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82281发布日期:2021-08-31 17:3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湿厕纸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



背景技术:

在过去二十年,非织造布工业高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非织造布工业制品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特别是消费水平高的欧美发达国家。用非织造布制成的干、湿巾,女用卫生巾,儿童纸尿裤等,因价格低廉,方便实用,干净卫生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目前所使用的非织造布产品,特别是湿态状况下使用的湿巾,如果丢弃在抽水马桶,会堵塞抽水马桶底孔,家庭排水管以及城市污水管道系统,给城市管理带了不方便。

公开号为cn112411246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植物纤维可冲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植物纤维可冲散材料包括相互缠结叠合的上纤维层、中纤维层和下纤维层;其中上纤维层与下纤维层中纤维的平均长度大于中纤维层中纤维的平均长度;所述上纤维层与下纤维层的原料包括短切植物纤维和/或植物纤维短绒;所述中纤维层的原料包括植物纤维浆粕。

但是该植物纤维可冲散材料结构简单,虽然提升了湿态断裂强力,但是在雨水冲散的性能上出现显著的降低,进而影响到马桶的冲水稳定性并致使马桶易于堵塞,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具有在有效提升湿态断裂强力的同时便于冲散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包括浸润液以及湿厕纸原纸;所述湿厕纸原纸由相互贴合的纤维上表层和纤维下表层组成,所述纤维上表层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上表层热压部以及与所述上表层热压部上下匹配的上表层热压槽;所述纤维下表层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下表层热压部以及与所述下表层热压部上下匹配的下表层热压槽;所述上表层热压部和所述下表层热压部相互贴合;所述纤维上表层和纤维下表层之间形成有间隔腔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上表层热压部和下表层热压部相互贴合后形成的湿厕纸原纸具备纤维上表层、间隔腔层和纤维下表层的三层结构,并在使用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经与浸润液结合的湿厕纸原纸以纤维上表层和纤维下表层进行浸润液的吸收,并在间隔腔层内形成密闭的气腔,进而在使用时显著提升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的使用舒适度,且由于上表层热压部和下表层热压部相互贴合的结构将使得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在使用时保持稳定的结构状态;与此同时,当将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置入水中进行冲散时,由于仅通过上表层热压部和下表层热压部结合,因此将在密闭气腔内气体的作用下助力于纤维上表层和纤维下表层的相互分离,再在水的冲击作用下实现有效分散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浸润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20-60份芦荟;12-16份白芷;4-6份艾叶;0.8-1份薄荷;0.5-0.8份香精;0.3-0.5份柠檬酸;0.2-0.3份鸸鹋油;80-100份去离子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避免酒精的使用的同时,以芦荟为主,增加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的使用效果,并在白芷、艾叶、薄荷、柠檬酸和鸸鹋油的作用下,实现有效的清洁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浸润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20-60份芦荟、12-16份白芷、4-6份艾叶混合后经过球磨机研磨,获得混合磨料;

步骤2、将混合磨料加热至75-85℃后,加入0.8-1份薄荷、0.5-0.8份香精以及0.2-0.3份鸸鹋油,保温15min后降至室温,获得浓缩浆料;

步骤3、向浓缩浆料内加入0.3-0.5份柠檬酸和80-100份去离子水,经混合搅拌均匀后获得成品浸润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著降低浸润液的制备难度,在对浸润液有效杀菌消毒的同时,保持浸润液内组成成分的功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湿厕纸原纸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36-44份棉纤维;

24-28份聚乳酸纤维;

6-8份中聚合度聚乙烯醇;

2-4份聚氨酯纤维;

其中,所述浸润液以及湿厕纸原纸分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浸润液以及湿厕纸原纸分体设置,因此在使用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时,取出相应的湿厕纸原纸时令湿厕纸原纸与浸润液接触,进而令湿厕纸原纸在吸收浸润液后形成供使用的湿厕纸;与此同时,由于湿厕纸以棉纤维、聚乳酸纤维为核心,添加中聚合度聚乙烯醇和聚氨酯纤维,进而在使用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后丢入水中进行冲散时,聚氨酯纤维进一步吸收水分膨胀,以破坏该湿厕纸原纸的连接结构,且中聚合度聚乙烯醇的粘合效果在水的冲击作用下因逐步溶入水中而降低,进而将使得该湿厕纸原纸快速破碎分离,以达到快速分散的效果,使得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具有在有效提升湿态断裂强力的同时便于冲散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湿厕纸原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36-44份棉纤维、24-28份聚乳酸纤维、6-8份中聚合度聚乙烯醇以及2-4份聚氨酯纤维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浓度为0.1-4wt%的混合浆液;

步骤2、将混合浆液导入造纸机内后,经烘干获得平整纸页;

步骤3、将平整纸页经过热压后形成纤维表层;

步骤4、将两层纤维表层复合贴合后,经裁切形成成品湿厕纸原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著降低湿厕纸原纸的制备难度,且使得湿厕纸原纸在使用时具有结构稳定性高的效果,以达到保持高湿态断裂强力的目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3中,所述热压采用的温度为55-6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避免破坏中聚合度聚乙烯醇与棉纤维、聚乳酸纤维和聚氨酯纤维的结合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3中,所述纤维表层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热压部以及与所述热压部上下匹配的热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著提升湿厕纸原纸的结构稳定性,且由于采用热压的形式构成热压部和热压槽,将使得热压部的底部厚度因压缩而缩小,侧壁的厚度因拉伸而缩小,在水冲作用下达到有效的快速冲散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4中,两层纤维表层通过相应的所述热压部相互复合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的冲击作用下,两层纤维表层将快速分离,进而达到有效提升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的冲散便捷性的目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纤维上表层和所述纤维下表层的厚度相等,且所述纤维上表层和所述纤维下表层的厚度为0.05-0.2mm。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表层热压部和所述下表层热压部的厚度相等,所述上表层热压槽和所述下表层热压槽的厚度相等;所述间隔腔层的厚度为0.05-0.15mm。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具备上表层热压部的纤维上表层和具备下表层热压部的纤维下表层相互贴合,在水冲作用下使得纤维上表层和纤维下表层实现快速分离的效果;并在中聚合度聚乙烯醇和聚氨酯纤维的作用下,令纤维上表层和纤维下表层在水冲作用下快速破碎分散,从而使得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具有在有效提升湿态断裂强力的同时便于冲散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纤维上表层;11、上表层热压部;12、上表层热压槽;2、纤维下表层;21、下表层热压部;22、下表层热压槽;3、间隔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针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包括浸润液以及湿厕纸原纸。其中,湿厕纸原纸由相互贴合的纤维上表层1和纤维下表层2组成。在纤维上表层1上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上表层热压部11以及与上表层热压部11上下匹配的上表层热压槽12;并在纤维下表层2上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下表层热压部21以及与下表层热压部21上下匹配的下表层热压槽22。上表层热压部11和下表层热压部21相互贴合;且纤维上表层1和纤维下表层2之间形成有厚度为0.05-0.15mm的间隔腔层3。与此同时,纤维上表层1和纤维下表层2的厚度相等,且纤维上表层1和纤维下表层2的厚度为0.05-0.2mm;上表层热压部11和下表层热压部21的厚度相等,且上表层热压槽12和下表层热压槽22的厚度相等。

因此,由上表层热压部11和下表层热压部21相互贴合后形成的湿厕纸原纸具备纤维上表层1、间隔腔层3和纤维下表层2的三层结构,并在使用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经与浸润液结合的湿厕纸原纸以纤维上表层1和纤维下表层2进行浸润液的吸收,并在间隔腔层3内形成密闭的气腔,进而在使用时显著提升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的使用舒适度,且由于上表层热压部11和下表层热压部21相互贴合的结构将使得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在使用时保持稳定的结构状态;与此同时,当将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置入水中进行冲散时,由于仅通过上表层热压部11和下表层热压部21结合,因此将在密闭气腔内气体的作用下助力于纤维上表层1和纤维下表层2的相互分离,再在水的冲击作用下实现有效分散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浸润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20-60份芦荟;12-16份白芷;4-6份艾叶;0.8-1份薄荷;0.5-0.8份香精;0.3-0.5份柠檬酸;0.2-0.3份鸸鹋油;80-100份去离子水。以在避免酒精的使用的同时,以芦荟为主,增加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的使用效果,并在白芷、艾叶、薄荷、柠檬酸和鸸鹋油的作用下,实现有效的清洁作用。

浸润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20-60份芦荟、12-16份白芷、4-6份艾叶混合后经过球磨机研磨,获得混合磨料;

步骤2、将混合磨料加热至75-85℃后,加入0.8-1份薄荷、0.5-0.8份香精以及0.2-0.3份鸸鹋油,保温15min后降至室温,获得浓缩浆料;

步骤3、向浓缩浆料内加入0.3-0.5份柠檬酸和80-100份去离子水,经混合搅拌均匀后获得成品浸润液。

因此,将实现显著降低浸润液的制备难度的效果,且该制备方法将在对浸润液有效杀菌消毒的同时,保持浸润液内组成成分的功效。

湿厕纸原纸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36-44份棉纤维;24-28份聚乳酸纤维;6-8份中聚合度聚乙烯醇以及2-4份聚氨酯纤维;

其中,所述浸润液以及湿厕纸原纸分体设置。由于浸润液和湿厕纸原纸分体设置,因此在使用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时,取出相应的湿厕纸原纸时令湿厕纸原纸与浸润液接触,进而令湿厕纸原纸在吸收浸润液后形成供使用的湿厕纸;与此同时,由于湿厕纸以棉纤维、聚乳酸纤维为核心,添加中聚合度聚乙烯醇和聚氨酯纤维,进而在使用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后丢入水中进行冲散时,聚氨酯纤维进一步吸收水分膨胀,以破坏该湿厕纸原纸的连接结构,且中聚合度聚乙烯醇的粘合效果在水的冲击作用下因逐步溶入水中而降低,进而将使得该湿厕纸原纸快速破碎分离,以达到快速分散的效果,使得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具有在有效提升湿态断裂强力的同时便于冲散的效果。

需要提及的是,湿厕纸原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36-44份棉纤维、24-28份聚乳酸纤维、6-8份中聚合度聚乙烯醇以及2-4份聚氨酯纤维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浓度为0.1-4wt%的混合浆液;

步骤2、将混合浆液导入造纸机内后,经烘干获得平整纸页;

步骤3、将平整纸页经过热压后形成纤维表层,其中热压采用的温度为55-65℃,纤维表层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热压部以及与所述热压部上下匹配的热压槽;

步骤4、将两层纤维表层复合贴合后,经裁切形成成品湿厕纸原纸,其中,两层纤维表层通过相应的热压部相互复合贴合。

因此,该制备方法通过相应的温度设定,有效避免破坏中聚合度聚乙烯醇与棉纤维、聚乳酸纤维和聚氨酯纤维的结合稳定性;且显著提升湿厕纸原纸的结构稳定性,并在由于采用热压的形式构成热压部和热压槽时,将使得热压部的底部厚度因压缩而缩小,侧壁的厚度因拉伸而缩小,在水冲作用下达到有效的快速冲散的效果。与此同时,该制备方法具有显著降低湿厕纸原纸的制备难度,且使得湿厕纸原纸结构稳定性高的效果,以达到保持高湿态断裂强力的目的。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包括浸润液以及湿厕纸原纸。其中,湿厕纸原纸由相互贴合的纤维上表层1和纤维下表层2组成。在纤维上表层1上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上表层热压部11以及与上表层热压部11上下匹配的上表层热压槽12;并在纤维下表层2上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下表层热压部21以及与下表层热压部21上下匹配的下表层热压槽22。上表层热压部11和下表层热压部21相互贴合;且纤维上表层1和纤维下表层2之间形成有厚度为0.05mm的间隔腔层3。与此同时,纤维上表层1和纤维下表层2的厚度相等,且纤维上表层1和纤维下表层2的厚度为0.05mm;上表层热压部11和下表层热压部21的厚度相等,且上表层热压槽12和下表层热压槽22的厚度相等。

因此,由上表层热压部11和下表层热压部21相互贴合后形成的湿厕纸原纸具备纤维上表层1、间隔腔层3和纤维下表层2的三层结构,并在使用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经与浸润液结合的湿厕纸原纸以纤维上表层1和纤维下表层2进行浸润液的吸收,并在间隔腔层3内形成密闭的气腔,进而在使用时显著提升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的使用舒适度,且由于上表层热压部11和下表层热压部21相互贴合的结构将使得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在使用时保持稳定的结构状态;与此同时,当将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置入水中进行冲散时,由于仅通过上表层热压部11和下表层热压部21结合,因此将在密闭气腔内气体的作用下助力于纤维上表层1和纤维下表层2的相互分离,再在水的冲击作用下实现有效分散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浸润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20份芦荟;12份白芷;4份艾叶;0.8份薄荷;0.5份香精;0.3份柠檬酸;0.2份鸸鹋油;80份去离子水。以在避免酒精的使用的同时,以芦荟为主,增加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的使用效果,并在白芷、艾叶、薄荷、柠檬酸和鸸鹋油的作用下,实现有效的清洁作用。

浸润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20份芦荟、12份白芷、4份艾叶混合后经过球磨机研磨,获得混合磨料;

步骤2、将混合磨料加热至75℃后,加入0.8份薄荷、0.5份香精以及0.2份鸸鹋油,保温15min后降至室温,获得浓缩浆料;

步骤3、向浓缩浆料内加入0.3份柠檬酸和80份去离子水,经混合搅拌均匀后获得成品浸润液。

因此,将实现显著降低浸润液的制备难度的效果,且该制备方法将在对浸润液有效杀菌消毒的同时,保持浸润液内组成成分的功效。

湿厕纸原纸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36份棉纤维;24份聚乳酸纤维;6份中聚合度聚乙烯醇以及2份聚氨酯纤维;

其中,所述浸润液以及湿厕纸原纸分体设置。由于浸润液和湿厕纸原纸分体设置,因此在使用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时,取出相应的湿厕纸原纸时令湿厕纸原纸与浸润液接触,进而令湿厕纸原纸在吸收浸润液后形成供使用的湿厕纸;与此同时,由于湿厕纸以棉纤维、聚乳酸纤维为核心,添加中聚合度聚乙烯醇和聚氨酯纤维,进而在使用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后丢入水中进行冲散时,聚氨酯纤维进一步吸收水分膨胀,以破坏该湿厕纸原纸的连接结构,且中聚合度聚乙烯醇的粘合效果在水的冲击作用下因逐步溶入水中而降低,进而将使得该湿厕纸原纸快速破碎分离,以达到快速分散的效果,使得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具有在有效提升湿态断裂强力的同时便于冲散的效果。

需要提及的是,湿厕纸原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36份棉纤维、24份聚乳酸纤维、6份中聚合度聚乙烯醇以及2份聚氨酯纤维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浓度为0.1wt%的混合浆液;

步骤2、将混合浆液导入造纸机内后,经烘干获得平整纸页;

步骤3、将平整纸页经过热压后形成纤维表层,其中热压采用的温度为55℃,纤维表层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热压部以及与所述热压部上下匹配的热压槽;

步骤4、将两层纤维表层复合贴合后,经裁切形成成品湿厕纸原纸,其中,两层纤维表层通过相应的热压部相互复合贴合。

因此,该制备方法通过相应的温度设定,有效避免破坏中聚合度聚乙烯醇与棉纤维、聚乳酸纤维和聚氨酯纤维的结合稳定性;且显著提升湿厕纸原纸的结构稳定性,并在由于采用热压的形式构成热压部和热压槽时,将使得热压部的底部厚度因压缩而缩小,侧壁的厚度因拉伸而缩小,在水冲作用下达到有效的快速冲散的效果。与此同时,该制备方法具有显著降低湿厕纸原纸的制备难度,且使得湿厕纸原纸结构稳定性高的效果,以达到保持高湿态断裂强力的目的。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的纤维上表层和纤维下表层之间形成有厚度为0.1mm的间隔腔层。纤维上表层和纤维下表层的厚度为0.12mm。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中的纤维上表层和纤维下表层之间形成有厚度为0.15mm的间隔腔层。纤维上表层和纤维下表层的厚度为0.2mm。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四中的浸润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40份芦荟;14份白芷;5份艾叶;0.9份薄荷;0.65份香精;0.4份柠檬酸;0.25份鸸鹋油;90份去离子水。

浸润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40份芦荟、14份白芷、5份艾叶混合后经过球磨机研磨,获得混合磨料;

步骤2、将混合磨料加热至80℃后,加入0.9份薄荷、0.65份香精以及0.25份鸸鹋油,保温15min后降至室温,获得浓缩浆料;

步骤3、向浓缩浆料内加入0.4份柠檬酸和90份去离子水,经混合搅拌均匀后获得成品浸润液。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五中的浸润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60份芦荟;16份白芷;6份艾叶;1份薄荷;0.8份香精;0.5份柠檬酸;0.3份鸸鹋油;100份去离子水。

浸润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60份芦荟、16份白芷、6份艾叶混合后经过球磨机研磨,获得混合磨料;

步骤2、将混合磨料加热至85℃后,加入1份薄荷、0.8份香精以及0.3份鸸鹋油,保温15min后降至室温,获得浓缩浆料;

步骤3、向浓缩浆料内加入0.5份柠檬酸和100份去离子水,经混合搅拌均匀后获得成品浸润液。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六中的湿厕纸原纸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40份棉纤维;26份聚乳酸纤维;7份中聚合度聚乙烯醇以及3份聚氨酯纤维;

湿厕纸原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40份棉纤维、26份聚乳酸纤维、7份中聚合度聚乙烯醇以及3份聚氨酯纤维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浓度为2wt%的混合浆液;

步骤2、将混合浆液导入造纸机内后,经烘干获得平整纸页;

步骤3、将平整纸页经过热压后形成纤维表层,其中热压采用的温度为60℃,纤维表层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热压部以及与所述热压部上下匹配的热压槽;

步骤4、将两层纤维表层复合贴合后,经裁切形成成品湿厕纸原纸,其中,两层纤维表层通过相应的热压部相互复合贴合。

实施例七

实施例七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七中的湿厕纸原纸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44份棉纤维;28份聚乳酸纤维;8份中聚合度聚乙烯醇以及4份聚氨酯纤维;

湿厕纸原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44份棉纤维、28份聚乳酸纤维、8份中聚合度聚乙烯醇以及4份聚氨酯纤维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浓度为4wt%的混合浆液;

步骤2、将混合浆液导入造纸机内后,经烘干获得平整纸页;

步骤3、将平整纸页经过热压后形成纤维表层,其中热压采用的温度为65℃,纤维表层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热压部以及与所述热压部上下匹配的热压槽;

步骤4、将两层纤维表层复合贴合后,经裁切形成成品湿厕纸原纸,其中,两层纤维表层通过相应的热压部相互复合贴合。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中未添加中聚合度聚乙烯醇。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2中的未添托聚氨酯纤维。

针对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2的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表一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2的性能测试结果

综上,本申请通过具备上表层热压部11的纤维上表层1和具备下表层热压部21的纤维下表层2相互贴合,在水冲作用下使得纤维上表层1和纤维下表层2实现快速分离的效果;并在中聚合度聚乙烯醇和聚氨酯纤维的作用下,令纤维上表层1和纤维下表层2在水冲作用下快速破碎分散,从而使得该可冲散的抗菌消毒湿厕纸具有在有效提升湿态断裂强力的同时便于冲散的效果。

本申请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