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安防型节能门窗。
背景技术:2.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门窗的密闭性的要求,是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门和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用之二:门和窗又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实对比、韵律艺术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们的形状、尺寸、比例、排列、色彩、造型等对建筑的整体造型都要很大的影响。
3.现有的门窗大多没有智能安防功能,安全性较差,不能使使用者安心,且不具有环保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安防型节能门窗,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门窗大多没有智能安防功能,安全性较差,不能使使用者安心,且不具有环保节能的效果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智能安防型节能门窗,包括墙体与框架,所述墙体内固定设置有所述框架,所述框架的内侧边上滑动设置有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所述框架的外端面上固定设置有蜂鸣器,所述框架内固定设置有电磁插销锁、摄像头与压力传感器,所述电磁插销锁的输出端上活动设置有限位插头,所述第一窗体相对于所述限位插头处固定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墙体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框架位于室内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led灯管,所述墙体位于室内处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控制开关与蓄电池,所述控制开关内固定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led灯管电性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排水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流入框架内的雨水快速排出,防止雨水对门窗安装构件造成侵蚀。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窗体的外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把手。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使用者在室内对第一窗体进行推拉。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太阳能板牢牢地固定在支撑板上,防止太阳能板发生松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与墙体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螺栓将支撑板紧紧地固定在墙体上,防止支撑板发
生松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15.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板、所述摄像头、所述蜂鸣器、所述蓄电池、所述电磁插销锁、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当使用者站在门窗前,摄像头对使用者的脸进行拍照并将数据传给中央处理器与录入的信息进行对比,若照片信息符合录入的信息,中央处理器控制电磁插销锁上的限位插头缩回,控制压力传感器与蜂鸣器不通电,使用者可对第一窗体进行推拉,若使用者的人脸照片与录入的信息不匹配,中央处理器控制电磁插销锁锁定,并且将压力传感器与蜂鸣器通电,使用者无法对第一窗体进行推拉,若使用者对第一窗体强行推拉,将触发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将信息传输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控制蜂鸣器发声,起到警告的作用。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该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板、所述摄像头、所述蜂鸣器、所述蓄电池、所述电磁插销锁、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当使用者站在门窗前,摄像头对使用者的脸进行拍照并将数据传给中央处理器与录入的信息进行对比,若照片信息符合录入的信息,中央处理器控制电磁插销锁上的限位插头缩回,控制压力传感器与蜂鸣器不通电,使用者可对第一窗体进行推拉,若使用者的人脸照片与录入的信息不匹配,中央处理器控制电磁插销锁锁定,并且将压力传感器与蜂鸣器通电,使用者无法对第一窗体进行推拉,若使用者对第一窗体强行推拉,将触发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头,压力传感器将信息传输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控制蜂鸣器发声,起到警告不速之客与提醒房间主人的作用。
19.2、该实用新型在室内光线不足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控制设置在室内的led灯管的开关,为使用者提供充足的光线,且led灯管使用的电能是由太阳能板转换并储存在锂电池里的电能,绿色节能。
附图说明
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剖视图。
24.图中:1、墙体;2、支撑板;3、紧固螺栓;4、连接块;5、太阳能板;6、蜂鸣器;7、框架;8、第一窗体;9、第二窗体;10、压力传感器;11、限位槽;12、限位插头;13、电磁插销锁;14、蓄电池;15、控制开关;16、led灯管;17、排水口;18、把手;19、中央处理器;20、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实施例1
29.参考图1
‑
图3,一种智能安防型节能门窗,包括墙体1与框架7,墙体1内固定设置有框架7,框架7的内侧边上滑动设置有第一窗体8与第二窗体9,框架7的外端面上固定设置有蜂鸣器6,蜂鸣器6起到警告与提醒的作用,框架7内固定设置有电磁插销锁13、摄像头20与压力传感器10,电磁插销锁13的输出端上活动设置有限位插头12,第一窗体8相对于限位插头12处固定设置有限位槽11,墙体1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块4,连接块4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5,太阳能板5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4中,框架7位于室内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led灯管16,墙体1位于室内处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控制开关15与蓄电池14,控制开关15内固定设置有中央处理器19,控制开关15与led灯管16电性连接,在室内光线不足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15控制设置在室内的led灯管16的开关,为使用者提供充足的光线。
30.参考图1,框架7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排水口17,将流入框架7内的雨水快速排出,防止雨水对门窗安装构件造成侵蚀。
31.参考图2,第一窗体8的外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把手18,方便使用者在室内对第一窗体8进行推拉。
32.参考图1,连接块4的数量为两个,能够将太阳能板5牢牢地固定在支撑板上2,防止太阳能板5发生松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33.参考图1,支撑板2与墙体1通过紧固螺栓3固定连接,紧固螺栓3将支撑板2紧紧地固定在墙体1上,防止支撑板2发生松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34.参考图1和图2,太阳能板5、摄像头20、蜂鸣器6、蓄电池14、电磁插销锁13、压力传感器10与中央处理器19电性连接,太阳能板5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4中,当使用者站在门窗前,摄像头20对使用者的脸进行拍照并将数据传给中央处理器19与录入的信息进行对比,若照片信息符合录入的信息,中央处理器19控制电磁插销锁13上的限位插头12缩回,控制压力传感器10与蜂鸣器6不通电,使用者可对第一窗体8进行推拉,若使用者的人脸照片与录入的信息不匹配,中央处理器19控制电磁插销锁13锁定,并且将压力传感器10与蜂鸣器6通电,使用者无法对第一窗体8进行推拉,若使用者对第一窗体8强行推拉,将触发压力传感器10,压力传感器10将信息传输给中央处理器19,中央处理器19控制蜂鸣器6发声,起到警告与提醒的作用。
3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太阳能板5、摄像头20、蜂鸣器6、蓄电池14、电磁插销锁13、压力传感器10与中央处理器19电性连接,太阳能板5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
蓄电池14中,当使用者站在门窗前,摄像头20对使用者的脸进行拍照并将数据传给中央处理器19与录入的信息进行对比,若照片信息符合录入的信息,中央处理器19控制电磁插销锁13上的限位插头12缩回,控制压力传感器10与蜂鸣器6不通电,使用者可对第一窗体8进行推拉,若使用者的人脸照片与录入的信息不匹配,中央处理器19控制电磁插销锁13锁定,并且将压力传感器10与蜂鸣器6通电,使用者无法对第一窗体8进行推拉,若使用者对第一窗体8强行推拉,将触发压力传感器10的感应头,压力传感器10将信息传输给中央处理器19,中央处理器19控制蜂鸣器6发声,起到警告与提醒的作用;在室内光线不足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15控制设置在室内的led灯管16的开关,为使用者提供充足的光线。
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