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热式饮水机陶瓷加热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13776发布日期:2021-11-29 12:38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陶瓷加热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体装置领域,尤指一种即热式饮水机陶瓷加热体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即热式饮水机普遍使用石英发热管、不锈钢厚膜发热管等,这些大多是外发热装置的发热源,此类加热方式向外散发热量较大,外表温度比价高,需要外加保护套,另外热利用效率比较低,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即热式饮水机陶瓷加热体装置,其中通过陶瓷加热管内部的加热方式,相对于现技术中石英发热管、不锈钢厚膜发热管,其加热效率更加高,且本技术中陶瓷加热管自身无需另外配装保护外壳,则可以大大减少其占地空间,可以实现轻量化微量化。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即热式饮水机陶瓷加热体装置,包括过水容器、陶瓷加热管,所述陶瓷加热管的末端还开设有与陶瓷加热管内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孔,且陶瓷加热管远离第一连通孔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与陶瓷加热管内部连通的第二连通孔;其中陶瓷加热管同轴穿设在过水容器内部;其中所述过水容器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对齐的出水口,所述过水容器外侧壁还设置有与第二连通孔对齐的进水口;其中该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温度探头,进水口处设置有进水温度探头。
5.优选地,所述过水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可拆卸盖合在容器主体一端的容器端盖;其中陶瓷加热管内置在容器主体内,其中容器端盖的一侧开设有走线孔;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容器主体远离容器端盖的末端,进水口位于容器主体靠近容器端盖一端的侧壁。
6.优选地,所述容器主体远离容器端盖一端的侧壁还设置有水位监控探针,该水位监控探针延伸至容器主体内部。
7.优选地,所述陶瓷加热管包括筒状陶瓷管本体、内嵌在陶瓷管本体内壁的发热片,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孔位于陶瓷管本体的一端,第二连通孔位于陶瓷管本体的另一端的侧壁;其中所述陶瓷管本体远离第一连通孔的末端还一体成型有与筒状陶瓷管本体同轴设置的安装套筒,其中安装套筒内配装有过热保护温控器,其中安装套筒的侧壁设置有与发热片电性连接的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连接有连接导线,该连接导线从走线孔穿出。
8.优选地,所述陶瓷管本体与安装套筒的交接处的侧壁还设置有一圈第一限位凸台,该限位凸台往筒状陶瓷管本体的径向延伸;所述容器主体靠近容器端盖的一端开设有配装口,该配装口内壁设有与第一限位凸台对应的第二限位凸台;且陶瓷加热管的第一限位凸台抵止在第二限位凸台实现限位。
9.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第二限位凸台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密封圈。
10.优选地,所述容器主体的外侧壁还设置有固定座。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饮用水从进水口进入到过水容器内部,过水容器
内部的饮用水在通过第二连通孔进入至陶瓷加热管内部并实现加热,经过加热的饮用水从出水口流出;其中通过陶瓷加热管内部的加热方式,相对于现技术中石英发热管、不锈钢厚膜发热管,其加热效率更加高,且本技术中陶瓷加热管自身无需另外配装保护外壳,则可以大大减少其占地空间,可以实现轻量化微量化。
12.2.其中利用进水温度探头以及出水温度探头,实时检测位于进水口以及出水口饮用水的温度,通过程序计算控制陶瓷加热管工作功率,使得加热更加智能,而且出水温度探头测水温,并于水温上升达到预设温度时,可使该陶瓷加热管暂时停止加热,以控制水温。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
15.图3是陶瓷加热管省略发热片后的剖面图。
16.附图标号说明:容器主体11、进水口111、容器端盖12、走线孔121、进水温度探头13、出水温度探头14、固定座15、出水口112、第二限位凸台113、防水密封圈114、水位监控探针16、过热保护温控器17、陶瓷管本体21、安装套筒22、第一限位凸台23、第一连通孔210、第二连通孔211。
具体实施方式
17.请参阅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即热式饮水机陶瓷加热体装置,包括过水容器、陶瓷加热管,所述陶瓷加热管的末端还开设有与陶瓷加热管内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孔210,且陶瓷加热管远离第一连通孔210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与陶瓷加热管内部连通的第二连通孔211;其中陶瓷加热管同轴穿设在过水容器内部;其中所述过水容器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对齐的出水口112,所述过水容器外侧壁还设置有与第二连通孔211对齐的进水口111;其中该出水口112 处设置有出水温度探头14,进水口111处设置有进水温度探头13。
18.其中在本技术中,过水容器、陶瓷加热管均为竖直放置,且出水口112在上方,进水口111在下方;饮用水从进水口111进入到过水容器内部,过水容器内部的饮用水在通过第二连通孔211进入至陶瓷加热管内部并实现加热,经过加热的饮用水从出水口112流出;其中通过陶瓷加热管内部的加热方式,相对于现技术中石英发热管、不锈钢厚膜发热管,其加热效率更加高,且本技术中陶瓷加热管自身无需另外配装保护外壳,则可以大大减少其占地空间,可以实现轻量化微量化。
19.其中利用进水温度探头13以及出水温度探头14,实时检测位于进水口111以及出水口112饮用水的温度,通过程序计算(计算两者之间的温差,然后配合前端水泵的运水量)控制陶瓷加热管工作功率,使得加热更加智能,而且出水温度探头14测水温,并于水温上升达到预设温度时,可使该陶瓷加热管暂时停止加热,以控制水温。
20.优选地,所述过水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1、可拆卸盖合在容器主体11一端的容器端盖12;在本技术中,容器主体11与容器端盖12 均采用耐温食品级塑料;其中陶瓷加热管内置在容器主体11内,其中容器端盖12的一侧开设有走线孔121;所述出水口112位于所述容器主体11远离容器端盖12的末端,进水口111位于容器主体11 靠近容器端盖12一端的侧壁。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将容器端盖12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容器主体11实现配装,即
就算内部的陶瓷加热管发生损坏,也可以直接从容器主体11内取出替换即可。
21.优选地,所述容器主体11远离容器端盖12一端的侧壁还设置有水位监控探针16,该水位监控探针16延伸至容器主体11内部。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水位监控探针16监控内部水位情况。
22.优选地,所述陶瓷加热管包括筒状的陶瓷管本体21、内嵌在陶瓷管本体21内壁的发热片,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孔210位于陶瓷管本体21的一端,第二连通孔211位于陶瓷管本体21的另一端的侧壁;其中所述陶瓷管本体21远离第一连通孔210的末端还一体成型有与筒状陶瓷管本体21同轴设置的安装套筒22,其中安装套筒22内配装有过热保护温控器17,其中安装套筒22的侧壁设置有与发热片电性连接的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连接有连接导线,该连接导线从走线孔121穿出。其中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安装套筒22内配装有过热保护温控器17,起到防止干烧的作用,而且走线孔121的设置方便了各个单元的走线。
23.优选地,所述陶瓷管本体21与安装套筒22的交接处的侧壁还设置有一圈第一限位凸台23,该限位凸台往筒状陶瓷管本体21的径向延伸;所述容器主体11靠近容器端盖12的一端开设有配装口,该配装口内壁设有与第一限位凸台23对应的第二限位凸台113;且陶瓷加热管的第一限位凸台23抵止在第二限位凸台113实现限位。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限位凸台23以及第二限位凸台113之间配合,实现对陶瓷管本体21的精准定位,避免了陶瓷管本体21出现乱动的情况。
24.优选地,为了保证陶瓷管本体21与容器主体11之间的密封性,第一限位凸台23与第二限位凸台113之间的气密性情况,所述第一限位凸台23与第二限位凸台113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密封圈114。
25.优选地,所述容器主体11的外侧壁还设置有固定座15。其中固定座15的设定可以方便将整体的加热体装置安装在指定位置,无需后续添加配件。
26.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