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擦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22679发布日期:2021-12-04 13:29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擦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清洁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擦拭器。


背景技术:

2.在清洁物体表面较难清洁的污渍时,采用热抹布或在物体表面敷上热水便于污渍软化,降低清洁难度,热抹布在清洁这类污渍时效率较高。
3.在申请号为 cn200420112644.1 中涉及了一种蒸气扫地机,该蒸气扫地机在通过蒸气组件对擦拭物进行湿润加热,从而便于擦拭物对物体表面清洁的效率提高,但该蒸气组件的蒸气产生方式为,将水加热至沸腾,使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通过水蒸气的方式对擦拭物进行加热和湿润,使得擦拭物带有一定温度的同时带有水分,从而增加了清洁效率,但通过对水加热至沸腾,需要较大的功率,较大功率的设备需要通过导线连接插座,在清洁一些物件时,会受到导线长度和插座位置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蒸气擦拭设备需要较大功率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擦拭器。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擦拭器,包括壳体和连接于壳体上的擦拭物,擦拭器上设有加湿加热装置,壳体内设有储液腔,储液腔内设有用于清洁的液体,加湿加热装置包括加湿组件、加热组件和控制组件,加湿组件驱使储液腔内的液体湿润所述擦拭物,加热组件用于所述擦拭物并对擦拭物和/或对所述驱动出储存腔的液体进行加热,壳体包括内置加热组件和加湿组件的第一壳体以及内置控制组件的第二壳体,储液腔设于第一壳体上,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6.采用上述方案,在储液腔内灌入所需的清洁液体,通过雾化装置将清洁液体变成雾化状态,在通过加热组件对雾化的液体进行加热,雾化和加热后的液体进入擦拭物内,相比于现有的蒸汽擦拭器,需要将液体加热至沸点,将水变成水蒸气,所需功率较大,且只能加热水,无法使用其他清洁液体,具有局限性,原有蒸汽擦拭器需要较大的功率,所以需要通过电线连接插座,才可满足蒸汽擦拭器的功率输出,而本方案不需要过高的温度,可以大大减小加热组件的功率,通过加热组件对雾化的液体进行加热使得无需将液体加热至沸点,只需加热至擦拭物擦拭所需的温度,由于电源组件需要充电的原因,当一个的第二壳体需要充电时,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为可拆卸连接,替换上充满电的第二壳体与原第一壳体连接,将原第二壳体去充上电,可拆卸连接的好处在于增加了工作效率。
7.作为优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两者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一连接,可拆卸连接组件一包括与第一壳体连接的连接件一和与第二壳体连接的连接件二。
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便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两者的安装,提高连接稳定性。
9.作为优选,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两者均采用磁性件;或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两者其一个采用磁性件,另一个采用可被磁性件吸引的材质;或可拆卸连接组件一采用魔术贴
结构,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分别为魔术贴的公面和母面,魔术贴的公面和母面可互相粘接设置。
10.采用上述方案,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两者采用磁性件,连接牢固,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两者其一采用磁性件,节约成本,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采用魔术贴结构,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
11.作为优选,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板和与加热板连接的导热板,导热板与擦拭物抵接设置。
12.采用上述方案,加热组件结构简单,通过导热板即可增大加热面积,通过导热板与擦拭物抵接可持续对擦拭物的直接加热。
13.作为优选,导热板上开设有用于雾汽流通的通流槽,通流槽与加湿组件相对设置,通过加湿组件后的雾汽进入通流槽内。
14.采用上述方案,通流槽的作用在于增大雾化液体与擦拭物两者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湿润擦拭物的效率。
15.作为优选,通流槽开设于导热板朝向擦拭物一侧,通流槽内设有支撑块。
16.采用上述方案,支撑块侧面与雾化液体接触,增加了导热板加热雾化液体的面积,支撑块还具有支撑作用,由于擦拭物采用柔性材质,易变形,通过支撑块保证了雾化液体的流通,确保雾化液体与擦拭物接触的面积,防止擦拭物堵塞通流槽,有效的增加雾化液体全面湿润擦拭物,通过支撑块与擦拭物抵接,支撑块还具有加热擦拭物的作用。
17.作为优选,加湿加热装置还包括为加热组件和加湿组件供电的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为电池包,第二壳体上设有用于电源组件充电的充电口。
1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可充电的电源组件,取消了导线,没有了导向就不会受到导线长度和插座位置的影响,擦拭器移动更加自由。
19.作为优选,壳体上设有触点连通组件,触点连通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一壳体上的触接导线一和连接于第二壳体上的触接导线二,触接导线一与加湿组件和加热组件连接,触接导线二与控制组件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两者连接时,触接导线一和触接导线二抵接形成电通路。
2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触点连通组件,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两者拆卸分离时,触接导线一和触接导线二分别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不受两者拆卸的影响,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两者连接时,触接导线一和触接导线二两者连通,形成通路,使得控制组件与加热组件和加湿组件进行连通和控制。
21.作为优选,第一壳体内设有用于存液的湿区和用于走线的干区,所述湿区为储液腔。
22.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壳体内设有湿区和干区,液体储存于湿区内,控制组件与加热组件和加湿组件连通的导线可设于干区内,湿区和干区互不影响,避免位于储液腔内的水对干区内的导线产生影响。
23.作为优选,加湿组件包括雾化片,储液腔内的液体通过雾化片后,可呈雾汽状态喷出,加热组件可对雾汽进行加热,雾化、加热后的液体进入擦拭物内。
24.采用上述方案,储液腔内液体经过加湿组件喷出后,通过通孔可流向导热板远离加热板一侧,由于雾化片位于导热片远离擦拭物一侧,从而雾汽需要通过通孔进入擦拭物
内,在经过通孔时,即完成了对雾汽的加热。
25.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在储液腔内灌入所需的清洁液体,通过雾化装置将清洁液体变成雾化状态,在通过加热组件对雾化的液体进行加热,雾化和加热后的液体进入擦拭物内,由于电源组件需要充电的原因,当一个的第二壳体需要充电时,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为可拆卸连接,替换上充满电的第二壳体与原第一壳体连接,将原第二壳体去充上电,可拆卸连接的好处在于增加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6.图1是实施例一中一种擦拭器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一种擦拭器部分装配爆炸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一种擦拭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拆卸状态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一种擦拭器加热组件装配爆炸图;图5是实施例一中一种擦拭器第一壳体装配爆炸图;图6是实施例一中一种擦拭器部分装配爆炸图;图7是实施例一中一种擦拭器第二壳体装配爆炸图。
27.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壳体;101、第一壳体;1011、储液腔;1012、置线腔;102、第二壳体;103、下盖体;104、上盖体;105、隔离板一;106、隔离板二;107、密封卡槽;108、灌水口;109、密封堵头;110、通液孔;111、穿线孔一;112、穿线孔二;113、卡接槽;2、擦拭物;3、雾化片;4、加热组件;401、加热板;402、导热板;403、通孔;404、通流槽;405、支撑块;5、控制组件;501、按钮;6、电源组件;601、充电口;7、可拆卸连接组件一;701、连接件一;702、连接件二;8、触点连通组件;801、触接板一;802、触接板二;803、触接导线一;804、触接导线二;805、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9.实施例一:一种擦拭器,首先参见图1和图2,包括壳体1和连接于壳体1上的擦拭物2,位于壳体1内设有加湿加热装置,本实施例中擦拭物2采用可吸收液体的清洁海绵或百洁布或超细纤维布等材质,加湿加热装置包括加湿组件3和对雾化后液体加热的加热组件4,被雾化、加热后的液体进入擦拭物2内,从而使得擦拭物2即可被湿润还具有一定的温度,擦拭器在擦拭具有油渍等物体表面时,清洁效果更加,传统的加热擦拭器,通过高功率加热组件4对擦拭器内水加热至蒸发,从水变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被擦拭物2吸收,由于需要将水变为水蒸气,需要较大的功率,传统的加热擦拭器需要采用有线,直接连接插座,且传统加热擦拭器蒸气温度较高如有不慎较容易烫到使用者,本方案通过加热雾化的水气,加热组件4无需达到水沸的功率,只需满足清洁的温度即可,从而可直接在壳体1内放置电源组件6和控制组件5,电源组件6采用电池包,壳体1上位于下述第二壳体102上设置有充电口601,通过充电口601可对电池包的充电,使得擦拭器可脱离有线的限制,清洁效率更高,擦拭器不受导线长度和插座位置的限制,移动更方便。
30.参见图2和图3,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盖设于第一壳体101开口处
的下盖体103和盖设于第二壳体102开口处的上盖体104,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两者均呈一侧开口的腔体结构,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两者的开口方向呈相反设置,加湿组件3和加热组件4均安装于第一壳体101连接的下盖体103上,结合图7,第二壳体102内放置有用于控制加湿组件3与加热组件4的控制组件5和用于供电的电源组件6,控制组件5包括通过螺钉螺纹连接于第二壳体102内的控制电路板和按钮501,通过控制组件5控制加湿组件3和加热组件4为现有技术,再次不过多赘述,按钮501卡接于上盖体104上,通过按钮501可用于控制加湿组件3和加热组件4,便于使用者操作。
31.参见图3和图7,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两者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一7连接,可拆卸连接组件一7包括连接件一701和于连接件一701配合使用的连接件二702,连接件一701和连接件二702分别卡接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上,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上均开设有用于卡接连接件一701或连接件二702的卡槽,通过连接件一701和连接件二702两者的连接和拆卸,完成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连接和拆卸,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一701和连接件二702两者均采用具有磁性的磁性件,通过磁性件可驱使连接件一701和连接件二702两者互相吸引,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一7完成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101朝向第二壳体102一侧开设有用于卡接第二壳体102的沉槽,第二壳体102一侧卡接与第一壳体101的沉槽内。
32.参见图2和图3,加热组件4和加湿组件3两者通过导线于控制组件5连接,由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为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上设置有触点连通组件8,触点连通组件8包括触接板一801、触接板二802、连接于触接板一801上的触接导线一803和连接于触接板二802上的触接导线二804,触接板一801和触接板二802两者分别凸设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两者相对的平面上,触接导线一803和触接导线二804两者数量相同,触接导线一803和触接导线二804用于加热组件4和加湿组件3两者与控制组件5和电源组件6的连通,触接板一801和触接板二802两者均开设有用于安装触接导线一803或触接导线二804的安装孔805,触接板一801和触接板二802两者的安装孔805均开设有若干且分别相对设置,触接导线一803卡接于触接板一801的安装孔805内,且触接导线一803伸出触接板一801的安装孔805设置,触接导线二804卡接于触接板二802的安装孔805内,且触接导线二804不伸出触接板二802的安装孔805,当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一7连接时,触接导线一803伸出触接板一801部分深入触接板二802的安装孔805内并与触接导线二804抵接,当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分离时,触接导线一803和触接导线二804也各自分离。
33.参见图2至图5,加湿组件3和加热组件4均安装于下盖体103上,下盖体103位于第一壳体101远离第二壳体102一侧,位于第一壳体101内一体成型有隔离板一105,结合图5和图6,隔离板一105将第一壳体101分隔为湿区和干区,湿区为用于存储清洁液体的储液腔1011,干区为用于各个组件走线的置线腔1012,下盖体103可卡接于第一壳体101开口处,下盖体103上朝向第一壳体101底面一侧凸设有隔离板二106,隔离板一105与隔离板二106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位于隔离板一105上朝向第二隔离板一105端开设有密封卡槽107,隔离板二106远离下盖体103一端卡接于密封卡槽107内,但非限制密封卡槽107开设于隔离板一105上,也可驱使密封卡槽107开设于隔离板二106朝向隔离板一105一端,隔离板一105与隔离板二106的密封卡槽107卡接,当隔离板一105和隔离板二106通过密封卡槽107卡接后,可
通过螺钉驱使下盖体103与第一壳体101螺纹连接,也可采用超声波焊接,将隔离板一105和隔离板二106两者连接处进行焊接连接,第一壳体101上开设有于储液腔1011相通的灌水口108,结合图2,灌水口108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堵头109,当需要对储液腔1011灌入所需清洁液体时,驱使密封堵头109与灌水口108分离,即可对储液腔1011内进行补充清洁液体,当储液腔1011内灌满液体后通过密封堵头109对灌水口108进行密封,本实施例中灌水口108开设于第一壳体101侧面上,但非限制灌水口108开设于第一壳体101侧面上,也可开设于下盖体103上。
34.参见图5,储液腔1011内设有用于清洁的液体,该液体可以为水或清洁液等可被超声波雾化的液体,加湿组件3包括超声波雾化片3,通过超声波雾化片3对液体进行雾化为现有技术再次不过多赘述,下盖体103上开设有储液腔1011相通的通液孔110,超声波雾化片3通过螺钉螺纹连接于下盖体103远离第一壳体101一侧,雾化片3与通液孔110相对设置,结合图5,第二壳体102上开设有与置线腔1012相通的穿线孔一111,结合图6,下盖体103上开设有与置线腔1012相通的穿线孔二112,控制组件5上的导线可通过穿线孔一111和穿线孔二112与雾化片3和下述加热板401相连,雾化片3与通液孔110抵接,通过雾化片3可将储水腔内的液体雾化并将雾化后的液体朝向擦拭物2方向喷涌。
35.参见图4,加热组件4包括加热板401和与加热板401抵接的导热板402,下盖体103远离第一壳体101一侧开设有用于卡接加热板401的卡接槽113,加热板401一侧卡接于卡接槽113内,导热板402位于加热板401远离下盖体103一侧,导热板402通过螺钉与下盖体103螺纹连接,导热板402一侧与加热板401抵接设置,导热板402另一侧与擦拭物2抵接,便于加热板401的热量传导至导热板402上,位于导热板402上开设有用于雾化后液体朝向擦拭物2方向喷涌的通孔403,雾化后的液体通过通孔403可流向导热板402远离加热板401一侧,导热板402远离加热板401一侧设有设有用于雾化后液体流通的通流槽404,通流槽404与通孔403相通,便于雾化后的液体进入通流槽404内,通流槽404底面与擦拭物2呈一定距离,从而便于雾化后的液体与擦拭物2之间的面积增大,导热板402对进入通流槽404内的雾化液体进行加热,雾化、加热后的液体可被擦拭物2进行吸入,从而使得擦拭物2在湿润的同时具有一定温度,便于擦拭物2擦拭物2体表面。
36.参见图2和图4,通流槽404内设有支撑块405,支撑块405与擦拭物2抵接,支撑块405可设置多条且呈矩形阵列或环形阵列排列设置,支撑块405的作用在于雾化后液体的分流,由于支撑块405与导热板402一体成型,支撑块405侧面与雾化液体接触,增加了导热板402加热雾化液体的面积,支撑块405还具有支撑作用,由于擦拭物2采用柔性材质,易变形,通过支撑块405保证了雾化液体的流通,确保雾化液体与擦拭物2接触的面积,防止擦拭物2堵塞通流槽404,有效的增加雾化液体全面湿润擦拭物2,通过支撑块405与擦拭物2抵接,支撑块405还具有加热擦拭物2的作用。
37.参见图2,下壳体1与擦拭物2之间设有连接有可拆卸连接组件二,擦拭物2与下壳体1两者连接的可拆卸连接组件二与可拆卸连接组件一7的结构相同包括连接件一701和连接件二702,可拆卸连接组件二采用魔术贴结构,可拆卸连接组件二的连接件一701和连接件二702分别包括魔术贴结构的公面和母面,公面和母面分别采用细软的纤维和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魔术贴为现有技术再次不过多介绍,魔术贴的公面和母面分别与壳体1和擦拭物2粘接连接,通过魔术贴的便于擦拭物2的拆卸和安装,下壳体1上采用魔术贴的好处在
于,魔术贴相对于磁性件连接更加牢固,下壳体1上连接有加热板401和导热板402,当温度过高时,磁性件吸引的磁性会减弱,会影响磁性件的磁性,而魔术贴不会有这问题。
38.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组件一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可拆卸连接组件一的连接件一701和连接件二702两者之间任意一个采用具有磁性的磁性件,两者的另一个采用可磁性件吸引的材质,例如铁、镍、钴等。
39.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组件一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可拆卸连接组件一7与可拆卸连接组件二结构相同均采用魔术贴结构,可拆卸连接组件一的连接件一701为魔术贴的公面,连接件二702为魔术贴的母面,公面和母面可互相粘接设置。
40.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加湿组件3不采用雾化器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加湿组件采用喷水口,喷水口螺纹连接于通液孔110上,位于储液腔1011内的液体通过喷水口喷淋或滴淋到擦拭物2上,在通过加热组件对擦拭物2进行加热,起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对擦拭物2湿润和加热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