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家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厨台。
背景技术:2.随着人类文明的漫长发展,对食物的取用过程也从原始的茹毛饮血发展到现如今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对食物的精细加工烹离不开厨台。随着食物加工烹饪技术的飞速发展,厨台相应更迭换代,从原始土灶发展到如今的现代化整体厨台等,并且随着人类居住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居家生活的美观性、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厨台发展过程中,普遍忽略了行动不方便、需要依靠轮椅才能活动的病残弱人员的使用需求,此类人员在常规高度的厨台上进行烹饪时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使用要求调整高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升降厨台。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升降厨台,包括有台面,台面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有多条竖直支撑柱,每条支撑柱自外向内分别套叠设置有多层套柱,每层套柱都能沿着其外部的一层套柱内壁上下滑动,构成能够调节支撑架高度的升降机构,台面固定安装于支撑架顶端并能够随支撑架上下升降;相邻两层套柱之间分别设置有限位机构。
6.每条所述支撑柱的多层套柱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弹性销和限位孔,除最外层套柱之外的其他套柱只部分别设置有弹性销,弹性销与限位孔配合构成限位机构。
7.每条所述支撑柱包括有自外向内依次套叠设置的第一套柱、第二套柱和第三套柱三层结构,第一套柱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第二套柱侧壁上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孔,第二套柱内腔靠近底部的位置通过第二安装座设置有第二弹性销,第二套柱侧壁对应于第二弹性销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三套柱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套柱内部对应于第三通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弹性销。
8.所述第二安装座内侧固定有第二导向座,第二安装座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导向孔,第二弹性销横向贯穿设置于第二导向孔内;第二弹性销内端固定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与第二导向座内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第三安装座内侧固定有第三导向座,第三安装座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三导向孔,第三弹性销横向贯穿设置于第三导向孔内;第三弹性销内端固定有第三限位板,第三限位板与第三导向座内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
9.所述第三导向孔外部固定有垫套。
10.所述台面为开口向下的槽盒结构,支撑架顶端设置有一水平支撑框,支撑框固定连接在多条竖直支撑柱的最内层套柱顶端,台面通过槽盒结构罩装在支撑框外部。
11.所述支撑框下方设置有动力机构。
12.最外层套柱后侧面设置有连接片。
13.所述台面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支撑框包括有一矩形外框,和固定连接在外框内的多根横杆;对应每个安装孔下方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横杆。
14.所述台面设置有水池安装孔和灶台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外框内固定连接有两根横杆,水池安装孔和灶台安装孔分别由一根横杆与外框夹持支撑。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一种升降厨台,多层套柱自外向内依次套叠设置,台面通过支撑框固定安装于最内层套柱顶端,根据使用高度需求,控制相应层套柱沿其外部套柱内腔上升至位置,其侧壁上限位孔对应其外部套柱上的限位孔时,内部弹性销沿着导向孔伸出至外部套柱上的限位孔内配合限位;能够根据不同使用要求调整高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厨台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升降厨台的支撑柱在最低位置时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升降厨台的支撑柱在第二高度位置时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升降厨台的支撑柱在最高位置时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升降厨台的支撑柱从最高位置依次向下收缩时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升降厨台的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升降厨台,总的策划方案如下:首先设置关键性的基础结构,即台面7,通过台面7安装水池、灶台等基础烹饪设施。在台面7的下方设置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置升降机构,台面7固定安装安装于支撑架的顶端并能够随支撑架上下升降;支撑架设置多条竖直支撑柱100,台面7通过多条支撑柱固定支撑安装,
支撑平衡。每条支撑柱100自外向内分别套叠设置多层套柱,每层套柱分别沿着其外部的一层套柱内壁上下滑动,构成升降机构,并在相邻的两层套柱之间分别设置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限位在固定高度,稳定可靠。
27.在每条支撑柱的多层套柱侧壁上分别设置弹性销和限位孔,除最外层套柱之外的其他套柱只部分别设置有弹性销,弹性销与限位孔配合构成限位机构。
28.进一步地,台面7设置为开口向下的槽盒结构,在支撑架的顶端设置一水平支撑框6,支撑框6同时固定连接在多条竖直支撑柱100的最内层套柱的顶端,台面7通过槽盒结构罩装在支撑框6的外部;支撑柱高度调节时通过支撑框6同步推动台面升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操作方便。
29.可以手动提起台面,通过支撑框传递作用力传递至最内层套柱,随着台面高度变化,自内向外依次提升除最外层套柱之外的其他多层套柱,达到使用高度后通过限位机构固定限位支撑。
30.也可以在支撑框的下方设置一动力机构5,可以在台面下方中部设置一个动力机构5,也可以在每条支撑柱100的外侧分别设置一个动力机构5,多个动力机构5联动控制,同步升降。动力机构5可以选择小型家用电动升降杆,有气源或者液压源的场合也可以选择气缸或者液压油缸作为动力机构。
31.并在最外层套柱的后侧面设置多个连接片4,使得支撑柱可以在固定支撑于地面的同时,也固定连接在墙面上,或者单独固定连接在墙面上,不占用地面空间,便于卫生清洁,同时台面下方空间使用方便。
32.在台面7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支撑框设置一矩形外框,在外框内固定连接多根横杆61,通过横杆61确保台面支撑可靠;至少在对应于每个安装孔下方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一根横杆。
33.实施例一:
34.具体结构如下:
35.台面7通过三条支撑柱固定支撑安装。每条支撑柱自外向内依次套叠设置三层套柱结构,分别为第一套柱1、第二套柱2和第三套柱3三层结构,在第二套柱2的内壁靠近底部的位置通过第二安装座21固定安装设置一第二弹性销21,在第二套柱2的侧壁上对应第二弹性销23的位置设置第二通孔;在第三套柱3的内壁靠近底部的位置通过第三安装座31设置第三弹性销33,在第三套柱3的侧壁上对应第三弹性销23的位置设置第三通孔,在第一套柱1、第二套柱2和第三套柱3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孔10、第二限位孔20;第三套柱3沿着第二套柱2内腔上升至设计高度时,第三弹性销31与第二限位孔20配合限位,第二套柱2沿着第一套柱1内腔上升至设计高度时,第二弹性销21与第一限位孔10配合限位。
36.进一步地,在第二安装座21的内侧固定安装一第二导向座26,在第二安装座21的中心位置设置一第二导向孔,第二弹性销21横向贯穿设置于第二导向孔内;在第二弹性销23的内端固定连接一第二限位板24,在第二限位板24与第二导向座26的内端面之间设置一第二压缩弹簧22;第二套柱2沿着第一套柱1内腔上升至设计高度时,第二弹性销21在第二压缩弹簧22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伸出至第一限位孔10内部,与第一限位孔10配合限位。
37.同样地,在第三安装座31的内侧固定安装一第三导向座36,在第三安装座31的中心位置设置一第三导向孔,第三弹性销31横向贯穿设置于第三导向孔内;在第三弹性销33
的内端固定连接一第三限位板34,并在第三限位板34与第三导向座36的内端面之间设置一第三压缩弹簧32;第三套柱3沿着第二套柱2的内腔上升至设计高度时,第一弹性销31在第三压缩弹簧32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伸出至第二限位孔20内部,与第一限位孔20配合限位。
38.第二套柱和第三套柱内部可以在两侧分别对称限位机构。
39.收缩第二套柱和第三套柱时,可以手动按压弹性销缩回至导向孔内,也可以通过动力机构联动一收缩夹持结构。
40.第二套柱2收缩至第二套柱1内部时,第二套柱2的外底面与第一套柱1的内底面互相配合提供限位;第三套柱3收缩至第二套柱2内部时,第三套柱3的外底面与第二套柱2内部第二导向座26的上表面互相配合提供限位。
41.为适应第二安装座21的厚度尺寸,第三套柱3外壁与第二套柱2的内壁之间具有一段距离,并在在第三套柱3外壁上位于第三导向孔外部的位置固定连接一垫套37,通过垫套37补偿第三套柱3外壁与第二套柱2的内壁之间具有一段距离,机构运行平稳。
42.台面7设置水池安装孔9和灶台安装孔8两个安装孔,在外框内固定连接两根横杆61,水池安装孔9和灶台安装孔8分别由一根横杆61与外框夹持支撑,即水池安装孔9和灶台安装孔8的重量主要由一根横杆61与外框承担支承,稳定可靠。
43.在台面7折边71的前侧面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一控制器孔72,通过控制器孔72安装控制器;在支撑框的下方靠近每条支撑柱100的外侧分别设置一个小型家用电动升降杆构动力机构5,联动控制,同步升降。三个电动升降杆都通过电源线电连接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联动控制三个电动升降杆同步升降,从而带动台面升降调整使用高度。
44.并在每条支撑柱100的底端分别设置一片地脚片101,确保支撑平稳。
45.实际操作过程中,初始位置时第一套柱1、第二套柱2和第三套柱3互相套叠设计,即第三套柱3和第二套柱2依次收缩至第一套柱1内部,台面7固定连接在三条竖直支撑柱100的三个第三套柱3的顶端,共有三个使用高度位置;其中第三套柱3和第二套柱2依次收缩至第一套柱1内部的位置为最低位置,第三套柱3沿着第二套柱2的内腔上升到第三弹性销33与第二限位孔20配合限位,固定支撑在中等高度位置;第二套柱2再沿着第一套柱1的内腔上升到第二弹性销23与第一限位孔10配合限位,固定支撑在最高位置;收缩时同样先将第三弹性销33压缩离开第二限位孔20,第三套柱3沿着第二套柱2的内腔下降,至第三套柱3的第三套柱3的外底面与第二套柱2内部第二导向座26的上表面互相配合提供限位,固定支撑在中等高度位置;再将第二弹性销23压缩离开第一限位孔10,第二套柱2沿着第一套柱1的内腔下降,至第二套柱2的第二套柱2的外底面与第一套柱1的内底面互相配合提供限位,固定支撑在最低位置。
46.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