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餐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2.在学校或工厂等集体食堂中,基本都会提供汤桶供就餐人员进行自助打汤。汤桶开口直接暴露于就餐环境中,就餐人员用汤勺或汤碗直接打汤容易污染汤源,无法达到卫生标准。并且人工打汤不能精确控制出汤量,容易发生烫伤事故,无法达到安全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液体供给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供给装置,包括壳体、分离式容器、盖体组件、搅拌组件、供液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壳体设有出液口及容置腔,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分离式容器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用于承载液体;所述盖体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包括盖体和升降模组,所述升降模组分别连接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用以带动所述盖体运动,以使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容器或与所述容器分离;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连接于所述搅拌电机,所述搅拌杆贯穿所述盖体,用于伸入所述容器中对所述液体进行搅拌;所述供液组件包括相连接的供液管和蠕动泵,所述供液管穿过并连接所述盖体,其一端可放置于所述容器内,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口连接,蠕动泵驱动所述供液管向所述出液口供液;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升降模组、所述搅拌电机和所述蠕动泵电连接,以控制所述升降模组、所述搅拌电机和所述蠕动泵工作。
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供给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组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连接于所述盖体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容器内液体的温度。
6.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供给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组件,所述液位检测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容器内的液体量。
7.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位检测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液位杆,所述液位杆连接所述盖体,所述液位杆用于伸入所述容器中进行液位测量。
8.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位检测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连接于所述供液管,用于检测所述供液管中的液体量。
9.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位传感器为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并连接于所述供液管位于所述盖体和所述蠕动泵之间的部分。
10.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供给装置还包括警报组件,所述警报组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警报组件用于在所述液位检测组件测量的液体量低于预设值时发出警报。
11.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器包括筒体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筒体底部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加热所述筒体内的液体。
12.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通过电线与供电插头连接,供电插头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13.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供给装置还包括移动载具,所述容器放置于所述移动载具上,所述容器通过所述移动载具进入或远离所述容置腔。
14.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载具包括底板、滚轮及把手,所述底板用于放置所述容器,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下表面,所述把手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另一端向背离所述滚轮的方向延伸。
15.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载具还包括两个卡持杆,两个卡持杆间隔设置于所述把手上,每一卡持杆一端连接于所述把手,另一端弯曲后沿背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两个卡持杆之间形成卡持部。
16.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容器在所述容置腔中的位置。
17.上述液体供给装置中,通过人工将承载液体的所述容器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所述升降模组带动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容器,对所述容器内的液体进行保温。所述搅拌杆跟随所述盖体一起移动,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容器时,所述搅拌杆伸入所述容器中对液体进行搅拌,以使液体浓度均匀。当所述出液口需要导出液体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蠕动泵驱动所述供液管向所述出液口供液,以实现对所述出液口出液量的精确控制。上述液体供给装置中实现了液体的自动供给,通过所述壳体避免液体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中以防止污染液体,通过所述出液口精确导出液体,避免了人员操作,具有卫生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液体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液体供给装置中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液体供给装置中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液体供给装置中容器及移动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3.液体供给装置
ꢀꢀꢀꢀꢀꢀꢀꢀꢀꢀꢀꢀꢀꢀꢀꢀꢀꢀꢀꢀꢀꢀꢀꢀꢀꢀ
100
24.壳体
ꢀꢀꢀꢀꢀꢀꢀꢀꢀꢀꢀꢀꢀꢀꢀꢀꢀꢀꢀꢀꢀꢀꢀꢀꢀꢀꢀꢀꢀꢀꢀꢀꢀꢀ
10
25.出液口
ꢀꢀꢀꢀꢀꢀꢀꢀꢀꢀꢀꢀꢀꢀꢀꢀꢀꢀꢀꢀꢀꢀꢀꢀꢀꢀꢀꢀꢀꢀꢀꢀ
11
26.容置腔
ꢀꢀꢀꢀꢀꢀꢀꢀꢀꢀꢀꢀꢀꢀꢀꢀꢀꢀꢀꢀꢀꢀꢀꢀꢀꢀꢀꢀꢀꢀꢀꢀ
12
27.容器
ꢀꢀꢀꢀꢀꢀꢀꢀꢀꢀꢀꢀꢀꢀꢀꢀꢀꢀꢀꢀꢀꢀꢀꢀꢀꢀꢀꢀꢀꢀꢀꢀꢀꢀ
20
28.筒体
ꢀꢀꢀꢀꢀꢀꢀꢀꢀꢀꢀꢀꢀꢀꢀꢀꢀꢀꢀꢀꢀꢀꢀꢀꢀꢀꢀꢀꢀꢀꢀꢀꢀꢀ
21
29.加热组件
ꢀꢀꢀꢀꢀꢀꢀꢀꢀꢀꢀꢀꢀꢀꢀꢀꢀꢀꢀꢀꢀꢀꢀꢀꢀꢀꢀꢀꢀꢀ
22
30.筒盖
ꢀꢀꢀꢀꢀꢀꢀꢀꢀꢀꢀꢀꢀꢀꢀꢀꢀꢀꢀꢀꢀꢀꢀꢀꢀꢀꢀꢀꢀꢀꢀꢀꢀꢀ
23
31.盖体组件
ꢀꢀꢀꢀꢀꢀꢀꢀꢀꢀꢀꢀꢀꢀꢀꢀꢀꢀꢀꢀꢀꢀꢀꢀꢀꢀꢀꢀꢀꢀ
30
32.盖体
ꢀꢀꢀꢀꢀꢀꢀꢀꢀꢀꢀꢀꢀꢀꢀꢀꢀꢀꢀꢀꢀꢀꢀꢀꢀꢀꢀꢀꢀꢀꢀꢀꢀꢀ
31
33.升降模组
ꢀꢀꢀꢀꢀꢀꢀꢀꢀꢀꢀꢀꢀꢀꢀꢀꢀꢀꢀꢀꢀꢀꢀꢀꢀꢀꢀꢀꢀꢀ
32
34.电动推杆
ꢀꢀꢀꢀꢀꢀꢀꢀꢀꢀꢀꢀꢀꢀꢀꢀꢀꢀꢀꢀꢀꢀꢀꢀꢀꢀꢀꢀꢀꢀ
321
35.连接架
ꢀꢀꢀꢀꢀꢀꢀꢀꢀꢀꢀꢀꢀꢀꢀꢀꢀꢀꢀꢀꢀꢀꢀꢀꢀꢀꢀꢀꢀꢀꢀꢀꢀ
322
36.搅拌组件
ꢀꢀꢀꢀꢀꢀꢀꢀꢀꢀꢀꢀꢀꢀꢀꢀꢀꢀꢀꢀꢀꢀꢀꢀꢀꢀꢀꢀꢀꢀꢀ
40
37.搅拌电机
ꢀꢀꢀꢀꢀꢀꢀꢀꢀꢀꢀꢀꢀꢀꢀꢀꢀꢀꢀꢀꢀꢀꢀꢀꢀꢀꢀꢀꢀꢀꢀ
41
38.搅拌杆
ꢀꢀꢀꢀꢀꢀꢀꢀꢀꢀꢀꢀꢀꢀꢀꢀꢀꢀꢀꢀꢀꢀꢀꢀꢀꢀꢀꢀꢀꢀꢀꢀꢀ
42
39.供液组件
ꢀꢀꢀꢀꢀꢀꢀꢀꢀꢀꢀꢀꢀꢀꢀꢀꢀꢀꢀꢀꢀꢀꢀꢀꢀꢀꢀꢀꢀꢀꢀ
50
40.供液管
ꢀꢀꢀꢀꢀꢀꢀꢀꢀꢀꢀꢀꢀꢀꢀꢀꢀꢀꢀꢀꢀꢀꢀꢀꢀꢀꢀꢀꢀꢀꢀꢀꢀ
51
41.蠕动泵
ꢀꢀꢀꢀꢀꢀꢀꢀꢀꢀꢀꢀꢀꢀꢀꢀꢀꢀꢀꢀꢀꢀꢀꢀꢀꢀꢀꢀꢀꢀꢀꢀꢀ
52
42.温度检测组件
ꢀꢀꢀꢀꢀꢀꢀꢀꢀꢀꢀꢀꢀꢀꢀꢀꢀꢀꢀꢀꢀꢀꢀꢀꢀꢀꢀ
60
43.液位检测组件
ꢀꢀꢀꢀꢀꢀꢀꢀꢀꢀꢀꢀꢀꢀꢀꢀꢀꢀꢀꢀꢀꢀꢀꢀꢀꢀꢀ
70
44.液位杆
ꢀꢀꢀꢀꢀꢀꢀꢀꢀꢀꢀꢀꢀꢀꢀꢀꢀꢀꢀꢀꢀꢀꢀꢀꢀꢀꢀꢀꢀꢀꢀꢀꢀ
71
45.移动载具
ꢀꢀꢀꢀꢀꢀꢀꢀꢀꢀꢀꢀꢀꢀꢀꢀꢀꢀꢀꢀꢀꢀꢀꢀꢀꢀꢀꢀꢀꢀꢀ
80
46.底板
ꢀꢀꢀꢀꢀꢀꢀꢀꢀꢀꢀꢀꢀꢀꢀꢀꢀꢀꢀꢀꢀꢀꢀꢀꢀꢀꢀꢀꢀꢀꢀꢀꢀꢀꢀ
81
47.滚轮
ꢀꢀꢀꢀꢀꢀꢀꢀꢀꢀꢀꢀꢀꢀꢀꢀꢀꢀꢀꢀꢀꢀꢀꢀꢀꢀꢀꢀꢀꢀꢀꢀꢀꢀꢀ
82
48.把手
ꢀꢀꢀꢀꢀꢀꢀꢀꢀꢀꢀꢀꢀꢀꢀꢀꢀꢀꢀꢀꢀꢀꢀꢀꢀꢀꢀꢀꢀꢀꢀꢀꢀꢀꢀ
83
49.卡持杆
ꢀꢀꢀꢀꢀꢀꢀꢀꢀꢀꢀꢀꢀꢀꢀꢀꢀꢀꢀꢀꢀꢀꢀꢀꢀꢀꢀꢀꢀꢀꢀꢀꢀ
84
5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5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5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5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供给装置,包括壳体、分离式容器、盖体组件、搅拌组件、供液组件和控制组件,壳体设有出液口及容置腔,出液口与容置腔连通;分离式容器放置于容置腔内,用于承载液体;盖体组件设于容置腔内,包括盖体和升降模组,升降模组分别连接盖体和壳体,用以带动盖体运动,以使盖体盖设于容器或与容器分离;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和搅拌杆,搅拌杆连接于搅拌电机,搅拌杆贯穿盖体,用于伸入容器中对液体进行搅拌;供液组件包括相连接的供液管和蠕动泵,供液管穿过并连接盖体,其一端可放置于容器内,另一端与出液口连接,蠕动泵驱动供液管向出液口供液;控制组件分别与升降模组、搅拌电机和蠕动泵电连接,以控制升降模组、搅拌电机和蠕动泵工作。
55.上述液体供给装置中,通过人工将承载液体的容器放置于容置腔内。控制组件通过升降模组带动盖体盖设于容器,对容器内的液体进行保温。搅拌杆跟随盖体一起移动,当盖体盖设于容器时,搅拌杆伸入容器中对液体进行搅拌,以使液体浓度均匀。当出液口需要导出液体时,控制组件控制蠕动泵驱动供液管向出液口供液,以实现对出液口出液量的精
确控制。上述液体供给装置中实现了液体的自动供给,通过壳体避免液体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中以防止污染液体,通过出液口精确导出液体,减少了人员操作,具有卫生安全的优点。
5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57.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供给装置100,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设有容纳液体的容器。壳体10设有出液口11,出液口11用于通过自动感应的方式导出液体或通过按钮的方式导出液体。该液体可以但不限于为汤液,也可以为饮料等。与现在人工打汤的方式相比,通过壳体10避免汤源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中以防止污染汤源,通过出液口11导出液体避免烫伤事故,具有卫生安全的优点。
58.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设有两个间隔排列的出液口11,用以供两人同时操作,提高出液效率。
5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液体供给装置中内部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0设有容置腔12,出液口11与容置腔12连通。液体供给装置100还包括分离式容器20、盖体组件30、搅拌组件40、供液组件50和控制组件。分离式容器20放置于容置腔12内,用于承载液体。盖体组件30设于容置腔12内,盖体组件30用于盖设于容器20或与容器20分离。搅拌组件40连接于盖体组件30,用于对液体进行搅拌。供液组件50一端可放置于容器20内,另一端与出液口11连接,用于向出液口11供液。控制组件分别与升降模组32、搅拌电机41和蠕动泵52电连接,以控制升降模组32、搅拌电机41和蠕动泵52工作。
60.在一实施例中,液体供给装置100包括两个分离式容器20,每一分离式容器20对应一盖体组件30、一搅拌组件40及一供液组件50。每一容器20通过对应的供液组件50与一个出液口11连接,两个容器20中可以承载不同的液体,以使两个出液口11分别提供两种不同口味的汤液、饮料等。
61.上述液体供给装置100中,分离式容器20放置于容置腔12内,以避免液体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中以防止污染液体。通过容器20与壳体10分离,便于添加或更换容器20内的液体,以及便于清洗容器20。通过盖体组件30与搅拌组件40配合,用于压紧容器20并对液体进行搅拌,以达到保温和使液体浓度均匀的效果。供液组件50用于向出液口11供液,以定量控制液体流量,避免液体流量失控产生浪费或发生烫伤事故。
62.请参阅图2,盖体组件30包括盖体31和升降模组32,升降模组32分别连接盖体31和壳体10,用以带动盖体31运动,以使盖体31盖设于容器20或与容器20分离。在一实施例中,升降模组32包括电动推杆321和连接架322。电动推杆321沿竖直方向安装于容置腔12内,连接架322固定于电动推杆321的移动端,并在电动推杆321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连接架322还连接盖体31并使盖体31正对容器20的开口。电动推杆321电连接于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电动推杆321带动连接架322移动,进而带动盖体31盖设于容器20或与容器20分离。当盖体31盖设于容器20时,容器20的开口被盖体31压紧,便于对容器20内的液体进行保温。当盖体31与容器20分离时,便于从容置腔12内取出容器20,用以添加或更换容器20内的液体。
63.搅拌组件40包括搅拌电机41和搅拌杆42,搅拌杆42连接于搅拌电机41,搅拌杆42贯穿盖体31,用于伸入容器20中对液体进行搅拌。搅拌杆42跟随盖体31一起移动,当盖体31盖设于容器20时,搅拌杆42伸入容器20中对液体进行搅拌,以使液体浓度均匀。当盖体31与
容器20分离时,搅拌杆42与容器20分离,便于从容置腔12内取出容器20。
64.供液组件50包括相连接的供液管51和蠕动泵52,供液管51穿过并连接盖体31,其一端可放置于容器20内,另一端与出液口11连接,供液管51能够跟随盖体31上下运动,进而其一端能够放置于容器20内与液体接触,另一端与出液口11连接以进行供液。蠕动泵52电连接与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蠕动泵52驱动供液管51向出液口11供液。
65.蠕动泵52内设有滚轮及滚柱,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滚轮转动带动滚柱依次碾过供液管51,将供液管51中的液体向前推挤,滚轮碾压后的供液管51因自身弹性恢复原形,在供液管51吸入端形成真空以吸入液体。供液组件50通过供液管51与容器20内的液体接触,不会对液体造成污染。蠕动泵52具有恒定流量和精确调节的特点,以实现对出液口11出液量的精确控制。蠕动泵52具备双向输送功能,能够对液体反抽和回吸,避免液体存留在供液管51中。
66.上述液体供给装置100中,通过人工将承载液体的容器20放置于容置腔12内。控制组件控制电动推杆321带动连接架322移动,进而带动盖体31盖设于容器20,对容器20内的液体进行保温。搅拌杆42跟随盖体31一起移动,当盖体31盖设于容器20时,搅拌杆42伸入容器20中对液体进行搅拌,以使液体浓度均匀。当出液口11自动感应导餐具或者通过按钮控制需要导出液体时,控制组件控制蠕动泵52驱动供液管51向出液口11供液,以实现对出液口11出液量的精确控制。上述液体供给装置100中实现了液体的自动供给,通过壳体10避免液体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中以防止污染液体,通过出液口11精确导出液体,避免了人员操作,具有卫生安全的优点。
67.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液体供给装置中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液体供给装置100还包括温度检测组件60,温度检测组件60连接于盖体31并电连接于控制组件,用于检测容器20内液体的温度。在一实施例中,温度检测组件60通过杆体伸入容器20中的液体中,以检测液体温度。在一实施例中,温度检测组件60通过热敏电阻检测液体温度。
68.液体供给装置100还包括液位检测组件70,液位检测组件70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用于检测容器20内的液体量。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液位检测组件70包括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的液位杆71,液位杆71连接盖体31,液位杆71用于在盖体31盖设于容器20时伸入容器20中进行液位测量。在使用过程中,液位杆71接通电压,容器20中有液体时,液体接触液位杆71形成闭合回路,即判定液体量充足;当液体接触不到液位杆71时,无法形成闭合回路,即判定液位不足。在该实施方式中,温度检测组件60设置与液位杆71端部,以通过液位杆71伸入容器20中的液体中。因此避免了温度检测组件60通过其他杆体伸入容器20中的液体中,减小温度检测组件60占用体积。
69.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液位检测组件70包括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的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连接于供液管51,用于检测供液管51中的液体量。液位传感器为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并连接于供液管51位于盖体31和蠕动泵52之间的部分。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避免与液体接触,防止污染液体。在使用过程中,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利用液体的感应电容来检测容器20中是否有液体存在,即容器20中无液体时,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对地面存在一定的静态电容;当容器20中液面上升时,液体的高低产生的寄生电容使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电容值不同,并转换为电信号来判断容器20中液位的高低。
70.液体供给装置100还包括警报组件,警报组件电连接于控制组件,警报组件用于在液位检测组件70测量的液体量低于预设值时发出警报,用以通知人员更换容器20。
71.上述液体供给装置100中,控制组件控制盖体31盖设于容器20时,温度检测组件60及液位检测组件70跟随盖体31移动并伸入容器20中对液体进行温度计液位测量。通过温度检测组件60及液位检测组件70实现容器20内液体的温度和液位的实时监测,通过警报组件通知人员更换容器20,避免了人员实时监督,降低了劳动强度。
72.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液体供给装置中容器及移动载具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液体供给装置100还包括移动载具80,容器20放置于移动载具80上,容器20通过移动载具80进入或远离容置腔12,以在移动容器20保持液体稳定,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壳体10设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电连接于控制组件,用于检测容器20在容置腔12中的位置。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容器20在预设位置时,控制组件控制电动推杆321带动连接架322移动,进而带动盖体31盖设于容器20,搅拌杆42伸入容器20中对液体进行搅拌,同时温度检测组件60及液位检测组件70伸入液体中进行温度和液位的实时监测。在一实施例中,容器20的预设位置即为容置腔12中容器20开口正对盖体31的位置。
73.容器20包括筒体21和加热组件22,加热组件22设置于筒体21底部并电连接于控制组件,用于加热筒体21内的液体。加热组件22通过电线与供电插头连接,供电插头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当温度检测组件60检测容器20内液体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控制组件通过供电插头对加热组件22供电,加热组件22加热筒体21内的液体使液体保持恒温。在一实施例中,容器20还包括筒盖23,筒盖23用于在容器20放置于容置腔12之前盖设于筒体21开口处,用于保温及避免筒体21中的液体洒落。
74.在一实施例中,移动载具80包括底板81、滚轮82及把手83,底板81用于放置容器20,滚轮82设置于底板81下表面,把手83包括一端连接于底板81,另一端向背离滚轮82的方向延伸,用于供工作人员抓握操作。移动载具80还包括两个卡持杆84,两个卡持杆84间隔设置于把手83上,每一卡持杆84一端连接于把手83,另一端弯曲后沿背离底板的方向延伸,两个卡持杆84之间形成卡持部,用于在容器20放置于容置腔12时卡持筒盖23,避免筒盖23随意放置造成遗失。
75.上述液体供给装置100中,当温度检测组件60检测容器20内液体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加热组件22加热筒体21内的液体使液体保持恒温。容器20放置于移动载具80上,容器20通过移动载具80进入或远离容置腔12,以在移动容器20保持液体稳定。两个卡持杆84之间形成卡持部,用于在容器20放置于容置腔12时卡持筒盖23,避免筒盖23随意放置造成遗失。
76.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