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缓冲腔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1410发布日期:2021-04-13 22:1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缓冲腔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垫。


背景技术:

2.热塑性弹性体是指在常温下显示橡胶弹性,在高温下能够塑化成型的高分子材料,其产品既具备传统交联硫化橡胶的高弹性、耐老化、耐油性各项优异性能,同时又具备普通塑料加工方更、加工方式广的特点。
3.现有市面上出现了使用热塑弹性体的床垫,既方便加工,还具有较好的弹性。整块的热塑弹性体被切割加工后会在切割处形成毛刺,当作为床垫使用时,既会因扎刺感而影响使用者躺卧舒适性,还会因相邻热塑弹性体间的毛刺相互缠绕而影响弹性回复状态,使得热塑弹性体的顶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缓冲腔的床垫,通过在罩体内设置缓冲腔来起到覆盖热塑弹性体表面的作用,有效提升接触舒适性,确保使用体验。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带缓冲腔的床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包括热塑弹性体以及包裹所述热塑弹性体的罩体,所述罩体内设有均匀分布的缓冲腔,缓冲腔通过自身形变与所述热塑弹性体外壁轮廓匹配贴合,以使罩体外壁平整。在罩体内设置缓冲腔,缓冲腔通过形变与热塑弹性体表面匹配贴合,既确保罩体与热塑弹性体间具有较好的作用力传导效率,还有效隐藏热塑弹性体因切割而产生的毛刺,通过消除扎刺感来提升使用舒适性,确保使用体验。
6.作为优选,所述罩体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上均匀开设贯通的网孔,所述网孔形成所述缓冲腔。网孔内腔形成所述缓冲腔,支撑层利用自身结构强度来确保缓冲腔具有弹性回复性能,进而确保缓冲腔的隔离毛刺与外界空间的效果。
7.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层的内壁上粘连有内置网布,内置网布封堵网孔朝向热塑弹性体的内端口,以限制热塑弹性体伸入缓冲腔内。内置网布覆盖网孔内端口,既能对网孔内端口起到定型的作用,还有效防止毛刺发生插入缓冲腔的作用。
8.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层的外壁上粘连有外置网布,外置网布封堵网孔背向热塑弹性体的外端口,以使缓冲腔与外界空间隔离。外置网布覆盖网孔外端口,既对网孔外端口起到定型的作用,还有效防止使用者表面接触区域因嵌入网孔而发生与毛刺接触的情况,确保抵触舒适性。
9.作为优选,所述网孔的轴向长度为h,1mm≤h≤10mm,既能为缓冲腔内端部提供较大的缓冲形变空间,还有效控制罩体厚度,确保作用力有效传递,进而为使用者提供舒适支撑。
10.作为优选,所述网孔截面轮廓呈正方形或正六边形。网孔紧密铺设,通过减少网孔间距离来降低原料用量,还有效提升支撑性能,确保缓冲腔具有较好的弹性回复性能。
11.作为优选,所述热塑弹性体的侧壁上设有切割形成的毛刺,所述缓冲腔内壁通过形变与所述毛刺匹配贴合。毛刺与内置网布贴合并插置在缓冲腔内,确保外置网布始终保持平整状态,有效减小扎刺感,提升使用舒适性。
12.作为优选,所述垫体为一整体式热塑弹性体。垫体各区域具有均衡的弹性恢复力,有效提升躺卧舒适性,还方便加工。
13.作为优选,所述垫体包括至少两块通过罩体分隔的热塑弹性体,以使相邻的热塑弹性体顶面平整拼合。通过设置多块热塑弹性体来使得床垫各区域具有差异化的弹性回复力,以应对使用者各躯段的差异化要求,提升使用舒适性。
14.作为优选,罩体外壁形成光滑抵触面,以使相邻热塑弹性体的对应侧壁可相对滑动。相邻热塑弹性体通过光滑抵触面相互抵触并实现差异化形变,既确保各热塑弹性体能独立形变,还能在外力消失后独立回复形变,防止相邻热速腾弹性体因毛刺相互干涉而发生无法回复形变的情况,确保床垫顶面回复平整。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罩体内设置缓冲腔,缓冲腔通过形变与热塑弹性体表面匹配贴合,既确保罩体与热塑弹性体间具有较好的作用力传导效率,还有效隐藏热塑弹性体因切割而产生的毛刺,通过消除扎刺感来提升使用舒适性,确保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6.图1 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 为所述罩体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 为所述支撑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热塑弹性体,2、罩体,3、缓冲腔,4、支撑层,5、外置网布,6、内置网布。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缓冲腔的床垫,由垫体组成,所述垫体包括热塑弹性体1以及包裹所述热塑弹性体1的罩体2,所述罩体2内设有均匀分布的缓冲腔3,缓冲腔3通过自身形变与所述热塑弹性体1外壁轮廓匹配贴合,以使罩体2外壁平整。在罩体2内设置缓冲腔3,缓冲腔3通过形变与热塑弹性体1表面匹配贴合,既确保罩体2与热塑弹性体1间具有较好的作用力传导效率,还有效隐藏热塑弹性体1因切割而产生的毛刺,通过消除扎刺感来提升使用舒适性,确保使用体验。
22.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罩体2包括支撑层4、铺设在支撑层4内壁上的内置网布6以及铺设在支撑层4外壁上的外置网布5(如图2所示),使得网孔的内端口和外端口分别被内置网布6和外置网布5封堵并形成所述缓冲腔3。安装时,将切割成型的热塑弹性体1包裹在罩体2内,使得罩体2内壁与热塑弹性体1表面匹配贴合。
23.在使用时,当使用者躺卧在垫体上时,使用者的重量会通过外置网布5均匀传递至支撑层4上,并由支撑层4通过内置网布6均匀作用在热塑弹性体1上。在此过程中,热塑弹性体1切割形成的毛刺会与内置网布6抵触并嵌置在缓冲腔3内,既有效防止使用者因与毛刺接触而产生扎刺感,还通过增加内置网布6与热塑弹性体1表面间的接触面积来提升作用力
传递效率,进而通过分散来自使用者的压力来提升承托稳定性,提升使用体验。
24.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罩体2包括支撑层4,所述支撑层4上均匀开设贯通的网孔,所述网孔形成所述缓冲腔3。支撑层4上密布网孔,且网孔截面轮廓呈正方形(如图3所示),既确保网孔紧密铺设,还有效减小网孔周缘厚度,减少原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所述网孔截面轮廓还可以为正六边形、等边三角形等,只要方便密集设置,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5.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支撑层4的内壁上粘连有内置网布6,内置网布6封堵网孔朝向热塑弹性体1的内端口,以限制热塑弹性体1伸入缓冲腔3内。所述支撑层4的外壁上粘连有外置网布5,外置网布5封堵网孔背向热塑弹性体1的外端口,以使缓冲腔3与外界空间隔离。所述内置网布6和外置网布5通过该粘连方式分别固接在网孔的内端口周缘和外端口周缘,既方便加工,还能利用内置网布6和外置网布5的抗形变性能来提升对网孔轮廓的定型作用,防止缓冲腔3因过度形变而发生弹性回复性减弱的情况。
26.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网孔的轴向长度为h,1mm≤h≤10mm。优选方案,h=5mm,既能为缓冲腔3内端部提供较大的缓冲形变空间,还有效控制罩体2厚度,确保作用力有效传递,进而为使用者提供舒适支撑。
27.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热塑弹性体1的侧壁上设有切割形成的毛刺,所述缓冲腔3内壁通过形变与所述毛刺匹配贴合。毛刺与内置网布6接触而使得缓冲腔3发生形变,内置网布6的可形变量小于缓冲腔3的厚度,确保形变的内置网布6不会与外置网布5接触,确保外置网布5表面保持平整,提升接触舒适性。
28.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垫体可以为整体结构,还可以为分体结构。当垫体为整体结构时,所述垫体为一整体式热塑弹性体1,方便加工。当垫体为分体结构时,所述垫体包括至少两块通过罩体2分隔的热塑弹性体1,罩体2外壁形成光滑抵触面,以使相邻热塑弹性体1的对应侧壁可相对滑动并确保相邻的热塑弹性体1顶面平整拼合,防止相邻热塑弹性体1因毛刺相互缠绕而发生无法回复性能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