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料组件和料理机、料理机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52636发布日期:2023-06-13 18:2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投料组件和料理机、料理机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投料组件、一种料理机、一种料理机的控制方法、一种料理机的控制装置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料理机的使用存在如下问题:若是有些材料需要在操作过程中途才能添加的情况,则需要用户守在料理机旁,定时投料,用户使用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投料组件。

3、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料理机。

4、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料理机的控制方法;

5、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料理机的控制装置;

6、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料理机的控制装置;

7、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料理机。

8、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9、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投料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封堵件,设置于第一腔体的第一出料口,用于关闭第一出料口;第二封堵件,设置于第二腔体的第二出料口,用于关闭第二出料口;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上,驱动机构包括运动件,运动件能够相对于壳体运动,以用于开启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

10、本发明提供的投料组件包括壳体、第一封堵件、第二封堵件和驱动机构。具体地,壳体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腔体,分别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两个腔体分别用于承装不同的物料。其中,第一腔体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封堵件用于关闭或开启第一出料口,当第一出料口被开启,则第一腔体中的物料会从第一出料口中投出;关闭第一出料口,则第一腔体投料停止。第二腔体设置有第二出料口,第二封堵件用于关闭或开启第二出料口。当第二出料口被开启,则第二腔体中的物料会从第二出料口中投出;关闭第二出料口,则第二腔体投料停止。

11、进一步地,在壳体上还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运动件,运动件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驱动机构为运动件相对于壳体的转动提供动力,通过运动件相对于壳体的运动,来实现自动开启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进而控制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自动出料。具体地,当运动件相对于壳体转动至第一腔体一侧,并与第一封堵件相接触时,则第一封堵件在运动件的带动下开启第一腔体。当运动件相对于壳体转动至第二腔体一侧,并与第二封堵件相接触时,则第二封堵件在运动件的带动下开启第二腔体。进而实现了投料组件的自动化投料操作。

12、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投料组件,只需将所需的物料按照不同的类型分别预先放置在对应的腔体中,投料组件开始工作后,整个投料工作可自动完成,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13、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投料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运动件相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运动件相对于壳体转动。

15、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运动件连接,驱动件用于为运动件提供驱动力,来驱动运动件相对与壳体的转动。当运动件相对于壳体做转动时,与之相连接的封堵件在运动件的带动下可以打开腔体的出料口,开始出料。

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位于驱动件的两侧;运动件朝向第一方向转动能够开启第一封堵件;运动件朝向第二方向转动能够开启第二封堵件;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

17、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分别位于驱动件的两侧,可以对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进行分别控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运动件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时会顶开第一封堵件,第一腔体出料口打开,开始出料;运动件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会推开第二封堵件,第二腔体出料口打开,开始出料;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根据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出料顺序,进而控制运动件的转动方向。当第一腔体出料的时候,第二腔体处于关闭状态,相对应的,第二腔体出料的时候,第一腔体处于关闭状态,

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封堵件包括:柱塞,柱塞设置于第一出料口;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柱塞相连接,连杆的另一端用于与运动件相连接;其中,运动件转动至连杆所在位置,并推动连杆运动进而带动柱塞相对于第一出料口运动,以开启第一出料口。

19、在该技术方案中,用于封堵第一腔体的第一封堵件包括柱塞和连杆,其中,柱塞的设置在第一出料口,用于在第一腔体投料工作开始之前和完成之后封堵第一腔体。进一步地,连杆的另一端与运动件相连接,当运动件转动至连杆所在位置时,可以为连杆提供推力,进而带动与连杆相连的柱塞相对于第一出料口运动,以打开第一出料口,第一腔体开始出料。

20、也就是说,当运动件相对于壳体转动时,转动到连杆所在位置时,连杆受力的作用下会将与之相连的柱塞顶起,柱塞被顶起之后,开始处于封闭状态的第一出料口随之打开,第一腔体开始出料。

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运动件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配合滑动,以推动柱塞运动。

22、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运动件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斜面,通过将连杆和运动件相互配合的端面设置斜面结构,当运动件相对于壳体转动时,运动件端部的第二斜面与连杆端部的第一斜面接触,这时候第一斜面会随着第二斜面的转动而进行滑动,以推动柱塞向上运动,进而打开第一出料口。

2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封堵件还包括:第一复位件,第一复位件设置于柱塞和壳体之间,用于柱塞复位以封堵第一出料口;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柱塞和连杆的外周侧。

24、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封堵件还包括第一复位件,第一复位件位于柱塞和壳体之间,当第一腔体的投料工作完成之后,第一复位件用来帮助柱塞复位,来封堵第一出料口,以用于下一次的物料存放。

25、具体地,第一复位件可以为弹性装置,当第一腔体出料完成以后,运动件复位,此时,运动件传递给连杆顶起柱塞的力就会消失,第一复位件会利用弹性装置的反作用力将被顶起的柱塞拉回到初始的位置,以封堵第一出料口,完成复位工作。第一复位件可以保证当第一腔体停止出料以后,快速封堵第一出料口,保证了第一腔体出料量的精确,避免了因出料量超出预期,而影响整体材料的配比。

2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封堵件包括:密封部,密封部设置于第一出料口;限位部,限位部与密封部相连接,限位部位于第一腔体的外部;其中,运动件转动至限位部所在位置,并推动限位部运动进而带动密封部相对于第一出料口运动,以开启第一出料口。

27、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封堵件包括密封部和限位部,密封部用于开启或关闭第一出料口,限位部用于对密封部进行限位。具体地,当运动件顶起限位部时,限位部会带动密封部运动进而朝向第一腔体内侧运动,以开启第一出料口,限位部的尺寸大于第一出料口的尺寸,进而在运动过程中,当限位部与第一出料口的端部相抵接时,密封部运动到位,开启第一出料口。

2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封堵件还包括:第一磁体,设置于限位部上,第一磁体和密封部位于限位部的两侧;第二磁体,设置于运动件上,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互配合的一侧的极性相同;其中,当运动件上的第二磁体转动至限位部的第一磁体时,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的相斥力驱动限位部运动。

29、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封堵件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第一磁体朝向第二磁体的一侧的极性与第二磁体朝向第一磁体的极性相同,进而当运动件运动至限位部时,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相配合侧极性相同,进而产生相斥力,推动限位部朝向第一腔体内部一侧运动,以实现对第一出料口的开启。通过采用磁体,避免了运动件与限位部之间的刚性接触,进而提升了部件的使用寿命。

3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密封部包括:弹性连接柱,弹性连接柱与第一出料口过盈配合,弹性连接柱与限位部相连接;凹槽结构,设置于弹性连接柱的端部;其中,密封部开启第一出料口时,凹槽结构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一出料口,凹槽结构的侧壁搭接与第一腔体的内壁上。

31、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部包括弹性连接柱和凹槽结构,弹性连接柱与第一出料口过盈配合,一方面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一方面,过盈配合也即弹性连接柱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出料口的径向尺寸,进而当弹性连接柱开启第一出料口时,弹性连接柱可以架设于第一出料口的周侧的腔壁上,进而避免密封部在水的作用下进入到第一出料口内;进一步地,通过在连接柱的端部设置凹槽结构,通过凹槽结构实现第一腔体与第一出料口的连通,进而实现出水。

3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限位件,设置于壳体上,第一限位件用于对运动件朝向第一出料口一侧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33、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运动件的转动角度。第一限位件设置在壳体上,用于对运动件朝向第一出料口一侧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可以保证在第一腔体出料的时候,第一出料口处于一直打开的状态,便于出料。

3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封堵件包括:封堵部,封堵部用于关闭第二出料口;封堵部包括转动端和运动端,转动端与壳体转动连接,运动端用于与运动件相连接,运动件用于驱动封堵部转动以开启第二出料口。

35、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封堵件还包括封堵部,第二腔体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封堵部用于封堵第二出料口。封堵部包括转动端和运动端,转动端与壳体转动连接,运动端用于与运动件相连接,当需要第二腔体开始出料的时候,运动件与运动端相接触,并驱动封堵部绕转动端转动以开启第二出料口,第二腔体开始出料。

3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封堵件还包括:第二复位件,第二复位件的一端与壳体相连接,第二复位件的另一端与运动端相连接,第二复位件用于对封堵部进行复位以关闭第二出料口。

37、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封堵件还包括第二复位件,第二复位件的一端是与壳体相连,另一端与运动端连接,当第二腔体出料工作完成后,第二复位件用来对封堵部进行复位,来封堵出料口,以用于下一次的物料存放。

38、具体地,第二复位件可以为弹性装置,当第二腔体出料完成以后,运动件复位,此时,运动件推开第二封堵件的力就会消失,第二复位件会利用弹性装置的反作用力将第二封堵件复位,以封堵第二出料口,完成复位工作。第二复位件可以保证当第二腔体停止出料以后,快速封堵第二出料口,保证了第二腔体出料量的精确,避免了因出料量超出预期,而影响整体材料的配比。

3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限位件,设置于壳体上,第二限位件用于对运动件朝向第二出料口一侧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40、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运动件的转动角度。第二限位件设置在壳体上,用于对运动件朝向第二出料口一侧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以保证在第二腔体出料的时候,第二出料口处于一直打开的状态,以便于第二腔体出料。

41、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料理机,包括:主体,主体包括工作腔;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投料组件,投料组件设置于主体上,投料组件用于向工作腔内投放物料。

42、本技术提供的料理机包括主体和投料组件,主体设有工作腔,在主体上设置投料组件,投料组件用于按照预设时间分别向工作腔内投放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里面的物料。

43、基于投料组件的投料工作是可以自动进行的,只需制作料理需要预先准备好所有的物料按照不同的分类放入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启动料理机开始工作,启动工作后,不需要用户进行参与,实现了自动化,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4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于主体上;搅拌件,搅拌件与驱动组件相连接,搅拌件位于工作腔内。

45、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地,将搅拌件设置在工作腔内,搅拌件与驱动组件相连接,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搅拌件在工作腔内相对于工作腔做旋转运动。

4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轴,搅拌件设置于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轴的另一端位于壳体内,驱动机构与转动轴的另一端相连接;电机,电机与转动轴相连接,电机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

47、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转动轴,电机为整个料理机提供动力,电机与转动轴连接,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电机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转动轴的一端与搅拌件相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壳体内的驱动机构相连接;电机在正转或者反转的时候,通过转动轴将旋转的动力传递给搅拌件和驱动机构,使搅拌件和驱动机构可以按照预期完成投料和搅拌工作。

4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驱动件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与转动轴相连接;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相连接,运动件与第二传动件相连接;其中,转动轴带动第一传动件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传动件转动,第二传动件带动运动件相对于壳体进行转动。

49、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件包括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与转动轴相连接。进一步地,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连接,当第一传动件在转动轴的带动下开始转动的时候,与之相连接的第二传动件也开始转动,这时候第二传动件带动运动件相对于壳体进行转动。

50、具体地,料理机的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第一传动件旋转,第一传动件带动第二传动件旋转,第二传动件带动运动件相对于壳体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设置电机的正转和反转来实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开启与关闭,保证了不同的材料按照预定的时间自动添加,整个投料工作可自动完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需要中途加料的时候,需要用户在旁守护进行投料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料理机通过自动化的操作过程,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5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吸合,或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斥。

52、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可以为永磁铁或电磁铁,在保证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可以同步转动。

5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三复位件,第三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和第二传动件相连接,第三复位件用于对第二传动件进行复位。

54、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复位件分别连接第二传动件和壳体,具体地,第三复位件可以为弹性装置,当第二腔体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时间完成出料以后,第二传动件施加给第一封堵件或第二封堵件的力需要解除,第三复位件会驱动第二传动件进行复位。

5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垫片,垫片设置于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

56、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磁性件之间设置垫片,可以避免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直接接触,在维持磁性连接的同时,对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起到保护的作用。

5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安装槽,第一磁性件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二安装槽,第二磁性件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

58、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还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安装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安装槽对磁性件起到定位的作用,保证磁性件可以平稳的转动,和料理机的正常工作。

5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底座,主体设置于底座上;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于底座内,加热装置用于对工作腔进行加热;其中,工作腔用于和面。

60、在该技术方案中,料理机还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内的加热装置,底座用于承载主体,加热装置用于对工作腔加热,进而可以实现醒面的作用。进一步地,工作腔用于和面,面粉放入工作腔内,第一腔体用于存放水,第二腔体用于存放辅料,通过控制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投放水和辅料,再通过搅拌件实现和面,进而实现了和面机的智能化,避免了人为操作加辅料和水。

6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主体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与工作腔相连通;料理机还包括出面组件,出面组件设置于安装口处。

62、在该技术方案中,主体的侧壁设置有出面组件,出面组件用于将工作腔内的已经完成的和面进行挤压以形成面条。

63、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料理机的控制方法,用于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料理机,料理机包括驱动组件,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料理机的预约启动时刻和投料时刻,并开始计时;基于计时时长达到启动时刻,则根据投料时刻控制驱动组件向与投料时刻相对应的方向转动。

64、本发明提供的料理机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料理机的预约启动时刻和投料时刻,其中预约启动时刻为料理机预先设定好的启动时间,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料理机的投料时刻为向料理机的工作腔加入物料的时间,开始计时,当计时时刻达到启动时刻,则控制料理机启动,之后根据投料时刻控制驱动组件向与投料时刻相对应的方向转动。

65、通过获取料理机的预约启动时刻和投料时刻,结合基于投料时刻控制驱动组件向与投料时刻相对应的方向转动的技术方案,可以使料理机能够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启动时刻和投料时刻自动启动并进行投料。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料理机控制方法,只需将所需的物料按照不同的类型分别预先放置在对应的腔体中,然后预先设定好料理机启动时刻和投料时刻,到达启动时刻料理机会自动启动,之后,投料组件按照投料时刻进行投料,料理机的工作即可自动完成,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6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投料时刻包括第一腔体对应的第一时刻和第二腔体对应的第二时刻,根据投料时刻控制驱动组件向与投料时刻相对应的方向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基于第一时刻与启动时刻相同,控制驱动组件朝向第一方向转动,以开启第一腔体;基于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刻,则控制驱动组件朝向第二方向转动,以开启第二腔体。

67、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投料时刻进一步做了限定,包括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其中第一时刻与第一腔体相对应,控制第一腔体出料,第二时刻则与第二腔体相对应,控制第二腔体出料,并对投料时刻控制驱动组件向与投料时刻相对应的方向转动的步骤进行了说明,包括以下步骤:当第一时刻与启动时刻为同一时刻,则控制驱动组件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来开启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开始出料;当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刻,则控制驱动组件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来开启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开始出料。

68、通过将投料时刻细分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并且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对应,使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投料与时间建立了联系,即,只需预先设定好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即可通过控制驱动组件朝向相应的方向转动,实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投料工作的自动化控制。

6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投料时刻还包括第一腔体对应的第三时刻,根据投料时刻控制驱动组件向与投料时刻相对应的方向转动的步骤,具体还包括:基于计时时长达到第三时刻,控制驱动组件朝向第一方向转动,以开启第一腔体。

70、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解决料理机运转的途中,需要补充物料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将第三时刻增加到投料时刻,其中,第三时刻和第一时刻都与第一腔体相对应,控制第一腔体出料。

71、基于计时时长达到第三时刻,此时,第二腔体出料停止,第一腔体开始出料,而根据投料时刻控制所驱动组件向与投料时刻相对应的方向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当计时时长达到第三时刻,控制驱动组件朝向第一方向转动,以开启第一腔体。对于第三时刻,可以这样理解,时间首先来到第一时刻,控制驱动组件朝向第一方向转动,以开启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开始出料;然后时间到达第二时刻,第一腔体出料停止,控制驱动组件朝向第二方向转动,第二腔体开始出料;再后时间到达第三时刻,第二腔体出料停止,控制驱动组件朝向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腔体开始出料。

72、通过在投料时刻中添加第三时刻,可以在料理机运转的途中,再次向工作腔中加入第一腔体中的剩余物料。改变以往料理机一成不变的和面流程,用户在使用料理机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提前准备好物料,并设定好第三时刻,这样到达第三时刻料理机即可自动控制第一腔体加料,提升了用户的制作体验。

7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投料时刻包括第一腔体对应的第一时刻和第二腔体对应的第二时刻,根据投料时刻控制驱动组件向与投料时刻相对应的方向转动的步骤,具体包括:基于第二时刻与启动时刻相同,则控制驱动组件朝向第二方向转动,以开启第二腔体;基于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刻,则控制驱动组件朝向第一方向转动,以开启第一腔体。

74、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投料时刻包括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做出了另一种限定,具体包括如下:第二时刻与启动时刻相同,即料理机启动的同时,直接控制驱动组件向第二腔体的方向转动,打开第二出料口,第二腔体直接出料。当时间到达第一时刻,此时的第一时刻对应的时间在第二时刻以后,第二腔体出料停止,控制驱动组件向第一腔体的方向转动,开启第一出料口,第一腔体开始出料。

75、将第二时刻与启动时刻设为同一时刻,可以更加自由的控制腔体的出料,不拘泥于第一腔体先出料还是第二腔体先出料,可以依据具体的情况自由的选择,需要第一腔体先供料时则将设置第一时刻与启动时刻相同,控制驱动组件向第一腔体的方向转动,需要第二腔体先供料时则将设置第二时刻与启动时刻相同,控制驱动组件向第二腔体的方向转动。可以使料理机的投料过程更加自由可控。

76、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料理机的控制装置,用于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料理机,料理机包括驱动组件,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料理机的预约启动时刻和投料时刻,并开始计时;控制模块,用于基于计时时长达到启动时刻,则根据投料时刻控制驱动组件向与投料时刻相对应的方向转动。

77、本发明提供的料理机的控制装置,应用于料理机,其中,料理机包括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转动轴,电机为整个料理机提供动力,电机与转动轴连接,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电机可以向第一方向转动也可以向第二方向转动,转动轴的一端与搅拌件相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壳体内的驱动机构相连接;电机运行,通过转动轴将动力传递给搅拌件和驱动机构,使搅拌件和驱动机构可以按照预期完成投料和搅拌工作。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获取模块用于料理机的预约启动时刻和投料时刻,当获取到启动时刻和投料时刻以后,计时正式开始,料理机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当计时时长到达启动时刻,则控制料理机启动,料理机开始工作,同时根据投料时刻控制驱动组件向与投料时刻相对应的方向转动。当第一时刻与启动时刻相同时,则控制驱动组件向第一腔体方向转动,打开第一出料口,第一腔体开始出料;另一种情况,当第二时刻与启动时刻相同时,则控制驱动组件向第二腔体方向转动,打开第二出料口,第二腔体开始出料。

78、通过在料理机中加入控制装置,可以实现对料理机运行的控制,包括启动控制,投料控制以及停止控制,从而保证了料理机可以按照用户的预期和设定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

79、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料理机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执行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料理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80、本发明提供的料理机的控制装置,应用于料理机,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处理料理机的控制方法。其中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包括料理机运行的基本程序,还可以包括用户的设置记录,包括启动时间和投料时间的记录,并可以对历史记录进行更新。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保证料理机控制方法中的步骤可以顺利执行。

81、本发明提供的料理机的控制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料理机的控制方法,因此,能够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82、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料理机,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控制装置。

83、本发明提供的料理机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从而保证了料理机可以按照用户的预期和设定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控制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可以存储程序,并处理执行料理机的控制方法。

84、本发明提供的料理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料理机的控制方法,因此,能够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85、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料理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86、本发明提供的料理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料理机的控制方法,因此,能够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87、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