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收纳沙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6358发布日期:2021-09-25 04:1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收纳沙发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收纳沙发。


背景技术:

2.沙发为一种装有软垫的多座位椅子,装有弹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靠背椅,两边有扶手,是家具的一种。然而沙发的体积普遍比较大,因此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困难。特别是出口海外需要柜装海运时,普通的沙发由于其本身结构的限制,货运柜能够容纳的沙发数量很少,空间利用率低,普通的沙发围长很难控制在130英寸以内,围长超过130英寸的物品货运成本高,商品的售价提升,市场竞争力随之降低。因此需要发明一种可以节约空间、提高柜装容量、节省货运成本的沙发。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简易收纳沙发,至少包括坐架、屏包、屏架和扶手组件,所述屏包放置在所述坐架的上部和所述屏架的前侧,所述扶手组件与所述坐架的左右两侧边组装连接,所述屏架与所述坐架的后侧边组装连接,所述坐架的底部挖空形成一足以收纳所述屏包和扶手组件的容纳室,当所述沙发处于运输状态时,所述屏包和所述扶手组件放置在所述容纳室内,所述屏架与所述坐架的底部拼装形成一围长小于130英寸的方体。方体的形状便于物品装柜运输,而且能实现柜装运输时的空间利用最大化。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室中部通过一挡板将之划分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根据屏包和扶手组件的尺寸,将容纳室合理划分成两个空间,第一容纳腔用于放置屏包,第二容纳腔用于放置扶手组件、沙发脚和其他小五金配件。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坐架前侧边的底部两边角处设置有装脚板,所述装脚板上设有与之连接的沙发脚;沙发脚可通过螺丝螺母配合的方式与装脚板固定组装。所述坐架前侧边的底部水平高度大于所述坐架后侧边底部水平高度,形成阶梯式结构,以实现所述屏架与所述坐架底部拼装。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屏架任意一长边的两边角设有避空部,避空部是为了避开所述装脚板的位置,并且避空部的挖空面积大于装脚板的面积,当屏架与坐架底部配合时,能够避免发生空间干涉问题,以实现所述屏架与所述坐架拼装后水平高度保持一致,便于后续装柜货运。同时,所述避空部与所述装脚板之间留有便于人手取放所述屏架的空位,在组装时可以将人手放入空位处,将屏架从坐架中往外推出。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扶手组件包括背板、填充物和包裹物,所述填充物固定粘粘在所述背板的任一侧面,所述包裹物包覆在所述背板和填充物的表面。扶手组件的结构简洁,在制造扶手组件时,首先准备一块足够大的背板作为基底,在板件上方铺上填充物并且与背板相互粘结或者通过钉子固定,然后根据产品尺寸需求,在cnc中将扶手组件裁切成对应的形状。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扶手组件与所述坐架后侧长边底部的连接处设有沙发
脚。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屏架与所述坐架组装连接后,所述屏架前侧与所述坐架的后侧不接触。为了满足围长不超过130寸的目的,在设计时将坐架后侧的部分挖空,使得坐架整体的尺寸减少,组装后放置屏包即可将挖空的部位遮蔽,既可以减少沙发的整体体积和质量,降低仓储和运输费用,同时又能减少用料节省成本。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屏架的前侧设有第一封条,所述坐架的后侧设有第一封条,所述第一封条和所述第二封条通过拉链连接。所述第一封条是包覆在屏架外部的包裹物向外衍生的布条,第二封条是包覆在坐架外部的包裹物向外衍生的布条,为了遮蔽坐架与屏架之间的挖空缝隙,第一、二封条可以通过拉链连接,从而将挖空缝隙处进行遮蔽,使得沙发整体更加美观。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屏包与所述扶手组件和/或所述屏架之间的连接处设有魔术贴。为了固定屏包,采用魔术贴的方式将屏包分别于屏架和扶手架进行连接固定,使之保证组装牢固的同时,组装操作更加简单快捷。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采用坐架底部挖空形成容纳室的设计,在柜装运输时,可以将沙发的屏包、扶手组件和其他配件都存放在沙发的底部,屏架作为容纳室的盖,与坐架的底部拼装后形成一个围长小于130英寸的方体,从而实现柜装利用率的最大化,整体柜装量提升90%以上,减少产品出口的货运成本。2、坐架后侧与屏架接触处采用挖空的设计,同时通过密封布条的方式将挖空部分进行遮蔽,在减小坐架体积和重量的同时,不影响产品的美观,同时可以节省沙发的用料和生产成本。3、扶手组件采用简易化设计,背板的一侧直接粘贴或铆钉固定有填充物,直接利用cnc将大块的背板裁切成产品需要的扶手尺寸,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并且降低人工成本,有益于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简易收纳沙发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封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屏包与扶手组件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发明坐架容纳室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沙发柜装时的拼装状态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屏架与坐架结合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标号说明
20.坐架1,容纳室11,挡板11a,第一容纳腔111,第二容纳腔112,屏包2,屏架3,避空部31,第一封条32,所述第二封条33,扶手组件4,背板41,填充物42,包裹物43,沙发脚5,装脚板6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
23.以下为具体实施例部分:
24.本发明提出一种简易收纳沙发,至少包括坐架1、屏包2、屏架3和扶手组件4,沙发处于使用状态时,如图1所示,所述屏包2放置在所述坐架1的上部和所述屏架3的前侧,所述扶手组件4与所述坐架1的左右两侧边组装连接,所述屏架3与所述坐架1的后侧边组装连接,所述坐架1的底部挖空形成一足以收纳所述屏包2和扶手组件4的容纳室11。
25.当所述沙发处于运输状态时,如图6所示,所述屏包2和所述扶手组件4放置在所述容纳室11内,所述屏架3与所述坐架1的底部拼装形成一围长小于130英寸的方体。方体的形状便于物品装柜运输,而且能实现柜装运输时的空间利用最大化。
2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容纳室11中部通过一挡板11a将之划分成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根据屏包2和扶手组件4的尺寸,将容纳室11合理划分成两个空间,第一容纳腔111用于放置屏包2,第二容纳腔112用于放置扶手组件4、沙发脚5和其他小五金配件。
2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坐架1前侧边的底部两边角处设置有装脚板6,所述装脚板6上设有与之连接的沙发脚5;沙发脚5可通过螺丝螺母配合的方式与装脚板6固定组装。所述坐架1前侧边的底部水平高度大于所述坐架1后侧边底部水平高度,形成阶梯式结构,以实现所述屏架3与所述坐架1底部拼装。
2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屏架3任意一长边的两边角设有避空部31,避空部31是为了避开所述装脚板6的位置,并且避空部31的挖空面积大于装脚板6的面积,当屏架3与坐架1底部配合时,能够避免发生空间干涉问题,以实现所述屏架3与所述坐架1拼装后水平高度保持一致,便于后续装柜货运。同时,所述避空部31与所述装脚板6之间留有便于人手取放所述屏架3的空位31a,在组装时可以将人手放入空位处,将屏架3从坐架1中往外推出。
2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扶手组件4包括背板41、填充物42和包裹物43,所述填充物42固定粘粘在所述背板41的任一侧面,所述包裹物43包覆在所述背板41和填充物42的表面。申请人在实际生产时发现,目前扶手组件4的设计都是人工在搭建一个外框架,然后再框架内塞填充物42,再包覆包裹物43,整体制作时间长,而且人工成本高。
30.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和实现,设计出一种结构简洁的扶手组件4,在制造扶手组件4时,首先准备一块足够大的背板41作为基底,在板件上方铺上填充物42并且与背板41相互粘结或者通过钉子固定,然后根据产品尺寸需求,在cnc中将扶手组件4裁切成对应的形状。填充物42采用珍珠棉。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扶手组件4与所述坐架1后侧长边底部的连接处设有沙发脚5。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架3与所述坐架1组装连接后,所述屏架3前侧与所述坐架1的后侧不接触。为了满足围长不超过130寸的目的,在设计时将坐架1后侧的部分挖空,使得坐架1整体的尺寸减少,组装后放置屏包2即可将挖空的部位遮蔽,既可以减少沙发的整体体积和质量,降低仓储和运输费用,同时又能减少用料节省成本。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架3的前侧设有第一封条32,所述坐架1的后侧设有第一封
条32,所述第一封条32和所述第二封条33通过拉链连接。所述第一封条32是包覆在屏架3外部的包裹物向外衍生的布条,第二封条33是包覆在坐架1外部的包裹物向外衍生的布条,为了遮蔽坐架1与屏架3之间的挖空缝隙,第一、二封条可以通过拉链连接,从而将挖空缝隙处进行遮蔽,使得沙发整体更加美观。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包2与所述扶手组件4和/或所述屏架3之间的连接处设有魔术贴34。为了固定屏包2,采用魔术贴34的方式将屏包2分别于屏架3和扶手架进行连接固定,使之保证组装牢固的同时,组装操作更加简单快捷。
3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