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科用中药护理足浴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27369发布日期:2022-04-13 14:5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足浴盆,尤其涉及一种皮肤科用中药护理足浴盆。


背景技术:

2.足浴就是泡脚,是在我国中医中有着悠久历史的治疗方式之一,热水泡脚益处多多,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促进代谢,帮助人们驱除寒冷,同时,在水中加点中药,还可以起到治疗皮肤疾病的功效,身患皮肤科相关疾病的患者也能通过泡脚来改善病情。
3.现有的中药护理足浴盆,一般仅提供盛装热水的作用,使用者向水盆内加热水后,再放入中药浸泡,泡脚完毕后,手动倒出泡脚水并清理干净中药,然而如此操作,首先需要使用者手动加入热水,且无法控制泡脚水的量,容易造成浪费,其次使用者双脚在足浴过程中无法享受到按摩的服务,同时向水盆内加热冷水或是水盆内热水冷却后,则使用者泡脚将感到不适,最后将中药直接倒入热水中,泡脚完毕后,不便清理。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自动控制泡脚的水量,便排出泡脚水的效果的皮肤科用中药护理足浴盆。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控制泡脚的水量,便排出泡脚水的效果的皮肤科用中药护理足浴盆。
6.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第一方面,一种皮肤科用中药护理足浴盆,包括有:外壳,坐垫连接在外壳上部一侧;水盆,水盆连接在外壳内上部一侧;封口组件,封口组件设在水盆内部一侧;排水组件,排水组件设在水盆下部一侧。
7.进一步地,封口组件包括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对称连接在水盆内部一侧;滑杆,滑杆滑动式连接在第一导杆之间;挡板,挡板连接在滑杆上中间;浮力球,浮力球连接在挡板中部一侧。
8.进一步地,排水组件包括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对称连接在水盆下部一侧;滑动架,滑动架滑动式连接在第二导杆之间;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对称连接在滑动架与水盆之间,第一弹簧套在第二导杆上;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连接在水盆下部一侧中间;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连接在滑动架中部一侧;第三排水管,第三排水管连接在外壳下部一侧中间,第二排水管与第一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滑动式连接。
9.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加水组件,加水组件包括有:导向杆,水盆下部两侧均对称滑动式连接有导向杆;第二弹簧,导向杆与水盆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导向杆上;置脚架,两侧导向杆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置脚架;第一压杆,第一压杆连接在一侧导向杆下部一侧之间;蓄水箱,蓄水箱连接在外壳内部一侧;进水管,进水管连接在蓄水箱与水盆之间,进水管与挡板相互配合;球阀,球阀转动式连接在进水管中部内侧;齿轮,球阀传动轴两侧均连接有齿轮;第三导杆,第三导杆对称连接在蓄水箱下部一侧;活动架,活动架滑动
式连接在第三导杆之间;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对称连接在活动架与蓄水箱之间,第三弹簧套在第三导杆上;齿条,齿条对称连接在活动架上部,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第二压杆,第二压杆连接在活动架下部中间,第二压杆与第一压杆和滑动架相互配合。
10.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按摩组件,按摩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连接在水盆下部;转动杆,转动杆转动式连接在第一支撑架中部;电机,电机安装在外壳内下部一侧,电机输出轴上部与转动杆相连接;楔形转盘,第一支撑架下部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楔形转盘;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连接在转动杆上部;第二传动轮,楔形转盘下部均连接有第二传动轮;皮带,皮带连接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顶杆,水盆下部两侧均间隔均匀滑动式连接有多根顶杆,顶杆与置脚架滑动式配合,顶杆与楔形转盘相互配合;第四弹簧,顶杆与外壳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套在顶杆上。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控温组件,控温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连接在蓄水箱下部;加热圈,蓄水箱下部两侧均安装有加热圈;控温器,控温器安装在外壳一侧,控温器一侧与第二支撑架相连接。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中药放置组件,中药放置组件设置在水盆内部一侧。
13.进一步地,中药放置组件包括有:滑轨,滑轨连接在水盆内一侧中间;滑块,滑块滑动式连接在滑轨内侧;放置框,放置框连接在滑块一侧;把手,放置框上部两侧均连接有把手。
14.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通过踩压置脚架,推动第一压杆向下移动,推动第二压杆、活动架和齿条向下移动,带动齿轮和球阀转动90度,热水流入水盆内,泡脚完毕后,第二压杆推动滑动架向下移动,最终排出泡脚水,达到自动向水盆内加入热水并自动排出泡脚水的效果;(2)本发明通过启动电机,最终带动楔形转盘转动,推动顶杆向上移动,接触到使用者的脚底板,达到自动为使用者双脚按摩的效果;(3)本发明通过启动加热圈和控温器,加热水盆内的水,并将其维持在一定温度,达到自动加热和保温泡脚水的效果;(4)本发明通过中药放置在放置框内,热水漫过放置框后,使得中药浸泡在热水内,发挥功效,泡脚完毕后,取出放置框,倒出中药,达到方便放置和清理中药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的封口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的排水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的排水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的加水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的加水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的加水组件的第二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本发明的a部分的放大图。
26.图12为本发明的按摩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7.图13为本发明的控温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8.图14为本发明的中药放置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9.图15为本发明的中药放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中:1_外壳,2_坐垫,3_水盆,4_封口组件,401_第一导杆,402_滑杆,403_挡板,404_浮力球,5_排水组件,501_第二导杆,502_滑动架,503_第一弹簧,504_第一排水管,505_第二排水管,506_第三排水管,6_加水组件,601_置脚架,602_导向杆,603_第二弹簧,604_第一压杆,605_蓄水箱,606_进水管,607_球阀,608_齿轮,609_第三导杆,610_活动架,611_第三弹簧,612_第二压杆,613_齿条,7_按摩组件,701_第一支撑架,702_转动杆,703_电机,704_楔形转盘,705_第一传动轮,706_第二传动轮,707_皮带,708_顶杆,709_第四弹簧,8_控温组件,801_第二支撑架,802_加热圈,803_控温器,9_中药放置组件,901_滑轨,902_放置框,903_把手,904_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32.实施例1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皮肤科用中药护理足浴盆,包括有外壳1、坐垫2、水盆3、封口组件4和排水组件5,外壳1上部左侧连接有坐垫2,外壳1内上部右侧连接有水盆3,水盆3内部左侧设有封口组件4,水盆3下部左侧设有排水组件5。
33.封口组件4包括有第一导杆401、滑杆402、挡板403和浮力球404,水盆3内部左侧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一导杆401,第一导杆40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滑杆402,滑杆402上中间连接有挡板403,挡板403中部右侧连接有浮力球404。
34.排水组件5包括有第二导杆501、滑动架502、第一弹簧503、第一排水管504、第二排水管505和第三排水管506,水盆3下部左侧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二导杆501,第二导杆50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502,滑动架502与水盆3之间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503,第一弹簧503套在第二导杆501上,水盆3下部左侧中间连接有第一排水管504,滑动架502中部右侧连接有第二排水管505,外壳1下部左侧中间连接有第三排水管506,第二排水管505与第一排水管504和第三排水管506滑动式连接。
35.当使用者需要使用该足水盆3泡脚时,首先通过水盆3上部左侧开口向水盆3内加入足量热水,初始状态下,第二排水管505堵住第一排水管504,热水无法流出,随后水盆3内热水量的增加,推动浮力球404向上移动,带动滑杆402和挡板403向上移动,挡板403移动至挡住水盆3上部左侧开口后,无法继续加入热水,再向水盆3内加入中药,浸泡在热水中,随后使用者即可坐在坐垫2上,将双脚放入水盆3内泡脚,泡脚完毕后,取出双脚离开坐垫2,手动推动滑动架502向下移动,第一弹簧503被拉伸,带动第二排水管505向下移动,使得第二排水管505不再堵住第一排水管504,泡脚水能够通过第一排水管504、第二排水管505和第三排水管506流出排放至外界,泡脚水全部排出后,松开滑动架502,在第一弹簧503的作用下,推动滑动架502和第二排水管505向上移动,第二排水管505再次堵住第一排水管504,同时泡脚水排出,水盆3内水量减少,在重力作用下,推动浮力球404、滑杆402和挡板403向下移动,恢复至原状态,最后将水盆3内的残留中药清理干净,如此往复,达到自动控制泡脚的水量和方便排出泡脚水的效果。
36.实施例2如图1~图3、图8~图15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加水组件6,加水组件6包括有置脚架601、导向杆602、第二弹簧603、第一压杆604、蓄水箱605、进水管606、球阀607、齿轮608、第三导杆609、活动架610、第三弹簧611、第二压杆612和齿条613,水盆3下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滑动式连接有导向杆602,导向杆602与水盆3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603,第二弹簧603套在导向杆602上,前后两侧导向杆602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置脚架601,左侧导向杆602下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压杆604,外壳1内部左侧连接有蓄水箱605,蓄水箱605与水盆3之间连接有进水管606,进水管606与挡板403相互配合,进水管606中部内侧转动式连接有球阀607,球阀607传动轴前后两侧均连接有齿轮608,蓄水箱605下部右侧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三导杆609,第三导杆609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活动架610,活动架610与蓄水箱605之间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三弹簧611,第三弹簧611套在第三导杆609上,活动架610上部前后对称连接有齿条613,齿条613与齿轮608相互啮合,活动架610下部中间连接有第二压杆612,第二压杆612与第一压杆604和滑动架502相互配合。
37.向蓄水箱605内加入足量热水,初始状态下,球阀607堵住进水管606,热水无法流入水盆3内,使用者坐在坐垫2上,将双脚踩在置脚架601上后,将推动置脚架601向下移动,带动导向杆602和第一压杆604向下移动,第二弹簧603被拉伸,从而推动第二压杆612向下移动,带动活动架610和齿条613向下移动,第三弹簧611被拉伸,进而带动齿轮608转动90度,带动球阀607转动90度,使得球阀607不再堵住进水管606,热水通过进水管606从蓄水箱605内流入水盆3内,随后挡板403向上移动至挡住进水管606后,热水不再流入水盆3,泡脚完毕后,使用者更加用力踩压置脚架601,推动导向杆602和第一压杆604继续向下移动,推动第二压杆612继续向下移动至接触到滑动架502,从而推动滑动架502向下移动,最终将泡脚水排出至外界,随后取出双脚远离置脚架601,在第二弹簧603的作用下,推动导向杆602、置脚架601和第一压杆604向上移动,第一压杆604远离第二压杆612,在第三弹簧611的作用下,推活动架610和齿条613向上移动,带动齿轮608和球阀607反向转动90度,球阀607再次堵住进水管606,第二压杆612远离滑动架502后,滑动架502和第二排水管505向上移动复位,如此往复,达到自动向水盆3内加入热水并自动排出泡脚水的效果。
38.还包括有按摩组件7,按摩组件7包括有第一支撑架701、转动杆702、电机703、楔形转盘704、第一传动轮705、第二传动轮706、皮带707、顶杆708和第四弹簧709,水盆3下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701,第一支撑架701中部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杆702,外壳1内下部右侧安装有电机703,电机703输出轴上部与转动杆702相连接,第一支撑架701下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楔形转盘704,转动杆702上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705,楔形转盘704下部均连接有第二传动轮706,第一传动轮705和第二传动轮706之间连接有皮带707,水盆3下部前后两侧均间隔均匀滑动式连接有多根顶杆708,顶杆708与置脚架601滑动式配合,顶杆708与楔形转盘704相互配合,顶杆708与外壳1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簧709,第四弹簧709套在顶杆708上。
39.启动电机703,带动转动杆70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动轮705、第二传动轮706和皮带707转动,进而带动楔形转盘704转动,楔形转盘704的凸起处转动至接触到顶杆708后,将推动顶杆708向上移动,第四弹簧709被压缩,使得顶杆708接触到使用者脚底板,为双脚按摩,楔形转盘704凸起处转离顶杆708后,在第四弹簧709的作用下,推动顶杆708向下移动,
恢复至原状态,泡脚完毕后,关闭电机703,楔形转盘704和顶杆708不再运动,达到自动为使用者双脚按摩的效果。
40.还包括有控温组件8,控温组件8包括有第二支撑架801、加热圈802和控温器803,蓄水箱605下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801,蓄水箱605下部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加热圈802,外壳1左侧安装有控温器803,控温器803右侧与第二支撑架801相连接。
41.如若向水盆3内流入的是冷水或是热水冷却后,启动加热圈802和控温器803,将水盆3内的水加热,并在控温器803的作用下,为热水保温,泡脚完毕后,关闭加热圈802和控温器803,达到自动加热和保温泡脚水的效果。
42.还包括有中药放置组件9,中药放置组件9包括有滑轨901、放置框902、把手903和滑块904,水盆3内右侧中间连接有滑轨901,滑轨901内侧滑动式连接有滑块904,滑块904左侧连接有放置框902,放置框902上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把手903。
43.将中药放置在放置框902内,水盆3内热水漫过放置框902后,将中药浸泡在热水内,发挥药效,泡脚完毕排出泡脚水后,推动把手903向上移动,带动放置框902、滑块904和中药向上移动,使得滑块904脱离滑轨901,取出放置框902后,将中药倒掉,再移动把手903、放置框902和滑块904回到原位置,如此往复,达到方便放置和清理中药的效果。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4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