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2691发布日期:2021-08-10 14:07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盘。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茶具与茶盘在一体携带、包装或运输时,主要形式是将茶具放入茶盘的储水槽内部,或将茶具与茶盘分别放置于包装内。茶具放入储水槽内要求储水槽能容纳整套茶具,容易导致茶盘本体过高,影响使用体验,而且通常需要在储水槽内额外设置珍珠棉等防护结构,防止茶具在储水槽内晃动碰撞导致损坏。茶具与茶盘分开放置则导致包装体积明显变大,即不便携,也不方便使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包装和运输并且不影响茶具使用的茶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包装和运输的茶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盘,包括储水槽、茶盘盖外圈和独立的茶盘盖盘面,所述茶盘盖外圈设置于所述储水槽上端,所述茶盘盖外圈能够支撑所述茶盘盖盘面,当所述茶盘盖盘面脱离所述茶盘盖外圈时,茶具能够穿过所述茶盘盖外圈置于所述储水槽内部,所述茶具部分露出所述茶盘盖外圈,所述茶盘盖外圈的内孔与所述茶具对应位置的形状相匹配。

采用如上结构,在茶盘使用时,茶盘盖外圈支撑茶盘盖端面,茶具能够放置在茶盘盖端面之上使用;在茶盘和茶具一体携带、包装和运输时,茶具能够穿过茶盘盖外圈放置于储水槽内部,仅上半部分漏出,减小了茶盘本身的体积,而且茶盘盖外圈的内孔能够对茶具进行固定,防止茶具在储水槽内部晃动或碰撞导致损坏,便于茶盘和茶具一体携带、包装和运输。

可选地,所述储水槽和所述茶盘盖外圈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储水槽和所述茶盘盖外圈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储水槽支撑所述茶盘盖外圈。

可选地,所述储水槽上端设有台阶面或卡槽,所述茶盘盖外圈的下端设置有对应的凸环,所述凸环支撑于所述台阶面或卡入所述卡槽内;或,所述茶盘盖外圈的下端设有台阶面或卡槽,所述储水槽的上端设置有对应的凸环,所述凸环支撑于所述台阶面或卡入所述卡槽内。

可选地,所述茶盘盖盘面下表面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茶盘盖外圈的内孔适配。

可选地,所述茶盘盖外圈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排水孔。

可选地,所述茶盘盖盘面上表面的中心的水平高度高于四周的水平高度,整体呈中心向四周倾斜。

可选地,所述茶盘盖盘面上表面设置有向上突起的纹理,所述纹理上表面的水平高度相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茶盘在茶盘盖盘面放入储水槽底部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茶盘在茶盘盖外圈支撑茶盘盖盘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茶盘的各部件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茶盘盖盘面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茶盘盖外圈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储水槽、11台阶面、2茶盘盖外圈、21凸环、22排水孔、3茶盘盖盘面、31突出部、32纹理、4茶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茶盘在茶盘盖盘面放入储水槽底部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茶盘在茶盘盖外圈支撑茶盘盖盘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茶盘的各部件分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茶盘盖盘面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茶盘盖外圈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茶盘,包括储水槽1、茶盘盖外圈2和独立的茶盘盖盘面3,茶盘盖盘面2设置于储水槽1的上端,茶盘盖外圈2支撑茶盘盖盘面3,当茶盘盖盘面3脱离茶盘盖外圈2时,茶具4能够穿过茶盘盖外圈2置于储水槽1内部,茶具4部分露出茶盘盖外圈2,茶盘盖外圈2的内孔与茶具4对应位置的形状相匹配。

采用如上结构,在茶盘使用时,储水槽1、茶盘盖外圈2和茶盘盖盘面3合为一个整体,茶具4能够放置于茶盘盖盘面3上;在茶盘及茶具4进行携带、包装和运输时,将茶盘盖盘面3与茶盘盖外圈2分离,茶具4能够穿过茶盘盖外圈2的内孔放置到储水槽1内部,根据茶具4和储水槽1深度的大小,茶具4仅部分漏出,如此,减小了茶盘本身的体积,并且茶盘盖外圈2能够对茶具4进行固定,防止茶具4在储水槽1内部晃动或碰撞导致损坏,便于茶盘及茶具4一体携带、包装和运输。

需要说明,上文中所描述的茶盘盖外圈2的内孔与茶具4对应位置的形状相匹配,并不是限制茶盘盖外圈2的内孔与茶具4对应位置的形状完全一致,该内孔与茶具4之间可以留有适当的距离,只要茶盘盖外圈2的内孔能够将茶具4大致限位于其内,且不会造成茶具4和茶盘盖外圈2的损坏即可。

鉴于本茶盘结构的特殊性,在茶盘盖外圈2的内孔与茶具4的对应位置相匹配时,茶具4不能是中间(与茶盘盖外圈2相对的位置)细上下粗的结构,否则在携带时茶具4将无法放入茶盘内部,当然,若该茶具4能够从中间分离,那么也可以放入茶盘内部。

当然,若茶盘盖外圈2的内孔不与茶具4的对应位置相匹配,则茶具4也可以设置为中间细上下粗的结构,但此时茶盘盖外圈2的内孔无法限制茶具4的位置,茶具4可能会在储水槽1内部滑动,导致磕碰进而损坏。

另外,茶具4也可以是多个茶具组合的茶具套装,相应的,茶盘盖外圈2也可以设置多个与茶具套装中各茶具相匹配的孔洞,以在茶盘及茶具4一体携带、包装和运输时对茶具套装中的各茶具进行限位。

储水槽1和茶盘盖外圈2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在茶盘和茶具4一体携带时,可以将茶盘盖盘面3置于茶盘下方,将茶盘和茶盘盖盘面3叠在一起携带。当然,茶盘盖盘面3在携带时也可以放置于除茶盘下方的其他位置,例如在茶盘的携带包装内额外设置茶盘盖盘面3的存放空间,在携带时将茶盘盖盘面3放置于该存放空间内。

储水槽1和茶盘盖外圈2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储水槽1支撑茶盘盖外圈2。采用该种结构后,若茶盘盖盘面3的体积小于储水槽1,则茶盘盖盘面3能够放入储水槽1的底部,具体如图1所示,本实施中便采取该种结构。本实施例在茶盘和茶具4一体携带时,将三个部件分离,将茶盘盖盘面3放入储水槽1的底部后,再将茶盘盖外圈2放置于储水槽1上,茶具4即可穿过茶盘盖外圈2的内孔放置到位于储水槽1底部的茶盘盖盘面3之上。

可以理解,若实际应用中茶盘盖盘面3的体积大于储水槽1,则茶盘盖盘面3无法放入储水槽1的底部,在茶盘和茶具4一体携带时,可以参考储水槽1和茶盘盖外圈2为一体式结构时茶盘盖盘面3的携带方式。

请参考图4和图6,本实施例中储水槽1上端设置有台阶面11或卡槽,茶盘盖外圈2的下端设置有对应的凸环21,凸环21支撑于台阶面11或卡入卡槽内。

台阶面11可以设置于储水槽1上端的内侧,也可以设置于外侧,本实施例中设置于内侧,当然,也可以在储水槽1上端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台阶面11或凹槽,并在茶盘盖外圈2下端沿周向对应设置多个凸块,凸块与台阶面11或凹槽配合,还能防止茶盘盖外圈2在储水槽1上端转动。可以理解,反过来设置也可以,即在储水槽1的上端设置凸环,在茶盘盖外圈2的下端设置台阶面或卡槽。

请参考图5,茶盘盖盘面3下表面进一步设有突出部31,该突出部31的外周与茶盘盖外圈2的内孔适配,如此设置能够保证茶盘盖盘面3与茶盘盖外圈2相对固定,不会在茶盘盖外圈2上晃动。若茶具4的形状发生改变,那么茶盘盖外圈2的内孔形状应根据茶具4对应位置进行改变,茶盘盖盘面3下端的突出部也应具有相应改变。

此外,茶盘盖外圈2可以沿周向设置有若干连通储水槽1的排水孔22,排水孔22的水平位置较低。在茶盘使用时,倒向或撒到茶盘盖盘面3上的水能够从排水孔22流入储水槽1中。

进一步地,茶盘盖盘面3上表面的中心的水平高度高于四周的水平高度,整体呈中心向四周倾斜。这样倒向或撒到茶盘盖盘面3上的水能够顺着倾斜的上表面,更快速地流向排水孔22,继而流入储水槽1,防止水在茶盘盖盘面3上积聚。

为了防止茶具4无法平稳的放置于茶盘盖盘面3倾斜的上表面,本实施例中茶盘盖盘面3上表面还设置有向上突起的纹理32,各纹理32上表面的水平高度相同,茶具4能够平稳地放置于茶盘盖盘面3的纹理32上,茶盘盖盘面3上的水能够从纹理32的缝隙中流向排水孔22。

当然,该纹理32的形状可以如本实施例中的条纹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波纹状、环状或者菱形等,但需要留出向四周的出水口,以防止水积聚在纹理32中,无法排出。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茶盘盖盘面3在中心位置设有圆形装饰,该装饰没有技术效果,仅有装饰作用,可以理解,仅有装饰作用的部件无论设置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何种位置,均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本实用新型不限定茶盘整体的具体形状,本实施例中茶盘整体的结构为圆柱形,而在实际设计及应用时,可以根据茶具4的形状及限位结构进行更改,如将茶盘整体设计为方形、跑道型、船型等。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