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孕妇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妇产科的孕妇如厕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2.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为了解决孕妇如厕困难的问题,需要使用到一种辅助装置方便孕妇如厕。
3.现有市场上的孕妇如厕装置都是将装置固定到马桶旁边,这样孕妇非常容易被装置的组件磕碰伤到,且当孕妇顺利将儿童产下后,该装置又要拆卸,卫生间墙面就会受到损坏,不便于使用且危险系数也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孕妇非常容易被装置的组件磕碰伤到,且当孕妇顺利将儿童产下后,该装置又要拆卸,卫生间墙面就会受到损坏,不便于使用且危险系数也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妇产科的孕妇如厕辅助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妇产科的孕妇如厕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固定底盘,第一支撑杆,手握支撑杆,升降导线导轨,固定支撑柱,腹部托起布,固定环,固定槽,穿过槽,升降条槽和第二支撑杆,其中:所述支撑固定底盘上方端面一侧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端与所述手握支撑杆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杆内侧表面设置有一个所述升降导线导轨;所述升降导线导轨通过铰接方式与所述固定支撑柱一端相连;所述固定支撑柱上设置有一个所述腹部托起布;所述固定支撑柱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卡在所述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置在所述穿过槽;所述穿过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穿过槽设置在所述升降条槽上;所述支撑固定底盘的上方端面另一侧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
7.优选的,所述手握支撑杆是采用圆弧形状制成的手握杆;所述手握支撑杆下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相连;所述手握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组成在一起呈
‘
u’形结构;所述支撑固定底盘是采用矩形板制成的底盘。
8.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撑柱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内侧之间;所述固定支撑柱一端通过铰链和移动块与所述升降导线导轨相连;所述固定支撑柱另一端安装的所述固定环形状为半圆环;所述固定环的直径最少有3 厘米。
9.优选的,所述腹部托起布整体是采用亚麻编织而成的宽布;所述腹部托起布形状为圆弧形状;所述腹部托起布外围编织有一层羊毛绒;所述腹部托起布两端通过两个所述固定支撑柱拉扯呈圆弧形状。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槽,所述穿过槽和所述升降条槽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杆内侧表
面;所述固定槽和所述穿过槽组成在一起呈
‘
t’字槽;所述穿过槽和所述升降条槽组成在一起呈
‘
e’字条槽;多个所述穿过槽上下之间最少有3厘米的间距。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2.(1)本方案使用时,腹部托起布的设置,腹部托起布可以将孕妇的腹部下方托起,从而使得孕妇在如厕的时候可以避免因腹部过多而出现腿根不适和麻木的情况;
13.(2)升降条槽的设置,有利于通过升降条槽进行调节腹部托起布的高度,避免因各个孕妇的腹部下方位置不一样或是不一致所出现无法扩展使用人群,便于减少局限性;
14.(3)本实用新型便于通过放置到厕所马桶两侧,便于移动和搬运,不需要将厕所破坏,减少使用和安装所需的代价。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妇产科的孕妇如厕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妇产科的孕妇如厕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妇产科的孕妇如厕辅助装置图1的升降条槽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支撑固定底盘,2第一支撑杆,3手握支撑杆,4升降导线导轨,5 固定支撑柱,6腹部托起布,7固定环,8固定槽,9穿过槽,10升降条槽,11 第二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实施例一
21.参照图1
‑
3,一种妇产科的孕妇如厕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固定底盘1,第一支撑杆2,手握支撑杆3,升降导线导轨4,固定支撑柱5,腹部托起布6,固定环7,固定槽8,穿过槽9,升降条槽10和第二支撑杆11,其中:所述支撑固定底盘1上方端面一侧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上端与所述手握支撑杆3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杆2内侧表面设置有一个所述升降导线导轨4;所述升降导线导轨4通过铰接方式与所述固定支撑柱5一端相连;所述固定支撑柱5上设置有一个所述腹部托起布6;所述固定支撑柱5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固定环7;所述固定环7卡在所述固定槽8;所述固定槽8设置在所述穿过槽9;所述穿过槽9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穿过槽9设置在所述升降条槽10上;所述支撑固定底盘1的上方端面另一侧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1。
22.施例中,所述手握支撑杆3是采用圆弧形状制成的手握杆;所述手握支撑杆3下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1上端相连;所述手握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2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1组成在一起呈
‘
u’形结构;所述支撑固定底盘1是采用矩形板制成的底盘。
23.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撑柱5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2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1 内侧之间;所述固定支撑柱5一端通过铰链和移动块与所述升降导线导轨4相连;所述固定支撑柱5另一端安装的所述固定环7形状为半圆环;所述固定环7 的直径最少有3厘米。
24.施例中,所述腹部托起布6整体是采用亚麻编织而成的宽布;所述腹部托起布6形
状为圆弧形状;所述腹部托起布6外围编织有一层羊毛绒;所述腹部托起布6两端通过两个所述固定支撑柱5拉扯呈圆弧形状。
25.施例中,所述固定槽8,所述穿过槽9和所述升降条槽10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杆11内侧表面;所述固定槽8和所述穿过槽9组成在一起呈
‘
t’字槽;所述穿过槽9和所述升降条槽10组成在一起呈
‘
e’字条槽;多个所述穿过槽9 上下之间最少有3厘米的间距。
26.本实施例中,使用时,优先将本装置放置到厕所马桶两侧,孕妇下蹲后,将本装置拉倒自身前方,孕妇便可以将自身腹部的下方放置到腹部托起布6上方,此时,腹部托起布6便可以将孕妇的腹部下方托起,当孕妇腹部的下方低于腹部托起布6时,通过两个固定支撑柱5一端的固定环7从固定槽8取出,然后固定支撑柱5上的固定环7通过升降条槽10进行向下移动,当移动的合适的位置后,将固定支撑柱5上的固定环7穿进穿过槽9进入到固定槽8内部,这时固定槽8便可以通过固定环7将固定支撑柱5固定到该位置。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