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宴席用花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0603发布日期:2021-05-25 12:1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宴席用花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宴席用品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宴席用花架。



背景技术:

宴席上,为了烘托环境,提高视觉效果,往往需要在宴会桌上摆放一些装饰性的宴席用品,如宴席上使用的花架。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宴席上使用的花架一般为花瓶,通过将花瓶插花后摆放于宴会桌的中间,达到装饰的目的,用以提升视觉效果。但是,现有的花瓶为了安全性,其整体高度较矮,在插花后会对坐在宴会桌旁的客人造成视觉上阻挡,影响视线,使用体验较差,另外,花瓶摆放于宴会桌上后,一部分会占用桌面的空间,影响宴会桌上的菜品的摆放,另外,对于菜品较多的情况下,宴会桌的桌面无法完全摆放,需要撤下部分菜品后再进行另外菜品的补充,影响宴席体验,使用限制性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宴席用花架,以设置底座,并于底盘上设置有一竖直的立柱,立柱的顶部设置有造型工艺柱,并于造型工艺柱上设置有插花用的花架,实现了装饰效果,并且,通过立柱和造型工艺柱提升了花架的高度,使得花架位于较高的位置,防止对坐在宴会桌旁的客人造成视觉阻挡的问题,提高了使用体验,同时,立柱上还设置有菜盘,可在宴会桌的桌面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将部分菜品摆放于菜盘上,实现菜品的双层摆放,能适应菜品较多的使用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宴席体验。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宴席用花架,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底盘;

立柱,立柱竖直设置,且立柱的下端连接于底盘上;

花架,花架设置于立柱的上端上,用于插花;

菜盘,菜盘设置于立柱上且位于花架的下方,菜盘平行于底盘设置。

上述的一种宴席用花架,其中,还包括造型工艺柱,造型工艺柱的下端连接于立柱的上端,花架设置于造型工艺柱的上端或造型工艺柱内。

上述的一种宴席用花架,其中,底盘为片状结构,立柱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底盘的中部。

上述的一种宴席用花架,其中,立柱高度大于或等于60cm。

上述的一种宴席用花架,其中,菜盘为圆盘型结构,菜盘焊接于立柱上。

上述的一种宴席用花架,其中,菜盘包括若干支撑杆和若干环形圈,若干支撑杆呈环形阵列分布于立柱上,且若干支撑杆位于同一水平面内,若干环形圈的直径依次增大并同心套设于立柱外,若干环形圈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每一环形圈均与每一支撑杆连接。

上述的一种宴席用花架,其中,花架的中部设置有贯穿花架的穿线孔。

上述的一种宴席用花架,其中,立柱为变截面结构,立柱的下端的横截面大于立柱的上端的横截面,菜盘设置于立柱横截面大的一端。

上述的一种宴席用花架,其中,立柱为空心的管状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上述的宴席用花架,通过设置底盘和立柱,且立柱上设置有插花用的花架,使得花架处于较高的位置,在实现装饰效果的同时,有效防止了花架上因插花后挡住坐在宴会桌旁的客人的视线的问题,提升了使用体验,同时,于立柱上设置有菜盘,使得在宴会桌的桌面空间无法完全摆放菜品时,可将菜品摆放于菜盘上,实现菜品的双层摆放,从而满足了菜品较多时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提升了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宴席用花架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附图中:1、底盘;2、立柱;3、花架;31、穿线孔;4、菜盘;41、支撑杆;42、环形圈;5、造型工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宴席用花架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宴席用花架包括:底盘1、立柱2、花架3以及菜盘4,其中,底盘1上设置有立柱2,通过立柱2将花架3支撑,提高了花架3的高度,从而防止了花架3插花后阻挡视线的问题,另外,立柱2上设置有菜盘4,为宴会桌上因桌面空间有限而无法完全摆放的菜品提供了另一摆放平台,从而满足更多菜品摆放的使用需求,在实现装饰效果的同时提升了使用体验。

具体的,底盘1放置于水平面内,该水平面可以是宴会桌的桌面,也可以是地面,通过底盘1增大了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为后续保证花架3的稳定性提供了条件。

具体的,立柱2竖直设置,并且立柱2的下端连接于底盘1上,通过底盘1实现了立柱2的安装,同时也使得立柱2具有一定的高度,为后续通过立柱2将花架3支撑于高度较高的位置提供了条件,同时,通过底盘1也为立柱2的稳定布置的提供了条件。

具体的,花架3设置于立柱2的上端上,用于插花,即立柱2作为花架3的支撑结构,将花架3支撑在具有一定高度的位置上,从而防止了插花后的花架3阻挡住坐在宴会桌旁的客人的视线问题,在实现装饰效果的同时,提升了使用体验。

具体的,菜盘4套设于立柱2上,此时,菜盘4位于花架3的下方,使得菜盘4处于较低的问题,避免了菜盘4阻挡住客人的视线的问题,同时,将菜盘4平行于底盘1设置,使得菜盘4为水平的结构,为后续通过菜盘4为桌面上无法完全摆下的菜品提供了摆放平台,从而实现了菜品的双层摆放,从而满足了菜品较多的使用环境,在实现装饰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实用性,进一步保证了结构的可靠性。

更加具体的,在立柱2的上端还可以设置造型工艺柱5,造型工艺柱5可以为一杆型结构,也可以是仿形结构,如模仿自然界中的事物的形状,提升美感。同时,造型工艺柱5的下端连接于立柱2的上端,即实现了造型工艺柱5在立柱2的上端的安装固定,使得造型工艺柱5同样处于较高的问题,可防止造型工艺柱5处于低位而阻挡客人视线的问题。另外,将花架3设置于造型工艺柱5的上端或造型工艺柱5内,即可以在设置造型工艺柱5的时候将花架3安装于造型工艺柱5的上端或者安装于造型工艺柱5内部,从而使得造型工艺柱5既能作为独立的装饰结构,也能作为固定花架3的结构,进一步提升了使用体验。优选的,造型工艺柱5与立柱2为焊接连接,保证了造型工艺柱5安装后的可靠性。值得指出的是,造型工艺柱5在立柱2上的安装包括但不局限于焊接连接,还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如插接连接,方便了造型工艺柱5的拆装。

更加具体的,底盘1为片状结构,立柱2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底盘1的中部,使得底盘1的厚度较薄,使得底盘1在摆放于桌面或地面等水平面上后,不会造成较大较大的凸起,避免引起视觉突兀,保证装饰效果,同时,还能保证立柱2能有足有大的支撑面积,保证了立柱2的稳定性,结构设计更合理。优选的,立柱2的底部焊接于底盘1上,保证了立柱2在底盘1上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底盘1和立柱2之间的连接还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如立柱2插接或螺钉连接于底盘1上,利于拆装,方便收纳。

更加具体的,立柱2高度大于或等于60cm,即立柱2的高度为60cm以上,可在摆放于宴会桌上后,立柱2的长度能将花架3等结构支撑在视觉平视的范围外,避免了对坐在宴会桌旁的客人的视线的遮挡,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菜盘4为圆盘型结构,菜盘4焊接于立柱2上,使得菜盘4的形状能与大部分圆形的宴会桌的形状匹配,从而保证了装饰的协调性,同时,也能满足宴会桌的桌面转动时的使用需求,且使得放置于菜盘4上的菜品呈环形摆放,方便客人夹菜,适应性更高,另外,将菜盘4和立柱2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可保证菜盘4和立柱2连接的可靠性,提高了菜盘4的承载能力,结构更稳定。

更加具体的,菜盘4包括若干支撑杆41和若干环形圈42,若干支撑杆41呈环形阵列分布于立柱2上,且若干支撑杆41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使得支撑杆41所在的水平面内的各处均能有对应的支撑杆41进行支撑。同时,若干环形圈42的直径依次增大并同心套设于立柱2外,若干环形圈4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每一环形圈42均与每一支撑杆41连接,即通过环形圈42的依次安装,形成了多个同心布置且间隔布置的环形圈42,且每一环形圈42均能被支撑杆41支撑,从而形成了一具有镂空的盘型结构,在实现对菜品放置的同时,还能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还方便了后期对菜盘4的清理,结构设计更合理。优选的,支撑杆41和立柱2之间为焊接连接,支撑杆41和环形圈42之前同样为焊接连接,保证了菜盘4自身以及菜盘4在立柱2上安装的可靠性。

更加具体的,花架3的中部设置有贯穿花架3的穿线孔31,可方便使用者在后期插花的过程时,将其它装饰物安装于滑架上,如将灯带安装于花架3上后,灯带的电源线可从穿线孔31中引出,结构设计更合理,利于功能的拓展。

更加具体的,用于支撑花架3和菜盘4的立柱2为变截面结构,此时,立柱2的下端的横截面大于立柱2的上端的横截面,菜盘4设置于立柱2横截面大的一端,即安装有后期承重较大的菜盘4的一端为立柱2横截面大的一端,而重量较轻的花架3等结构位于立柱2横截面小的一端,既能保证其承载能力,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还能减小立柱2遮挡住的事业,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立柱2为空心的管状结构,可有效减轻立柱2的重量,节省了成本,方便了整体结构的转移,同时也能防止意外倾倒后压坏其它物件或砸伤客人的问题,安全保障性更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宴席用花架,包括底盘1、立柱2、花架3以及菜盘4,通过将立柱2竖直设置于底盘1上,并于立柱2的上端设置有花架3,实现了将花架3支撑于高度较高的位置处,避免了花架3插花后遮挡住坐在宴会桌旁的客人的视线,在保证装饰效果的同时提升了使用体验,另外,于立柱2上还设置有菜盘4,通过菜盘4为因宴会桌的桌面空间有限而无法完全放下的菜品提供了摆放平台,实现了菜品的双层放置,可以摆放更多的菜品,从而满足了菜品较多时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提升了使用体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