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8576发布日期:2021-11-03 14:3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商品升级换代速度的不断加快,食品加工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例如设有搅拌棒的搅拌杯往往是用于搅拌蛋白粉或者奶粉加水配比,常用于健身及养身用户。同时,也有部分办公室白领使用上述的搅拌杯用于日常搅拌奶粉或蜂蜜水,或者直接用来当作日常水杯使用。现有的搅拌杯普遍结构较复杂,搅拌棒与电机输出轴紧固配合,不能拆卸,用户不便将搅拌棒从搅拌杯中取出,导致用户不好清洗搅拌杯和搅拌棒,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用以解决现有食品加工机的搅拌棒不能拆卸且不易取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食品加工机,包括搅拌杯、盖合于搅拌杯的杯盖和固定于搅拌杯的电控组件,电控组件包括电机,搅拌杯中设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棒,电机的输出轴伸入至搅拌杯中,搅拌棒的底端与输出轴可拆卸地连接,搅拌棒的顶端向搅拌杯的杯口延伸形成拿捏部。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食品加工机,通过将搅拌棒的底端设置成与输出轴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使得在使用完食品加工机后,如用户需要对搅拌棒进行清洗,用户可直接将搅拌棒从输出轴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清洗更加方便,同时,将搅拌棒拆卸下来后还方便对搅拌杯的清洗,使得搅拌杯中原先不易清洗的死角也能方便的清洗。此外,本技术的搅拌棒的顶端向搅拌杯的杯口延伸形成拿捏部,使得搅拌棒顶端距离杯口小,方便用户将其拿取出来,同时搅拌棒的顶端还设置有拿捏部,方便了用户抓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升了用户体验。
6.在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搅拌棒的顶端凸出并且外径逐渐扩大以形成拿捏部。
7.通过将拿捏部设计成自搅拌棒的顶端凸出并且外径逐渐扩大的形式,一方面用户在拿取搅拌棒时手抓住拿捏部的底端向上用力,外径是逐渐扩大的结构增大了手与拿捏部之间的摩擦力,使搅拌棒不易滑脱,用户在拿取搅拌棒时更加省力;另一方面,拿捏部和搅拌棒是一体成型的,无需再另外设置连接件实现拿捏部与搅拌棒连接,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提高了装配效率。
8.在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搅拌棒的底端设有内凹的定位孔,输出轴过盈插设在定位孔中。
9.通过在搅拌棒底端设置内凹的定位孔,实现搅拌棒的插拔连接,无需设置额外的连接件等进行两者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使得搅拌棒的装卸更加便捷,用户无需繁琐的装
配即可完成搅拌棒的装配,同时降低了食品加工机的生产成本。此外,输出轴与定位孔过盈配合,可确保搅拌棒轴向直接拆装,同时使得搅拌棒安装到位后能够稳定的随输出轴转动,连接可靠有效,不会产生打滑等现象,避免两者之间连接不稳定导致搅拌棒在使用过程中脱离输出轴,影响食物制作过程甚至发生危险。
10.在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拿捏部距搅拌杯的杯口的纵向距离s与搅拌杯的高度h满足:s≤1/3h。
11.拿捏部距离搅拌杯的杯口的纵向距离满足上述条件,避免拿捏部距离搅拌杯的杯口过小时可能导致拿捏部触碰到杯盖,以致搅拌棒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同时避免拿捏部距离搅拌杯的杯口过大时导致用户不易拿取到搅拌棒,保证用户手深入搅拌杯时可较为轻松的接触到拿捏部,从而比较省力的拿取出搅拌棒。
12.在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拿捏部高于搅拌杯的最大水位线,高出距离l为1

20mm。
13.通过将拿捏部设置在最高水位线的上方,避免拿捏部与食物接触,导致用户在拿取搅拌棒时触碰到搅拌杯内的食物,搅拌杯内的食物在加工完成后温度较高,如果用户触碰到食物会带来不好的接触体验,搅拌杯内的食物也有可能会被污染。同时避免用户在拿取搅拌棒时也会因为拿捏部上附着有食物而引起打滑,导致拿取搅拌棒费力。
14.在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搅拌杯包括用于盛装食材的内杯和套接于内杯外部的外杯,内杯沿其轴向分为容纳在外杯中的遮挡段和外露于外杯的裸露段。
15.食品加工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高的热量使得内杯的温度上升较为明显,通过将食品加工机设置有套设在内杯外部的外杯,使得外杯与内杯之间形成一定的隔热间隙,内杯上的热量不易传导至外杯上,使得外杯温升较小,用户在拿取食品加工机时接触的是外杯,避免了用户直接接触内杯而带来不好的接触体验。
16.在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外杯为陶瓷杯或塑料杯,内杯为玻璃杯。
17.通过将内杯设置成玻璃杯,实现了食品加工机的内部可视化,食品加工机在工作时,用户可以直接观察到食品加工机的搅拌过程,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同时用户在往内杯中加水时也可以直接观察到内杯内的实时水位,根据自己的需求及时停止加水,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主体杯的材料选用陶瓷或者塑料,相较于玻璃材质,强度更高、支撑性更好,避免用户不小心使食品加工机摔落到地上导致其摔碎。
18.在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内杯在遮挡段与裸露段之间形成台阶部,台阶部搭接固定于外杯的杯口,且外杯的外壁与裸露部的外壁平滑过渡。
19.通过在遮挡段与裸露段之间形成台阶部,使得内杯能够借助台阶部与外杯搭接,无需设置额外的连接件即可完成内杯与外杯的连接,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装配效率。通过将外杯的外壁设置成与裸露部的外壁平滑过渡的形式,能确保整个食品加工机外观结构一致性,造型更加接近于一体化的杯子造型,提高食品加工机的美观性。
20.在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台阶部与外杯的杯口之间设有密封圈。
21.通过在台阶部与外杯的杯口之间设置密封圈,提高了外杯与内杯之间的密封性,确保来自外界的杂物或者水等不会通过外杯与内杯之间的间隙流入到两者之间的夹层中,
甚至流入位于内杯下方的其他部件,造成重要部件损坏,影响食品加工机的正常使用。
22.在便携式食品加工机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杯盖包括内盖和活动连接于内盖的外盖,内盖设有饮口,外盖设有密封垫,密封垫随外盖活动以打开或密封饮口。
23.通过将杯盖设置成内外盖的形式,保证了食品加工机的密封性,使得在携带有食物的食品加工机时,食物不会自杯盖向外流出。同时在内盖上设置饮口,相较于传统的将整个杯盖拿取下来的设计,用户只需向上打开外盖即可饮用,且饮口的开口小,用户更容易饮用食物。密封垫的设置使得外盖的密封效果更好,进一步提升了杯盖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27.附图标记列表:
[0028]1‑
搅拌杯、11

台阶部、12

内杯、13

隔热间隙;
[0029]2‑
搅拌棒、21

拿捏部、22

搅拌条、23

本体、24

定位孔;
[0030]3‑
杯盖、31

外盖、311

密封垫、32

内盖、321

饮口;
[0031]4‑
电控组件、41

电机、411

输出轴、42

电池、43

控制板;
[0032]5‑
外杯、51

螺孔;
[0033]6‑
支架、61

螺柱;
[0034]7‑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6]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7]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食品加工机,包括搅拌杯1、盖合于搅拌杯1的杯盖3和固定于搅拌杯1的电控组件4,电控组件4包括电机41,搅拌杯1中设有由电机41驱动的搅拌棒2,电机41的输出轴411伸入至搅拌杯1中,搅拌棒2的底端与输出轴411可拆卸地连接,搅拌棒2的顶端向搅拌杯1的杯口延伸形成拿捏部21。
[0038]
当用户需要对食物进行加工时,首先将食物放置在搅拌杯1中,然后将杯盖3旋合到搅拌杯1上,打开食品加工机使其工作运行,借助于电机41的高速运转,带动搅拌棒2搅拌食物以满足用户的需求,食品加工机在完成食物加工后,用户可将搅拌杯1中的食物倒入容器中然后食用,也可直接拿起食品加工机食用,当用户将搅拌杯1中的食物食用完后,需要对搅拌杯1进行清洗,但由于搅拌杯1中有搅拌棒2,所以对用户清洗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同时搅拌棒2底部还有很多死角得不到清洗,长时间使用后会积存很多污垢,严重影响用户
体验。
[0039]
本技术通过将搅拌棒2的底端设置成与输出轴411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使得在使用完食品加工机后,如用户需要对搅拌棒2进行清洗,用户可直接将搅拌棒2从输出轴411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清洗更加方便,同时将搅拌棒2拆卸下来后还方便对搅拌杯1的清洗,使得搅拌杯中原先不易清洗的死角也能方便的清洗。此外,本技术的搅拌棒2的顶端向搅拌杯1的杯口延伸形成拿捏部21,使得搅拌棒2顶端距离杯口小,方便用户将其拿取出来,同时搅拌棒2的顶端还设置有拿捏部21,方便了用户抓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升了用户体验。
[0040]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搅拌棒2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如图1所示,搅拌棒2包括连接于输出轴411的本体23和固定于本体23的搅拌条22,搅拌条22沿输出轴411的径向延伸并呈弯曲状,如此设置,一方面扩大了搅拌棒2的搅拌面积,提高了搅拌效率,另一方面,搅拌条22是呈弯曲状的,使得搅拌棒2上的死角大大减少,清洗起来更加方便。
[0041]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拿捏部21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如图1所示,搅拌棒2的顶端凸出并且外径逐渐扩大以形成拿捏部21,一方面用户在拿取搅拌棒2时手抓住拿捏部21的底端向上用力,外径是逐渐扩大的结构,增大了手与拿捏部21之间的摩擦力,使搅拌棒不易滑脱,用户在拿取搅拌棒2时更加省力且不易发生手滑,另一方面,拿捏部21和搅拌棒2是一体成型的,无需再另外设置连接件实现拿捏部21与搅拌棒2连接,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提高了装配效率。
[004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搅拌棒2的底端设有内凹的定位孔24,输出轴411过盈插设在定位孔24中,作为该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过盈量为单边0.05

0.25mm。通过在搅拌棒2底端设置内凹的定位孔24,实现搅拌棒2的插拔连接,确保保搅拌棒2能直接插入至输出轴411,也可直接拔取出搅拌棒2,无需设置额外的连接件等进行两者之间的连接,使得搅拌棒2的装卸更加便捷,用户无需繁琐的装配即可完成搅拌棒2的装配,同时降低了食品加工机的生产成本。此外,搅拌棒2随输出轴411转动时转速是非常快的,如果输出轴411与定位孔24的配合不是很稳定,则会导致食品加工机工作时,搅拌棒2脱离输出轴411,本技术通过将输出轴411与定位孔24设置成过盈配合,可确保搅拌棒2轴向直接拆装,同时使得搅拌棒2安装到位后能够稳定的随输出轴411转动,连接可靠有效,不会产生打滑等现象,避免两者之间连接不稳定导致搅拌棒2在使用过程中脱离输出轴411,影响食物制作过程甚至发生危险。
[004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拿捏部21距搅拌杯1的杯口的纵向距离s与搅拌杯1的高度h满足:s≤1/3h,本技术的食品加工机搅拌杯1的高度h为12cm,作为该实施方实下的一种优选,s=4cm,如果搅拌棒2距离搅拌杯1的杯口纵向距离较远,则用户在拿取搅拌棒2时需要将手深入到搅拌杯1中才能拿去出来,对用户来说非常的不方便,拿捏部21距离搅拌杯1的杯口的纵向距离满足上述条件,避免拿捏部21距离搅拌杯1的杯口过小时可能导致拿捏部触碰到杯盖3,以致搅拌棒2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同时避免拿捏部21距离搅拌杯1的杯口过大时导致用户不易拿取到搅拌棒2,保证用户手深入搅拌杯1时可较为轻松的接触到拿捏部21,从而比较省力的拿取出搅拌棒2。
[004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拿捏部21高于搅拌杯1的最大水位线,高出距离l为1

20mm,如果拿捏部21深入到最大水位线以下,用户在拿取搅拌棒2时
触碰到搅拌杯1内的食物,搅拌杯1内的食物在加工完成后温度较高,如果用户触碰到食物会带来不好的接触体验,搅拌杯1内的食物也有可能会被污染。此外,用户将搅拌杯1内的食物倒出后,拿捏部21会附着有食物,用户在拿取搅拌棒2对搅拌杯1等进行清洗时,会碰触到附着在拿捏部21的食物,影响用户体验。同时由于拿捏部21附着的食物会导致拿捏部21很光滑,导致用户在抓取拿捏部21时摩擦力降低,不易取出搅拌棒2。此外,由于拿捏部21手经常触碰拿捏部21,所以拿捏部21上可能会留有细菌,如果拿捏部21深入至食物中,位于拿捏部21上的细菌可能会进入食物内,用户食用食物后可能会影响用户健康。本技术通过将拿捏部21设置成高于搅拌杯1的水位线,使得拿捏部21不会触碰到搅拌杯1内的食物,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保证了食物的干净卫生。作为该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如图1所示杯盖3的底面与拿捏部21之间的纵向距离d为5

30mm,避免搅拌棒2过长与杯盖3接触,影响搅拌棒2的正常工作。
[004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搅拌杯1包括用于盛装食材的内杯12和套接于所述内杯12外部的外杯5,所述内杯12沿其轴向分为容纳在所述外杯中的遮挡段和外露于所述外杯的裸露段。食品加工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高的热量使得搅拌杯1的内杯12温度上升较为明显,通过将食品加工机设置有套设在内杯12外部的外杯5,使得外杯5与内杯12之间形成一定的隔热间隙13,内杯12上的热量不易传导至外杯5上,使得外杯5温升较小,用户在拿取食品加工机时接触的是外杯5,避免了用户直接接触内杯12而带来不好的接触体验。
[0046]
作为该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如图1所示,外杯5的侧壁及杯底与内杯12的杯底之间形成容纳电控组件4的安装空间,内杯12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电机41的支架6,支架6设有螺柱61,外杯5设有与螺柱61位置对应的螺孔51,紧固件自螺孔51锁紧于螺柱61,支架6胶粘在内杯12的底部,电控组件4还包括固定于支架6的控制板43和电池42,控制板43和电池42与电机41连接。在进行食品加工机的装配时,内杯12上先固定支架6,本技术对支架6与内杯12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支架6可用热熔胶或其他耐热固体胶与内杯12紧固连接。然后依次装入电机41轴密封圈,电机41,电池42,控制板43。并且连接好相互的接线,确保电控部件形成整体结构。其中控制板43,电机41,电池42均与支架6相应位置可卡入紧固,装配后可不被脱落,形成一模块化组件,安装更加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
[0047]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容纳电控组件4的安装空间可以由外杯的侧壁与内杯的杯底之间围合形成,在外杯的底部设置可拆卸的底盖,以方便电控组件的拆装。
[0048]
本技术对外杯5和内杯12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作文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外杯5为陶瓷杯或塑料杯,内杯12为玻璃杯,通过将内杯12设置成玻璃杯,实现了食品加工机的内部可视化,食品加工机在工作时,用户可以直接观察到食品加工机的搅拌过程,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同时用户在往内杯12中加水时也可以直接观察到内杯12内的实时水位,根据自己的需求及时停止加水,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主体杯5的材料选用陶瓷或者塑料,相较于玻璃材质,强度更高、支撑性更好,避免用户不小心使食品加工机摔落到地上导致其摔碎。
[0049]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通过在遮挡段与裸露段之间形成台阶部11,使得内杯12能够借助台阶部11与外杯5搭接,无需设置额外的连接件即可完成内杯12与外杯5的连接,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装配效率。通过将外杯5的外壁设置成与裸露部的外壁平滑过渡的形式,能确保整个食品加工机外观结构一致性,造型更加接近于一体化的杯子造型,提高食品
加工机的美观性。
[0050]
进一步的,如图1、图2所示,在用户对食品加工机进行清洗时,会有大量的水涌向食品加工机表面,如果外杯5与内杯12配合的不是很紧密,则会导致有部分水通过内杯12和外杯5之间的间隙流入食品加工机内部,如果流入的水比较多,会流到位于内杯12下的电控组件4上,造成电控组件4损坏,导致食品加工机不能正常使用,本技术通过在台阶部11与外杯5的杯口之间设置密封圈7,保证了两者之间的紧密配合,作为该实施方式下的一种优选,如图2所示,密封圈7含有多个凸筋,密封圈7内壁抱紧内杯12,同时凸筋与外杯5径向密封,确保整机满足ipx5级防水和整机全身水洗,提高了用户体验。
[0051]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通过将杯盖3设置成内外盖31的形式,保证了食品加工机的密封性,使得在携带有食物的食品加工机时,食物不会自杯盖3向外流出。同时在内盖32上设置饮口321,相较于传统的将整个杯盖3拿取下来的设计,用户只需向上打开外盖31即可饮用,且饮口321的开口小,用户更容易饮用食物。密封垫311的设置使得外盖31的密封效果更好,进一步提升了杯盖3的密封性。
[0052]
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结合,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