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水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00620发布日期:2021-08-17 13:45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水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清洗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沥水篮。



背景技术:

沥水篮,是放置在水槽中的用于滤水的网篮。一般材质多为不锈钢和塑料。随着家居主材行业的发展,现在水槽不但注重外表美观,在功能上也日益丰富起来。

沥水篮包括篮体和开设在篮体底部的网眼孔,篮体的一侧边向外延伸设有钩部,篮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脚。

目前的沥水篮基本有下面三个用处:

1、水分多的菜沥一下

经常做饭的妈妈们都知道,像菠菜、白菜、油菜、豆芽等水分含量较多,如果洗完菜直接爆炒的话很容易出好多水,直接影响菜的口感和味道。这是时候沥水篮就起到作用了,洗完之后将这些蔬菜放入沥水篮中,最好撒入适量的食盐,不一会水分就会沥掉大量的水分。

2、洗过的水果沥一下

洗过的苹果、葡萄、桃等表面有大量的水珠,但是我们不可能一次性吃完,毕竟谁也没有那么大的胃口,但是每次都洗又很麻烦。所以可以先在沥水篮中沥一下,干净之后,放入盘中,等看电视的时候,一边吃一边享受电视剧也是很惬意的。

3、盘碗筷沥一下

盘碗筷在洗净之后,表面沾有很多的水滴,这些水滴中还会含有微量的对人体有害的洗涤灵,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将盘碗筷在沥水篮中沥一下,避免水分的过多残留。不过如果家里有消毒柜的话,可以用消毒柜来进行消毒沥水两不误。

目前沥水篮为满足不同物品同时清洗的需求,往往会在篮体中间设置可拆的隔板,便于使用者即可将不同的物品分开清洗而不会混合在一起,又可拆除隔板后可以整体使用,但是现有技术的沥水篮的隔板在拆卸后,只能放置在其它位置上,这就造成了隔板容易丢失,使用便利性较差,使用者的使用感受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便利性较好、使用感受较好的沥水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水篮,包括篮体和分隔篮体内部空间的隔板,所述篮体周壁或底部设有与隔板可拆式连接的连接机构,用于隔板闲置时,临时放置隔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在篮体周壁或底部设置了连接机构,则在不需要使用隔板的时候,将隔板中篮体中部取下,通过连接机构将隔板临时放置在篮体的底部或周壁处,此时隔板与篮体底部的一面或周壁的一侧壁贴合,不影响篮体的正常使用,而需要使用隔板时,只需将隔板从篮体的底部或周壁处取出,整体插入到分隔位置处即可,故可随篮体一起移动,隔板不易出现丢失的情况,随取随用,使用灵活性也较好,使用便利性较好,也具有较好的使用感受。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周壁或底部上的插接口或插扣,所述隔板上设有与插接口配合插接的插扣或与插扣配合插接的插接口;则这种结构插接结构,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易于一体式成型,从而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改进,所述插接口或插扣位于侧壁上;则隔板取出后,隔板贴合侧壁放置,不影响篮体正常使用的同时,使用过程中不用篮体进行其它动作即可拿取到隔板,使用便利性更好。

作为另一改进,所述插接口或插扣位于篮体底部的一侧;则隔板取出后,隔板贴合在篮体的底部,虽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篮体内的物品取出或抬起篮体后才能取到隔板,但篮体整体的协调性和美观度较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接口为条形孔;则插接口不但可用于插接,还可作为使用者施力时的着力点,使用更加人性化。

作为改进,所述插接口或插扣位于隔板的上部,插接后隔板与侧壁贴合;则插接点位于上方,便于使用者更省力且快速的取到隔板,且插接时也更易于对准,使用的便利性更佳。

作为改进,所述插接口或插扣位于隔板的上部,插接后隔板与篮体底部贴合;则由于插接口或插扣位于隔板的上部便于使用者手在隔板上部施力,使用时使用者也就更容易将隔板从分隔工位抽出,也便于隔板放置到篮体底部时与底部插扣或插接口的对准。

作为改进,所述插扣位于隔板上部的一侧;则用料较少,生产成本较低。

作为改进,所述插扣位于隔板上部的两侧;则隔板两面都可以贴合插接,不需要认边,使用更加便利,使用者还可以通过拿住另一侧的插扣进行施力,使用更加人性化。

作为改进,所述隔板上部一侧的插扣为l型结构,隔板上部另一侧的插扣为一字型结构;则这样设置后,l型结构的连接稳定性要高于一字型结构,一字型结构用于临时性的快速插拔,使用者根据自身需要通过不同结构的插扣,使用灵活性较好。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沥水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沥水篮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沥水篮实施例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沥水篮实施例一隔板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沥水篮实施例一隔板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

1、篮体;20、隔板;21、插接口;22、插扣;23、底部;24、前后侧壁;25、左右侧壁,26、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沥水篮,包括篮体1和分隔篮体1内部空间的隔板20,篮体1为方形篮体1,这样可适配与市场上大部分的水槽,适用范围较广,可降低开模成本,篮体1的外形根据所要配合使用的水槽内腔形状来定;篮体1周壁包括前后侧壁24和左右侧壁25,前后侧壁24和左右侧壁25上均设有沥水孔,篮体1的前后侧壁24上相对插槽,用于插入隔板20来将篮体1内部分为两个独立的区域,左右侧壁25上均设有条形孔结构的插接口21,这样设置后篮体1的模具更加简单,不用设置较复杂的抽芯机构,则可进一步降低开模成本,插扣22设置在隔板20上端的一侧,在隔板20宽度方向的中部,插扣22在隔板20宽度方向的长度为2~12cm,这样在注塑成型时插扣22不易出现变形的情况,成品率较高,当插扣22插入到插接口21中时,隔板20一面与左右侧壁25中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内壁贴合,当然也可将隔板20插接在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外壁上,具体隔板20贴合在左右侧壁25的内壁还是外壁上,根据使用者的习惯选择;隔板20上也设有若干个沥水孔;左右侧壁25的上端均设有便于拿取篮体1的吊耳26,吊耳26的高度未超出篮体1的高度。

隔板20上部一侧的插扣22为l型结构,l型结构由垂直于隔板20侧面的连接部和垂直于连接部折弯部组成,折弯部与隔板20侧面平行;隔板20上部另一侧的插扣22为一字型结构,一字型结构也可理解为就包含垂直于隔板20侧面的连接部,插扣22下方的隔板20上设有抽芯工艺孔,该工艺孔的长度等于折弯部的长度;这样设置可以减少模具的抽芯机构,从而降低模具的开模成本,还缩短了折弯部抽芯的抽芯距,可大幅提供生产效率。

使用时,需要隔板20对篮体1内腔分隔时,将隔板20对准插槽插入即可将篮体1内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体;而需要一个大的腔体时,用手抓住插扣22,将隔板20从插槽中抽出,并移动到左或右侧壁处,随后将插扣22对准左或右侧壁上的插接口21插入即可。

实施例二

左右侧壁25上均设有插扣22,当然为了降低开模的难度和开模成本,通常插扣22均设置在左右侧壁25的外壁上,插扣22为l型结构,l型结构由垂直于左右侧壁25的连接部和垂直于连接部折弯部组成,折弯部与左右侧壁25平行,插扣22在左右侧壁25近吊耳26的位置,且插扣22在左右侧壁25前后方向的中部,插扣22的长度为2~12cm;隔板20上设有与插扣22配合的插接口21,该插接口21位于隔板20上部近上端端面的位置上,插接口21设置后使得隔板20上部形成拉手环的结构,便于隔板20的拿取和放置。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篮体1底部23设有插接口21,插接口21位于篮体1底部23左右两侧,这样隔板20上的插扣22可以与右侧或左侧的插接口21插接,不用认边,使用便利性较好。

当隔板20连接在篮体1底部23的下端面时,隔板20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插扣22,这样插接后,隔板20与篮体1底部23的连接稳定性更好,不易出现在使用过程中隔板20掉落的情况。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

篮体1底部23下端面设有插扣22,插扣22位于篮体1底部23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同样隔板20的上下两侧均设置与插扣22配合插接的插接口21,这样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认边,使用便利性较好,而隔板20与篮体1底部23的连接稳定性更好,不易出现在使用过程中隔板20掉落的情况,并且插扣22位于篮体1底部23下端面上,便于开模时抽芯机构的设计,从而降低开模的成本。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五

篮体1左右侧壁25上均设有卡扣,卡扣为蘑菇型结构,隔板20上下位置均设有与卡扣配合卡接的卡接孔。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六

篮体1左右侧壁25上均设有磁铁,磁铁包覆在左右侧壁25内,这样磁铁不易出现生锈,且磁铁上的金属也不会析出,保证清洗食品时的安全性,隔板20上下位置均设有可与卡磁铁吸附的铁磁体,该铁磁体同样包覆在隔板20内部,保证安全性。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