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头枕高度的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0666发布日期:2021-08-03 12:5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头枕高度的椅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调节头枕高度的椅子。



背景技术:

办公椅是日常办公不可或缺的办公家具,在使用过程中,人体的背部与椅背贴合,但是人体的头部会处于一个悬空的状态,故此,人们在椅背上增设了一个头枕,便于使用者的头部与头枕贴合,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者的身高区别,有的使用者身高较高,有的使用者身高较低,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无法到达一个舒适的位置。故此,人们又在头枕上增设了调节高度的结构,起到便于调节头枕高度的效果,但是挡位限定极为不精准,使用者无法快速定位到一个满意的高度,故急需一种便于调节头枕高度又能快速定位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头枕高度的椅子。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调节头枕高度的椅子,包括椅背以及头枕,其中,还包括连接件,头枕包括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呈联动设置,第一部件上设有滑槽,第二部件上设有若干个呈间隔设置的挡位槽,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设有在滑槽上滑动的滑块,连接件一端与椅背连接,另一端上设有与滑块连接的连接柱以及与挡位槽适配的挡位柱。

采用滑块与挡位柱的设置,通过滑块可以实现头枕与连接件之间的相互滑动效果,而通过挡位柱的设置,形成挡位的选择效果,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对应的挡位,从而实现整体的固定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快速实现定位效果,而且此处挡位槽是位于第一部件上,使得整体滑动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挡位感。

其中,相邻两个挡位槽之间设有连接槽。

通过连接槽的设置,使得相邻两个挡位槽之间可以进行很好的滑动效果,防止在平面上滑动,滑动的摩擦阻力较大,影响到实际的滑动效果。

其中,第二部件上设有凸块,挡位槽位于凸块上。

通过凸块的设置,增加了整体的强度,使得挡位槽滑动的效果更佳。

其中,挡位柱的顶端为球面。

通过球面的设置,使得挡位柱的滑动效果更佳,滑动更为顺滑。

其中,第一部件上设有腰型孔,挡位柱穿过腰型孔与挡位槽配合。

通过腰型孔的设置,使得挡位柱配合更为方便,而且腰型孔还具有一定的限位效果,防止过度滑动,影响到头枕整体的使用效果。

其中,滑块朝向滑槽一侧的面为弧面。

采用弧面的设置,使得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滑动更为稳定,摩擦阻力更小。

其中,滑槽的边壁上设有跑道型凸筋。

通过凸筋的设置,降低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摩擦阻力,通过滑块在凸筋上滑动,实现提高滑动的效果。

其中,第一部件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导向筋,第一导向筋分设在跑道型凸筋的两侧上。

通过第一导向筋的设置,提高滑块的支撑感,使得滑动更为稳定。

其中,连接件包括夹持部,夹持部与椅背顶端夹持固定。

通过夹持设置,起到预定位的效果,使得连接件整体安装更为稳定。

其中,夹持部下端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椅背上设有第二固定孔,紧固件穿过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连接固定。

通过第一固定孔位于下方的设置,起到一定的隐藏式效果,而且固定更为方便,此处紧固件可以为螺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5所示,一种便于调节头枕高度的椅子,包括椅背1、头枕2以及连接件3。

椅背1与椅座10连接固定,形成固定的效果,此处椅背1与椅座10之间的连接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多加赘述。椅背1的顶端上设有第二固定孔11,此处第二固定孔11的数量为两个,通过紧固件从下方穿过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11连接固定,实现了连接件3与椅背1之间的配合固定效果。此处椅背1上可以套设固定网罩等结构也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并未展开描述。

头枕2包括第一部件4以及第二部件5,第一部件4用于与连接件3连接固定,第二部件5用于与人体头部贴合,形成舒适感。第一部件4与第二部件5呈联动设置,其具体结构为,第一部件4上设有固定柱41,固定柱41穿过第二部件5,通过螺栓实现第一部件4与第二部件5的连接,实现两者的固定效果。

第二部件5朝向第一部件4一侧上设有凸块51,凸块51上设有若干个挡位槽52,此处挡位槽52为两列设置,且同列上相邻两个挡位槽52的间距为等间距,进一步,为了提高整体的滑动效果,相邻两个挡位槽52之间设有连接槽53,连接槽53为底面为弧面的直槽,且连接槽53的深度小于挡位槽52。通过连接槽53的设置,使得相邻两个挡位槽52之间可以进行很好的滑动效果,防止在平面上滑动,滑动的摩擦阻力较大,影响到实际的滑动效果。此处两列挡位槽52相对于第二部件5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第二部件5整体为内凹弧形设计,使得第二部件5表面与人体的头部更为贴合,更加符合人机交互。此处第二部件5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材质,在其外部上套设枕套;也可以为柔性材质,提高整体的舒适感。

第一部件4上设有滑槽42以及腰型孔43,此处滑槽42与腰型孔4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其分设在第一部件4中心线的两侧上,且相对于第一部件4中心线为对称设置。两个腰型孔43位于两个滑槽42之间,挡位柱32穿过腰型孔43,通过腰型孔43的设置,使得挡位柱32配合更为方便,而且腰型孔43还具有一定的限位效果,防止过度滑动,影响到头枕2整体的使用效果。两个腰型孔43之间还设有加强凸起431,加强凸起431用于第二部件5贴合,提高两者之间的强度。

滑槽42的边壁上设有跑道型凸筋44。通过凸筋44的设置,降低滑块与滑槽42之间的摩擦阻力,通过滑块6在凸筋44上滑动,实现提高滑动的效果。

进一步,跑道型凸筋44的两侧上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导向筋45,通过第一导向筋45与跑道型凸筋44的配合,使得滑块6滑动更为顺畅。

连接件3上设有连接柱31以及挡位柱32,此处连接柱31的数量为四个,两两一组,对应与第一部件4、第二部件5之间的滑块6连接,从而实现联动效果,此处滑块6在滑槽42上滑动,具体是滑块6在跑道型凸筋44与第一导向筋45上滑动,此处滑块6朝向跑道型凸筋44一侧为弧面设置,降低滑块6滑动的摩擦阻力。

挡位柱32穿过腰型孔43与挡位槽52配合实现两者的挡位调节,进一步,此处挡位柱32的顶面为球面,通过球面的设置,使得挡位柱32的滑动效果更佳,滑动更为顺滑。

连接件3的另一端上设有夹持部33,夹持部33用于与椅背1的顶端连接,即夹持部33与椅背1的顶端形成夹持效果,夹持部33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固定孔331,通过紧固件穿过第一固定孔331与第二固定孔11连接固定。通过第一固定孔331位于下方的设置,起到一定的隐藏式效果,而且固定更为方便,此处紧固件可以为螺栓。

采用滑块6与挡位柱32的设置,通过滑块6可以实现头枕2与连接件3之间的相互滑动效果,而通过挡位柱32的设置,形成挡位的选择效果,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对应的挡位,从而实现整体的固定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快速实现定位效果,而且此处挡位槽52是位于第一部件4上,使得整体滑动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挡位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