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厨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锅。
背景技术:2.低压锅一般包括锅体、锅盖和锅柄,锅盖上设有限压阀。低压锅的工作原理是,锅内设定工作压力比外界气压稍大,并有限压阀控制压力,当锅内压力逐渐升高时,限压阀将自动泄压,锅内压强减小后,食物的沸点降低,适合加工一些不易高温加热的食物,有效避免因高温加热破坏食物营养。现有的低压锅通常只有一个限压阀,当限压阀出现故障时,锅内的气体无法排出,容易产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锅,以防止低压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危险,增加低压锅的使用安全性。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锅,其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盖合于所述锅体的开口处,并与所述锅体卡固连接,所述锅体自下而上依次为密封段和排气段;
5.所述锅盖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连接于所述锅盖的边缘,且所述密封件随着所述锅盖的盖合而伸入所述锅体内;
6.当所述锅体内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时,所述密封件伸入所述密封段,并与所述密封段的内侧壁形成密封配合;
7.当所述锅体内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时,所述密封件随着所述锅盖一起向上移动至所述排气段,以使所述锅体内的气体排出。
8.上述低压锅包括锅体、锅盖和密封件,锅盖盖合于锅体的开口处,并与锅体卡固连接,锅体自下而上依次为密封段和排气段;密封件连接于锅盖的边缘,且密封件随着锅盖的盖合而伸入锅体内;当锅体内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时,密封件伸入密封段,并与密封段的内侧壁形成密封配合,从而使锅体内形成密封空间,使低压锅保持在低压工作状态;当锅体内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时,密封件随着锅盖一起向上移动至排气段,密封件与排气段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排气通道,从而使锅体内的气体排出,防止低压锅内的压力过高而产生危险。
9.可选地,所述排气段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沿所述锅体的径向贯穿所述锅体的侧壁;
10.当所述锅体内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时,所述密封件弹性顶抵于所述排气口的下方,所述密封段形成密封空间;
11.当所述锅体内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时,所述密封件随着所述锅盖向上移动,所述排气口的下方连通所述密封段。
12.上述低压锅的排气段设有排气口,排气口沿锅体的径向贯穿锅体的侧壁,也就是说,锅体的径向尺寸保持不变,密封件沿锅体的轴向移动时,始终能够与锅体的内侧壁相贴合,以简化锅体的结构,仅在排气口处形成排气通道,控制气体的排出位置,防止喷出的气
体烫伤使用者;当锅体内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时,密封件弹性顶抵于排气口的下方,密封段形成密封空间;当锅体内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时,密封件随着锅盖向上移动,排气口的下方连通密封段,从而使密封段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口排出。
13.可选地,所述排气口沿所述锅体的轴向向上延伸,并贯穿所述锅体的顶部,也就是说,锅体顶部设置的凹槽状结构形成排气口,进一步简化锅体的结构,方便低压锅的加工制造。
14.可选地,所述排气段设有两个所述排气口,且两个所述排气口对称分布于所述锅体的两侧,使锅盖的两侧形成气压均匀,防止排气过程中锅盖晃动产生噪音。
15.可选地,所述锅体包括两个锅柄,所述锅柄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滑动连接于所述锅柄,所述压板沿所述锅体的径向滑动,以卡固所述锅盖或松开所述锅盖;
16.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锅柄沿所述锅体的周向间隔分布,且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锅柄之间间隔的角度为90
°
。
17.上述低压锅的锅体包括两个锅柄,锅柄上设有压板,压板滑动连接于锅柄,压板沿锅体的径向滑动,以卡固锅盖或松开锅盖;排气口与锅柄沿锅体的周向间隔分布,且排气口与锅柄之间间隔的角度为90
°
,也就是说,排气口位于与锅柄之间的距离最大的位置,由于锅柄处直接对锅盖施加压紧力,锅盖难以沿轴向顶起,远离锅柄的位置锅盖易于沿轴向顶起,从而使锅内的气体能够容易地排出,有效防止锅内的压力过大。
18.可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部和密封部;
19.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锅盖,并沿所述锅盖的轴向向远离所述锅盖的方向延伸;
20.所述密封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锅盖的一端,且沿所述锅盖的径向突出于所述支撑部的外侧,所述密封部的外侧弹性顶抵于所述锅体的内侧壁。
21.可选地,所述支撑部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排气段的深度,从而确保密封部能够伸入密封段形成密封配合。
22.可选地,所述密封件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覆于所述锅盖的边缘,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以增加密封件与锅盖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二者连接的可靠性,防止使用中密封件脱落。
23.可选地,所述密封部的外侧不超出所述固定部的边缘,使固定部能够支撑于锅体的顶部,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防止在锅内的气体压力作用下,锅盖上下跳动。
24.可选地,所述锅盖采用玻璃材质制成,使锅盖具有较强的透明性,方便使用者观察食材的烹饪状态。
2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锅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
[0033]1‑
锅体;
[0034]
10
‑
密封段;
[0035]
12
‑
排气段;
[0036]
120
‑
排气口;
[0037]
14
‑
锅柄;
[0038]
140
‑
滑槽;
[0039]
142
‑
卡槽;
[0040]
16
‑
压板;
[0041]
160
‑
滑块;
[0042]
162
‑
凸点;
[0043]2‑
锅盖;
[0044]
20
‑
限压阀;
[0045]
22
‑
盖柄;
[0046]3‑
密封件;
[0047]
30
‑
支撑部;
[0048]
32
‑
密封部;
[0049]
34
‑
固定部。
[0050]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52]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53]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0054]
如图1
‑
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压锅,其包括锅体1、锅盖2和密封件
3。锅体1用于盛放食材,通过热源对食材进行加热烹煮;锅盖2盖合于锅体1的开口处,并与锅体1卡固连接,锅体1自下而上依次为密封段10和排气段12;密封件3连接于锅盖2的边缘,且密封件3随着锅盖2的盖合而伸入锅体1内。当锅体1内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时,密封件3伸入密封段10,并与密封段10的内侧壁形成密封配合,也就是说,正常工作状态下,密封件3在锅体1与锅盖2之间形成密封配合,从而使锅体1内形成密封空间,使低压锅保持在低压工作状态;当锅体1内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时,密封件3随着锅盖2一起向上移动至排气段12,密封件3与排气段1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排气通道,也就是说,当低压锅出现故障导致锅体1内的气压升高时,锅体1内的高压气体将锅盖2向上顶起,密封件3随着锅盖2一起向上移动至排气段12,密封件3与排气段12之间形成排气通道,从而使锅体1内的气体排出,防止低压锅内的压力过高而产生危险。
[0055]
具体地,锅盖2上设有限压阀20,低压锅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开启限压阀20,可以排出锅体1内的气体,使锅体1保持在低压工作状态;当限压阀20出现故障时,限压阀20无法正常开启,导致锅体1内的气体无法排出,使得锅体1的气压升高,锅体1的高压气体将锅盖2向上顶起。由于锅盖2与高压气体具有较大的垂直作用面积,从而使得锅盖2能够容易地向上顶起,通过锅盖2带动密封件3向上移动,确保锅体1内的压力过高时,密封件3能够移动至排气段12,使锅体1的气体排出,降低锅体1内的压力;当锅体1的压力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时,锅盖2能够自动回落,并通过锅盖2带动密封件3向下移动至密封段10,使低压锅恢复正常工作。锅盖2上还设有盖柄22,以方便使用者提起锅盖2。
[0056]
进一步地,排气段12设有排气口120,排气口120沿锅体1的径向贯穿锅体1的侧壁,也就是说,锅体1的径向尺寸保持不变,密封件3沿锅体1的轴向移动时,始终能够与锅体1的内侧壁相贴合,以简化锅体1的结构,仅在排气口120处形成排气通道,控制气体的排出位置,防止喷出的气体烫伤使用者;当锅体1内的压力小于预定压力时,密封件3弹性顶抵于排气口120的下方,也就是说,密封件3与锅体1相顶抵的位置没有排气口120,从而使密封段10与锅盖2围成的空间内形成密封空间;当锅体1内的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时,密封件3随着锅盖2向上移动,排气口120的下方连通密封段10,也就是说,密封件3与锅体1相顶抵的位置设有排气口,从而使密封段10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口120排出。
[0057]
进一步地,排气口120沿锅体1的轴向向上延伸,并贯穿锅体1的顶部,也就是说,锅体1顶部设置的凹槽状结构形成排气口120,进一步简化锅体1的结构,方便低压锅的加工制造。此外,由于锅体1仅密封段10能够用于烹饪食材,排气段12仅排气口120处起到排气作用,将排气口120设置成位于锅体1的顶部的凹槽状结构,能够避免在排气口120的上方形成无效部分,提高锅体1的有效利用率。可以理解地,排气口120也可以与锅体1的顶部具有一定间隙。
[0058]
进一步地,排气段12设有两个排气口120,排气口120且两个排气口120对称分布于锅体1的两侧,使锅盖2的两侧形成气压均匀,防止排气过程中锅盖2晃动产生噪音,当然,排气段12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排气口120,当排气口12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排气口120沿锅体1的周向间隔分布。排气口120可以沿锅体1的周向延伸而形成条状结构,从而使密封件3以较小的移动高度,形成较大的排气面积,使锅体1的气体能够尽快释放,避免产生危险。
[0059]
进一步地,锅体1包括两个锅柄14,使用者可以握持锅体14将锅体1提起;锅柄14上设有压板16,压板16滑动连接于锅柄14,压板16沿锅体1的径向滑动,以卡固锅盖2或松开锅
盖2;当压板16向靠近锅体1的中心的方向移动时,压板16可以滑动至锅盖2的上方,将锅盖2压紧在锅体1上;当压板16向远离锅体1的中心的方向移动时,压板16可以滑动从锅盖2上滑开,锅盖2可以从锅体1上取下,方便使用者在锅体1内放入或取出食材。
[0060]
具体地,锅柄14上可以设置有滑槽140,滑槽140沿锅体1的径向延伸;压板16上设有与滑槽140相配合的滑块160,滑块160能够卡入滑槽140内,并能够沿滑槽140滑动,从而使压板16能够压紧锅盖2或从锅盖2上滑开。滑槽140靠近锅体1的一端贯穿锅柄14,以便将滑块160装入滑槽140内;滑槽140的两侧设有卡槽142,卡槽142的延伸方向与滑槽140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压板16上设有与卡槽142相配合的凸点162,凸点卡入卡槽142内并能够沿卡槽142滑动;通过卡槽142限定压板16的滑动行程,防止压板16自锅柄14上滑脱。
[0061]
进一步地,排气口120与锅柄14沿锅体1的周向间隔分布,且排气口120与锅柄14之间间隔的角度为90
°
,也就是说,排气口120位于与锅柄14之间的距离最大的位置,由于锅柄14处直接对锅盖2施加压紧力,锅盖2难以沿轴向顶起,远离锅柄14的位置锅盖2易于沿轴向顶起,从而使锅内的气体能够容易地排出,有效防止锅内的压力过大。
[0062]
进一步地,密封件3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部30和密封部32。支撑部30固定连接于锅盖2,并沿锅盖2的轴向向远离锅盖2的方向延伸;密封部32连接于支撑部30远离锅盖2的一端,且沿锅盖2的径向突出于支撑部30的外侧,密封部32的外侧弹性顶抵于锅体1的内侧壁。也就是说,密封部32与锅盖2之间形成间隔,当密封件3随着锅盖2伸入锅体1内时,密封部32的边缘向上翘起,减小锅盖2盖合的阻力,从而使锅盖2的盖合更加容易;当烹饪食材时,在锅内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密封部32被撑起,从而使密封部32的边缘可靠顶抵于锅体1的内侧壁,确保密封部32与锅体1之间密封的可靠性。
[0063]
进一步地,支撑部30的长度不小于排气段12的深度,从而确保密封部32能够伸入密封段10形成密封配合。
[0064]
进一步地,密封件3还包括固定部34,固定部34包覆于锅盖2的边缘,支撑部30连接于固定部34,以增加密封件3与锅盖2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二者连接的可靠性,防止使用中密封件3脱落。具体地,固定部34的横截面设置成c型,支撑部30连接于固定部34的开口侧。
[0065]
进一步地,密封部32的外侧不超出固定部34的边缘,使固定部34能够支撑于锅体1的顶部,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防止在锅内的气体压力作用下,锅盖2上下跳动。
[0066]
进一步地,锅盖2采用玻璃材质制成,使锅盖2具有较强的透明性,方便使用者观察食材的烹饪状态。
[0067]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