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压力煲。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压力煲需在煲体内设置一个供水装置,以使电压力煲具有多种功能,如自动料理、水冷降压等,使用户具有多种烹饪选择,并且大大缩短用户的烹饪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用户可使用自动料理功能对电压力煲进行烹饪预约,并将食材、水等放入电压力煲的储存空间中,电压力煲便能够在烹饪过程中自动加料或加水,自动完成烹饪,节省了用户的烹饪时间。
水冷降压功能是利用冷水或冷却液经过上盖,让水蒸气冷凝成水滴,使煲内压力快速降低,达到快速开盖的效果,安全,喷气少,效率高,大大缩短了降压的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上述具有供水功能的电压力煲都设置有包括水箱、水泵在内的供水装置,以使水箱中的水或者冷却液进入锅盖内的冷却腔中,完成水冷降温降压。或者使水进入烹饪腔中,进行自动料理。通常情况下,水箱都设置在煲体中,与煲体固定为一体,因此在电压力煲加热以烹饪食材的过程中,由于水箱与煲体一体设置,加上水本身具有较好的吸热能力,所以水箱内的水容易温度上升,再然后,由于煲体具有一定的蓄热能力,使得水箱内水温度的上升后,难以较快的把热量散去,进而使得水箱内的水温较高。
在实际生活中,用户在使用电压力煲进行烹饪时,常常不需要用到自动料理或者水冷等功能,此时水箱就显得累赘,且增加了电压力煲的整体重量。例如,在进行小功率烹饪(如煮少量米饭等)时,水冷功能不必使用。
因此,如何实现型烹饪方式与压力煲压力环境的有机结合,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压力煲,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压力煲,包括具有烹饪腔的锅体、设置于所述锅体的锅盖,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以及可选择地安装于所述锅体的水箱,所述水箱包括水箱本体、位于所述水箱本体内的水泵以及与所述水箱本体相连的挂接部,所述挂接部设有出液口和电连接器;所述水箱通过所述挂接部外挂在所述锅体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锅体的状态下,所述水箱在竖直方向的投影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锅体在竖直方向的投影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锅体的状态下,所述水箱本体朝所述锅盖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锅盖的外轮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锅盖包括盖体以及能够与所述锅体锁合或解锁的锁盖,所述锅盖可拆设置与所述锅体上,且所述锁盖相对所述盖体可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设有用于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电连的电连接组件,和能够与所述电连接器耦合以用于所述水泵与所述锅体的电连的配合件,以及加热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电连接组件以及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配合件均已耦合的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启动,所述电压力煲以第一运行状态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电连接组件已耦合,且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配合件已耦合的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启动,所述电压力煲以第二运行状态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水箱的承托位,所述承托位上设有能够与所述电连接器耦合的配合件。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挂接部的上端面,所述电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挂接部下端面;所述配合件设置于所述承托位的上端面,使所述挂接部放置于所述承托位时,所述配合件与所述电连接器沿上下方向插接配合;或者,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挂接部的上端面,所述电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挂接部朝向所述锅体的一面,所述配合件与所述电连接器相对应设置,使所述配合件与所述电连接器沿水平方向插接配合,所述水箱沿水平方向拆装;或者,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挂接部的上端面,所述电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挂接部一侧的端面,所述配合件设置于所述承托位相应的侧面,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配合件沿所述锅体的周向方向插接配合,所述水箱沿所述锅体的周向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的局部区域向内凹陷以形成所述承托位,且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锅体的状态下,所述水箱位于所述锅体的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锁盖设置有用于冷却所述烹饪腔的冷却腔,所述挂接部还具有回液口,所述锅盖还包括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具有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进液口和排液口;述水箱安装于所述锅体的状态下,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回液口与所述排液口连通;或者,所述锅盖还包括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具有与所述烹饪腔连通的进液口,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锅体的状态下,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相较于现有压力煲水箱和煲体固定为一体的方式,本申请通过将所述水箱和所述水泵外置并与所述锅体可拆卸连接,使所述水箱可随意拆装,并且所述水箱安装与否,决定了所述电压力煲的运行状态,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烹饪方式,提升用户体验。
将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挂接部,方便了对所述水箱和所述冷却腔和/或所述烹饪腔进行水路连接,当所述水箱安装在所述锅体上时,用户将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锅体上即可完成水路的连通,另一方面,缩短了管路的长度,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且进行水冷降压时,水或冷却液的流动路径较短,提高水冷效果。所述电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挂接部,使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锅体内部的电连接也更加简单,所述水泵能够在所述水箱安装到所述锅体的同时与所述控制单元实现电接通,并且将所述出液口和所述电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挂接部,使得所述水箱的结构更加紧凑,节约了空间。所述电连接器还能够对所述水箱的安装起到定位作用,向用户明示所述水箱的安装位置,提高安装效率。
现有技术中,外挂设置在锅体外侧的水箱,水箱本身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如本实施例,除水箱的内侧面与煲体可能接触外,其他的顶面、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外侧面,均直接与外界接触,这样使得外挂的水箱能够有较大的散热面积以实现水箱内液体的散热;特别是在水箱的底面侧没有锅体,也即在锅体投影方向上能尽可能远离锅体,使得小水量的水箱能够通过水箱的底面侧进行快速散热,避免底面侧热量的影响。外挂的水箱,只有挂接部与锅体和锅盖有连接关系,使得水箱与锅体远离设置,所以避免了锅体烹饪时的高温对水箱的影响。
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电连接组件已耦合,且在预设时长内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配合件仍未耦合时,所述电压力煲以第二运行状态运行。即用户可以选择不安装所述水箱和所述水泵,此时所述电压力煲仍能够实现烹饪操作,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提升了用户体验。
例如,由于压力煲烹饪时有压力,烹饪结束时为了安全需要,压力煲内若有压力就不能实现快速开盖,需要等待烹饪腔内的压力降低才可打开锅盖,这就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度,尤其是当所述烹饪腔内烹饪的食材量较大,上述现象尤甚,用户可以选择将水箱连同水泵安装于锅体,烹饪程序中加入水冷降压的操作,通过水冷的方式实现快速降压,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长,愉悦了用户体验;又如,当烹饪腔内烹饪的食材量较少,水冷与否不会对降压排气阶段的时长产生明显的影响作用时,加入水冷降压的操作将会导致水的浪费和压力煲功耗的增加,此种状况下,用户可以选择将水箱连同水泵从锅体拆除,而以普通烹饪模式烹饪食物。
又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部分用户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烹饪操作,因此智能化的烹饪器具受到此类用户的青睐,能够实现自动烹饪的压力煲也应运而生,该压力煲上设置有储料装置和自动加料装置,以自动烹饪米饭为例,储料装置内盛装有米,通过自动加料装置能够实现向烹饪腔内送米和送水,储料装置和自动加料装置固定设置于锅盖和锅体,导致了压力煲整机体积的增大,占用厨房空间,且当用户想进行普通烹饪操作而非自动烹饪操作时,压力煲内部的需要设置相应的切换程序以实现对应的操作,从而使整机控制变得复杂。对于本申请而言,当用户想要进行自动烹饪操作时,可将水箱连同水泵安装于锅体,当控制单元检测到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器与配合件均已耦合时,即可进行自动烹饪操作,当用户想要进行手动烹饪操作时,可将水箱连同水泵从锅体拆除,自行向烹饪腔内加入食材,控制单元检测到电连接组件已耦合且预设时长内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配合件未耦合时,即可进行普通的烹饪操作,控制程序简单、可靠,稳定性强。
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挂接部的上端面,所述电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挂接部下端面,所述配合件设置于所述承托位的上端面。所述水泵与所述锅体或锅盖之间的水路接口和电路接口背对设置,使水路和电路的连通与所述锅盖盖合以及所述水箱安装的方向一致,所述锅盖和所述水箱安装完毕后,用户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操作便能接通水路和电路。
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锅体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水箱的承托位,所述水箱直接放置于所述承托位,连接方式简单,无需设置额外的连接件,便于所述水箱的装拆。所述水箱放置于所述承托位的状态下,所述水箱的底面不低于所述锅体的底面,可以避免水箱安装后水箱与用于支撑压力煲的台面之间发生干涉。
更进一步的,所述锅体的局部区域向内凹陷以形成所述承托位,且所述对接部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承托位,从而使得当将水箱连同水泵安装于锅体时,压力煲整机能够更加紧凑、小巧,减少占地空间,而当将水箱连同水泵自水箱拆除时,对接部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覆盖承托位,可以实现承托位的隐藏,有助于提升整机外观的美观性。
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锅盖还包括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具有与所述烹饪腔连通的进液口,所述水箱安装于所述锅体的状态下,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对接部承担了“中间媒介”的作用,实现了所述冷却腔与所述水箱的流体互通。此外,所述对接部的存在还为所述压力煲的所述锅盖盖合至所述锅体的过程提供了导向,明示了用户所述锅盖的放置位置,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电压力煲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电压力煲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盖体未示出;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水箱和所述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锅体;11承托位;
2锅盖;21盖体;22锁盖;23冷却腔;24对接部;25进液口;26排液口;
3水箱;31储液腔;32回液腔;33出液口;34回液口;35抽液口;36水箱本体;37挂接部;
4电连接组件;41下耦合器;42上耦合器;
51配合件;52电连接器;
6水泵;61进水端;62出水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6所示,一种电压力煲,包括具有烹饪腔的锅体1、设置于所述锅体1的锅盖2,所述锅体内设有内胆,内胆放置在锅体上,用于盛装食物,内胆与锅盖之间设有密封圈,从而形成烹饪腔,还包括可选择地安装于所述锅体1的水箱3,所述水箱3包括水箱本体36、位于所述水箱本体36内的水泵6以及与所述水箱本体36相连的挂接部37,所述挂接部37设有出液口33和电连接器52;所述水箱3通过所述挂接部37外挂在所述所述锅体1外侧。
本申请通过将所述水箱3和所述水泵6外置并与所述锅体1可拆卸连接,使所述水箱3可随意拆卸,需要时安装,不需要时可不安装,即实现水箱3的选择性安装或拆除,使用户具有更多的选择,提升用户体验。
并且,所述水箱3安装与否,决定了所述电压力煲的运行状态,当用户需要使用供水功能时,将所述水箱3安装于所述锅体1,则能够实现自动料理、水冷降压等功能,当不需要供水功能时,用户可将所述水箱3拆卸下来,完成常规烹饪,且此时所述电压力煲更加轻便,便于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将所述出液口33和所述电连接器52设置于所述挂接部37,所述挂接部位于所述锅体与所述锅盖之间,使所述水箱3的安装以及水路电路的接通位置都集成在所述挂接部37,简化了安装步骤,对用户进行水箱的安装操作起到指示作用,提高了用户体验。
此处的“锅体外侧”应做广义理解,即所述水箱3的安装位置可以为以下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方式一: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3安装于所述锅体1的状态下,所述水箱3在竖直方向的投影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锅体1在竖直方向的投影的外侧。
实施方式二: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本体36朝所述锅盖2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锅盖2的外轮廓的外侧。
实施方式三: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3安装于所述锅体1的状态下,所述水箱3在竖直方向的投影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锅体1在竖直方向的投影的外侧,并且,所述水箱本体36朝所述锅盖2方向上的投影,部分位于所述锅盖2的外轮廓的外侧。现有技术中,外挂设置在锅体外侧的水箱,水箱本身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如本实施例,除水箱的内侧面与煲体可能接触外,其他的顶面、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外侧面,均直接与外界接触,这样使得外挂的水箱能够有较大的散热面积以实现水箱内液体的散热;特别是在水箱的底面侧没有锅体,也即在锅体投影方向上能尽可能远离锅体,使得小水量的水箱能够通过水箱的底面侧进行快速散热,避免底面侧热量的影响。外挂的水箱,只有挂接部与锅体和锅盖有连接关系,使得水箱与锅体远离设置,所以避免了锅体烹饪时的高温对水箱的影响;挂接部设置在锅体与锅盖之间,能够保证只有在锅盖打开时,水箱才能拆卸下来,对于电压力煲而言,只有在锅盖与锅体锁合好后才能保证烹饪安全,否则,这将导致在有压环境下炸锅的风险,挂接部设置在锅体与锅盖之间,这样能保证水箱在烹饪过程中不至于随意拆卸,进而使得压力锅在需要用水箱时进行供水或冷却时却无法进行,导致的炸锅风险;相比于现有技术之间设置在锅体上或锅盖上的可拆方式而言,将挂接部设置在锅体与锅盖之间具有较好的安全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于所述锅盖2的安装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即本申请的电压力煲可以为所述锅盖2和所述锅体1固定连接的连体式电压力煲,也可以为所述锅盖2可从所述锅体1上拆卸下的分体式电压力煲。
本申请对于所述第一电插接组件4的耦合方向不作具体限定,其可以为以下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方式一: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盖2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锅体1上且所述锅盖2整体可沿所述锅体旋转以与所述锅体1锁合或解锁,所述电连接组件4包括设置于所述锅盖2的第一耦合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锅体1的第二耦合件组成,当所述锅盖2盖合在所述锅体1上并旋转时,所述第一耦合件向所述第二耦合件移动,当所述锅盖锁合到位时,所述第一耦合件与所述第二耦合件沿所述锅体周向方向耦合,并且同时检测所述电连接组件4的耦合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实施方式二: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盖2包括盖体21以及能够与所述锅体1锁合或解锁的锁盖22,所述锅盖2可拆设置于所述锅体1上,且所述锁盖22相对所述盖体21可旋转。所述电连接组件4由设置在所述盖体21的上耦合器42以及设置在所述锅体1的下耦合器41组成,所述锁盖22设置有随所述锁盖22一起转动的拨叉件,所述拨叉件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电连接组件4耦合状态的动触发件,所述下耦合器41处设置有与所述动触发件配合的静触发件,当所述锅盖2盖合在所述锅体1上时,所述上耦合器42和所述下耦合器41沿上下方向耦合,用户将所述锁盖22向锁定方向转动时,所述动触发件向所述静触发件靠近,当所述动触发件移动至所述电连接组件4处时,所述动触发件和所述静触发件配合,检测所述电连接组件4的耦合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下面以所述电压力煲选用分体式电压力煲为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水箱3的“可选择地安装”表示的是,不管所述水箱3是否安装于所述锅体1,所述电压力煲都能够运行,完成烹饪,具体而言,所述电压力煲具有以下两种运行状态:
运行状态一:所述锅体1设有用于所述锅盖2与所述锅体1电连的电连接组件4,和用于所述水泵6与所述锅体1的所述电连的电连接器52与所述配合件51,以及加热单元和控制单元。
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组件4包括设置于所述盖体21的上耦合器42,以及设置于所述锅体1的下耦合器41,所述上耦合器42浮动安装于所述盖体21,所述盖体21设置有供所述上耦合器42伸缩的通孔,所述锁盖22设置有随所述锁盖22一起转动的拨叉件,所述锁盖22旋转至锁合位置时,所述拨叉件驱动所述上耦合器42下移,以使所述上耦合器42与所述下耦合器41耦合,所述下耦合器41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上耦合器42与所述下耦合器41耦合的状态下,所述下耦合器41向所述控制单元传递所述电连接组件已耦合的信息,当用户将所述水箱3安装在所述锅体1上,且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电连接组件4和所述电连接器52与所述配合件51均已连通的信息后,表示所述锁盖22已与所述锅体1锁合且所述水箱3已安装完毕,所述电压力煲便开始以所述第一运行状态烹饪。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组件4包括设置于所述盖体21的上耦合器42,以及设置于所述锅体1的下耦合器41,所述上耦合器42固定安装于所述盖体21,所述锁盖22设置有随所述锁盖22一起转动的拨叉件,所述电连接组件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拨叉件的触发件(如磁铁),以及设置于所述锅体1且能够与所述触发件配合的配合部件(如干簧管或霍尔元件),当所述锅盖2盖合在所述锅体1上时,所述上耦合器42和所述下耦合器41耦合,当所述锁盖22旋转至锁合位置时,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配合部件,所述配合部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以向所述控制单元传送所述锁盖22已锁合到位的信号,当用户将所述水箱3安装在所述锅体1上,且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上、下耦合器已耦合、所述触发件与所述配合部件已配合且所述电连接器52与所述配合件51已连通的信息后,表示所述锁盖22已与所述锅体1锁合且所述水箱3已安装完毕,所述电压力煲便能够以所述第一运行状态烹饪。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第一运行状态”指的是所述电压力煲具有供水功能,例如,所述电压力煲能够实现向所述烹饪腔中自动加水,又如,所述锅盖2设置有所述冷却腔23,所述水箱3和水泵6向冷却腔23泵送水或冷却液,以通过水冷的方式实现快速降压。
运行状态二:所述锅体1设有用于所述锅盖2与所述锅体1电连的电连接组件4,和用于所述水泵6与所述锅体1的所述电连的电连接器52与所述配合件51,以及加热单元和控制单元。当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电连接组件4已耦合,且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电连接器52与所述配合件51已耦合的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启动,所述电压力煲以第二运行状态运行。
当用户未将所述水箱3安装于所述锅体1,且预设时间内所述电连接器52与所述配合件51仍未连通时,表示用户不需要安装所述水箱3,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启动,所述电压力煲便开设以所述第二运行状态烹饪。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第二运行状态”指的是所述电压力煲不具有供水功能,即所述电压力煲不能够自动向所述烹饪腔中加水,或者在降压阶段不采用水冷方式。
作为优选,当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电连接组件4已耦合,所述电连接器52与所述配合件51未耦合的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会发出警报以提醒用户,使用户明确所述水箱3的安装状态,避免用户因未将所述水箱3安装到位,导致所述控制单元未检测到所述电连接器52与所述配合件51已连通的信息,进而以与用户预想的烹饪状态不相符的运行状态运行。例如,用户原本想要通过水冷降压的方式缩短烹饪时长,但因忘记放置所述水箱3,而导致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电连接组件4耦合的前提下,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电连接器52与所述配合件51已耦合的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压力煲以所述第二运行状态运行,即降压阶段以普通程序运行,不会有水冷操作,与用户想要缩短烹饪时长的预期相悖。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加入报警操作,可以提示用户再次确认。当然,本实施方式对于警报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是语音提示、可以是光色预警、可以是远程信息提示等等现有技术中可以满足提示要求的技术均可以采用或借鉴。
作为优选,所述电压力煲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仍可进行自动料理功能,所述电压力煲在加水环节发出提示,提示用户手动进行加水操作,以完成烹饪,否则烹饪暂停。
如图3所示,所述锅体1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水箱3的承托位11。
所述承托位11的设置,所述水箱3可以直接放置于所述承托位11,而无需设置额外的连接件,连接方式简单,便于装拆。作为优选,所述水箱3的底面不低于所述锅体1的底面,使所述电压力煲的结构较为平整,便于使用以及存放。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承托位11的设置位置以及设置个数不作具体限定,其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中所列举的情况:
实施例1: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位11设置在所述锅体1的开口外檐,所述水箱3挂靠在所述承托位11。如此设置的所述承托位11,能够使所述水箱3和所述锅体1的安装,以及所述配合件51和所述电连接器52的连接都集中在此处,使用户能够方便的完成所述水箱3的安装以及电路的连通。
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位11设置于锅体1侧面下部,所述水箱3放置在承托位11上。所述承托位11设置在所述锅体1下部,使得所述水箱3的放置更加稳固。
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位11为两个且沿所述锅体1侧面上下设置。上下两个所述承托位11,对所述水箱3的上下都能够起到承托作用,连接效果更好,且分担了所述水箱3的重量,避免单一所述承托位11受力过大而损坏。
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锅体1的局部区域向内凹陷以形成所述承托位11,所述锅体1向内凹陷形成所述承托位11,一方面增加了所述承托位11的强度,另一方面使所述锅体1和所述水箱3连接更加紧凑,节省了空间。当然,所述承托位11也可以设置在所述锅体1外部,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3所示,所述配合件51设置于所述承托位11,使用户在将所述水箱3安装于所述锅体1上的同时,所述配合件51和所述电连接器52同步实现电连通,简化了所述水箱3的安装步骤,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水箱3与所述锅体1的连接方式除通过本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放置式以外,也可以采用卡扣、磁吸、挂钩等安装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对于所述水箱3与所述锅体1的连接方向不作具体限定,其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中所列举的情况:
实施方式一:如图3、图5-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液口33设置于所述挂接部37的上端面,所述电连接器52设置于所述挂接部37下端面;所述配合件51设置于所述承托位11的上端面,所述水箱3沿竖向安装于所述锅体1,所述配合件51与所述电连接器52沿上下方向插接配合。
实施方式二: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液口33设置于所述挂接部37的上端面,所述电连接器52设置于所述挂接部37朝向所述锅体1的一面,所述配合件51与所述电连接器52相对应设置,使所述电连接器52与所述配合件51沿水平方向插接配合,所述水箱3沿水平方向安装于所述锅体1。
实施方式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液口33设置于所述挂接部37的上端面,所述电连接器52设置于所述挂接部37一侧的端面,所述配合件51设置于所述承托位11相应的侧面,所述电连接器52与所述配合件51沿所述锅体1的周向方向插接配合,所述水箱3沿所述锅体1的周向安装于所述锅体1。
如图1-2所示,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连接组件4设置于所述电压力煲的前侧,所述水箱3安装于所述锅体1的状态下,所述水箱3位于所述锅体1的后侧。
所述电连接组件4和所述水箱3前后布置,优化了锅体1的结构布局,并且有效减小了所述电压力煲在宽度方向所占的台面空间,在同样宽度的台面上,一排可以放置更多的器物,用户体验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前侧”为使用状态下,所述电压力煲面向用户的一侧,此处的“后侧”则为所述电压力煲背离用户的一侧。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锁盖22设置有用于冷却所述烹饪腔的冷却腔23,所述挂接部37还具有回液口34,所述锅盖2还包括对接部24,所述对接部24具有与所述冷却腔23连通的进液口25和排液口26;所述水箱3安装于所述锅体1的状态下,所述进液口25与所述出液口33连通,所述回液口34与所述排液口26连通,使所述电压力煲具有较好的水冷降压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对接部24设置于所述锅盖2的一侧。所述对接部24承担了“中间媒介”的作用,实现了所述冷却腔23与所述水箱3的流体互通。此外,所述对接部24的存在还为所述压力煲的所述锅盖2盖合至所述锅体1的过程提供了导向,明示了用户所述锅盖2的放置位置,提升了用户体验。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水箱3具有储液腔31以及与所述储液腔31连通的抽液口35;所述水泵6的进水端61能够与所述抽液口35连通,所述水泵6的出水端62能够与所述出液口33连通;所述水箱3还包括与所述回液口34连通的回液腔32。
如图5所示,作为本实施例下的一种具体示例,所述回液腔32与所述储液腔31分隔设置,将所述回液腔32与所述储液腔31分隔,使流出的水或冷却液和回流的水或冷却液分隔开,避免两股液体交汇发生热交换,导致水冷效果降低。
作为本实施例下的另一种具体示例,所述回液腔32与所述储液腔31连通,且所述抽液口35远离所述回液口34。所述回液腔32与所述储液腔31连通,使得回液腔32与所述储液腔31的容积得到提升,所述水箱3能够储存更多的水或冷却液,进而提高水冷效果。并且,所述抽液口35远离所述回液口34,使得所述储水腔31内的液体能够与所述回液口34流回的液体有效的分隔,避免热交换,保证水冷的效果。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锅盖还包括对接部24,所述对接部24具有与所述烹饪腔连通的进液口25,所述水箱3安装于所述锅体1的状态下,所述进液口25与所述出液口33连通,使所述电压力煲能够完成自动向所述烹饪腔中加水的操作,即实现自动料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于所述水箱3能够实现的功能不作具体限定,其不仅仅能够实现自动供水、水冷降压的功能,其也可以实现其他功能,例如,在所述水箱3上除了设置所述水泵6以外,还设置有蒸汽发生器,所述出液口变为出气口,通过锅盖与出气口的对接以向烹饪腔内供给蒸汽,实现蒸汽烹饪功能。
本申请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