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面板支架结构及控制面板组件和箱体式厨房电器。
背景技术:2.目前,控制面板组件广泛用于智能家电产品中,例如前开门式消毒柜、烤箱、蒸箱等厨房电器,它能够增加触摸控制效果以及视觉效果,以提升产品的形象和用户的体验感。控制面板组件设置在家电箱体的前表面,位于门体的上方。控制面板组件包括控制面板、上支架、后支架以及侧支架。上支架、后支架以及侧支架分别与控制面板固定连接。其中,上支架固定在控制面板的顶部,且上支架与控制面板垂直设置,其用于限制控制面板和箱体之间的距离,从而令控制面板的外表面与门体的外表面平齐。后支架设置在上支架的下方,后支架通过螺钉与箱体的门框固定连接,同时通过螺钉与箱体的顶板固定连接。侧支架设置在控制面板的两端,其用于与门框固定连接。
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在整机装配时,需要先安装好后支架,然后将上支架与后支架配合安装,这样会降低整机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控制面板支架结构及控制面板组件和箱体式厨房电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支架与后支架配合安装不方便,降低了整机的装配效率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面板支架结构,包括:用于与控制面板连接的上支架;所述上支架包括延伸部和固定部;所述延伸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所述延伸部用于限制所述控制面板与箱体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第二端,所述固定部用于与箱体的顶板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顶板上的第一固定孔相配合的第二固定孔,以及用于穿设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固定件。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固定件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孔间隔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沿垂直于其长度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呈l形,以形成用于卡接所述箱体的门框的卡接凹槽。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l形的侧边远离底边的一端;且相对于l形的侧边,所述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与l形的底边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固定部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门框的避让缺口。
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支架结构还包括两个用于与控制面板连接的侧支架;两个所述侧支架用于与所述箱体的门框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架为一体成型。
12.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架的边沿处均设置为圆角。
13.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面板组件,包括控制面板和上述的控制面板支架结构;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延伸部的第一端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延伸部通过硅胶粘接。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面板支架结构,在装配过程中,工作人员可直接将固定部的与箱体的顶板固定连接,即可将控制面板与箱体固定连接。由上可知,上述控制面板支架结构的设置,由于上支架为整体设计,相对于现有技术,节省了上支架与后支架配合安装的步骤,从而提升了装配效率。
16.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箱体式厨房电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面板组件。箱体式厨房电器具有控制面板组件一样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板组件的爆炸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板组件与箱体配合的爆炸图;
20.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板组件与箱体配合的截面图;
22.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23.图标:1
‑
控制面板;2
‑
上支架;3
‑
箱体;4
‑
顶板;5
‑
第一固定孔;6
‑
第二固定孔;7
‑
门框;8
‑
卡接凹槽;9
‑
避让缺口;10
‑
侧支架;11
‑
按键板;12
‑
固定支架;201
‑
延伸部;202
‑
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板组件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板组件与箱体配合的爆炸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板支架结构,包括:用于与控制面板1连接的上支架2;上支架2包括延伸部201和固定部202;延伸部201的第一端与控制面板1连接,延伸部201用于限制控制面板1与箱体3之间的距离;固定部202设置在延伸部201的第二端,固定部202用于与箱体3的顶板4固定连接。
26.其中,延伸部201可以与控制面板1垂直设置,这样能够在实现限位作用的前提下,减少延伸部201的材料用料。
27.固定部202与延伸部201之间可以为粘接或者焊接等等。固定部202和延伸部201为整体式设计。
28.或者,较佳的,上支架2为一体成型。即延伸部201和固定部202为一体成型。这样能够减少上支架2上的紧固件,并且能够提高上支架2的强度。
29.具体的,延伸部201用于限制控制面板1和箱体3之间的距离。由于门体设置在控制面板1的下方,延伸部201的设置能够令控制面板1的外表面和门体的外表面平齐。
30.另外,延伸部201还能够从上方遮挡住控制面板1和箱体3之间的缝隙,避免上方灰尘掉落在缝隙中。
31.其中,固定部202与箱体3的顶板4之间可以为螺栓连接、卡扣连接或者插接等等。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板支架结构,包括用于与控制面板1连接的上支架2;上支架2包括延伸部201和固定部202;延伸部201的第一端与控制面板1连接,延伸部201用于限制控制面板1与箱体3之间的距离;固定部202设置在延伸部201的第二端,固定部202用于与箱体3的顶板4固定连接。在装配过程中,工作人员可直接将固定部202的与箱体3的顶板4固定连接,即可将控制面板1与箱体3固定连接。由上可知,上述控制面板支架结构的设置,由于上支架2为整体设计,相对于现有技术,节省了上支架2与后支架配合安装的步骤,从而提升了装配效率。
33.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固定部202上设置有用于与顶板4上的第一固定孔5相配合的第二固定孔6,以及用于穿设第一固定孔5和第二固定孔6的固定件。
34.其中,第一固定孔5和第二固定孔6可以均为螺栓孔,固定件可以为螺栓或者螺钉。
35.进一步的,第二固定孔6和固定件均为多个;多个第二固定孔6间隔设置。
36.较佳的,第二固定孔6均匀间隔设置。这样能够令力的作用更加均匀,从而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并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37.本实施例中,在装配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固定件穿入第一固定孔5和第二固定孔6中,以令固定部202与顶板4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且稳定性较高。
3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板组件与箱体配合的截面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如图3
‑
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延伸部201沿垂直于其长度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呈l形,以形成用于卡接箱体3的门框7的卡接凹槽8。
39.本实施例中,在装配过程中,工作人员将门框7的上边沿卡设在卡接凹槽8中。卡接凹槽8的设置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令门框7和上支架2的连接更加稳定。
40.如图3
‑
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固定部202设置在延伸部201的l形的侧边远离底边的一端;且相对于l形的侧边,固定部202的延伸方向与l形的底边的延伸方向相反;固定部202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避让门框7的避让缺口9。
41.具体的,上支架2沿垂直于其长度延伸方向的截面形状呈z形。
42.本实施例中,避让缺口9的设置能够防止固定部202与门框7在装配过程中产生干涉。
43.如图1
‑
图3以及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控制面板支架结构还包括两个用于与控制面板1连接的侧支架10;两个侧支架10用于与箱体3的门框7固定连接。
44.其中,控制面板支架结构还包括用于固定按键板11的固定支架12。按键板11与固定支架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5.本实施例中,侧支架10的设置能够令控制面板1与整机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46.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上支架2的边沿处均设置为圆角。
47.具体的,上支架2形的拐角处也应倒出圆角。
48.本实施例中,圆角的设置能够防止在装配过程中划伤工作人员或者损伤结构件,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49.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面板组件,包括控制面板1和上述的控制面板支架结构;控制面板1与延伸部201的第一端连接。
50.进一步的,控制面板1与延伸部201通过硅胶粘接。
51.本实施例中,在装配过程中,工作人员可直接将固定部202的与箱体3的顶板4固定连接,即可将控制面板1与箱体3固定连接。由上可知,上述控制面板组件的设置,由于上支架2为整体设计,相对于现有技术,节省了上支架2与后支架配合安装的步骤,从而提升了装配效率。
52.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箱体式厨房电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面板组件。其有益效果如控制面板组件所具有的效果。
5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