的防泄漏结构。

在具体应用时,所采用的uvc紫外线灯管优选波长为200nm-300nm范围中的任一种,最好采用波长为254nm的石英紫外线灯管,由于波长254nm(253.7nm)与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者是rna(核糖核酸)频率一致,是微生物最容易吸收的波长,可以在极短时间内通过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杀死病毒和细菌,能够达到最佳的杀菌效果。

为了更好的杀菌,本实施例在进风通道内还设有光触媒滤网板5,光触媒滤网板装在灯光定位盒42的下侧部位、位于防泄漏挡板41的下方靠近进风口31的位置上;另外,还采取了在进风通道的内壁上比如后背底板2的内侧上和风机盖板12的内侧上、凹腔壁面上以及防泄漏挡板41的表面上涂布光触媒涂层,或者采用在制作后背底板、风机盖板、防泄漏挡板和灯管定位盒时在制作材料中添加光触媒。由于光触媒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杀灭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光触媒具有极强的杀菌、除臭、防霉、防污自洁、净化空气的功能。通过在进风通道中设置光触媒滤网板和光触媒涂层,起到了进一步杀菌消毒、清洁通道内气流的作用,同时还能防止细菌病毒在进风通道内滋生。本实施例中,光触媒采用的是纳米二氧化钛。

本实施例干手器的消毒过程如下:参见图4和图5,图中箭头为空气气流流向,干手开始后,干手风机9和消毒风机10同时启动,紫外线灯管4点亮,外界空气从进风口31吸入,经光触媒滤网板5进入进风通道3,光触媒经紫外线照射后对经过的气流进行消毒、杀菌、除臭,然后,气流通过紫外线灯管照射区,高强度的紫外线对气流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后的气流一部分由干手风机9排入出风通道、再经加热器82加热后从暖风出口81排出以供干手使用,另一部分由消毒风机10从清洁出风口32排回到外界空气中,这样,外界空气经吸入—消毒—排放多次循环达到对外界环境空气的消毒。另外,通过对主控板的设置,还可以实现单独消毒空气的功能,此时紫外灯管点亮,仅有消毒风机启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