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三节轨的高性能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7537发布日期:2021-09-25 11:2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三节轨的高性能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三节轨的阻尼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三节轨的高性能阻尼器。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使抽屉被拉出的幅度大,一些抽屉的左右两侧通过三节轨与柜体的内壁安装连接。三节轨主要设有固定轨、中轨及活动轨,固定轨与柜体内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动轨与抽屉的外侧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固定轨的主体呈槽形状,中轨与固定轨通过对应的滚珠滑动连接,中轨也呈槽形状,活动轨与中轨通过对应的滚珠滑动连接,活动轨设在中轨内,中轨设在固定轨内。为了避免抽屉在关闭时碰撞柜体,一些三节轨还设有阻尼器,阻尼器主要包括活动块、固定座、连接件及触发件,阻尼器的固定座安装在固定轨的后端部,触发件与活动轨固定连接,连接件能够与固定座滑动连接,连接件与活动块铰接,于是连接件能够相对活动块摆动。在将抽屉拉出时,触发件扣接连接件,连接件带动活动块跟随抽屉向前移动,阻尼器的缓冲器的活塞杆被拉出,阻尼器的拉伸弹簧被拉伸,当连接件到达固定座的引导内弧时,引导内弧引导连接件摆动角度,使连接件扣在固定座上,且由于连接件摆动脱离触发件,于是抽屉、活动轨及触发件可以一起继续向前移动;在关闭抽屉时,触发件碰撞连接件,使连接件摆动而与固定座脱扣,并且触发件与连接件同时地扣接,于是在没有人手干预的情况下,拉伸弹簧也可以牵引回收抽屉,在拉伸弹簧牵引抽屉的过程中,缓冲器通过其内部的液压油的缓冲阻尼作用而使缓冲器的活塞杆缓慢地回缩,从而避免抽屉碰撞柜体。上文中提及到,在活动块处于拉出状态下,活动块的后端与固定座连接,也就是说,活动块处于悬臂状态,当关闭抽屉时,触发件碰撞触发连接件,拉伸弹簧的弹性恢复力将活动块向后拉,由于空间所限,拉伸弹簧的拉力与活动块的滑动连接部位无法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于是拉伸弹簧的拉力对活动块产生了弯矩,会导致活动块在向后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滞现象,也会加快活动块与固定座之间的摩擦磨损,结果导致活动块与固定座之间的滑动连接更加松动,在活动块的滑动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歪斜现象,所以现有技术的阻尼器的性能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三节轨的高性能阻尼器,它的性能高,且耐用。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三节轨的高性能阻尼器,包括活动块、缓冲器、拉伸弹簧、用于与固定轨固定安装的固定座、用于牵引回收活动轨的连接件及用于与活动轨固定连接的触发件,所述连接件形成有连接销部,所述连接件与活动块通过所述连接销部铰接,所述缓冲器设有活塞杆及缸体,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动块扣接,所述缸体安装在所述固定座内,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块扣接,所述拉伸弹簧相对应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扣
接,其中,所述固定座的前端部向前延伸形成有舌板,所述舌板的上端及下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导轨板部,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形成有第二导轨板部,所述活动块的前端形成有第一滑扣,所述活动块的后端形成有第二滑扣,所述第一滑扣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轨板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扣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轨板部滑动连接。
6.优选地,所述舌板的前端设有用于插装在固定轨的挡板内的插片部。
7.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后端部的背面形成有用于与固定轨的扣孔扣接的扣耳。
8.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背面形成有用于适配置于固定轨的定位孔内的第一定位凸台,所述第一定位凸台设为呈长方形状,所述第一定位凸台设于所述扣耳与所述插片部之间。
9.优选地,所述触发件形成有用于适配嵌装在活动轨的长孔内的第二定位凸台。
10.优选地,所述触发件在对应所述第二定位凸台的边缘的位置形成有用于避让活动轨的长孔的毛刺的避让槽。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固定座的前端部向前延伸形成有舌板,舌板的上端及下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导轨板部,固定座的中部形成有第二导轨板部,活动块的前端形成有第一滑扣,活动块的后端形成有第二滑扣,第一滑扣与对应的第一导轨板部滑动连接,第二滑扣与对应的第二导轨板部滑动连接,使得活动块的前后两端都得到支撑限位,于是活动块相对固定轨的滑动刚性高,活动块不容易相对固定座松动或摆动,避免活动块出现卡滞现象,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12.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回缩状态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回缩状态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分解示意图。
15.图4为图3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图3的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图3的c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块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发件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发件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发件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3 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拉出状态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4 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拉出状态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5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三节轨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6为用于与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安装连接的三节轨的固定轨的正面立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发器与连接件组合的示意简图。
29.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发器与连接件处于扣接状态的示意简图。
30.图19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三节轨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31.标号说明:1

活动块;11

第一滑扣;1101

第一滑槽;12

第二滑扣;1201

第二滑槽;13

连接孔;2

固定座;21

舌板;2101

第一导轨板部;22

第二导轨板部;23

插片部;24

第一定位凸台;25

扣耳;26

引导内弧;27

安装槽;28

扣接支撑面;3

连接件;31

触发凸台部;32

牵引钩部;33

导向边;34

连接销部;35

扣面;4

触发件;41

第二定位凸台;4101

避让槽;42

触发钩;401

钩内边;402

钩背边;43

基板;5

缓冲器;501

活塞杆;502

缸体;6

拉伸弹簧;97

中轨;98

活动轨;99

固定轨;9901

挡板;9902

定位孔;9903

扣孔。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33.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活动块1、缓冲器5、拉伸弹簧6、用于与固定轨99固定安装的固定座2、用于牵引回收活动轨98的连接件3及用于与活动轨98固定连接的触发件4,触发件4与活动轨98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活动块1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如图17所示,连接件3形成有连接销部34,如图8所示,活动块1形成有连接孔13,连接销部34安装在连接孔13内,使连接件3与活动块1通过连接销部34铰接,于是连接件3能够相对活动块1摆动。如图3所示,缓冲器5设有活塞杆501及缸体502,活塞杆501在伸出时受到缸体502的阻力较小,而活塞杆501在回缩时通过缸体502内的液压油的阻尼作用,使活塞杆501在回缩过程中能够吸收碰撞震动。活塞杆501与活动块1扣接。如图1所示,缸体502安装在固定座2内,如图7所示,具体是固定座2形成有安装槽27,缸体502置于安装槽27内。如图2所示,拉伸弹簧6的一端与活动块1扣接,拉伸弹簧6相对应的另一端与固定座2扣接。在关闭抽屉时,为了使连接件3能够牵引回收活动轨98,具体地,如图9所示,触发件4包括基板43,触发件4的背面形成有触发钩42,触发钩42与基板43连成一体,于是增加了触发钩42的强度,如图11所示,连接件3的正面形成有触发凸台部31及牵引钩部32,如图12所示,连接件3 的背部形成有扣面35,如图7所示,固定座2形成有扣接支撑面28,当抽屉处于关闭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处于图1所示的回缩状态,如图18所示(图18为正视方向的简图),此时触发钩42处于触发凸台部31与牵引钩部32之间,当将抽屉向前拉出时,活动轨98带动触发件4向前移动,如图9和图18所示,由于触发钩42的钩背边402与牵引钩部32扣接,于是触发钩42带动连接件3向前移动,而由于连接件3与活动块1通过连接销部34铰接,于是连接件3带动活动块1向前移动,使活塞杆501被活动块1拉出,拉伸弹簧6被活动块1拉伸,如图11和图13所示,当连接件3的导向边33到达固定座2的引导内弧26的位置时,引导内弧26引导连接件3摆动,使连接件3的扣面35摆入至对应固定座2的扣接支撑面28的位置,而由于连接件3摆动,如图17所示,于是触发钩42与牵引钩部32脱扣,从而抽屉、活动轨98、中轨97及触发件4都可以继续向前移动,此时,失去了向前的拉力的连接件3被拉伸弹簧6的弹性恢复力向后拉,使连接件3的扣面35扣接在固定座2的扣接支撑面28上,使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处于图13所示的状态,当关闭抽屉时,如图17中的箭头所示,触发件4向连接件3移动,如图9和图17所示,触发件4的钩内边401碰撞连接件3的触发凸台部31,于是连接件3的扣面35摆动脱离扣接支撑面28,并且同时地,牵引钩部32扣住触发钩42,于是拉伸弹簧6的弹性恢复力能够将活动块1连同连接件3、触发件4及活动轨98一起向后移动,也就是说,连接件3能够牵引回收活动轨98,最终使抽屉完成关闭。在活动块1的回收过程中,缓冲器5能够缓冲撞击和减慢抽屉的关闭
速度。
34.如图2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2的前端部向前延伸形成有舌板21,舌板21的上端及下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导轨板部2101,如图3和图6所示,固定座2的中部形成有第二导轨板部22,如图3至图5所示,活动块1的前端形成有第一滑扣11,活动块1的后端形成有第二滑扣12,如图2所示,第一滑扣11与对应的第一导轨板部2101滑动连接,第二滑扣12与对应的第二导轨板部22滑动连接;具体地,如图4所示,可以设置两个第一滑扣11相向布置,第一导轨板部2101能够相对地在第一滑扣11与活动块1的主体结构围成的第一滑槽1101内滑动,于是舌板21被相对地限位在相向的两个第一滑槽1101的范围内,使活动块1只能相对固定座2沿前后方向移动;如图5所示,可以设置两个第二滑扣12相背布置,第二导轨板部22能够相对地在第二滑扣12与活动块1的主体结构围成的第二滑槽1201内滑动,于是第二导轨板部22同样地对活动块1起到导向及支撑作用;如图13所示,当活动块1处于拉出状态时,活动块1的前端通过舌板21支撑限位,活动块1的后端通过第二导轨板部22支撑限位,而当触发件4触发连接件3,使活动块1向后移动时,由于活动块1的前后两端都得到支撑限位,于是活动块1相对固定轨2的滑动刚性高,活动块1不容易相对固定座2松动或摆动,有利于活动块1移动顺畅,不会出现卡滞现象,使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性能好,由于避免活动块1歪斜地相对固定座2滑动,也就是说,避免增大活动块1与固定座2的相对滑动接触面上的接触压力,于是也减少了活动块1与固定座2之间的摩擦磨损,使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耐用。
35.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7所示,舌板21的前端设有用于插装在固定轨99的挡板9901内的插片部23。如图15所示,固定座2安装在固定轨99的后端部内,安装固定座2是从后向前插装到固定轨99的后端部内的,如图19所示,挡板9901是通过模具在固定轨99上向内冲压加工形成的,当将固定座2向前插入固定轨99的后端部时,如图19所示,插片部23具体是插入到挡板9901与固定座2的主体结构之间,于是插片部23被挡板9901限位,避免舌板21在触发件4碰撞连接件3时向内弯曲(即是在水平面内弯曲),有利于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使用稳定性。
36.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固定座2的后端部的背面形成有用于与固定轨99的扣孔9903扣接的扣耳25,图16展示了扣孔9903的位置,在将固定座2插入固定轨99的端部的过程中,扣耳25弹性变形内弯,扣耳25滑过固定轨99的内表面,当扣耳25到达扣孔9903的位置时,扣耳25复位弹出,如图19所示,于是扣耳25扣在扣孔9903的边缘上,使固定座2不容易向后脱离固定轨99,使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安装可靠。
37.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19所示,固定座2的背面形成有用于适配置于固定轨99的定位孔9902内的第一定位凸台24,第一定位凸台24设为呈长方形状,第一定位凸台24设于扣耳25与插片部23之间。于是固定座2上下及前后方向上都通过定位孔9902定位,由于第一定位凸台24设为呈长方形状,于是固定座2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出现上下摆动现象,有利于确保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能够正常使用。
38.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触发件4形成有用于适配嵌装在活动轨98的长孔内的第二定位凸台41,也就是说,第二定位凸台41设为呈长条状。现有技术的触发件4通常仅采用铆钉与活动轨98固定连接,但是当触发件4多次受到冲击之后,触发件4可能会绕上述铆钉摆动了角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定位凸台41,避免触发件4相对活动轨98在竖直面内摆动,有利于确保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能够正常使用。
39.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触发件4在对应第二定位凸台41的边缘的位置形成有用于避让上述活动轨98的长孔的毛刺的避让槽4101,也就是说避让槽4101围绕第二定位凸台41。现有技术的活动轨98采用钣金工艺制作,上述活动轨98的长孔通过模具冲裁制成,于是在上述活动轨98的长孔的孔口会形成毛刺,为了美观,对于三节轨来说,活动轨98的毛刺需要向三节轨的内部延伸设置,于是如图15所示,第二定位凸台41从三节轨的内部穿入对应的上述活动轨98的长孔内,于是上述活动轨98的长孔的毛刺就会插入在避让槽4101内,有利于使触发件4与活动轨98的内侧面贴靠,具体是触发件4的基板43的正面与活动轨98的背面贴靠连接,从而使触发件4与活动轨98的固定安装可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