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式杯盖及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94508发布日期:2021-08-24 16:04阅读:86来源:国知局
磁控式杯盖及水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杯的磁控式杯盖。



背景技术:

在水杯领域,特别是用于泡茶的水杯,例如商务保温杯,杯子通常具有杯体和杯盖,杯体内设置可活动的过滤网,茶叶放置于杯体内,通过过滤网将茶叶保留在杯体内,茶水通过过滤网倒入饮用器皿中或者直接饮用。由于部分茶叶不适宜长时间浸泡,因此,需要将茶叶放置于过滤网上,再用开水冲泡茶叶,茶水进入杯体,茶叶保留于过滤网上,需要饮用茶水时将过滤网提出杯体并放置于适当位置后,再将茶水倒入饮用器皿中或者直接饮用。这样的泡茶方式可能适合于固定场所使用,当需要随身携带,需要将过滤网放回杯体内并旋紧杯盖,当杯子处于非直立状态时,例如倾斜或者平放状态时,杯中的茶叶被茶水重新浸泡。为了在水杯随身携带时避免茶叶被茶水重新浸泡,一种茶水分离的水杯被设计出来,所述水杯具有茶叶仓、茶水仓以及杯盖,茶叶仓和茶水仓之间通过阀门隔离,茶叶在茶叶仓泡好后,通过开启阀门使茶水进入茶水仓,在茶水完全进入茶水仓后关闭阀门,进而实现茶与水隔离避免茶叶被再次浸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控式杯盖,通过杯盖内部的磁极变换使茶叶仓和茶水仓之间的阀门开启或者关闭。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控式杯盖,其包括与水杯口部螺纹配合的第一座体、设置于第一座体与水杯口部之间的密封垫、部分包裹第一座体的套、第一磁铁、接纳并固定第一磁铁的第二座体,与第二座体转动联接的支架、联接于第二座体使第二座体带动第一磁铁翻转的第一齿轮、转动联接于支架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滑动联接于支架且与第二齿轮啮合的齿条、转动联接于支架使齿条滑动的连杆以及同轴转动联接于套使连杆转动的第三座体,第三座体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套转动,第一磁铁内部的磁力线始终垂直于第一齿轮的轴线和第二齿轮的轴线,支架与第一座体紧固联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控式水杯,通过杯盖内部的磁极变换使茶叶仓和茶水仓之间的阀门开启或者关闭。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控式水杯,其包杯体和杯盖,杯体内设置茶叶仓、茶水仓以及设置于茶叶仓和茶水仓之间的阀门。杯盖包括与水杯口部螺纹配合的第一座体、设置于第一座体与水杯口部之间的密封垫、部分包裹第一座体的套、第一磁铁、接纳并固定第一磁铁的第二座体,与第二座体转动联接的支架、联接于第二座体使第二座体带动第一磁铁翻转的第一齿轮、转动联接于支架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滑动联接于支架且与第二齿轮啮合的齿条、转动联接于支架使齿条滑动的连杆以及同轴转动联接于套使连杆转动的第三座体,第三座体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套转动,第一磁铁内部的磁力线始终垂直于第一齿轮的轴线和第二齿轮的轴线,支架与第一座体紧固联接。

有益效果

1.通过套的转动使磁极发生变化,使得杯体内的固定磁极受到杯盖内的第一磁铁的吸引力或者排斥力的作用,进而实现杯体内的阀门开启或者关闭,从而实现茶叶与茶水分离。

2.由于第一磁铁内部的磁力线始终垂直于第一齿轮的轴线和第二齿轮的轴线,因此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传动作用下,第一磁铁在第二座体的翻转下会绕第二座体的第一轴的轴线翻转,进而实现磁极的变化。

3.由于杯盖的第一磁铁的翻转造成磁极的变化,而与阀门固定联接的第一磁铁的磁极保持不变,因此,当杯盖的磁极与阀门的磁极不同时,阀门受到吸引力的作用,阀门开启,茶叶与茶水分离。当杯盖的磁极与阀门的磁极相同时,阀门受到排斥力的作用,阀门关闭,茶叶与茶水隔离。

4.由于连杆与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限位作用,使得第三座体带动连杆转动到极限位置时磁极面总是平行于水杯的口部平面,实现了杯盖与阀门之间磁力作用的最大化。

5.由于固定第一磁铁的第二座体采用敞开式设计,使得杯盖与阀门之间的磁力损耗量降低。

6.由于端盖采用透明材质,因此在人为转动第三座体的过程中,第一磁铁翻转的动作过程可以直观地展示出来,增加了使用者与杯盖之间的互动性,可缓解部分使用者在旅途中的沉闷情绪。

7.由于多个第三钩部采用间断性分布,使得当第三座体插入套内时,第三钩部能够适当形变进而实现第三钩部和第三凹槽的顺利扣接。

8.由于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对连杆的限位作用和第一座体嵌入支架的设计,使得顺时针转动第三座体即可将杯盖紧固于杯体口部的螺纹处,使得逆时针转动第三座体即可将杯盖旋离杯体口部的螺纹处。

9.通过滤芯的过滤作用将茶叶仓内的茶叶保留在茶叶仓中,而茶叶仓内泡好的茶水通过滤芯内的阀门进入茶水仓,最后通过撤离第二杯盖可以将茶水仓内的茶水方便地倒出饮用。

附图说明

在下面参照附图对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给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本发明及其优越性将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如下: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磁控式水杯的杯盖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磁铁、第二座体以及第一齿轮的装配立体图;

图3是杯盖的剖切立体图,其中第一磁铁处于第一状态;

图4是杯盖的剖切立体图,其中第一磁铁处于第二状态;

图5是杯盖的另一位置的剖切立体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杯盖的立体图,其中第三座体不显示;

图8是杯盖内部的部分结构立体图,其中第一磁铁处于第一状态;

图9是杯盖内部的部分结构立体图,其中第一磁铁处于第一状态之间第二状态之间的状态;

图10是杯盖内部的部分结构立体图,其中第一磁铁处于第二状态;

图11是杯盖内部的传动结构立体图,其中第一磁铁处于第一状态;

图12是杯盖内部的传动结构立体图,其中第一磁铁处于第二状态;

图13是杯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第一磁铁、第二座体和第一齿轮配合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6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第一座体与套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连杆的立体图;

图19是滤芯的立体图;

图20是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磁控式水杯的剖切立体图,其中第一磁铁处于第二状态,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图21是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磁控式水杯的剖切立体图,其中第一磁铁处于第一状态,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图22是齿条与支架配合的立体图;

图23是图21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磁控式水杯的剖切立体图,其中滤芯不显示;

图24是图21中的滤芯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杯体的剖切立体图;

图26是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磁控式水杯的剖切立体图,其中第一磁铁处于第二状态,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图27是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磁控式水杯的剖切立体图,其中第一磁铁处于第一状态,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杯盖;2.第一座体;3.密封垫;

4.套;5.第一磁铁;6.第二座体;

7.支架;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

10.齿条;11.连杆;12.第三座体;

13.第一立壁;14.第二立壁;15.第一凹槽;

16.第一钩部;17.第一轴;18.第二轴;

19.第二钩部;20.第三立壁;21.第四立壁;

22.第二凹槽;23.第一立柱;24.第五立壁;

25.第二立柱;26.第三立柱;27.第四立柱;

28.长条孔;29.第一通孔;30.第二通孔;

31.第五立柱;32.第六立壁;33.第三凹槽;

34.第三钩部;35.第一凹坑;36.第一凸台;

37.第二凸台;38.凸出部;39.端盖;

40.套筒;41.第二凹坑;42.第三凸台;

43.茶叶仓;44.茶水仓;45.滤芯;

46.安装板;47.支撑板;48.支撑柱;

49.支撑架;50.第二磁铁;51.阀门;

52.螺母;53.第四凸台;54.第一凸缘;

55.第三通孔;56.第二凸缘;57.第四通孔;

58.第五通孔;59.第三凸缘;60.第四凹槽;

61.第二杯盖;6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参照图2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水杯,其具有杯体、杯盖以及设置于杯体内的滤芯45,杯体内设置茶叶仓43以及茶水仓44,滤芯45位于茶叶仓43和茶水仓44之间,滤芯45内部设置阀门51,阀门51用于隔离或者联通茶叶仓43和茶水仓44。当阀门51处于关闭状态时,茶叶仓43和茶水仓44库隔离,当阀门51处于开启状态时候,茶叶仓43和茶水仓44联通,茶叶仓43内泡好的茶水通过过滤网进入茶水仓44,如图20和图21所示。

杯盖与杯体配合并旋紧后,设置于杯盖端部的第三座体12可相对于杯盖转动,第三座体12具有一定角度范围的转动量,例如第一转动角度和第二转动角度,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角度设置为0度,第二转动角度设置为45度。第三座体12在0-45度范围内转动的过程中,阀门51对应地在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转换。当第三座体12处于0度时,阀门51关闭;当第三座体12处于45度时,阀门51开启。在第三座体12处于45度时顺时针转动第三座体12,可将杯盖旋紧于杯口的螺纹。当第三座体12处于0度时,逆时针转动第三座体12,可将杯盖旋送后撤离杯体。

参照图1,本实施例公开的杯盖包括第一座体2、密封垫3、套4以及第三座体12,第一座体2与水杯口部的螺纹配合,密封垫3用于第一座体2与水杯口部之间的密闭联接,套4部分包裹第一座体2,套4与第一座体2固定配合。第三座体12与套4转动联接,第三座体12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套4同轴转动。

参照图3,第一座体2具有与水杯接合的第一侧部以及与第三座体12接合的第二侧部。第一座体2与水杯口部接合的面部分向水杯内腔同轴延伸形成凸出部38,即凸出部38设置于第一座体2的第一侧部,密封垫3围绕凸出部38的根部设置。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杯盖还包括第一磁铁5、第二座体6、支架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齿条10、连杆11、套4筒以及端盖39。参照图3,第二座体6接纳第一磁铁5并与第一磁铁5固定联接,第二座体6与支架7转动联接,第一齿轮8联接于第二座体6,第一齿轮8带动第二座体6翻转,第二齿轮9转动联接于支架7并与第一齿轮8啮合,齿条10滑动联接于支架7并与第二齿轮9啮合,连杆11转动联接于支架7使齿条10滑动,第三座体12与套4同轴转动联接,第三座体12带动连杆11转动。支架7设置于第一座体2与第三座体12之间,支架7与第一座体2紧固联接,套4筒设置于支架7与第一座体2的凸出部38之间,支架7贴合套4筒并支撑套4筒,套4筒同轴设置于凸出部38内部,端盖39设置于第一座体2的凸出部38与套4筒之间,端盖39与凸出部38同轴设置并向水杯内腔延伸凸出,支架7轴向挤压套4筒使套4筒轴向挤压端盖39,端盖39与第一座体2的凸出部38实现密闭贴合。第一磁铁5、第二座体6、第一齿轮8以及第二齿轮9设置于由端盖39、套4筒以及支架7构成的腔体中,第三座体12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套4转动。

具体地,支架7具有圆盘结构,支架7朝杯口侧沿其轴向对称设置相互平行的第一立壁13和第二立壁14,如图8所示。支架7在第一立壁13的根部的相对侧设置相互平行的第三立壁20和第四立壁21,如图22所示。第三立壁20和第四立壁21之间设置用于部分接纳第二齿轮9的第二凹槽22,如图5所示。支架7的外周面径向向内设置多个第二凹坑41,多个第二凹坑41均匀分布。

参照图2,第二座体6具有圆盘结构,第二座体6同轴设置第一凹槽15,沿第一凹槽15轴向设置第一钩部16,沿第一凹槽15径向向外设置的第一轴17和第二轴18,第一轴17与第二轴18同轴设置,且分布于第二座体6的相对侧,第一轴17具有与第一齿轮8相对应的截面形状,例如第一轴17的截面形状为d形,第一齿轮8与第一轴17配合的孔的形状也为d形,通过d形轴与d形孔的配合实现第一齿轮8与第一轴17之间的传动联接,通过第一齿轮8带动第二座体6翻转。第一凹槽15与第一磁铁5形状相适应,第一磁铁5容纳于第一凹槽15,第一钩部16贯穿第一磁铁5并通过端部的胀大结构将第一磁铁5紧固联接于第一凹槽15内。第二座体6与第一磁铁5的磁极面对应的配合面具有敞开特征以显示磁极面,如图14和图15所示,进而降低磁力损耗量,第一磁铁5的磁极面平行于第一轴17的轴线,第一磁铁5内部的磁力线始终垂直于第一齿轮8的轴线和第二齿轮9的轴线。

参照图12和图10,第二座体6的第一轴17与支架7的第一立壁13转动联接,第二座体6的第二轴18与支架7的第二立壁14转动联接,第一轴17与第一齿轮8固定联接,第一齿轮8位于第一立壁13与第一凹槽15之间,第二座体6位于第一立壁13和第二立壁14之间。第二齿轮9同轴设置第二钩部19,第二钩部19与第一立壁13转动联接。齿条10位于第三立壁20和第四立壁21之间,如图22所示,在外力作用下齿条10相对于第三立壁20和第四立壁21滑动。齿条10通过啮合传动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第二齿轮9带动第一齿轮8转动,第一齿轮8带动第二座体6翻转,第一磁铁5跟随第二座体6翻转,从而实现第一磁铁5的磁极变化。

参照图18,连杆11具有片状结构,其设置第一通孔29、第二通孔30以及长条孔28,第二通孔30位于第一通孔29和长条孔28之间,长条孔28具有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第一尺寸为长条孔28的宽度方向尺寸,第二尺寸为长条孔28的长度方向尺寸。

参照图22,支架7远离杯口侧同轴设置第一立柱23和第五立壁24,第五立壁24同轴包围第一立柱23,在第五立壁24与第四立壁21之间设置第二立柱25和第三立柱26。齿条10在齿部的相对侧垂直于齿部设置第四立柱27。第一立柱23与连杆11转动联接,连杆11在转动过程中抵接第二立柱25或者第三立柱26,第二立柱25和第三立柱26用于限制连杆11的转动范围。第四立柱27与连杆11的长条孔28配合,长条孔28的第一尺寸与第四立柱27的直径一致,长条孔28的第二尺寸大于第四立柱27的直径,连杆11的长条孔28推动第四立柱27使齿条10滑动,如图7所示。

参照图12,第三座体12包括侧面,侧面的边缘垂直延伸柱面,侧面的中部同轴于柱面设置第六立壁32,柱面与第六立壁32之间设置垂直于侧面的第五立柱31,柱面的内侧径向向外设置第三凹槽33。第五立柱31与连杆11的第二通孔30间隙配合实现第五立柱31与第二通孔30的转动联接,第五立柱31驱动连杆11绕支架7的第一立柱23转动,连杆11位于第六立壁32和支架7的第五立壁24之间滑动,如图3和图4所示。

参照图3和图7,套4与第三座体12接合的端面垂直设置多个第三钩部34,多个第三钩部34均布设置。第三钩部34插入第三座体12的第三凹槽33实现第三座体12相对于套4的转动联接,由于第三钩部34与第三凹槽33的配合,如图6所示,使得第三座体12与套4不脱离彼此。

参照图17,套4与第一座体2沿轴向的接合面设置多个第一凹坑35,第一座体2与套4沿轴向的接合面设置多个第一凸台36,第一凸台36插入第一凹坑35以限制第一座体2与套4的相对转动。第一座体2的内柱面径向向内设置多个第二凸台37,多个第二凸台37均布设置,第二凸台37靠近杯口的端面与支架7贴合,如图16所示。第一座体2的柱面径向向内设置多个第三凸台42,如图17所示,多个第三凸台42均匀分布,第三凸台42嵌入支架7的第二凹坑41以限制第一座体2与支架7之间的相对转动,如图7所示。

由于第一凸台36插入第一凹坑35以限制第一座体2与套4的相对转动,通过外力转动套4可带动第一座体2转动,因此顺时针转动套4可带动第一座体2将杯盖旋紧于杯体口部的螺纹处。当需要将杯盖脱离杯体时,逆时针转套4即可带动第一座体2将杯盖脱离杯体口部的螺纹处。

参照图7,如图所示,连杆11抵接第三立柱26,此时顺时针转动第三座体12,通过第三座体12的第五立柱31带动连杆11顺时针转动,由于连杆11抵接第三立柱26,因此连杆11向第三立柱26施加作用力使与第三立柱26连接一体的支架7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一座体2通过第第三凸台42嵌入支架7的第二凹坑41,因此支架7带动第一座体2顺时针转动,进而将杯盖旋紧于杯体口部的螺纹处。当需要将杯盖脱离杯体时,逆时针转动第三座体12,通过第三座体12的第五立柱31带动连杆11逆时针转动,直到连杆11抵接第二立柱25,继续逆时针转动第三座体12,由于连杆11抵接第二立柱25,因此连杆11向第二立柱25施加作用力使与第二立柱25连接一体的支架7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一座体2通过第第三凸台42嵌入支架7的第二凹坑41,因此支架7带动第一座体2逆时针转动,进而将杯盖旋离杯体口部的螺纹处。

参照图11和图12,施加外力转动第三座体12,通过第五立柱31带动连杆11转动,连杆11通过长条孔28与齿条10的第四立柱27的配合推动齿条10滑动,齿条10通过啮合传动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第二齿轮9通过啮合传动带动第一齿轮8转动,第一齿轮8通过传动联接带动第二座体6翻转,最终第一磁铁5随第二座体6一起翻转。当第三座体12位于第一转动角度时,连杆11与第二立柱25抵接,第一磁铁5处于第一状态,即第一磁铁5的第一磁极正对支架7,第一磁铁5的第二磁极正对端盖39。当第三座体12位于第二转动角度时,连杆11与第三立柱26抵接,第一磁铁5处于第二状态,即第一磁铁5的第一磁极正对端盖39,第一磁铁5的第二磁极正对支架7。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极设置为s极,第二磁极设置为n极。当第三座体12在第一转动角度和第二转动角度之间转动时,第一磁铁5跟随第二座体6翻转,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端盖39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例如透明的塑料。在人为转动第三座体12的过程中,第一磁铁5翻转的动作过程可以直观地展示出来,增加了使用者与杯盖之间的互动性,可缓解部分使用者在旅途中的沉闷情绪。

图19展示的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滤芯45,其设置在杯子的茶水仓44与茶叶仓43之间,如图21所示,滤芯45在适当的时候将茶叶仓43内泡好的茶水过滤到茶水仓44中,并在适当的时候将茶叶仓43与茶水仓44隔离。参照图24,滤芯45包括安装板46、支撑板47、支撑柱48、支撑架49、阀门51、第二磁铁50以及螺母52,支撑柱48依次同轴贯穿支撑板47、安装板46、阀门51、第二磁铁50、支撑架49以及螺母52。支撑柱48的第一端设置第四凸台53,第四凸台53与支撑板47抵接,支撑柱48的第二端通过螺母52将支撑板47、安装板46以及支撑架49三者紧固联接。支撑架49与螺母52配合的端面沿轴向延伸柱面,柱面的一端径向向外延伸第一凸缘54,柱面径向向外设置多个第三通孔55。安装板46具有圆盘结构,安装板46的边缘向两侧凸出形成第二凸缘56,安装板46设置三个第四通孔57。支撑板47具有圆盘结构,沿其轴向设置三个第五通孔58,第五通孔58与第四通孔57同轴设置,支撑板47与安装板46贴合。支撑架49和支撑板47采用不锈钢制成,安装板46采用硅胶制成,通过螺母52紧固,使支撑架49的第一凸缘54和支撑板47紧密夹持安装板46,在支撑板47的支撑下,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安装板46与支撑架49的第一凸缘54形成密闭接触。支撑架49与安装板46围成的空腔用于容纳阀门51和第二磁铁50,阀门51覆盖第四通孔57分布的区域,第二磁铁50和阀门51固定联接,第二磁铁50和阀门51与支撑柱48滑动配合,第二磁铁50在磁力的作用下带动阀门51在安装板46和支撑架49之间沿支撑柱48的轴向滑动,当阀门51抵接安装板46时,阀门51将第四通孔57与支撑架49的空腔隔离,在支撑板47的支撑下,阀门51的挤压不会造成安装板46的变形,从而保持密闭接触。当阀门51离开安装板46时,第四通孔57与支撑架49的空腔联通。

图23展示的是尚未安装滤芯45的杯子,杯体靠近杯盖端设置径向向内的第三凸缘59,第三凸缘59径向向外设置第四凹槽60,第四凹槽60与滤芯45的安装板46的第二凸缘56配合,安装板46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例如硅胶,第二凸缘56嵌入第四凹槽60后形成密闭接触。

参照图22,转动杯盖的第三座体12使第一磁铁5翻转,当第一磁铁5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磁铁5与第二磁铁50平行,第一磁铁5的第二磁极面正对第二磁铁50的磁极面,两者磁极相反,二者之间产生吸引力,第二磁铁50带动阀门51向杯盖方向滑动,阀门51脱离并远离安装板46,第四通孔57与支撑架49的空腔联通,阀门51开启,茶叶仓43内的茶水通过支撑架49柱面上的多个第三通孔55进入支撑架49的空腔内,再经过第四通孔57和第五通孔58进入茶水仓44,如图20中的箭头所示。

参照图21,转动杯盖的第三座体12使第一磁铁5翻转,当第一磁铁5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磁铁5与第二磁铁50平行,第一磁铁5的磁极面正对第二磁铁50的磁极面,两者磁极相同,二者之间产生排斥力,第二磁铁50带动阀门51向远离杯盖方向滑动,阀门51抵接安装板46,阀门51覆盖第四通孔57使第四通孔57与支撑架49的空腔隔离,阀门51关闭,茶水仓44与茶叶仓43隔离,茶水仓44内的水不能进入茶叶仓43。

实施方式二

参照图26和图27,本实施例公开的水杯是在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增加第二杯盖61,实施方式一中的杯盖作为第一杯盖1,第一杯盖1通过螺纹配合可拆卸联接于杯体的第一端,第二杯盖61通过螺纹配合可拆卸联接于杯体的第二端,第二杯盖61包括盖体和密封圈62,通过密封圈62实现第二杯盖61与杯体的密闭联接。滤芯45设置于第一杯盖1和第二杯盖61之间,滤芯45与第一杯盖1之间构成的区域构成茶叶仓43,滤芯45与第二杯盖61之间构成的区域为茶水仓44。

杯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将杯体的内部与外部联通,杯壁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如图25所示。

本实施例公开的水杯的泡茶步骤如下。

步骤1,转动第一杯盖1将第一杯盖1脱离杯体的第一端。

步骤2,从杯体的第一端将适量茶叶放入茶叶仓43。

步骤3,将第一杯盖1放置于杯体的第一端后转动第一杯盖1,使第一杯盖1紧固于杯体的第一端。

步骤4,转动第二杯盖61将第二杯盖61脱离杯体的第二端。

步骤5,转动第一杯盖1的第三座体12,使滤芯45内的阀门51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6,将水杯的第一端朝下,第二端朝上,从第二端将适量开水注入到茶水仓44。

步骤7,将第二杯盖61放置于杯体的第二端后转动第二杯盖61,使第二杯盖61紧固于杯体的第二端。

步骤8,转动第一杯盖1的第三座体12,使滤芯45内的阀门51处于开启状态。茶水仓44内的开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阀门51进入茶叶仓43内,开水对茶叶进行浸泡。

步骤9,茶叶经过适当时间的浸泡后翻转水杯,使水杯的第一端朝上,水杯的第二端朝下,茶叶仓43内浸泡好的茶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阀门51进入茶水仓44,茶叶在滤芯45的作用下保留在茶叶仓43内。

步骤10,茶叶仓43内的茶水完全进入茶水仓44后,转动第一杯盖1的第三座体12,使滤芯45内的阀门51处于关闭状态,使得水杯处于任一摆放角度下茶水仓44内的茶水都不会进入茶叶仓43内,避免茶叶仓43内的茶叶被茶水长时间浸泡的现象的发生。

步骤11,打开第二杯盖61后可对茶水仓44内的茶水进行饮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