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式保温餐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54050发布日期:2021-11-03 22:1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充电式保温餐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日用餐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充电式保温餐具。


背景技术:

2.现有就餐餐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怎样能让食客就餐时盘碟餐具内食物(如:牛排等)保持一定的温度,怎样能确保保持可食用温度范围食物口感,这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3.现有的餐具(如:餐盘、餐碟、碗盘等)无恒温保温功能,食物在餐盘内温度保持时间短,尤其在冬季里一般没等食客吃完餐盘中的食物就凉了,影响食物口感与营养,同时也影响餐饮业主经营品质与服务业绩。
4.因此,如何解决就餐盘碟餐具的预热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充电式保温餐具,实现的目的是解决就餐盘碟餐具没有预热的技术问题,具有便携式充电、保温恒温持久、体积轻盈的特点,能够提升餐饮业主烹饪菜品与招待客人服务品质。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充电式保温餐具,包括加热发热保温组件;所述加热发热保温组件包括设置在下外壳罩内的多组蓄热发热元件装置。
7.其中,每一组所述蓄热发热元件装置与所述下外壳罩之间均设有中部隔热层;
8.每一组所述蓄热发热元件装置均通过第一连接线与设置在所述下外壳罩内的温控器连接;
9.所述温控器控制每一所述蓄热发热元件装置工作,用于电加热输入与温度恒温控制功能;
10.所述下外壳罩设有充电插口,通过相应充电线与电源连接进行充电;
11.所述充电插口通过反馈线路与所述温控器连接;
12.所述温控器通过第二连接线与设置在所述下外壳罩上面的发热开关连接;
13.所述下外壳罩的上面设有上外壳罩;
14.所述上外壳罩上设有散热面、隔热面板和发热开关触摸键,与所述下外壳罩上下贴合装配密封组成一个整体;
15.所述发热开关触摸键的位置与所述发热开关的位置相对应,上下贴合装配起到发热开启与关闭作用。
16.优选的,所述充电插口设置于所述下外壳罩侧面,与所述上外壳罩之间的封装部位;所述上外壳罩在对应所述充电插口的位置设有缺口。
17.优选的,所述下外壳罩侧面,与所述上外壳罩之间的封装部位设有温度显示器;所述上外壳罩在对应所述温度显示器的位置设有缺口或者透明窗口;
18.所述温度显示器显示加热工况温度与蓄热温度。
19.在实际应用中,温度显示器实时显示温度热能状况便于操作人员使用,
20.更优选的,所述温度显示器通过第三连接线与所述温控器连接,获取加热工况温度与蓄热温度。
21.优选的,每一组所述蓄热发热元件装置均包括加热片元件、散热丝元件和纳米储热能材料;
22.所述温控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每一所述加热片元件进行电加热。
23.更优选的,每一所述散热丝元件均通过连接相应的所述加热片元件进行电加热输入,实现散热功能。
24.更优选的,每一所述纳米储热能材料均通过连接相应的所述加热片元件进行蓄热作用,在充电完成后提供辐射蓄热功能。
25.优选的,所述充电线包括与所述充电插口连接充电插头,以及与所述电源连接的电源插头;所述充电插头和电源插头之间通过电线连接。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7.本发明充电式保温餐具具有便携式充电、保温恒温持久、体积轻盈特点,满足餐饮餐厅、餐馆业主运营需求,具备智能、低耗、安全又方便的性能,提升餐饮业主烹饪菜品与招待客人服务品质。
2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29.图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30.图2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实施例
32.如图1和图2所示,充电式保温餐具,包括加热发热保温组件1;加热发热保温组件1包括设置在下外壳罩2内的多组蓄热发热元件装置。
33.其中,每一组蓄热发热元件装置与下外壳罩2之间均设有中部隔热层15;
34.每一组蓄热发热元件装置均通过第一连接线14与设置在下外壳罩2内的温控器8连接;
35.温控器8控制每一蓄热发热元件装置工作,用于电加热输入与温度恒温控制功能;
36.下外壳罩2设有充电插口6,通过相应充电线与电源连接进行充电;
37.充电插口6通过反馈线路12与温控器8连接;
38.温控器8通过第二连接线22与设置在下外壳罩2上面的发热开关21连接;
39.下外壳罩2的上面设有上外壳罩4;
40.上外壳罩4上设有散热面3、隔热面板5和发热开关触摸键23,与下外壳罩2上下贴合装配密封组成一个整体;
41.发热开关触摸键23的位置与发热开关21的位置相对应,上下贴合装配起到发热开启与关闭作用。
42.本发明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43.如图1所示,上外壳罩4上面设有散热面3、隔热面板5和发热开关触摸键23,与如图2所示下外壳罩2以及加热发热保温组件1上下贴合装配一体密封组成一个整体;
44.如图1所示,食客就餐时,开启发热开关触摸键23进行恒温加热,餐碟19可放置在上外壳罩4的散热面3,本发明工作状态温度大约在40至60℃之间,并保持3至5小时恒温,餐碟18内可装有烹制好的热气牛排20,两侧可分别配置牛排刀与餐叉便于食客就餐,此时食客即可慢条斯理尽情品尝美食,无需因就餐时间过长食物冷却、口味不佳而困扰。
45.如图2所示,加热发热保温组件2的外壳21内设置的储能电源通过设置在下外壳罩2上的充电插口6及相应充电线与电源连接进行充电。
46.在某些实施例中,充电插口6设置于下外壳罩2侧面,与上外壳罩4之间的封装部位;上外壳罩4在对应充电插口6的位置设有缺口。
47.在某些实施例中,下外壳罩2侧面,与上外壳罩4之间的封装部位设有温度显示器7;上外壳罩4在对应温度显示器7的位置设有缺口或者透明窗口;
48.温度显示器7显示加热工况温度与蓄热温度。
49.在实际应用中,温度显示器7实时显示温度热能状况便于操作人员使用,
50.在某些实施例中,温度显示器7通过第三连接线13与温控器8连接,获取加热工况温度与蓄热温度。
51.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组蓄热发热元件装置均包括加热片元件9、散热丝元件10和纳米储热能材料11;
52.温控器8通过第一连接线14连接每一加热片元件9进行电加热。
53.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散热丝元件10均通过连接相应的加热片元件9进行电加热输入,实现散热功能。
54.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纳米储热能材料11均通过连接相应的加热片元件9进行蓄热作用,在充电完成后提供辐射蓄热功能。
55.在某些实施例中,充电线包括与充电插口6连接充电插头16,以及与电源连接的电源插头18;充电插头16和电源插头18之间通过电线17连接。
56.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前使用者通过充电线插入充电口对充电式保温餐具进行充电,温度显示器显示工况温度,充电线通过电接线连接温控器进行温度恒温控制,然后连接线连接加热片元件进行充电加热,电热能进入纳米储热能材料后进行储热,然后散热丝元件进行向外幅射热,当充电加热满荷载时温度显示器显示为绿色000字符,此时拔掉充电线后可放在每位食客餐桌上,按下发热开关触摸键(开启发热开关),此时本发明充电式保温餐具进入恒温加热工作状态即可使用了。
57.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