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塑折合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19128发布日期:2021-07-20 15:55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吹塑折合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塑折合椅。



背景技术:

折合椅是普通家庭中都会购买的日常用品,它既可以放在家中使用,也可以在出去旅行时携带,而且它可以折叠,不占用家里过多的空间,使用十分方便。折合椅需要有强的稳定性和韧性,因为它需要承受住一个人的重量,因此在折合椅的设计上,支撑脚的强度是设计的重点,在现有的折合椅中,支撑脚常使用圆管,支撑强度不足,椅子的损坏率高,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塑折合椅,旨在解决现有的折合椅强度不足,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塑折合椅,包括吹塑坐垫、吹塑靠背、第一前脚管、第二前脚管、第一后脚管及第二后脚管,所述第一前脚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吹塑靠背前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前脚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吹塑靠背前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后脚管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前脚管上,所述第二后脚管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前脚管上,所述第一前脚管与所述第一后脚管通过第一连接片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前脚管与所述第二后脚管通过第二连接片活动连接,所述吹塑坐垫位于所述吹塑靠背下方,所述第一前脚管及第一后脚管分别与所述吹塑坐垫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二前脚管及第二后脚管分别与所述吹塑坐垫的另一侧铰接,所述第一前脚管、第二前脚管、第一后脚管及第二后脚管的横截面为“d”字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前脚管与所述吹塑坐垫的铰接位位于所述第一后脚管与所述吹塑坐垫的铰接位前端,所述第二前脚管与所述吹塑坐垫的铰接位位于所述第二后脚管与所述吹塑坐垫的铰接位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合椅还包括第一横管及第二横管,所述第一横管及第二横管均位于所述吹塑坐垫下方,所述第一横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前脚管及第二前脚管上,所述第二横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后脚管及第二后脚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后脚管的一端及第二后脚管的一端上均设有缓冲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前脚管的另一端、第二前脚管的另一端、第一后脚管的另一端及第二后脚管的另一端上均设有脚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塑坐垫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用于加固所述吹塑坐垫的座框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塑坐垫的顶部的形状为波浪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塑靠背的前部形状为圆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塑靠背的背部上设有用于拿取所述折合椅的提手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合椅采用横截面为“d”字形的支撑管替代了现有的普通圆管和椭圆管,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使用寿命更长,同时吹塑靠背及吹塑坐垫的设计符合人体学,给予用户很好的使用体验,整体设计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未折叠的整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吹塑靠背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吹塑靠背,2-吹塑坐垫,3-第一前脚管,4-第一后脚管,5-第二前脚管,6-第二后脚管,7-第一连接片,8-第二连接片,9-第一横管,10-第二横管,11-脚塞,12-缓冲帽,13-座框管,14-提手孔。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塑折合椅,包括吹塑坐垫2、吹塑靠背1、第一前脚管3、第二前脚管5、第一后脚管4及第二后脚管6,所述第一前脚管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吹塑靠背1前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前脚管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吹塑靠背1前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后脚管4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前脚管3上,所述第二后脚管6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前脚管5上,所述第一前脚管3与所述第一后脚管4通过第一连接片7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前脚管5与所述第二后脚管6通过第二连接片8活动连接,所述吹塑坐垫2位于所述吹塑靠背1下方,所述第一前脚管3及第一后脚管4分别与所述吹塑坐垫2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二前脚管5及第二后脚管6分别与所述吹塑坐垫2的另一侧铰接,所述第一前脚管3、第二前脚管5、第一后脚管4及第二后脚管6的横截面为“d”字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前脚管3与所述吹塑坐垫2的铰接位位于所述第一后脚管4与所述吹塑坐垫2的铰接位前端,所述第二前脚管5与所述吹塑坐垫2的铰接位位于所述第二后脚管6与所述吹塑坐垫2的铰接位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折合椅还包括第一横管9及第二横管10,所述第一横管9及第二横管10均位于所述吹塑坐垫2下方,所述第一横管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前脚管3及第二前脚管5上,所述第二横管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后脚管4及第二后脚管6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后脚管4的一端及第二后脚管6的一端上均设有缓冲帽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前脚管3的另一端、第二前脚管5的另一端、第一后脚管4的另一端及第二后脚管6的另一端上均设有脚塞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吹塑坐垫2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用于加固所述吹塑坐垫2的座框管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吹塑坐垫2的顶部的形状为波浪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吹塑靠背1的前部形状为圆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吹塑靠背1的背部上设有用于拿取所述折合椅的提手孔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塑折合椅,其中整个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前脚管3、第二前脚管5、第一后脚管4及第二后脚管6支撑,这些支撑管的横截面为“d”字形,在与地面接触时,可以更好的提供向上的支撑力,相比普通圆管和椭圆管承载能力更強,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同时所述脚塞11可以帮助所述第一前脚管3、第二前脚管5、第一后脚管4及第二后脚管6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所述第一横管9及第二横管10增加了支撑脚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所述第一横管9也给坐着的人提供了放脚的位置。

其中,所述吹塑靠背1的前部形状设计为圆弧形,与人体倚靠时背部的姿势吻合,所述吹塑坐垫2顶部的形状为波浪形,这也是与人体坐姿相吻合的设计,使得坐着的人有一种陷入进去的感觉,符合人体学设计,坐着的时候更加舒服,给予用户很好的使用体验,整体设计更加人性化。所述吹塑坐垫2的底部设有所述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所述座框管13,这是为了加强所述吹塑坐垫2的承载力,同时对所述吹塑坐垫2较为脆弱的部分提供了更好的缓冲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在不需要时,可以通过转动所述吹塑坐垫2,则所述第一后脚管4在所述第一前脚管3上往上滑动,所述第二后脚管6在所述第二前脚管5上往上滑动,其中在所述第一后脚管4的一端及第二后脚管6的一端上均设有所述缓冲帽12,减少滑动过程中的损伤,直至所述第一前脚管3与所述第一后脚管4接触,所述第二前脚管5与所述第二后脚管6接触,此时所述第一连接片7及第二连接片8也随之转动,所述吹塑坐垫2变为竖直状,整个折合椅收纳后体积更小,不占用空间,不论是装柜出货,还是居家使用,都起到了最好的经济效益,且在所述吹塑靠背1的背部设置了所述提手孔14,方便折合椅的搬运,隐形提把手设计,没有直接显露凹槽,外观更加美观大方。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