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节能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76638发布日期:2021-05-14 16:4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新型节能炒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品,特别是指新型节能炒锅。


背景技术:

2.炒锅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特别是饭店中需求更高,现有的炒锅底面一般是光滑的弧面或平面,底面全部与火苗或者电磁炉接触,受热面积大,经常发生糊锅现象,且由于火苗不均或者电热圈只有一圈导致受热不均匀,火苗大的地方或者设置电热圈的地方容易发生糊锅,因此在炒菜过程中需要一直翻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新型节能炒锅,通过在炒锅主体底部设置弧形导热筋,有效增加了受热点,使得温度不会集中传递,保证温度传递更加均匀,保证在炒菜或煮饭过程中不会糊锅,同时保证食物受热更加均匀;且导热筋的径向垂剖面为等腰梯形,底边小于顶边的厚度,热量传递时会由热量传递点向炒锅主体开始逐渐扩散,进一步保证热量能够进行扩散性传递,保证受热更加均匀;同时炒锅本体受热均匀不会对炒锅本体造成伤害,极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再者,在超过本体外周侧上部设置有凸檐,能够卡扣于商用灶台的灶坑内,底部热量不会向上传递,端锅时更加安全,内周侧上部设置有凸台,使得煮饭时的泡沫到达凸台时自动破裂或者收缩,不会将锅盖顶起发生溢锅现象,同时在顶部设置有翻边,端锅时更加便捷。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新型节能炒锅,包括:炒锅主体及锅盖,所述锅盖放置于所述炒锅主体的开口上;
6.所述炒锅主体底部设置有导热筋;
7.所述导热筋为圆弧形;
8.所述炒锅主体顶部设置有翻边,所述锅盖卡扣于所述翻边上;
9.所述炒锅主体外周上部设置有凸檐;
10.所述炒锅主体内周上部设置有凸台。
11.进一步,所述导热筋设置有多圈、每圈设置有多个,相邻圈的导热筋相间设置。
12.进一步,同圈的所述导热筋弧长相等,内圈的所述导热筋的弧长小于外圈的所述导热筋的弧长。
13.进一步,所述导热筋的高度小于炉架的高度。
14.进一步,所述导热筋的顶部厚度大于底部厚度。
15.进一步,所述导热筋的径向垂剖面为等腰梯形。
16.进一步,所述新型节能炒锅为一体成型的铸造件。
17.所述新型节能炒锅为一体成型的铸造件。
18.进一步,所述炒锅主体与电磁炉配合。
19.更进一步,所述炒锅主体与商用燃气灶台配合并通过所述凸檐卡扣于商用燃气灶
台的灶坑上。
2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炒锅主体底部设置弧形导热筋,有效增加了受热点,使得温度不会集中传递,保证温度传递更加均匀,保证在炒菜或煮饭过程中不会糊锅,同时保证食物受热更加均匀;且导热筋的径向垂剖面为等腰梯形,底边小于顶边的厚度,热量传递时会由热量传递点向炒锅主体开始逐渐扩散,进一步保证热量能够进行扩散性传递,保证受热更加均匀;同时炒锅本体受热均匀不会对炒锅本体造成伤害,极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再者,在超过本体外周侧上部设置有凸檐,能够卡扣于商用灶台的灶坑内,底部热量不会向上传递,端锅时更加安全,内周侧上部设置有凸台,使得煮饭时的泡沫到达凸台时自动破裂或者收缩,不会将锅盖顶起发生溢锅现象,同时在顶部设置有翻边,端锅时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新型节能炒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新型节能炒锅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新型节能炒锅的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

图3,新型节能炒锅,包括炒锅主体1及锅盖2,锅盖2放置于炒锅主体1的开口上;
27.为了防止受热面积过大造成的受热不均匀或者糊锅现象,在炒锅主体1底部设置有导热筋11;
28.同时考虑到炒锅主体1的稳定性和导热的均匀性,将导热筋11为圆弧形;
29.为了便于放置锅盖2及便于端起整个炒锅主体1,在炒锅主体1顶部设置有翻边13,锅盖2卡扣于翻边13上;
30.炒锅主体1外周上部设置有凸檐12;
31.炒锅主体1内周上部设置有凸台14;
32.在上述技术特征中,翻边13距离凸檐12有一定的距离,炒锅主体1底部的热量不会传递到翻边13,因此端起炒锅主体时非常安全;
33.同时在煮饭时容易产生泡沫,当国内压力足够大时,泡沫会在压力的驱使下将锅盖2顶起,因此在炒锅主体1内设置了凸台14,由于凸檐12与凸台14的设置,凸台14以上的位置温度较低,泡沫爬升到凸台14时在低温的驱使下缩小、破裂、停止爬升,因此不会将锅盖2顶起,煮饭时也更加安全。
34.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

图3,为了炒锅主体1受热更加均匀,将导热筋11设置有多圈、每圈设置有多个,相邻圈的导热筋11相间设置,既保证了重心的稳定性,在电磁炉上使用时更加安全,又保证了受热的均匀性,同时还保证热量不会聚集,有效防止了糊锅。
35.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

图3,同圈的导热筋弧长相等,内圈的导热筋的弧长小于外圈的导热筋的弧长,即根据由内圈到外圈的圆圈的大小,再根据重心的平衡,将不同圈的导热筋设置成不同的弧长。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

图3,导热筋11的高度小于炉架的高度,此项设置主要是适用于家用灶台,能够放置在炉架上,并不会与炉架发生碰撞、挤压,也不会发生侧滑,与普通的炒锅一样平稳,且具备新型节能锅该有的功能。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

图3,导热筋11的顶部厚度大于底部厚度,导热筋11的底面为平面,保证炒锅主体1在于电磁炉配套使用时的稳定性。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

图3,导热筋11的径向垂剖面为等腰梯形,将导热筋11设置成等腰梯形后,从导热筋11底部开始热量逐渐降低,不会引起突然的高温,从而有效防止了糊锅,且热量会通过导热筋11进行扩散,保证热量传递的均匀性。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

图3,新型节能炒锅为一体成型的铸造件,一体形成结构稳定、韧性和刚性好,炒锅本体1厚度均匀,进一步保证了受热均匀,导热筋厚度大小严格按照尺寸标注铸造,有效保证了新型节能炒锅的质量。
40.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

图3,炒锅主体1与电磁炉配合。
41.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

图3,炒锅主体1与商用燃气灶台配合并通过凸檐13卡扣于商用燃气灶台的灶坑上。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