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02146发布日期:2021-06-30 00:2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台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餐饮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餐台。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饮食生活也被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而快餐行业由于其便利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事先做好的食物放在餐台上,人们过来可以直接挑选购买即可。而在中国,国人的饮食习惯均以热食炒菜为主,很多食物在售卖过程中都需要进行保温,因此,具有保温功能的餐台得到不断的推广和普及。
3.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920571017.0)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售卖台,包括支撑柜、固定在支撑柜顶部的台面框、搁置在台面框上的份数盘、安装在台面框底部的水槽、安装在水槽内部的不锈钢加热管,事先做好的食物按照种类分别盛装在各份数盘中,份数盘部分浸入水槽中,通过水槽中的热水实现对份数盘中的食物进行保温,根据顾客的需求,再由服务员从对应份数盘中将食物打到碗中递给顾客。支撑柜的上方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位置与份数盘的位置相对应,且防护罩的长度与支撑柜的长度相匹配。防护罩通过防护罩安装架安装在支撑柜上,防护罩包括顶部的弧形钢化玻璃和固定在弧形钢化玻璃两侧的竖直钢化玻璃,弧形钢化玻璃设置在台面框靠近顾客的一侧且向下延伸,用于防止顾客的飞沫飞溅到食物上,同时,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取餐,在钢化玻璃的底部与台面框之间会留有一个较小的取餐口。防护罩在靠近服务员的一侧不设置弧形钢化玻璃,从而形成一个较大操作窗口,以便于份数盘的取放以及便于服务员为顾客打餐。
4.现有的如上述的保温售卖台中,份数盘中的食物与外界基本处于实时热交换的状态,虽然通过水槽中的热水能够进行一定的保温作用,但热水与份数盘中的食物的热量传递基本集中于份数盘的下半部,而份数盘中的食物与外界的热交换基本集中于上半部分,从而导致份数盘中上半部分食物的温度存在较大的流失,即份数盘中的食物上下存在较大温差,保温效果不均,而顾客在选购时,服务员由于惯性思维,盛给顾客的食物也基本是位于份数盘上半部分的食物,从而使得到顾客手上的食物的口感相对较差。同时,由于份数盘中的食物与外界基本处于实时热交换的状态,从而也加快了份数盘中食物与水槽中热水的热交换速率,从而需要通过加热件实时对水槽中的热水进行加热,从而导致能耗也较高。
5.为了保证食物的保温效果,常规的做法有以下几种:1、服务员定时的对份数盘中的食物上下翻拌一下,但多次的翻拌会影响食物的口感。2、在每个份数盘上都盖上一个盖子,但是盖上盖子后,顾客就看不到每个份数盘中到底装的是什么菜,在有顾客购买时,需要服务员将所有份数盘上的盖子都打开供顾客选购,较为麻烦,而且影响顾客的选购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餐台,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餐台保温效果不均的问题。
7.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餐台,包括餐台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餐台本体上方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上具有取餐口和能够相对餐台本体移动的外仓板,本餐台还包括控制电路板和用于感应餐台本体前是否有人的感应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板根据感应模块反馈的信号控制所述外仓板移动将所述取餐口打开或关闭,且当所述外仓板将所述取餐口关闭时,所述防护罩和餐台本体之间形成封闭的保温腔,本餐台还包括用于对保温腔进行加热或制冷的温控机构。
8.本餐台结构可用于对热食或冷食的售卖,在使用时,商家可提前将售卖的食物一碟一碟的盛装好放在餐台本体与防护罩形成的保温腔中,也可以将食物一盘一盘放入保温腔中由顾客自助打餐。通过温控机构对保温腔中的食物进行保温,在没有顾客选购时,外仓板处于将取餐口关闭状态,当有顾客前来选购时,感应模块将感应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控制外仓板移动将取餐口打开,顾客可通过取餐口选购所需的食物,顾客选购完后,控制电路板未接收到感应模块反馈的信号,控制外仓板移动将取餐口重新关闭。
9.本餐台结构颠覆了本领域对餐台上防护罩的常规认知,使得防护罩与餐台本体之间形成封闭的保温腔,同时配合能够移动的外仓门、感应模块以及控制电路板的自动感应控制功能,解决了防护罩与餐台本体形成封闭保温腔后造成的选购不便的问题,从而保证食物自始至终均是基本全部处于一个较为均匀、平衡的温度环境中,保温效果较好且较为均匀,从而能够保证到顾客手上的食物均具有较好口感。而且取餐口只有在顾客选购时才会打开,也极大了降低了保温腔与外界的热交换速率,进而降低了所需的能耗。同时,待售卖的食物也可以一碟一碟的事先盛装好放在保温腔中,无需服务员在旁边等待为顾客打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所需的人力成本。本案中的保温腔封闭是指相对密闭,而不一定是绝对密闭,主要的避免温度流失。
10.在上述的餐台中,本餐台还包括驱动件一,所述餐台本体具有用于放置菜肴的台板,所述驱动件一位于所述台板的下方,所述驱动件一能够驱动所述外仓板相对台板上下升降将所述取餐口打开或关闭。驱动件一设置在台板的下方,因此,外仓板是上升将取餐口关闭、下降将取餐口打开的工作模式,在取餐口打开状态时,能够外仓板的上边沿设置呈缩入到台板的下方或与台板齐平,相比于下降将取餐口关闭的工作模式,当有顾客在选购时将餐盘或餐具等忘在台板上了,驱动件一驱动外仓板上升将取餐口重新关闭过程中,外仓板会将遗忘的餐盘和餐具顶向一侧,不会对餐盘或餐具造成损伤,同时也能够保证外仓板能够将取餐口关闭到位,从而保证食物自始至终均是基本全部处于一个较为均匀、平衡的温度环境中,保温效果较好且较为均匀,从而能够保证到顾客手上的食物均具有较好口感。
11.在上述的餐台中,本餐台还包括能够手动控制所述驱动件一驱动外仓板升降的升降按钮、以及能够将所述驱动件一的驱动模式在自动和手动之间切换的切换按钮,所述升降按钮与所述切换按钮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升降按钮的设置能够实现手动控制外仓板的升降,切换按钮的设置能够实现驱动件一的驱动模式在手动和自动之间进行切换。本餐台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驱动件一的驱动模式一般切换到自动模式,即当有顾客前来选购时,感应模块将感应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控制外仓板移动将取餐口打开,顾客可通过取餐口选购所需的食物,顾客选购完后,控制电路板未接收到感应模块反馈的信号,控制外仓板移动将取餐口重新关闭。但当感应模块出现故障时或商家需要对保温腔内进行清洁等操作时,可以通过切换按钮将驱动件一的驱动模式切换为手动控制,此
时,升降按钮与控制电路板接通,通过升降按钮能够控制外仓板的升降,使用比较方便。
12.在上述的餐台中,所述防护罩还包括固定罩和活动板一,所述固定罩固定在所述台板上,所述活动板一的上侧与所述固定罩相铰接且所述活动板一能够绕铰接处向上摆动,所述活动板一的下侧相对上侧向外倾斜设置,所述活动板一的下侧与所述台板之间具有间距且该间距形成上述取餐口,所述外仓板上升能够抵靠在所述活动板一的下侧将上述取餐口关闭。活动板一铰接在固定罩上且活动板一的下侧与台板之间的间距形成取餐口,即活动板一的下侧边直接形成取餐口的上边沿,因此,外仓板在上升将取餐口关闭的过程中,即使顾客未留意没及时将手从取餐口中拿出被夹在外仓板和活动板一之间,由于活动板一的下侧相对上侧是向外倾斜的,因此,活动板一受力会向上摆动,从而对顾客的手实现了一个缓冲卸力,使得顾客的手不会被夹伤且能够及时抽出,消除了安全隐患。待顾客的手抽出后,活动板一能够在自身的重量作用下下摆回位与外仓板相抵靠重新形成一个封闭的保温腔,保证保温的效果。同时活动板一的铰接设计,可直接将活动板一上翻进行对整个保温罩进行清洁,较为方便。
13.作为替换方案,在上述的餐台中,所述防护罩还包括固定罩和活动板一,所述固定罩固定在所述台板上,所述活动板一的上侧与所述固定罩相铰接且所述活动板一能够绕铰接处向上摆动,所述活动板一呈弧形且活动板一的下侧与所述台板之间具有间距且该间距形成上述取餐口,所述外仓板上升能够抵靠在所述活动板一的下侧将上述取餐口关闭。活动板一呈弧形,因此活动板一的下侧在受力时具有一个向上摆动的趋势,从而对顾客的手实现了一个缓冲卸力,使得顾客的手不会被夹伤且能够及时抽出,消除了安全隐患。待顾客的手抽出后,活动板一能够在自身的重量作用下下摆回位与外仓板相抵靠重新形成一个封闭的保温腔,保证保温的效果。
14.在上述的餐台中,所述防护罩还包括活动板二和内仓板,所述活动板二的上侧与所述固定罩相铰接且所述活动板二能够绕铰接处向上摆动,所述活动板二的下侧相对上侧向外倾斜设置,所述活动板二的下侧与所述台板之间具有间距且该间距形成添餐口,所述添餐口与所述取餐口分别靠近所述台板的两侧设置,所述内仓板能够相对台板上下升降将所述添餐口打开或关闭,且所述内仓板将所述添餐口关闭时抵靠在所述活动板二的下侧。活动仓二与台板之间形成添餐口,便于商家往保温腔内添加食物,升降仓板二在完成添餐后能够将添餐口关闭,保证保温腔内的温度不会快速流失,保证保温的效果。同时,活动板二铰接在固定罩上,且活动板二的下侧相对上侧向外倾斜设置,也能够保障商家在添餐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手部被夹伤,且也便于上翻进行清洁。作为替换方案,活动板二呈弧形板状。
15.在上述的餐台中,所述台板的下方还设有能够驱动所述内仓板相对台板上下升降的驱动件二,本餐台还包括能够手动控制所述驱动件二运行驱动所述内仓板升降的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驱动件二设置在台板的下方,当有商家或服务员在添餐的过程中将餐盘或餐具等忘在台板上了,内仓板上升过程中会将遗忘的餐盘和餐具顶向一侧,不会对餐盘或餐具造成损伤,同时也能够保证内仓板能够将添餐口关闭到位,从而保证食物自始至终均是基本全部处于一个较为均匀、平衡的温度环境中,保温效果较好且较为均匀,从而能够保证到顾客手上的食物均具有较好口感。
16.在上述的餐台中,所述活动板一、活动板二、内仓板和外仓板的边沿处均包裹有密
封胶条。密封胶条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各部件间的缝隙进行良好的密封,能够形成的封闭的保温腔,避免热量流失,保证较好的保温效果。同时密封胶条的设置,使得顾客或商家的手被夹之后,具有一个柔性的缓冲,而不是直接硬性接触,能够更加有效的避免手部被夹伤,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能。
17.在上述的餐台中,所述固定罩的顶部具有横梁,所述横梁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活动板一的上侧边能够抵靠在所述横梁的下侧面使得活动仓板一的下侧相对上侧呈向外倾斜设置,所述活动板二的上侧边能够抵靠在所述横梁的下侧面使得活动仓板二的下侧相对上侧呈向外倾斜设置。餐台上控制电路板以及电线等均设置在安装腔内,从而便于走线。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均通过自身的上侧边与横梁抵靠限位使得下侧相对上侧呈向外倾斜设置,因此,在受力时具有一个导向作用能够向上摆动,避免顾客或商家被夹手,提高了安全性能。
18.在上述的餐台中,所述固定罩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件,所述活动板一的内侧抵靠在对应的限位件上使得活动板一的下侧相对上侧呈向外倾斜设置,所述活动板二的内侧抵靠在对应的限位件上使得活动板二的下侧相对上侧呈向外倾斜设置。通过限位件的限位作用,使得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均呈下侧相对上侧向外倾斜设置,因此,在受力时具有一个导向作用能够向上摆动,避免顾客或商家被夹手,提高了安全性能。
19.在上述的餐台中,所述温控机构包括用于盛装导热介质的保温水槽,所述保温水槽固定在所述台板的下方,所述台板上还设有若干连通保温水槽和保温腔的导热孔。作为优选,所述温控机构还包括调温开关以及用于对导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制冷的温控件,所述温控件和调温开关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温控件可以为电热丝、电热管或小型制冷压缩机。进一步优选,所述保温水槽上还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均设有控制阀。保温水槽中用于盛装导热介质,比如热水或冰水,根据制热或制冷需求选择,调温开关用于控制温控件工作对导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制冷,使得保温腔内的温度能够保持相对恒温,从而保证食物自始至终均是基本全部处于一个较为均匀、平衡的温度环境中,保温效果较好且较为均匀,从而能够保证到顾客手上的食物均具有较好口感。
20.在上述的餐台中,本餐台还包括应急电源,所述应急电源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当餐台的电源出现故障或者出现停电等意外状况时,应急电源能够接入进行工作,从而能够保证餐台能够正常的运行,保证食物自始至终均是基本全部处于一个较为均匀、平衡的温度环境中,保温效果较好且较为均匀,从而能够保证到顾客手上的食物均具有较好口感。
21.在上述的餐台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连接有过流保护器。过流保护器用于防止电路电流过载导致短路烧坏。
22.在上述的餐台中,所述防护罩内还设有加热灯和照明灯。照明灯用于打光,便于顾客选购。加热灯可用于加热保障保温腔内的温度,使其能够始终维持在一个均匀、温度的温度范围内。
23.在上述的餐台中,所述活动板一、活动板二、内仓板和外仓板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便于顾客选购。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餐台具有以下优点:
25.1、防护罩与餐台本体之间形成封闭的保温腔,保证食物自始至终均是基本全部处
于一个较为均匀、平衡的温度环境中,保温效果较好且较为均匀,从而能够保证到顾客手上的食物均具有较好口感。
26.2、取餐口只有在顾客选购时才会打开,也极大了降低了保温腔与外界的热交换速率,进而降低了所需的能耗。
27.3、待售卖的食物也可以一碟一碟的事先盛装好放在保温腔中,无需服务员在旁边等待为顾客打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所需的人力成本。
28.4、活动板一和活动板二在顾客或商家的手被夹后能够向上摆动,使得顾客的手不会被夹伤且能够及时抽出,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能。
29.5、密封胶条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各部件间的缝隙进行良好的密封,能够形成的封闭的保温腔,避免热量流失,保证较好的保温效果,同时使得顾客或商家的手被夹之后,具有一个柔性的缓冲,而不是直接硬性接触,能够更加有效的避免手部被夹伤,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餐台的立体图一。
31.图2是本餐台的立体图二。
32.图3是本餐台外仓板打开时的立体结构图。
33.图4是本餐台内仓板打开时的立体结构图。
34.图5是本餐台的剖视图。
35.图6是保温水箱的立体结构图。
36.图中,1、餐台本体;1a、台板;1a1、导热孔;2、防护罩;2a、固定罩;2a1、横梁;2a2、安装腔;2b、外仓板;2c、活动板一;2d、内仓板;2e、活动板二;2f、保温腔;2g、取餐口;2h、添餐口;3、控制电路板;4、感应模块;5、驱动件一;6、升降按钮;7、切换按钮;8、驱动件二;9、控制按钮;10、下水开关;11、密封胶条;12、保温水槽;12a、进水口;12b、出水口;13、调温开关;14、温控件;15、照明灯;16、加热灯;17、加热灯开关;18、照明灯开关;19、进水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38.实施例一
39.如图1

5所示,本餐台包括餐台本体1、温控机构、驱动件一5、驱动件二8、设置在餐台本体1上方的防护罩2、控制电路板3、应急电源、用于感应餐台本体1前是否有人的感应模块4。餐台本体1具有台板1a和用于支撑台板1a的支撑脚。
40.具体地说,防护罩2包括固定罩2a、活动板一2c、活动板二2e、外仓板2b和内仓板2d。活动板一2c、活动板二2e、内仓板2d和外仓板2b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便于顾客选购。固定罩2a固定在台板1a上,活动板一2c呈直板状,活动板一2c的上侧与固定罩2a相铰接且活动板一2c能够绕铰接处向上摆动,固定罩2a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件,活动板一2c的内侧抵靠在对应的限位件上使得活动板一2c的下侧相对上侧呈向外倾斜设置,活动板一2c的下侧与台板1a之间具有间距且该间距形成取餐口2g。驱动件一5位于台板1a的下方,驱动件一5
能够驱动外仓板2b相对台板1a上下升降将取餐口2g打开或关闭,外仓板2b上升能够抵靠在活动板一2c的下侧。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一5为电机,电机通过涡轮蜗杆结构与外仓板2b联动。作为替换,驱动件一5也可以为气缸。
41.活动板二2e呈直板状,活动板二2e的上侧与固定罩2a相铰接且活动板二2e能够绕铰接处向上摆动,活动板二2e的内侧抵靠在对应的限位件上使得活动板二2e的下侧相对上侧呈向外倾斜设置。活动板二2e的下侧与台板1a之间具有间距且该间距形成添餐口2h,添餐口2h与取餐口2g分别靠近台板1a的两侧设置。驱动件二8位于台板1a的下方,驱动件二8能够驱动内仓板2d相对台板1a上下升降将添餐口2h打开或关闭,且内仓板2d将添餐口2h关闭时抵靠在所述活动板二2e的下侧。当外仓板2b将取餐口2g关闭且内仓板2d将添餐口2h关闭时,防护罩2和餐台本体1之间形成封闭的保温腔2f,本实施例中,取餐口2g和添餐口2h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保温腔2f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42.活动板一2c、活动板二2e、内仓板2d和外仓板2b的边沿处均包裹有密封胶条11,能够实现对各部件间的缝隙进行良好的密封,避免热量流失,保证较好的保温效果,同时也使得顾客或商家的手被夹之后,具有一个柔性的缓冲,而不是直接硬性接触,能够更加有效的避免手部被夹伤。
43.固定罩2a的顶部具有横梁2a1,横梁2a1内形成有安装腔2a2,控制电路板3以及与控制电路板3连接的电线等均设置在安装腔2a2内,从而便于走线。安装腔2a2内还设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给控制电路板3供电。本实施例中,感应模块4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横梁2a1上还设有能够手动控制驱动件一5驱动外仓板2b升降的升降按钮6、以及能够将驱动件一5的驱动模式在自动和手动之间切换的切换按钮7,升降按钮6与切换按钮7均与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横梁2a1上还设有能够手动控制驱动件二8运行驱动内仓板2d升降的控制按钮9,控制按钮9与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
44.如图5和6所示,温控机构包括调温开关13、用于盛装导热介质的保温水槽12、以及用于对导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制冷的温控件14。保温水槽12固定在台板1a的下方,台板1a上还设有若干连通保温水槽12和保温腔2f的导热孔1a1。温控件14和调温开关13均与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温控件14可以为电热丝、电热管或小型制冷压缩机,可根据制冷或制热需求选择。保温水槽12上还设有进水口12a和出水口12b,保温水槽12呈长方体状,进水口12a和出水口12b分别位于保温水槽12的两端,进水口12a靠近保温水槽12的顶部设置,出水口12b靠近保温水槽12的底部设置,进水口12a和出水口12b上均设有控制阀。横梁2a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进水口12a进水的进水按钮和控制出水口12b放水的下水按钮。保温水槽12中用于盛装导热介质,比如热水或冰水,根据制热或制冷需求选择,调温开关13用于控制温控件14工作对导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制冷。
45.安装腔2a2内还设有应急电源,应急电源与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当餐台的电源模块出现故障或者出现停电等意外状况时,应急电源能够接入进行工作,从而能够保证餐台能够正常的运行,控制电路板3上还连接有过流保护器,用于防止电路电流过载导致短路烧坏。
46.防护罩2内还设有加热灯16和照明灯15。照明灯15用于打光,便于顾客选购。加热灯16可用于加热保障保温腔2f内的温度,使其能够始终维持在一个均匀、温度的温度范围内。横梁2a1上还设有用于打开和关闭照明灯15的照明灯开关18、以及用于打开和关闭加热
灯16的加热灯开关17。
47.本餐台结构可用于对热食或冷食的售卖,在使用时,商家可提前将售卖的食物一碟一碟的盛装好,通过添餐口2h放如餐台本体1与防护罩2形成的保温腔2f中,然后再控制内仓板2d上升将添餐口2h关闭,通过温控机构对保温腔2f中的食物进行保温,在没有顾客选购时,外仓板2b处于将取餐口2g关闭状态,当有顾客前来选购时,感应模块4将感应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板3,控制电路板3控制外仓板2b移动将取餐口2g打开,顾客可通过取餐口2g选购所需的食物,顾客选购完后,控制电路板3未接收到感应模块4反馈的信号,控制外仓板2b移动将取餐口2g重新关闭。
48.本餐台结构颠覆了本领域对餐台上防护罩2的常规认知,使得防护罩2与餐台本体1之间形成封闭的保温腔2f,同时配合能够移动的外仓门、感应模块4以及控制电路板3的自动感应控制功能,解决了防护罩2与餐台本体1形成封闭保温腔2f后造成的选购不便的问题,从而保证食物自始至终均是基本全部处于一个较为均匀、平衡的温度环境中,保温效果较好且较为均匀,从而能够保证到顾客手上的食物均具有较好口感。而且取餐口2g只有在顾客选购时才会打开,也极大了降低了保温腔2f与外界的热交换速率,进而降低了所需的能耗。同时,待售卖的食物也可以一碟一碟的事先盛装好放在保温腔2f中,无需服务员在旁边等待为顾客打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所需的人力成本。
49.实施例二
50.本实施例的结构和特征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活动板一2c和活动板二2e均呈弧形板状。
51.实施例三
52.本实施例的结构和特征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活动板一2c的上侧边能够抵靠在横梁2a1的下侧面使得活动仓板一的下侧相对上侧呈向外倾斜设置,活动板二2e的上侧边能够抵靠在横梁2a1的下侧面使得活动仓板二的下侧相对上侧呈向外倾斜设置。
5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