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60198发布日期:2021-07-06 20:1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调节枕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寝具,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节枕头。


背景技术:

2.现在的人由于长时间坐着办公或者长时间开车和低头看手机压迫颈椎间盘导致患颈椎病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医生提醒患颈椎病的人晚上睡觉要平躺不要垫枕头保持头部与身体的平直来保护颈椎,缓解颈椎病,但是在没有枕头情况下侧身睡时头会向下歪在床面上,产生不舒服或脖子疼的现象,侧身睡没有枕头垫对颈椎不利。
3.现有的枕头都是一个固定高度,不能随着平躺和侧身睡的转变自动调节高低,因此迫切需要创新一种可以随着睡姿的改变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适应人们的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改变高度的自动调节枕头。
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调节枕头,包括头枕气囊、设在头枕气囊一侧且位于两端的侧气囊,所述侧气囊与头枕气囊之间设有气道,头枕气囊或侧气囊上设有充气阀。
7.所述头枕气囊或侧气囊上设有限压阀。
8.所述两侧气囊之间设有连接片。
9.所述连接片是将两个侧气囊安按所需宽度连接固定,防止气囊移动,采用单片结构,可以覆盖在侧气囊上面,也可以垫在两个侧气囊下面,连接片与侧气囊的黏贴,采用具有黏贴吸附功能的材料,也可以使用魔术贴、按扣等方式连接。所述连接片也可以采用分别连接在两个侧气囊上的两片结构,两块连接片中间通过搭接结构连接,用以调节两个侧气囊之间的距离。
10.所述侧气囊为条状,由相互连通的一根位于外侧的粗气囊和一根位于内侧的细气囊组成。
11.所述头枕气囊的内部在上下面之间设有连接部件。
12.所述侧气囊的外侧设置有放置手臂的凹坑。
13.所述侧气囊内侧设置成三角形或圆弧形。
14.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利用人体变换睡姿时,头部和身体可分别作用头部气囊和侧气囊,来改变头部气囊的气压,实现自动调整枕头高度的目的,具有仰卧时枕头低,侧卧时枕头自动升高支撑头部使颈部处于水平的功能,起到保护颈椎,促进健康睡眠的作用。
16.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9.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20.图4—图6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中侧气囊的不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调节枕头,包括头枕气囊1、设在头枕气囊1一侧且位于两端的侧气囊2、3,所述侧气囊2、3与头枕气囊之间设有气道9,所述侧气囊2、3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人体体型调节宽度,两侧气囊2、3之间设有连接片7,头枕气囊1或一个侧气囊上设有充气阀6,头枕气囊1或一个侧气囊上设有限压阀5。
22.见图1—图3,头枕气囊1的内部在上下面之间沿连接位置4设有连接部件10,连接位置4可以设置成条形、弧形、点状可以竖向、横向,连接部件1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左右位置不同高度,或前后位置不同高度。连接部件10的作用是拉住头枕气囊1的上下两个面,防止中间鼓起,保持枕头成一个平面状。
23.两个侧气囊2、3均为条状,分别由相互连通的两个或多个气囊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一个侧气囊2由相互连通的一根位于外侧的粗气囊201和一根位于内侧的细气囊202组成,另一个气囊3由相互连通的一根位于外侧的粗气囊301和一根位于内侧的细气囊302组成。每个侧气囊2、3也可采用单个气囊。
24.侧气囊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如图4所示,在侧气囊2外侧设置放置手臂的凹坑203,提高舒适性能;如图5、6所示,或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将侧气囊2内侧设置成三角形或圆弧形,向内侧延长气囊的侧边,可改变侧气囊2起始受压位置来决定头枕气囊1的充气状态;同理,也可以将侧气囊3采用侧气囊2相同的设置。
25.头枕气囊1内部可以装入蓬松填充物保持不充气时一个美观的枕头,不会皱皱巴巴的感觉,填充物可增加舒适性。头枕气囊1和侧气囊2、3外部可以覆盖各种布料、皮革等,填充物或覆盖物的作用是感觉枕头柔软舒适。
26.限压阀5的作用是,当头枕气囊1和侧气囊2、3过量充气或意外挤压时,气体可以从限压阀泄压,不至于使头枕气囊1和侧气囊2、3破裂,限压阀5为现有技术,可以是自复位弹性阀门,也可以是更换式膜片。
27.见图1,两侧气囊2、3之间的连接片7的作用是将两侧气囊2、3形成一个固定宽度,保持侧气囊2、3不会随意移动,不容易受压不到而失去作用。所述的连接片7为两片结构,分别连接在两个侧气囊2、3上的两片,两块连接片中间通过魔术贴8将两片连接片7搭接在一起,可以调节两个侧气囊2、3之间的距离;搭接结构也可以用四合扣、或具有吸附粘贴功能的材料相互贴合的方式连接。
28.见图6,两侧气囊2、3之间的连接片7为单片结构,一侧可以连接在头枕气囊1上,两端分别垫在两个侧气囊2、3的下面,也可以覆盖在侧气囊2、3的上面,连接片7也可以采用具有黏贴吸附功能的材料或按扣等方式连接。
2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人体仰卧入睡时上半身位于两侧气囊2、3之间,头枕在头枕气囊1上,此时在头部重力的压力下,头枕气囊1受压区的气体从气道9流到两侧气囊2、3内,使
得头枕气囊1降低高度。当人体向一侧转身时,如图2所示,身体压在对应一侧的侧气囊2上,使受压侧气囊2中的气体通过气道9流到头部气囊1中使头枕气囊1充气向上鼓起,增加高度,正好填充头侧部与肩部之间形成的高度差,使颈部处于水平状态,实现随着人体变换睡姿自动调节枕头高度的功能。
30.由于侧气囊2、3采用粗细气囊组成,翻身时,如图2所示,身体先后压迫细气囊202和粗气囊201,比较容易翻身和适应半侧睡等睡姿,使身体更轻松的挤压到气囊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