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旋转餐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5077发布日期:2022-01-07 23:3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旋转餐台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旋转餐台。


背景技术:

2.餐台,指人们就餐时使用的桌子,目前,市面上的餐台,特别是圆形餐台,为了方便放菜及夹菜,都会在台面板上设置一个可以旋转的转盘,用于放置汤菜等,用餐者可以旋转转盘,将需要的汤菜转到自己面前,然后夹食,非常方便,但是,这种餐台无法调节高度,日常生活中,当家里有小孩或者身高较矮的人时,餐台过高就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就餐,而且这种餐台的旋转面无法固定,只要受力就会旋转,所以这种餐台仅具就餐功能,无其他功能,例如当家中小孩需要在餐台上写作业时,餐台无法保持自身台面的稳定性,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旋转餐台,包括固定基座、升降部件和旋转卡合部件,所述升降部件设置在固定基座的内部,并且升降部件的输出端穿过固定基座的内底部延伸至固定基座的底部外,所述固定基座的顶部开设有与旋转卡合部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旋转卡合部件的底部转动设置在凹槽内,并且旋转卡合部件的顶部穿过凹槽延伸至凹槽外。
4.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部件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一伞齿、省力组件、两个第二转动杆、两个支撑座、两个第二伞齿、四个第三伞齿和四个升降组件,所述第一转动杆呈水平状设置在固定基座内,并且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基座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穿过固定基座的侧壁延伸至固定基座的侧壁外,所述省力组件安装在第一转动杆延伸至固定基座侧壁外的一端上,所述第一伞齿和两个第二伞齿间隔套设在第一转动杆上,并且第一伞齿位于两个第二伞齿之间,两个所述支撑座间隔安装在固定基座内,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座内,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均穿过对应的支撑座并与第三伞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伞齿与相邻的两个第三伞齿相啮合,四个所述升降组件沿固定基座的周向等间距设置在固定基座内,每个所述升降组件的底端均穿过固定基座的内底部并延伸至固定基座的底部外,并且四个升降组件的顶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伞齿和两个第三伞齿相啮合。
5.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升降组件均包括第四伞齿、第三转动杆、螺杆、套管、升降杆和支撑脚,所述第三转动杆呈竖直状转动设置在固定基座内,所述第四伞齿安装在第三转动杆的顶部,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底部穿过固定基座并与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套设在第三转动杆上,并且套管的顶部与固定基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管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升降杆套设在螺杆上,并且升降杆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杆的顶部插接于限位槽内,所述支撑脚安装在升降杆的底部。
6.进一步的,所述省力组件包括插接杆和固定杆,所述插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并且插接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把手。
7.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卡合部件包括限位盘、齿盘、台面板和抽拉杆,所述限位盘转
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齿盘安装在限位盘的顶部,所述台面板安装在齿盘的顶部,所述抽拉杆滑动设置在固定基座的顶部,并且抽拉杆的一端与齿盘卡合配合,所述抽拉杆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并且抽拉杆的顶部与台面板的底部相抵触。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基座的顶部开设有与两个限位块滑动配合的滑动槽。
9.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0.其一,当需要调节餐台高度时,首先拉住把手,转动插接杆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既而带动第一伞齿和两个第二伞齿转动,通过第一伞齿与相邻的两个第三伞齿相啮合,带动另外两个第三伞齿转动,既而带动四个第四伞齿转动,四个第四伞齿分别带动四个第三转动杆和螺杆转动,通过螺杆与升降杆螺纹连接,并且升降杆的顶部插接于限位槽内,使得套管随螺杆的转动而同步上升或下降,最后带动固定基座的上升或者下降,完成餐台高度的调节。
11.其二,当就餐时需要转动台面板时,首先将抽拉杆向外抽出一段距离,使抽拉杆与齿盘卡合的一端与齿盘分离,再手动转动台面板,将自己需要的汤菜转到自己面前,简单方便。
12.其三,当需要在台面板上做作业时,将抽拉杆向齿盘方向推动,使抽拉杆与齿盘卡合限位,完成台面板的固定,防止台面板受力转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3.其四,通过固定基座的顶部开设的滑动槽对两个限位块进行限位,既而对安装在两个限位块之间的抽拉杆进行限位,防止抽拉杆抽出后易出现丢失现象。
附图说明
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基座和升降部件的局部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省力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基座和旋转卡合部件的局部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20.图中:固定基座1、升降部件2、第一转动杆21、第一伞齿22、省力组件 23、插接杆231、固定杆232、把手233、第二转动杆24、支撑座25、第二伞齿 26、第三伞齿27、升降组件28、第四伞齿281、第三转动杆282、螺杆283、套管284、升降杆285、支撑脚286、限位槽287、旋转卡合部件3、限位盘31、齿盘32、台面板33、抽拉杆34、限位块35、凹槽4、滑动槽5。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23.本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升降旋转餐台,包括固定基座1、升降部件2和旋
转卡合部件3,所述升降部件2设置在固定基座1的内部,并且升降部件2的输出端穿过固定基座1的内底部延伸至固定基座1的底部外,所述固定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与旋转卡合部件3相配合的凹槽4,所述旋转卡合部件3 的底部转动设置在凹槽4内,并且旋转卡合部件3的顶部穿过凹槽4延伸至凹槽4外。
24.具体的,所述升降部件2包括第一转动杆21、第一伞齿22、省力组件23、两个第二转动杆24、两个支撑座25、两个第二伞齿26、四个第三伞齿27和四个升降组件28,所述第一转动杆21呈水平状设置在固定基座1内,并且第一转动杆2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基座1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1的一端穿过固定基座1的侧壁延伸至固定基座1的侧壁外,所述省力组件23安装在第一转动杆21延伸至固定基座1侧壁外的一端上,所述第一伞齿22和两个第二伞齿26间隔套设在第一转动杆21上,并且第一伞齿22位于两个第二伞齿26 之间,两个所述支撑座25间隔安装在固定基座1内,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24 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座25内,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杆24的两端均穿过对应的支撑座25并与第三伞齿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伞齿22与相邻的两个第三伞齿27相啮合,四个所述升降组件28沿固定基座1的周向等间距设置在固定基座1内,每个所述升降组件28的底端均穿过固定基座1的内底部并延伸至固定基座1的底部外,并且四个升降组件28的顶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伞齿26 和两个第三伞齿27相啮合,通过转动第一转动杆21带动第一伞齿22和两个第二伞齿26转动,通过第一伞齿22与相邻的两个第三伞齿27相啮合,带动另外两个第三伞齿27转动,既而带动四个升降组件28转动,联动性较强。
25.具体的,每个所述升降组件28均包括第四伞齿281、第三转动杆282、螺杆283、套管284、升降杆285和支撑脚286,所述第三转动杆282呈竖直状转动设置在固定基座1内,所述第四伞齿281安装在第三转动杆282的顶部,所述第三转动杆282的底部穿过固定基座1并与螺杆28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管284套设在第三转动杆282上,并且套管284的顶部与固定基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管284上开设有限位槽287,所述升降杆285套设在螺杆283 上,并且升降杆285与螺杆283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杆285的顶部插接于限位槽287内,所述支撑脚286安装在升降杆285的底部,通过限位槽287对升降杆285进行限位,防止升降杆285随螺杆283的转动而转动。
26.具体的,所述省力组件23包括插接杆231和固定杆232,所述插接杆231 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杆21固定连接,并且插接杆231的另一端与固定杆232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杆232的另一端安装有把手233,使得转动第一转动杆21时更加省力。
27.具体的,所述旋转卡合部件3包括限位盘31、齿盘32、台面板33和抽拉杆34,所述限位盘31转动设置在凹槽4内,所述齿盘32安装在限位盘31的顶部,所述台面板33安装在齿盘32的顶部,所述抽拉杆34滑动设置在固定基座 1的顶部,并且抽拉杆34的一端与齿盘32卡合配合,所述抽拉杆34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35,并且抽拉杆34的顶部与台面板33的底部相抵触,当就餐时需要转动台面板33时,首先将抽拉杆34向外抽出一段距离,使抽拉杆34与齿盘32卡合的一端与齿盘32分离,再手动转动台面板33,将自己需要的汤菜转到自己面前,简单方便;当需要在台面板33上做作业时,将抽拉杆34向齿盘 32方向推动,使抽拉杆34与齿盘32卡合限位,完成台面板33的固定,防止台面板33受力转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8.具体的,所述固定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与两个限位块35滑动配合的滑动槽 5,通过滑动槽5对两个限位块35进行限位,既而对安装在两个限位块35之间的抽拉杆34进行限位,
防止抽拉杆34抽出后易出现丢失现象。
29.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调节餐台高度时,首先拉住把手233,转动插接杆231带动第一转动杆21转动,既而带动第一伞齿22和两个第二伞齿 26转动,通过第一伞齿22与相邻的两个第三伞齿27相啮合,带动另外两个第三伞齿27转动,既而带动四个第四伞齿281转动,四个第四伞齿281分别带动四个第三转动杆282和螺杆283转动,通过螺杆283与升降杆285螺纹连接,并且升降杆285的顶部插接于限位槽287内,使得套管284随螺杆283的转动而同步上升或下降,最后带动固定基座1的上升或者下降,完成餐台高度的调节,当就餐时需要转动台面板33时,首先将抽拉杆34向外抽出一段距离,使抽拉杆34与齿盘32卡合的一端与齿盘32分离,再手动转动台面板33,将自己需要的汤菜转到自己面前,当需要在台面板33上做作业时,将抽拉杆34向齿盘32方向推动,使抽拉杆34与齿盘32卡合限位,完成台面板33的固定,防止台面板33受力转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