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送风机的寝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06233发布日期:2022-08-30 21:32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带送风机的寝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使空气在内部流通的带送风机的寝具。


背景技术:

2.以往,已知有由三维网状结构体构成的寝具。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通过由中空线条构成的弹性构造的三维网状结构体构成的床垫。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528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4.但是,专利文献1的床垫存在热量和湿气蓄积于平板状的三维网状结构体中、舒适性差这样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1的床垫在三维网状结构体的构造上具有一定以上的重量,因此不能用作床垫以外的寝具。而且,专利文献1的床垫在三维网状结构体的构造上具有一定以上的硬度,因此在柔软性方面也存在改善的余地。
5.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且柔软性及舒适性优异的带送风机的寝具。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6.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送风机的寝具,包括寝具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寝具主体的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寝具主体包括至少一个柱状的寝具要素,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寝具要素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寝具要素具有在所述送风机工作时膨胀的外罩部件。
7.在本发明的带送风机的寝具中,优选为,所述寝具要素具有配置于所述外罩部件的内部的中间构件,所述中间构件包括衬垫部件和设置于所述衬垫部件的内部的空气流通层。
8.在本发明的带送风机的寝具中,优选为,所述外罩部件由不具有通气性的布料形成。
9.在本发明的带送风机的寝具中,优选为,所述寝具要素包括未设置所述送风机的至少一个第一要素、和设置有所述送风机的至少一个第二要素,所述外罩部件一体地覆盖所述第一要素和所述第二要素。
10.在本发明的带送风机的寝具中,优选为,所述第一要素在作为长度方向的端部的一端及另一端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排出空气的通气部,所述第二要素的作为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的基端连结在所述第一要素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之间,并且在作为另一个端部的前端设置有所述送风机。
11.在本发明的带送风机的寝具中,优选为,所述寝具要素包括一个所述第一要素和两个所述第二要素。
发明效果
12.在本发明的带送风机的寝具中,寝具主体包括至少一个柱状的寝具要素。这样的寝具主体由于寝具要素为柱状,所以轻量且柔软性优异。
13.在本发明的带送风机的寝具中,送风机设置于寝具要素中的至少一个。这样的送风机能够使空气在寝具要素的内部流通,从而能够去除蓄积于寝具要素的内部的热量和湿气,因此能够提高带送风机的寝具的舒适性。
14.在本发明的带送风机的寝具中,寝具要素具有在送风机工作时膨胀的外罩部件。这样的寝具要素通过膨胀的外罩部件,能够在视觉上识别空气的流通,能够进一步提高带送风机的寝具的舒适性。另外,由于这样的外罩部件膨胀而使空气流通,因此流通阻力小,能够利用小型的送风机使大量的空气流通,有助于带送风机的寝具的轻量化。因此,本发明的带送风机的寝具轻量且柔软性及舒适性优异。
附图说明
15.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送风机的寝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带送风机的寝具的俯视图。图3是送风机工作时的带送风机的寝具的立体图。图4是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图5是送风机工作时的图4的剖视图。图6是图2的b-b线的剖视图。图7是图2的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送风机的寝具1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带送风机的寝具1的俯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送风机的寝具1包括寝具主体2和设置于寝具主体2的送风机3。
17.本实施方式的寝具主体2包括至少一个柱状的寝具要素4。由于寝具要素4为柱状,所以这样的寝具主体2轻量且柔软性优异。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带送风机的寝具1能够降低整体的重量,能够用作褥子、被子等被褥、枕头、抱枕等多用途的寝具。
18.图3是送风机3工作时的带送风机的寝具1的立体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机3设置于寝具要素4中的至少一个。这样的送风机3能够使空气在寝具要素4的内部流通,从而能够去除蓄积于寝具要素4的内部的热量、湿气,因此能够提高带送风机的寝具1的舒适性。
19.本实施方式的寝具要素4具有在送风机3工作时膨胀的外罩部件5。这样的寝具要素4通过膨胀的外罩部件5,能够在视觉上识别空气的流通,能够进一步提高带送风机的寝具1的舒适性。另外,由于这样的外罩部件5膨胀而使空气流通,因此流通阻力小,能够利用小型的送风机3使大量的空气流通,有助于带送风机的寝具1的轻量化。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带送风机的寝具1轻量且柔软性及舒适性优异。
20.在此,所谓柔软性,意味着柔软度,是通过按压表面时的硬度来评价的指标,所谓
舒适性,是由使用者根据就寝时的热量、湿气、压迫感、肌肤触感等综合评价的指标。
21.作为更优选的方式,外罩部件5由不具有通气性的布料形成。作为不具有通气性的布料,例如可举出将再生纤维、合成树脂纤维、天然纤维、混纺等进行防风加工而成的布料。作为再生纤维,例如可举出纤维素、人造丝等。作为合成树脂纤维,例如可举出聚酯、尼龙等。作为天然纤维,例如可举出木棉、丝绸等。作为混纺,例如可举出聚酯与木棉的混纺。
22.作为防风加工,例如可举出层压加工、防绒加工等。本实施方式的外罩部件5使用对人造丝进行防绒加工而成的部件。外罩部件5例如也可以使用对聚酯与木棉的混纺进行防绒加工而成的部件。这样的外罩部件5在送风机3工作时能够使空气高效地流通,有助于带送风机的寝具1的轻量化。
23.外罩部件5例如由不具有伸缩性的布料形成。在该情况下,外罩部件5例如在送风机3未工作时,是伴有褶皱、松弛而收缩的状态。这样的外罩部件5容易确定送风机3工作而膨胀时的形状,另外,能够通过小型的送风机3容易地膨胀。另外,外罩部件5例如也可以由具有伸缩性的布料形成。
24.外罩部件5优选构成为通过线扣、粘扣等开口部形成单元(省略图示)而拆装自如。开口部形成单元例如沿着寝具要素4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的外罩部件5能够拆下进行洗涤,由此能够提高带送风机的寝具1的舒适性。
25.在开口部形成单元为线扣的情况下,外罩部件5优选具有覆盖开口部形成单元的保护带片(省略图示)。在这样的外罩部件5中,在使用带送风机的寝具1时使用者不会与线扣的硬质部分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带送风机的寝具1的舒适性。
26.图4是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图5是送风机3工作时的图4的剖视图。在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外罩部件5产生的褶皱、松弛。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寝具要素4具有配置于外罩部件5的内部的中间构件14。中间构件14例如被外罩部件5包围,构成了寝具要素4的芯材。
27.本实施方式的中间构件14包括衬垫部件6。衬垫部件6例如由合成棉、天然棉等形成。作为合成棉,例如可举出聚酯制树脂棉等。作为天然棉,例如可列举出木棉等。这样的衬垫部件6在柔软性和通气性方面优异。衬垫部件6并不限定于这种方式,只要具有柔软性和通气性,则也可以是例如发泡聚氨酯、珠粒等。
28.衬垫部件6的外观形状例如是与送风机3未工作时的寝具要素4的外观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衬垫部件6的外观形状优选为与送风机3工作时的寝具要素4的外观形状大致相似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衬垫部件6形成为圆筒状。这样的衬垫部件6能够提供优异的柔软性和舒适性。
29.本实施方式的中间构件14包括覆盖衬垫部件6的内罩部件7。内罩部件7优选配置在外罩部件5与衬垫部件6之间。内罩部件7例如由聚酯、尼龙等合成树脂形成。内罩部件7优选具有比衬垫部件6大的通气性。这样的内罩部件7保护柔软性优异的衬垫部件6而提高耐久性,并且不会对衬垫部件6的良好的通气性产生影响。
30.内罩部件7例如由纤维制立体构造物等网眼部件形成。作为纤维制立体构造物,例如可举出立体构造编织物、立体构造织物等。作为立体构造编织物,例如可举出三维网眼构造、双拉舍尔构造等。作为立体构造织物,例如可举出三维多层构造织物等。这样的内罩部件7不会对衬垫部件6的通气性造成影响,有助于保护衬垫部件6而提高耐久性。
31.本实施方式的中间构件14包括配置于衬垫部件6的内部的空气流通层8。空气流通层8优选由空气能够流通的空间或空气的流通阻力小的材料形成。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流通层8是由纤维制立体构造物或三维网状构造物形成的空气流通部件15。
32.作为纤维制立体构造物,例如可举出立体构造编织物、立体构造织物等。作为立体构造编织物,例如可举出三维网眼构造、双拉舍尔构造等。作为立体构造织物,例如可举出三维多层构造织物等。三维网状构造物例如是由以三维状不规则地缠绕在一起的树脂线材形成的构造物。这样的空气流通部件15能够确保送风机3工作时的空气的流路,并且具有适度的自身形状保持力,能够保持中间构件14的形状。
33.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流通部件15形成为实心的圆柱状。空气流通部件15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是中空的圆筒状,另外,也可以是多棱柱状或多边筒状等。在空气流通部件15为中空的情况下,与空气流通层8为空间的情况同样地,能够减小流通阻力。空气流通部件15优选为与寝具要素4的外观形状大致相似的形状。
34.空气流通部件15例如通过对构成三维网状构造物的树脂线材进行挤出成形而形成。空气流通部件15优选在对被挤出成以三维状不规则地缠绕在一起的状态的树脂线材进行冷却时,整体成形为柱状。在空气流通部件15例如为圆柱状时,所挤出的树脂线材被冷却固化成圆柱状。这样的空气流通部件15不需要追加加工,能够提高生产率。
35.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外罩部件5在送风机3工作时膨胀,形成送风层9。这样的送风层9的流通阻力较小,能够利用小型的送风机3使大量的空气流通。另外,由于该送风层9由与使用者接触的外罩部件5形成,因此能够高效地排出从使用者发出的热量和湿气。
36.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送风层9在送风机3的工作停止时收缩到图4的状态。即,本实施方式的外罩部件5在送风机3未工作时具有褶皱、松弛,通过送风机3的工作,空气如气流那样流入到内部,由此褶皱、松弛消失,形成送风层9。
37.送风层9优选为能够经由内罩部件7及衬垫部件6与空气流通层8进行空气的流通的结构。这样的送风层9即使由于使用者或外部因素等而局部地堵塞,也能够使空气经由空气流通层8向比堵塞部分靠下游侧流通。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寝具要素4即使被从外部局部地压缩而使送风层9堵塞,也能够使其下游侧的外罩部件5膨胀,由此能够提高带送风机的寝具1的舒适性。
38.如图4及图5所示,寝具要素4优选为,外罩部件5膨胀时的外径d2为未膨胀时的外径d1的105%~125%。在此,外罩部件5未膨胀时的外径d1是在外罩部件5与中间构件14接触的状态下测定的。
39.通过使膨胀时的外径d2为未膨胀时的外径d1的105%以上,能够确保足够大的送风层9。通过使膨胀时的外径d2为未膨胀时的外径d1的125%以下,能够抑制过度膨胀而压迫使用者的情况,另外,还有助于引起膨胀的送风机3的小型化。
40.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寝具要素4中,外罩部件5膨胀时的内径d3为中间构件14的外径d4的105%~125%。该外罩部件5的内径d3与中间构件14的外径d4之差是与送风层9的容积相关的指标。这样的寝具要素4能够可靠地确保必要容积的送风层9。
41.如图1至图3所示,寝具要素4包括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个的第一要素10和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的第二要素11。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寝具主体2整体形成为π字状。
42.这样的寝具要素4由于第一要素10及第二要素11分别为柱状,因此能够用作褥子、被子等被褥、枕头、抱枕等多用途的寝具。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第一要素10的长度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将第二要素11的长度方向称为前后方向。
43.寝具要素4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例如包括第一要素10的左右方向的一端10a及另一端10b、和第二要素11的前后方向的基端11a及前端11b。寝具要素4优选以第一要素10侧为使用者的头部侧、第二要素11的前端11b侧为使用者的腿部侧的方式使用。
44.第一要素10优选在作为长度方向的端部的一端10a及另一端10b中的至少一方设有排出空气的通气部12。这样的第一要素10能够经由通气部12排出内部的空气,因此能够抑制热量和湿气的蓄积,由此能够提供优异的舒适性。另外,该通气部12能够抑制所排出的空气直接吹到使用者的情况,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带送风机的寝具1的舒适性。
45.图6是图2的b-b线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要素10未设置送风机3。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要素10在一端10a及另一端10b设有通气部12。这样的第一要素10由于在使用者的头部附近未设置送风机3,因此静音性优异。
4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要素11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即基端11a一体地连结在第一要素10的一端10a与另一端10b之间,并且,在另一个端部即前端11b设有送风机3。
47.这样的第二要素11通过从送风机3将外部的空气送入到第二要素11的内部,能够使外罩部件5膨胀,使空气的流入可视化。另外,该第二要素11由于送风机3设置于距使用者的头部最远的前端11b,因此静音性优异。
48.本实施方式的外罩部件5一体地覆盖第一要素10和第二要素11。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外罩部件5中,与第一要素10对应的部分和与第二要素11对应的部分一体地连结。因此,第一要素10的送风层9与第二要素11的送风层9相互连通。这样的外罩部件5能够利用从设置于第二要素11的前端11b的送风机3送入的空气使第一要素10的外罩部件5膨胀,能够进一步提高带送风机的寝具1的舒适性。
49.图7是图2的c-c线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外罩部件5例如具有用于将送风机3安装于第二要素11的前端11b的安装垫圈5a。安装垫圈5a优选由能够洗涤的原材料形成,例如由树脂形成。这样的外罩部件5容易进行送风机3的安装、拆卸,另外,在拆下送风机3来洗涤外罩部件5时,不需要从外罩部件5拆下安装垫圈5a,因此作业性优异。
50.送风机3例如包括:通过电动马达而旋转的送风叶片(省略图示);收容电动马达和送风叶片的壳体3a;以及用于将送风机3安装于安装垫圈5a的固定环3b。在壳体3a例如形成有用于与固定环3b协作来夹持安装垫圈5a的凸缘状部3c。这样的送风机3容易安装、拆卸,在洗涤外罩部件5时也能够简单地拆卸,另外,维护性也优异。
51.送风机3优选经由省略图示的电线、控制器等与外部电源连接。本实施方式的送风机3构成为将外部的空气送入到寝具要素4的内部的吸入风扇。这样的送风机3可以根据寝具要素4的使用形态来适当调整。
52.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衬垫部件6包括配置于第一要素10的外罩部件5的内部的第一衬垫部件6a和配置于第二要素11的外罩部件5的内部的第二衬垫部件6b。
53.第一衬垫部件6a和第二衬垫部件6b优选由相同的材料形成。这样的衬垫部件6能够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第一衬垫部件6a和第二衬垫部件6b也可以由不同的材
料形成。
54.本实施方式的内罩部件7包括覆盖第一衬垫部件6a的第一内罩部件7a和覆盖第二衬垫部件6b的第二内罩部件7b。第一内罩部件7a和第二内罩部件7b例如通过缝制、熔敷等固定方法而一体地设置。这样的内罩部件7能够一体地处理第一衬垫部件6a和第二衬垫部件6b。
55.第一内罩部件7a优选具有覆盖第一衬垫部件6a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第一内端7a。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内端7a设置于第一要素10的一端10a和另一端10b。这样的第一内罩部件7a即使在外罩部件5被拆下的情况下,也能够一体地集中保护第一衬垫部件6a。
56.第一内端7a例如与通气部12相邻地配置。由此,外罩部件5不需要用于保持第一要素10的一端10a及另一端10b的形状的部件,有助于带送风机的寝具1的轻量化。
57.第一内端7a的通气性优选大于第一内罩部件7a的其他部分的通气性。第一内端7a例如由网眼部件形成。这样的第一内罩部件7a在第一内端7a处的空气的流通阻力小,能够使空气在第一内罩部件7a的内部顺畅地流通。
58.第二内罩部件7b优选具有覆盖第二衬垫部件6b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第二内端7b。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内端7b设置于第二要素11的前端11b。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二内端7b也可以设置于第二要素11的基端11a(图1所示)。这样的第二内罩部件7b即使在外罩部件5被拆下的情况下,也能够一体地集中保护第二衬垫部件6b。
59.第二要素11的前端11b侧的第二内端7b例如相对于送风机3的端部隔开距离l地配置。由此,外罩部件5能够在第二要素11的前端11b设置腔室5b,由此能够顺畅地形成送风层9(图5所示)。
60.第二内端7b的通气性优选大于第二内罩部件7b的其他部分的通气性。第二内端7b例如由网眼部件形成。这样的第二内罩部件7b在第二内端7b处的空气的流通阻力小,能够使空气顺畅地流通于第二内罩部件7b的内部。
61.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流通层8包括配置于第一衬垫部件6a的内部的部分和配置于第二衬垫部件6b的内部的部分。在空气流通层8由空气流通部件15构成的情况下,空气流通部件15优选包括配置于第一衬垫部件6a的内部的第一空气流通部件15a和配置于第二衬垫部件6b的内部的第二空气流通部件15b。这样的第一空气流通部件15a及第二空气流通部件15b经由衬垫部件6或直接地相互连结,能够使空气流通。
62.第一空气流通部件15a和第二空气流通部件15b优选由相同的材料形成。这样的空气流通部件15能够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第一空气流通部件15a和第二空气流通部件15b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63.如图1至图3所示,寝具主体2优选包括用于连结两个第二要素11的连结部件13。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13将两个第二要素11的前端11b侧连结。连结部件13例如包括形成为带状的带状部13a和形成于带状部13a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环状部13b。
64.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13通过将第二要素11插入于环状部13b来将两个第二要素11连结。连结部件13优选由非伸缩性的布料形成。连结部件13例如也可以通过纽扣、钩、粘扣等固定部件(省略图示)而固定于第二要素11。这样的连结部件13能够抑制第二要素11的前端11b分离预先规定的距离以上的情况。
65.本实施方式的环状部13b具有容许外罩部件5通过送风机3工作而膨胀时的直径d2
(图5所示)的大小。这样的连结部件13抑制送风层9(图5所示)变小的情况,不会阻碍空气的顺畅的流通。
66.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67.寝具主体2例如也可以由一个寝具要素4构成。该情况下的寝具要素4例如在长度方向的一端侧设有送风机3,在另一端侧设有通气部12。该情况下的寝具主体2优选整体形成为i字状、u字状、v字状、

字状等。
68.寝具主体2例如也可以由两个寝具要素4构成。该情况下的寝具要素4例如在一个寝具要素4设有送风机3,在另一个寝具要素4设有通气部12。该情况下的寝具主体2优选整体形成为t字状、l字状等。符号说明
69.1带送风机的寝具2寝具主体3送风机4寝具要素5外罩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