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睡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62998发布日期:2021-10-16 09:2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婴儿睡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睡袋。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认识到需要给宝宝独立的睡眠空间,而独自睡觉的宝宝,睡眠中蹬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婴儿睡袋作为可以防止宝宝蹬被着凉的睡眠用品,应运而生,并得到诸多父母们的青睐。但是传统的婴儿睡袋大多都是整体包裹身体,很多婴幼儿喜欢投降式的睡姿,手臂总爱伸出睡袋,因而容易着凉感冒。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固定婴儿手臂、结构简单且便于使用的婴儿睡袋,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结构简单且便于使用的婴儿睡袋。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睡袋,其包括袋本体及设于袋本体中的手臂固定结构,手臂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片,固定片沿袋本体的横宽方向布置于袋本体之内壁上,并可在固定片与袋本体之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婴儿手臂的限位空间,限位空间的大小可调。
6.较佳地,固定片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连接端与自由端对应连接于袋本体的左右两相对侧,且连接端与自由端二者之至少一者与袋本体可拆卸地连接。
7.较佳地,固定片的数量为一片,固定片的连接端与袋本体的相对左侧固定连接,固定片的自由端与袋本体的相对右侧可拆卸地连接。
8.较佳地,固定片的数量为两片,袋本体的左右两相对侧对应婴儿手臂的位置处各设有一固定片,两固定片的自由端可拆卸地连接。
9.较佳地,两固定片呈对称的布置。
10.较佳地,两固定片的自由端可拆卸地叠置连接、搭接或对接。
11.较佳地,手臂固定结构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设于两固定片的自由端之间,用于实现两固定片的自由端之间的可拆卸地连接。
12.较佳地,手臂固定结构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设于袋本体之内壁与自由端之间或/和袋本体之内壁与连接端之间,用于实现自由端或/和连接端与袋本体之内壁之间的可拆卸地连接。
13.较佳地,连接件为可拆卸配合的固定扣与固定环、插接扣、按扣、魔术贴或绑带中的任一种。
14.较佳地,手臂固定结构还包括调节件,调节件设于两固定片的自由端之间、至少一固定片的连接端与自由端之间或者至少一固定片的连接端与袋本体之内壁之间,调节件沿袋本体的横宽方向布置并具有至少一个调节段位,用以调节限位空间的大小。
15.较佳地,手臂固定结构还包括调节件,调节件设于袋本体之内壁与自由端之间、袋本体之内壁与连接端之间或固定片的连接端与自由端之间,调节件沿袋本体的横宽方向并布置具有至少一个调节段位,用以调节限位空间的大小。
16.较佳地,调节件为可拆卸配合的固定扣与固定环、抽拉绳、按扣、魔术贴或绑带中的任一种。
17.较佳地,固定片呈矩形,固定片的自由端具有一定弧度。
18.较佳地,固定片可收纳于或收折于袋本体之内壁上。
19.较佳地,手臂固定结构还包括收纳袋,收纳袋设于袋本体之内壁上,且位于靠近固定片的连接端的位置处,固定片可向着收纳袋的方向翻卷以收纳于收纳袋中。
20.较佳地,固定片的连接端固定连接于收纳袋的内壁或外壁的边缘处、固定片的自由端可向着收纳袋的方向翻卷以收纳于收纳袋内。
21.较佳地,收纳袋车缝连接于或可拆卸地连接于袋本体之内壁上,且收纳袋的袋口可设置封口件。
22.较佳地,手臂固定结构还包括收纳袋,固定片上靠近连接端的位置处车缝连接有一布片,布片与固定片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收纳袋。
23.较佳地,手臂固定结构还包括收折件,收折件设于袋本体之内壁上,且沿袋本体之横宽方向布置于固定片的左右两相对侧,使得折叠后的固定片可固定于袋本体上。
24.较佳地,收折件为可拆卸配合的固定扣与固定环、插接扣、按扣、魔术贴或绑带中的任一种。
25.较佳地,固定片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26.较佳地,袋本体包括连接成一体的袋身与头盖,头盖凸设于袋身的顶侧端,固定片沿袋身的横宽方向布置于袋身上,袋身上设有沿其纵长方向布置的可闭合的开口。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婴儿睡袋的手臂固定结构设置于袋本体中,便于携带及使用,其中,手臂固定结构的固定片沿袋本体的横宽方向布置于袋本体之内壁上,从而可在固定片与袋本体之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婴儿手臂的限位空间,当婴幼儿躺在睡袋中时,婴幼儿的上半身可包裹于由固定片与袋本体之内壁所限定的限位空间内,从而对婴幼儿的手臂的活动进行限定,有效防止手臂从睡袋中伸出,从而避免受凉感冒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睡袋结构简单,且便于使用。另外,由于限位空间的大小可调,便于婴幼儿于睡袋中的安置,进一步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并且便于不同体型的婴幼儿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婴儿睡袋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婴儿睡袋实施例一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29.图2是实施例一中手臂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实施例一中手臂固定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31.图4是手臂固定结构的收纳袋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32.图5是手臂固定结构的收纳袋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33.图6是手臂固定结构的固定片收纳于收纳袋中的示意图。
34.图7是手臂固定结构的收折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是手臂固定结构的固定片收折于收折件中的示意图。
36.图9是本实用新型婴儿睡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0是实施例二中手臂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39.参考图1

8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婴儿睡袋100包括袋本体10及设于袋本体10中的手臂固定结构20,手臂固定结构20用于对安睡于袋本体10中的婴幼儿的手臂的活动进行限定,防止手臂伸出袋本体10外而着凉。其中,手臂固定结构20包括固定片21,固定片21沿袋本体10的横宽方向布置于袋本体10之内壁上,从而可在固定片21与袋本体10之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婴幼儿手臂的限位空间20a。当婴幼儿安睡于婴儿睡袋100中时,婴幼儿的上半身被包裹于该限位空间20a中,固定片21可有效限制婴幼儿的活动幅度,防止其手臂伸出限位空间20a,从而避免着凉,固定片21还可护住婴幼儿的胸口及肚子,从而起到加强保温的作用。另外,为了适应不同形体及年龄段的婴幼儿的使用,限位空间20a的大小可调。
40.参考图1和图2所示,袋本体10整体呈“凸”字形,其包括连接成一体的袋身11与头盖12。袋身11呈筒状以供婴幼儿安睡于其中,头盖12凸设于袋身11的顶侧端,以便婴幼儿的头颈部位于袋身11外,固定片21具体沿袋身11的横宽方向布置于袋身11的相对上侧。具体地,头盖12中设有对婴幼儿的头颈部进行支撑固定的固定部121,从而可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及舒适性。为了便于使用,袋身11上设有沿其纵长方向布置的开口,该开口处可通过封口件13进行开合。使用时,可操作封口件13将袋身11上的开口打开,从而可方便的将婴幼儿安放于袋身11中,婴幼儿的上半身相应包裹于限位空间20a中,再通过封口件13将开口闭合即可将婴幼儿安全且温暖的包裹于筒状的袋身11中。其中,封口件13为拉链、按扣、魔术贴或绑带中的任一种。
41.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婴儿睡袋100可安置于婴儿床、婴儿车、婴儿摇篮及婴儿提篮等幼儿载具200中。安置于幼儿载具200中时,可如图1所示,通过手臂固定结构20与卷呈筒状的袋身11实现双重保温的作用。当温度及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亦可如图2所示,将袋身11的开口打开,仅通过手臂固定结构20进行保温即可。
42.以下参考图2

8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婴儿睡袋100中手臂固定结构2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43.结合图2和图3所示,固定片21整体呈矩形,为了优化结构,固定片21的自由端可具有一定弧度。固定片21具有位于其首尾两端的连接端211与自由端212,连接端211与自由端212对应连接于袋本体10之内壁的左右两相对侧。为了便于使用,固定片21可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从而便于将婴幼儿的上半身包裹于限位空间20a中。优选地,连接端211与自由端212二者之至少一者与袋本体10之内壁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可更加方便的将婴幼儿的上半身包裹于限位空间20a中。
44.结合图2和图3所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片21的数量为一片,固定片21的连接端211与袋本体10之内壁的相对左侧固定连接,固定片21的自由端212与袋本体10之内
壁的相对右侧可拆卸地连接,一端固定连接而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的设置,结构简单且便于使用及携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连接端211与自由端212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袋本体10的左右两相对侧,从而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固定片21组接于袋本体10上或从袋本体10上取下,使用灵活,适应性强。
45.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手臂固定结构20还包括连接件22,连接件22可设于袋本体10之内壁与自由端212之间或/和袋本体10之内壁与连接端211之间,用于实现自由端212或/和连接端211与袋本体10之内壁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连接件22为可拆卸配合的固定扣与固定环、插接扣、按扣、魔术贴或绑带中的任一种。
46.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手臂固定结构20还包括调节件23,调节件23设于袋本体10之内壁与自由端212之间、袋本体10之内壁与连接端211之间或固定片21的连接端211与自由端212之间,调节件23具体沿袋本体10的横宽方向布置且具有至少一个调节段位,使得自由端212与袋本体10之间、连接端211与袋本体10之间的连接位置可调节,或者,固定片21的连接端211与自由端212之间的间距可调,从而可调整限位空间20a的大小。其中,调节件23为可拆卸配合的固定扣与固定环、抽拉绳、按扣、魔术贴或绑带中的任一种。
47.参考图2所示,连接件22可选用按扣,其包括设于袋本体10之内壁上的公扣221与设于固定片21之自由端212上的母扣222,通过公扣221与母扣222的配合,简单且有效的实现固定片21之自由端212与袋本体10之内壁间可拆卸的连接。而为了实现对限位空间20a的大小的调节,调节件23可选用穿置于固定片21上的抽拉绳,通过操作抽拉伸缩小或放大固定片21的相对长度,以调节限位空间20a的大小。优选地,还可将连接件22的公扣221的数量设为多个,多个公扣221沿袋本体10之内壁的横宽方向呈间隔开的排布,自由端212上的母扣222可与多个公扣221选择性的扣接,从而可调整自由端212与袋本体10之内壁之间的连接位置,相应改变限位空间20a的大小。此时,连接件22即可起到调节件23的调节作用,有效简化了结构。优选地,为了加强固定片21之自由端212与袋本体10之间的连接,连接件22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连接件22可沿袋本体10的纵长方向间隔开地布置于袋本体10之内壁与自由端212的对应位置处,从而通过多点连接以提高连接的牢固度,防止婴幼儿活动时将连接件22的公扣221与母扣222分离。
48.参考图3所示,连接件22可选用魔术贴,其包括设于袋本体10之内壁上的公贴223与设于固定片21之自由端212上的母贴224,通过公贴223与母贴224的粘扣配合,简单且有效的实现固定片21之自由端212与袋本体10之内壁间可拆卸的连接。并且,选用魔术贴作为连接件22,可有效简化结构,只需对魔术贴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改变,长度的改变可简单且有效的实现自由端212与袋本体10之内壁之间的连接位置的调整,从而改变限位空间20a的大小,宽度的改变可有效增大粘扣面积,从而加强连接。
49.结合图4和图6所示,固定片21可收纳于袋本体10之内壁上,便于携带及使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手臂固定结构20还包括收纳袋24,收纳袋24设于袋本体10之内壁上,且位于靠近固定片21的连接端211的位置处,固定片21可向着收纳袋24的方向翻卷以收纳于收纳袋24中。其中,固定片21的连接端211固定连接于收纳袋24的内壁或外壁的边缘处,固定片21的自由端212可向着收纳袋24的方向翻卷以收纳于收纳袋24内。收纳袋24具体可车缝连接于袋本体10之内壁上,结构简单。收纳袋24也可设置为可拆卸地连接于袋本体10之内壁上,从而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收纳袋24实现固定片21于袋本体10上的组接与拆卸,有
效提高婴儿睡袋100的适应性。优选地,收纳袋24的袋口可设置封口件(图中未示出),使得固定片21更好的保持在收纳状态。具体地,封口件为可拆卸配合的固定扣与固定环、拉绳、按扣、魔术贴或绑带中的任一种。
50.结合图5和图6所示,为了简化收纳袋24的结构,也可在固定片21上靠近连接端211的位置处车缝连接一布片241,固定片21设于袋本体10之内壁上,布片241的三边与固定边21车缝连接,另一边未连接,从而在布片241与固定片21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收纳袋24,亦可将固定片21收纳于收纳袋24中。
51.结合图7和图8所示,固定片21还可收折于袋本体10之内壁上。具体地,手臂固定结构20还包括收折件25,收折件25设于袋本体10之内壁上,且沿袋本体10之横宽方向布置于固定片21的左右两相对侧,使得折叠后的固定片21可固定于袋本体10上。具体地,收折件25为可拆卸配合的固定扣与固定环、插接扣、按扣、魔术贴或绑带中的任一种。如图7所示,收折件25选用按扣,其包括布置于固定片21的左右两相对侧的公扣251与母扣252,通过公扣251与母扣252的扣接配合,简单且有效的实现对折叠后的固定片21的固定。如图8所示,收折件25也可选用可拆卸配合的固定扣251与固定环252。
52.以下参考图9

10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婴儿睡袋100中手臂固定结构2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53.其与实施例一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片21的数量为两片,袋本体10之内壁的左右两相对侧对应婴儿手臂的位置处各设有一固定片21。具体地,两固定片21的连接端211对应连接于袋本体10之内壁的左右两相对侧,两固定片21的自由端212可拆卸地连接。其中,连接时,位于相对下侧的固定片21的被遮挡的部分在图9中用虚线示意。两固定片21可呈对称的布置,或者,两固定片21也可呈大小不等的布置。
54.具体地,两固定片21可拆卸地叠置连接、搭接或对接。则两固定片21的自由端212之间相应设有连接件22,用于两自由端212间的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设于两自由端212之间的连接件22可选择魔术贴,魔术贴的公贴223与母贴224如图9中虚线所示,从而通过公贴223与母贴224的可选择性的粘扣既可起到连接的作用,亦可起到调节二者连接位置的作用,从而无需增设调节件23。当然,也可以是在两固定片21的自由端212上沿袋本体10的横宽方向布置多个按扣式的连接件22,用以调节两固定片21间的连接位置。调节件23除了设于两固定片21的自由端212之间外,还可设于至少一固定片21的连接端211与自由端212之间或者至少一固定片21的连接端211与袋本体10之内壁之间,也可对限位空间20a的大小进行调节。
5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婴儿睡袋100的手臂固定结构20设置于袋本体10中,便于携带及使用,其中,手臂固定结构20的固定片21沿袋本体10的横宽方向布置于袋本体10之内壁上,从而可在固定片21与袋本体10之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婴儿手臂的限位空间20a,当婴幼儿躺在睡袋中时,婴幼儿的上半身可包裹于由固定片21与袋本体10之内壁所限定的限位空间20a内,从而对婴幼儿的手臂的活动进行限定,有效防止手臂从睡袋中伸出,从而避免受凉感冒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睡袋100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另外,由于限位空间20a的大小可调,便于婴幼儿于睡袋中的安置,进一步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并且便于不同体型的婴幼儿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婴儿睡袋100的适应性。
5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婴儿睡袋100的其他部分的结构及连接方式等非本实
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重点,故在此不再做详细说明。
5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