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餐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所享用的菜肴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希望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吃到美味佳肴。然而,这样美好的目标在目前家庭设备条件下并不能轻易达到。大多家庭成员并不是烹制菜肴的专业人员,烹制技术十分有限,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另外,烹制菜肴是一项十分烦琐、费时的劳作,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做饭成为辛苦工作一天的人们逃不脱的负担,成为限制人们享受家庭生活和良好休息的因素。
还需要提及的是,现代社会单独居住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子女因工作及自己家庭原因很难每天去照顾老人。老年人因餐饮量小、做饭繁琐或忌口等原因,许多老年家庭减少一日用餐次数,或者是食用剩菜剩饭,这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人们对美味佳肴的向往与烹制人员的操作水平之间的矛盾,人们为享受家庭温暖而在家中用餐与烹制水平和繁重的厨房劳作之间的矛盾,迫切需求一款简单易操作的自动炒菜设备来解决上述矛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炒菜机,既能够简化烹制菜肴的繁琐流程,又能提升菜肴的丰富度和美味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炒菜机主架、炒菜机附架、炒锅、固态调料机构、液态调料机构,所述炒锅支撑在炒菜机主架上,所述炒菜机附架的下部设置有触控面板和控制器,炒菜机附架的上部连接有固态调料机构,所述液态调料机构连接在炒菜机主架的后侧。
所述固态调料机构包括固态调料盒、料盒平台、平台移动装置、料盒翻转装置,固态调料盒置于料盒平台上,所述料盒平台与所述炒菜机附架的上部形成移动副;所述平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料盒平台下方的齿条、与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齿轮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炒菜机附架上,齿轮轴与第一微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微电机固定在炒菜机附架内;所述料盒翻转装置包括翻转轴、翻转臂、支撑臂和安装轴,固态调料盒的出料口下侧设置有凹槽,翻转臂的一端与凹槽对应,翻转臂的另一端固定在翻转轴上,所述翻转轴的一端与第二微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微电机固定在炒菜机附架内,翻转轴的另一端转接在炒菜机附架上,固态调料盒的下侧设置有滑移槽,支撑臂的一端与滑移槽形成滑移副,支撑臂的另一端与安装轴转接,安装轴固定在料盒平台的安装槽内;第一微电机和第二微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连。
所述液态调料机构包括液态调料桶、加料管、料桶放置台,所述液态调料桶置于料桶放置台上,料桶放置台通过软管与微型液泵的进口连接,加料管的一端与微型液泵的出口连接,加料管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炒锅的锅盖上,微型液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
所述锅盖上设置有第三微电机和搅拌铲,搅拌铲与第三微电机连接,锅盖上还连接有揭合臂,揭合臂与揭合轴连接,揭合轴的一端转接在所述炒菜机主架上,揭合轴的另一端与第四微电机连接,第四微电机安装在所述炒菜机附架内,第三微电机和第四微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
所述炒菜机主架内安装有加热件和温度传感器,炒菜机主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炒锅的支撑压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炒菜机能够自动对菜品进行加工,且能在触控面板上选择合理的美味菜肴来进行烹饪,食材搭配营养科学,饭菜制作流程清晰,对操作者的烹饪技术水平要求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态调料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态调料盒翻转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态调料盒翻转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炒菜机附架,20.炒菜机主架,201.支撑压块,30.触控面板,40.炒锅,501.固态调料盒,502.料盒平台,503.安装槽,504.出料口,505.凹槽,506.滑移槽,511.翻转轴,512.翻转臂,513.支撑臂,514.安装轴,531.齿条,532.齿轮,533.轴承座,601.液态调料桶,602.料桶放置台,603.加料管,604.微型液泵,70.锅盖,801.搅拌铲,802.揭合臂,803.揭合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1至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中的自动炒菜机,包括炒菜机主架20、炒菜机附架10、炒锅40、固态调料机构、液态调料机构。炒锅40支撑在炒菜机主架20上,炒菜机附架10的下部设置有触控面板30和控制器,炒菜机附架10的上部连接有固态调料机构,液态调料机构连接在炒菜机主架20的后侧。炒菜机主架20内安装有加热件,炒菜机主架2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炒锅的支撑压块201。
本实施例的固态调料机构包括固态调料盒501、料盒平台502、平台移动装置、料盒翻转装置,固态调料盒501设置为多个,固态调料盒501内可分别盛放盐、糖、花椒、辣椒碎等,固态调料盒501置于料盒平台502上,料盒平台502可以沿着炒菜机附架20的上部移动。这里的平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料盒平台502下方的齿条531、与齿条531啮合传动的齿轮532,齿轮532通过轴承座533安装在炒菜机附架10上,齿轮轴与第一微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微电机固定在炒菜机附架10内。料盒翻转装置包括翻转轴511、翻转臂512、支撑臂513和安装轴514,固态调料盒501的出料口504下侧设置有凹槽505,翻转臂512的一端与凹槽505对应,翻转臂512的另一端固定在翻转轴511上,翻转轴511的一端与第二微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微电机固定在炒菜机附架10内,翻转轴511的另一端转接在炒菜机附架10上,固态调料盒501的下侧设置有滑移槽506,支撑臂513的一端与滑移槽506形成滑移副,支撑臂513的另一端与安装轴514转接,安装轴514固定在料盒平台502的安装槽503内;第一微电机和第二微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连。
本实施例的液态调料机构包括液态调料桶601、加料管603、料桶放置台602,液态调料桶601置于料桶放置台602上,料桶放置台602通过软管与微型液泵604的进口连接,加料管603的一端与微型液泵604的出口连接,加料管603的另一端固定在炒锅40的锅盖70上,微型液泵604与控制器电连。这里的液态调料桶601可以设置多个,分别用于盛放酱油、醋、味极鲜、料酒等,本实施例里设置了三个液态调料桶601,每个液态调料桶601分别对应一个微型液泵604。
本实施例的锅盖70上设置有第三微电机和搅拌铲801,搅拌铲801与第三微电机连接,锅盖70上还连接有揭合臂802,揭合臂802与揭合轴803连接,揭合轴803的一端转接在炒菜机主架20上,揭合轴803的另一端与第四微电机连接,第四微电机安装在炒菜机附架10内,第三微电机和第四微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连。
开启自动炒菜机电源,从触控面板30上推荐的菜单上选择菜品,再选择选口味,比如咸度是清淡还是正常、辣度是不辣、微辣或辣等。根据推荐的食材种类和用量来准备好食材。
接下来从触控面板30上选择开始炒菜,炒菜机主架20上的加热件开始工作,这里的加热件可以是电磁微波炉。根据提示,先向炒锅40内加入食用油加热至预设温度后,控制器控制第二微电机启动,带动翻转轴511运动,翻转臂512转动同时卡到固态调料盒501的凹槽505内带着固态调料盒501移动,由于支撑臂513与滑移槽506之间的运动副为滑移副,此时固态调料盒501会随翻转臂512转动并相对料盒平台502移动,直至支撑臂513的端部接触到滑移槽506后端,固态调料盒501仅随翻转臂512转动,而支撑臂512将固态调料盒501的后端掀起,便于盒体内部的调料从出料口504加入到炒锅40中,比如这个过程将花椒加入炒锅40中,增加香味并能防热油溅出。
再放入葱姜等辅料进行加热,然后放入食材主料进行加热。控制器会根据温度和时间来自动调节第四微电机启动,带动揭合轴803运动,揭合臂802转动从而将锅盖70扣到炒锅40上;控制第三微电机启动,带动搅拌铲801运动对食材主料进行搅拌,使其加热均匀避免糊锅;控制液态调料如酱油所对应的微型液泵604启动,酱油从加料管603加入到炒锅40中;控制固态调料如盐的加入,第一微电机启动,齿轮532带动齿条531移动,料盒平台502移动至盛装盐的固态调料盒501到位,第二微电机启动,料盒翻转装置动作,将盐加入到炒锅40中,此过程中翻转臂512已归位,与固态调料盒501不接触,固态调料盒501可随着料盒平台502移动。如需加水,自动炒菜机的触控面板30上会给出提示,并打开锅盖70,加水完毕后锅盖70自动扣好。菜品完成后,加热件停止工作,锅盖70打开,等待操作者将菜品盛出食用。
操作者也可根据自身的烹饪技术水平和口味要求,切换成仅从触控面板30上选择需要加工制作的菜品,根据其提示来人工炒菜,既能体验做饭的乐趣,也能保证菜品的口感风味。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