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用图纸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25672167发布日期:2021-06-29 23:3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工程造价用图纸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装置技术设备领域,具体为工程造价用图纸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图纸是标有尺寸、方位及技术参数等施工所需细节和业主希望修建的工程实物的图示表达。它包含两层意思,作为包括在合同内的工作的图纸;由业主(或其代表)根据合同签发的增加和修改的图纸。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程造价预算离不开施工图纸,施工图纸是工程造价预算的基本依据,因施工图图纸较大以至于展开后观察不便,然而传统的图纸夹持装置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工展开支撑,固定不稳不紧,不便移动;不能适应各种人群来调节高度;不能调节观看的角度等问题。

为此,我们设计了工程造价用图纸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工程造价用图纸固定装置,解决了人工展开支撑,固定不稳紧;不能适应各种人群来调节高度;不能调节观看的角度等问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工程造价用图纸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支架、升降装置以及夹持装置,所述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滚轮,且底座上表面上设有两组支架,两组所述支架相对平行设置,且两组支架底部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设于两组支架之间,且升降装置一端分别与两组支架侧面活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设于升降装置另一端,且夹持装置活动连接于升降装置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固定块,所述第一凹槽分别开设于两组支架相对的一侧,且两组支架相背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凹槽内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组相对设置的固定块,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与两组支架顶部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滑行块、卡块、伸缩轴、伸缩板、连接板以及压缩弹簧,两组所述滑行块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凹槽内壁,且两组滑行块朝向第一凹槽内部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两组卡块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二凹槽内壁,两组所述滑行块朝向第一凹槽外侧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轴,且两组伸缩轴侧面分别活动连接于连接板的一端,而滑行块与一侧的连接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和伸缩板,且连接板通过压缩弹簧固定连接于滑行块一侧,伸缩板一端固定连接于滑行块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滑行板、连接杆、支撑面板以及固定夹,所述滑行板设于两组连接板之间,且滑行板两侧分别通过活动螺栓活动连接于两组连接板侧面开设的通槽内壁,所述连接杆一端活动连接于滑行板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壁,且连接杆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支撑面板背面开设的凹槽内壁,所述支撑面板设于两组连接板一端之间,且支撑面板一端活动连接于两组连接板相对一侧,所述支撑面板上表面设有两组相对设置的固定夹,且两组固定夹通过转动螺栓活动连接于支撑面板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滑行块宽度和厚度分别与第一凹槽宽度以及两组固定块之间的宽度相一致,卡块宽度与第二凹槽宽度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滑行块宽度和厚度分别与第一凹槽宽度以及两组固定块之间的宽度相一致,卡块宽度与第二凹槽宽度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实用新型,通过底座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该装置可以移动,这样可满足操作人员在任何合理的场合下使用,便于适应环境和携带。

2、该实用新型,通过支架及升降装置的相互作用,操作人员使用安装时,将滑行块放入第一凹槽内部,使其滑行块向下滑行,当滑行块滑行至两组固定块之间时,压缩弹簧则推动滑行块,使其滑行块卡入两组固定块之间,有效实现了滑行高度固定的过程,若需调整高度时,将滑行块一侧的卡块向第二凹槽按动,滑行块随卡块向第一凹槽外侧移动,滑行块则脱离两组固定块之间,有效地实现了滑行块上下移动的过程,便于调节高度,适应各种人群。

3、该实用新型,通过夹持装置之间的相互作用,操作人员使用时,将物体放置在支撑面板上表面,将固定夹上的转动螺栓拧紧对物体进行固定,还可将滑行板两侧的活动螺栓在两组连接板侧面开设的通槽内进行移动,使其滑行板上表面的连接杆支撑支撑面板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有效的实现了支撑面板角度调节的过程,便于调节观看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面板和固定夹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升降装置;4、夹持装置;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固定块;8、滑行块;9、卡块;10、伸缩轴;11、伸缩板;12、连接板;13、压缩弹簧;14、滑行板;15、连接杆;16、支撑面板;17、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看图1-4:工程造价用图纸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支架2、升降装置3以及夹持装置4,所述底座1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滚轮,且底座1上表面上设有两组支架2,两组所述支架2相对平行设置,且两组支架2底部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3设于两组支架2之间,且升降装置3一端分别与两组支架2侧面活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4设于升降装置3另一端,且夹持装置4活动连接于升降装置3一端,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底座1底部滚轮的作用,使该装置可以移动,这样可满足操作人员在任何合理的场合下使用,便于适应环境和携带。

其中,所述支架2包括有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以及固定块7,所述第一凹槽5分别开设于两组支架2相对的一侧,且两组支架2相背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6,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凹槽5内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组相对设置的固定块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分别与两组支架2顶部相通。

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滑行块8、卡块9、伸缩轴10、伸缩板11、连接板12以及压缩弹簧13,两组所述滑行块8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凹槽5内壁,且两组滑行块8朝向第一凹槽5内部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9,两组卡块9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二凹槽6内壁,两组所述滑行块8朝向第一凹槽5外侧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轴10,且两组伸缩轴10侧面分别活动连接于连接板12的一端,而滑行块8与一侧的连接板12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3和伸缩板11,且连接板12通过压缩弹簧13固定连接于滑行块8一侧,伸缩板11一端固定连接于滑行块8一端,需要说明的是,滑行块8宽度和厚度分别与第一凹槽5宽度以及两组固定块7之间的宽度相一致,卡块9宽度与第二凹槽6宽度相一致,滑块块和连接板12之间设有伸缩轴10、压缩弹簧13以及伸缩板11,而两组连接板12之间距离明确,所以两组连接板12一端的压缩弹簧13则推动滑行块8向第一凹槽5内部,操作人员使用安装时,将滑行块8放入第一凹槽5内部,使其滑行块8向下滑行,当滑行块8滑行至两组固定块7之间时,压缩弹簧13则推动滑行块8,使其滑行块8卡入两组固定块7之间,有效实现了滑行高度固定的过程,若需调整高度时,将滑行块8一侧的卡块9向第二凹槽6按动,滑行块8随卡块9向第一凹槽5外侧移动,滑行块8则脱离两组固定块7之间,有效地实现了滑行块8上下移动的过程。

其中,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滑行板14、连接杆15、支撑面板16以及固定夹17,所述滑行板14设于两组连接板12之间,且滑行板14两侧分别通过活动螺栓活动连接于两组连接板12侧面开设的通槽内壁,所述连接杆15一端活动连接于滑行板14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壁,且连接杆15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支撑面板16背面开设的凹槽内壁,所述支撑面板16设于两组连接板12一端之间,且支撑面板16一端活动连接于两组连接板12相对一侧,所述支撑面板16上表面设有两组相对设置的固定夹17,且两组固定夹17通过转动螺栓活动连接于支撑面板16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两组连接板12两侧分别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由连接板12一侧贯穿至连接板12另一侧,滑行板14两侧设有的活动螺栓活动连接于通槽内壁,且活动螺栓穿插过通槽一端活动连接滑行板14侧面,活动螺栓另一端设有螺帽,操作人员使用时,将物体放置在支撑面板16上表面,将固定夹17上的转动螺栓拧紧对物体进行固定,还可将滑行板14两侧的活动螺栓在两组连接板12侧面开设的通槽内进行移动,使其滑行板14上表面的连接杆15支撑支撑面板16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有效的实现了支撑面板16角度调节的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支架2及升降装置的相互作用,操作人员使用安装时,将滑行块8放入第一凹槽5内部,使其滑行块8向下滑行,当滑行块8滑行至两组固定块7之间时,压缩弹簧13则推动滑行块8,使其滑行块8卡入两组固定块7之间,有效实现了滑行高度固定的过程,若需调整高度时,将滑行块8一侧的卡块9向第二凹槽6按动,滑行块8随卡块9向第一凹槽5外侧移动,滑行块8则脱离两组固定块7之间,有效地实现了滑行块8上下移动的过程,便于调节高度,适应各种人群,通过夹持装置4之间的相互作用,操作人员使用时,将物体放置在支撑面板16上表面,将固定夹17上的转动螺栓拧紧对物体进行固定,还可将滑行板14两侧的活动螺栓在两组连接板12侧面开设的通槽内进行移动,使其滑行板14上表面的连接杆15支撑支撑面板16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有效的实现了支撑面板16角度调节的过程,便于调节观看的角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