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语言播报智能软硬可控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9201发布日期:2021-06-18 16:0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语言播报智能软硬可控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语言播报智能软硬可控床垫。



背景技术:

床垫是为了保证消费者获得健康而又舒适的睡眠而使用的一种介于人体和床之间物品,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休息环节,人类每天必须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与睡眠质量,才能维持足够的生命活力,可以说,睡眠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床垫是保证睡眠者获得健康又舒适的睡眠的必要工具。

床垫一般是固定的,其性能主要取决于床垫本身的材质,由于其结构所限,无法对相关的性能参数进行及时调节,不能根据人体躺下的睡姿调节床垫结构来满足人体最佳床垫软硬舒适度,造成床垫的适应性很差,虽然市场有已经有软硬可调节的床垫,但是其使用效果不够完善,调节性差,智能性不够好,多数通过螺栓、红外遥控、气泵等手动方式实现软硬度调节,而且对床垫的不同区域的温度控制性差,不能适应人体的睡眠状态而准确地改变对应人体不同区域的温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语言播报智能软硬可控床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语言播报智能软硬可控床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语言播报智能软硬可控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面层,且床垫本体的上端位于面层的下表面处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床垫本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控制仓,且床垫本体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气仓,所述床垫本体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气囊区域,每个所述气囊区域内分布有若干个气囊筒,所述床垫本体的一侧面对应控制仓处嵌入设置有扬声器,所述气仓的内部分隔有两个内腔,每个所述内腔内部均安装有多个液压腔,所述液压腔的一端贯穿内腔连通有气管,且液压腔的内部安装有活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腔的内部位于活塞的一侧填充有液压油,所述活塞的外径与液压腔的内径相适配,所述液压腔与气管贯通连接,每个所述气管的一端均连接有气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筒的顶端位于加热层的下表面安装有压盘,且气囊筒的底端连通有底垫,所述气囊筒的外表面位于底垫的上端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底垫的一侧面连通有连通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垫的外径和压盘以及压缩弹簧的外径相同,所述底垫与气囊筒相连通,且底垫和气囊筒均为一种橡胶材质,每两个所述气囊筒之间通过连通管相同,每个气囊区域内的若干个所述气囊筒之间均通过连通管相连通,且每个气囊区域内的其中一个所述气囊筒与其中一个所述气管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层的内部分布有与气囊区域相同数量的加热区域,且加热区域与气囊区域相对应,每个所述加热区域内均分布有独立的加热丝,所述加热层的内侧位于加热丝的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层的内侧壁安装有防火层,且防火层优选硅胶布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主芯片,且控制仓的内部位于主芯片的一侧并列设置有蓝牙模块、接收芯片、处理芯片和语音识别模块,若干个所述加热丝的输入端均与主芯片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接收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收芯片和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处理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处理芯片的输出端与主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主芯片的输出端与扬声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层包括位于上层的绗缝层和下层的软材料层,所述绗缝层为布料、丝绵和无纺布绗缝而成,所述软材料层为海绵、乳胶或记忆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语言播报智能软硬可控床垫,在实际操作时,可以智能连接手机或ipad,即可播放音乐或广播,也能实时与用户互动,方便在用户发出语音指令后,床垫可以及时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操作,并通过扬声器表示该指令已经实施,另外多个气囊区域的设计,可以实现床垫的指定软硬调节或者全部性的软硬调节,以确保床垫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完成对应区域的调节,从而使得床垫适应人体的生理曲线,确保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另外多个加热区域的设计,与多个气囊区域相对应,方便用户根据需求,调节床垫指定区域的温度,提高床垫使用的舒适性,全程智能化语音操作,不仅操作更加简捷,而且实施更加方便,进一步体现了该床垫的智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语言播报智能软硬可控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语言播报智能软硬可控床垫中气管与气囊区域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一种语言播报智能软硬可控床垫中液压腔与气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一种语言播报智能软硬可控床垫中气囊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语言播报智能软硬可控床垫中若干个气囊区域的分布示意图;

图6为一种语言播报智能软硬可控床垫中加热区域的分布示意图;

图7为一种语言播报智能软硬可控床垫中控制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垫本体;2、面层;3、扬声器;4、控制仓;5、气囊筒;6、气仓;7、气管;8、加热层;61、内腔;62、液压腔;63、活塞;64、气阀;51、压盘;52、压缩弹簧;53、底垫;54、连通管;81、加热丝;82、温度传感器;41、主芯片;42、蓝牙模块;43、接收芯片;44、处理芯片;45、语音识别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语言播报智能软硬可控床垫,包括床垫本体1,床垫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面层2,面层2包括位于上层的绗缝层和下层的软材料层,绗缝层为布料、丝绵和无纺布绗缝而成,软材料层为海绵、乳胶或记忆棉,床垫本体1的一侧面对应控制仓4处嵌入设置有扬声器3,通过扬声器3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床垫本体1内各区域内的温度进行播报,也能根据使用者发出的语音指令,进行回应,同时也能通过蓝牙模块42与外接通信设备(如手机、ipad)相连接,从而可以播放音乐和广播。

床垫本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控制仓4,且床垫本体1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气仓6,床垫本体1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气囊区域,每个气囊区域内分布有若干个气囊筒5,气仓6的内部分隔有两个内腔61,每个内腔61内部均安装有多个液压腔62,液压腔62的一端贯穿内腔61连通有气管7,且液压腔62的内部安装有活塞63,液压腔62的内部位于活塞63的一侧填充有液压油,活塞63的外径与液压腔62的内径相适配,液压腔62与气管7贯通连接,每个气管7的一端均连接有气阀64,在床垫本体1内部设置多个气囊区域(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床垫的尺寸要求设计),例如图5所设计的共有十个气囊区域(不局限于十个),分别标注为a、b、c、d、e、f、g、h、i、j,十个气囊区域,呈两边设计,每边五个,且每个气囊区域内的若干个气囊筒5均为贯通连接,因此,在使用者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打开相应的气阀64,可以实现对应的气囊区域内床垫本体1的软度调节,方便对应的床垫本体1可以在使用者躺上去后,根据使用者身体的重量,来控制气囊筒5内部气体量,依此来实现床垫本体1适应人体指定部位的生理曲线,同时也可将气阀64全部打开,使其适应人体全部部位的生理曲线,确保使用者的舒适性。

气囊筒5的顶端位于加热层8的下表面安装有压盘51,且气囊筒5的底端连通有底垫53,气囊筒5的外表面位于底垫53的上端套接有压缩弹簧52,底垫53的一侧面连通有连通管54,底垫53的外径和压盘51以及压缩弹簧52的外径相同,底垫53与气囊筒5相连通,且底垫53和气囊筒5均为一种橡胶材质,每两个气囊筒5之间通过连通管54相同,每个气囊区域内的若干个气囊筒5之间均通过连通管54相连通,且每个气囊区域内的其中一个气囊筒5与其中一个气管7相连通,每个气囊区域内的若干个气囊筒5通过连通管54相连通后,在使用时,当打开全部气阀64后,使用者躺在床垫本体1表面的面层2上,使用者的各部位压在床垫上时,会对相对应的气囊筒5产生压力,即气囊筒5上端的压盘51则会下压,此时,会将气囊筒5内的气体压出一部分,压出的气体通过连通管54的作用,会统一由气管7排入到液压腔62的一端,此时由于气体压力的影响,会推动活塞63向液压腔62的另一端推压,从而达到气囊筒5内气体的释放,以达到床垫适应人体的局部位置的生理曲线性,确保床垫与人体的舒适性,并且在使用者离开床垫后,液压腔62内受液压油的影响,会将活塞63推动复位,与此同时会将液压腔62内挤压进的气体排出,进而经过气管7再次排入到气囊筒5内,由于每个气囊筒5内的气压值为恒定的,因此在活塞63复位后,气体排入气囊筒5内的量也是恒定的,从而达到床垫的软度调节,而当需要对床垫调硬时,只需关闭所有气阀64,确保气囊筒5内的气体无法排出,即可实现气囊筒5内的气压一定,从而实现床垫的硬度设置。

床垫本体1的上端位于面层2的下表面处设置有加热层8,加热层8的内部分布有与气囊区域相同数量的加热区域,且加热区域与气囊区域相对应,每个加热区域内均分布有独立的加热丝81,加热层8的内侧位于加热丝81的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2,加热层8的内侧壁安装有防火层,且防火层优选硅胶布材质,其具有很强的防火性和电绝缘性,进一步提高了床垫的使用安全性,若干个加热丝81的输入端均与主芯片41的输出端相连接,温度传感器82的输出端与接收芯片43的输入端相连接,在加热层8内设计多个加热区域,且每个加热区域分别对应一个气囊区域,可以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时,独立控制相应的加热区域的温度值,也可同时开启整个床垫的加热,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加热区域的编号是与相对应的气囊区域的编号是一致的,使用者在控制指定的加热区域加热时,只需要发出相对应的编号语音,即可控制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工作,例如a气囊区域所对应的就是a加热区域,发出指令时,只需要说出“a区域加热”即可,语音指令通过语音识别模块45进行识别成功后,会传输给处理芯片44,由处理芯片44接收处理后,传输给主芯片41,再由主芯片41控制该区域的加热丝81工作加热即可,并且加热的温度通过该区域的温度传感器82实时监测,当温度加热到一定值后,温度传感器82会传输信号给接收芯片43,由接收芯片43将接收的信号传输给处理芯片44,再经过处理芯片44处理后,传输给主芯片41,再由主芯片41控制该区域的加热丝81停止加热,操作简捷,若是该区域的温度值未到达温度传感器82的最高值时,使用者也可通过发出语音指令,关闭该区域的加热丝81工作,其操作与开启的指令流程一样。

控制仓4的内部一侧安装有主芯片41(采用trf7960微处理器),且控制仓4的内部位于主芯片41的一侧并列设置有蓝牙模块42、接收芯片43(型号为cdtjs-4)、处理芯片44和语音识别模块45,接收芯片43和语音识别模块45的输出端均与处理芯片44的输入端相连接,处理芯片44的输出端与主芯片41的输入端相连接,主芯片41的输出端与扬声器3的输入端相连接,通过蓝牙模块42可以将床垫与手机、ipad相连接,方便使用者可以播放音乐或者广播,同时配合扬声器3的应用,也方便在使用者发出指令后,床垫内的控制仓4完成指令时,可以通过扬声器3发出完成该指令的提示音,方便用户可以及时了解是否执行所发出的指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利用蓝牙模块42连接手机或者ipad,从而方便用户在睡觉前,播放音乐或者广播,同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床垫的软硬度,当需要调软时,可以发出语音指令,开启对应气囊区域内的气阀64,从而方便该区域的床垫可以适应用户部分的肢体曲线,当用户针躺在床垫上时,其对应该区域的肢体会对该区域的气囊筒5产生重力,会使得气囊筒5上的压盘51下压,从而将气囊筒5内部的气体由连通管54压出,进而通过气管7排入到排入到液压腔62的一端,此时由于气体压力的影响,会推动活塞63向液压腔62的另一端推压,从而达到气囊筒5内气体的释放,以达到床垫适应用户局部肢体的生理曲线性,确保床垫与人体的舒适性,同时也可以控制床垫内所有气囊区域的气阀64全部打开,方便床垫根据用户的肢体压力变化而变化,使床垫更加适应用户的躺姿,并且在使用者离开床垫后,液压腔62内受液压油的影响,会将活塞63推动复位,与此同时会将液压腔62内挤压进的气体排出,进而经过气管7再次排入到气囊筒5内,从而达到气囊筒5的恢复,使床垫的形态恢复,若需要床垫调硬时,可以发出相对应的语音指令,从而由主芯片41控制全部气阀64关闭,即当用户躺在床垫上时,由于气阀64的关闭,使得气囊筒5内的气体无法排出,进而即使用户对气囊筒5产生压力,受其内部气体的恒定以及压缩弹簧52的保护,也不会造成气囊筒5产生形变,即床垫也不会发生形变,当需要对床垫进行加热时,通过发出语音指令,由主芯片41控制加热层8内的加热丝81工作,即可实现对床垫的加热,同时温度传感器82的应用,可以确保当温度加热到一定值时,会传输信号给控制仓4,由控制仓4停止加热丝81工作,确保用户在开启加热丝81后,避免出现忘记停止加热导致床垫加热温度过高的问题,同时在加热期间内,用户也可根据床垫加热的温度,自己发出语音指令来停止加热丝81的工作,操作简捷,而且加热层8内多个加热区域的独立工作,也可方便用户根据加热部位的需求,发出相对应的语音加热指令,操作简捷,而且上述所有的语音指令,均可通过语音识别后,会传输给处理芯片44,由处理芯片44接收处理后,传输给主芯片41,再由主芯片41控制相应的设备工作,并且对于相应的气囊区域和加热区域具有相应的编号(如图5),用户可以根据相应的编号发出语音指令,操作简捷,而且更加智能化。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