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注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2440发布日期:2021-12-11 11:2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螺旋式注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螺旋式注水装置,尤其是一种通过旋转轴进水的螺旋式注水装置。


背景技术:

2.螺旋式注水装置主要使用于咖啡冲泡机,其用于模拟手冲咖啡的螺旋式注水动作,相较于人工冲泡能够维持均一的冲泡品质。现有的螺旋式注水装置一般通过马达驱动一直立的旋转轴自转,旋转轴下端设有装载有注水头的载具,载具自转的同时此马达进一步连动注水头在载具上水平移动,因此能够驱动注水头在一水平面上沿螺旋路径平移。然而,其注水头一般通过螺杆驱动而能够在载具上平移,且螺杆与旋转轴的心轴线相交且垂直,因此若由注水头上方接入注水管路极可能干涉机构作动。现行常见的注水管路配置由载具下方自注水头侧面接入,其作动时仍易干涉外物,而且注水头的结构非直管且其上还需设置锁附的结构,因此也较不易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旋转轴进水的螺旋式注水装置。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式注水装置,其包含一固定座、一旋转轴管、一马达、一载架、一传动齿轮组、一螺母滑块及一注水软管。旋转轴管枢设在固定座。马达固设在固定座且啮合旋转轴管的外壁而连动旋转轴管。载架连接旋转轴管而与旋转轴管连动旋转,载架上设置有一第一导引结构。往复螺杆枢设在载架,往复螺杆垂直于旋转轴管且平行于第一导引结构,且往复螺杆的中心轴线与旋转轴管的中心轴线不相交。传动齿轮组连接在旋转轴管及往复螺杆之间而使旋转轴管连动往复螺杆。螺母滑块套接啮合往复螺杆,螺母滑块具有一出水管以及贴附第一导引结构的一第二导引结构,且出水管平行于旋转轴管。注水软管穿设在旋转轴管内且连接出水管。
5.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注水装置,其传动齿轮组包含与环绕旋转轴管一环形伞齿、同轴连接往复螺杆的一正齿轮以及一减速齿轮,减速齿轮包含同轴配置的一伞齿端以及一正齿端,伞齿端啮合环形伞齿,正齿端啮合正齿轮。往复螺杆的外侧壁设有旋向相反且相交叉的一第一螺槽以及一第二螺槽。
6.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注水装置,其螺母滑块内设置有啮合往复螺杆的一键条。键条枢设在螺母滑块内而能够偏转。
7.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注水装置,其载架设有一导引槽道,出水管垂直贯穿导引槽道且能够沿导引槽道滑移。
8.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注水装置,其导引槽道垂直于旋转轴管且平行于往复螺杆。导引槽道与旋转轴管的中心轴线相交。
9.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注水装置,其第一导引结构及第二导引结构可以分别为平面。或者,第一导引结构为杆体,第二导引结构为孔道。
10.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注水装置使用时,其往复螺杆偏向旋转轴管的一侧配置,而使注水软管能够穿设在旋转轴管内并且延伸至载架内而连接出水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注水装置其注水软管能够隐藏于内部,除了美观之外,当出水管移动时也不会干涉外物。
附图说明
11.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螺旋式注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螺旋式注水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13.图4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螺旋式注水装置的各剖视图。
14.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螺旋式注水装置的侧视图。
15.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螺旋式注水装置的另一形态示意图。
16.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螺旋式注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17.图中:
18.100:固定座;200:旋转轴管;210:环形正齿;300:马达;400:载架;401/401a:第一导引结构;402:导引槽道;500:往复螺杆;510:第一螺槽;520:第二螺槽;600:传动齿轮组;610:环形伞齿;620:正齿轮;630减速齿轮;631:伞齿端;632:正齿端;700:螺母滑块;701/701a:第二导引结构;710:出水管;720:键条;800:注水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式注水装置,其包含一固定座100、一旋转轴管200、一马达300、一载架400、一传动齿轮组600、一螺母滑块700及一注水软管800。
20.旋转轴管200枢设在固定座100。马达300固设在固定座100且啮合旋转轴管200的外壁上的环形正齿210而连动旋转轴管200。载架400连接旋转轴管200而与旋转轴管200连动旋转,载架400上设置有一第一导引结构401。往复螺杆500枢设在载架400,往复螺杆500垂直于旋转轴管200且平行于第一导引结构401,且往复螺杆500偏向旋转轴管200的一侧配置,故往复螺杆500的中心轴线与旋转轴管200的中心轴线不相交。
21.传动齿轮组600连接在旋转轴管200及往复螺杆500之间而使旋转轴管200连动往复螺杆500。具体而言,传动齿轮组600包含与环绕旋转轴管200的一环形伞齿610、同轴连接往复螺杆500的一正齿轮620以及一减速齿轮630,减速齿轮630包含同轴配置的一伞齿端631以及一正齿端632,伞齿端631啮合环形伞齿610,正齿端632啮合正齿轮620。往复螺杆500的外侧壁设有旋向相反且相交叉的一第一螺槽510以及一第二螺槽520。
22.螺母滑块700套接啮合往复螺杆500,具体而言,螺母滑块700内设置有啮合往复螺杆500的一键条710。键条710枢设在螺母滑块700内而能够偏摆以啮合第一螺槽510或第二螺槽520。第一导引结构401及第二导引结构701分别形成相互贴附且能够相对滑移的平面或是曲面,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引结构401及第二导引结构701分别形成相互贴附且能够相对滑移的。第一导引结构401形成载架400的内顶面,第二导引结构701则形成螺母滑块700的外顶面且贴附载架400的内顶面。往复螺杆500垂直于旋转轴管200且平行于载架400的内顶面。第一导引结构401与第二导引结构701相贴附而能够阻止往复螺杆500带动螺母
滑块700旋转,进而使得键条710能够沿第一螺槽510或第二螺槽520移动而进一步沿往复螺杆500的纵向往复推移螺母滑块700。
23.螺母滑块700具有一出水管710以及贴附第一导引结构401的一第二导引结构701,且出水管710平行于旋转轴管200。载架400设有一导引槽道402,出水管710垂直贯穿导引槽道402且能够沿导引槽道402滑移。其导引槽道402垂直于旋转轴管200且平行于往复螺杆500。导引槽道402与旋转轴管200的中心轴线相交。当螺母移动时,其能够带动出水管710沿着旋转轴管200的径向往复平移。
24.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注水装置使用时,其马达300带动载架400以旋转轴管200为中心轴自转,同时通过传动齿轮组600进一步带动往复螺杆500以沿着旋转轴管200的径向往复直线移动出水管710,借此使得出水管710能在水平方向沿螺旋路径平移。通过上述的结构配置,往复螺杆500偏向旋转轴管200的一侧配置,而使注水软管800能够穿设在旋转轴管200内并且延伸至载架400内而连接出水管710。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注水装置其注水软管800能够隐藏于内部,除了美观之外,当出水管710移动时也不会干涉外物。于本实施例中,出水管710较佳地可沿其中心轴旋转地枢设在螺母滑块700上,因此当出水管710平移时其能够容许转动以避免扭转注水软管800。
25.参阅图7所示第一导引结构401及第二导引结构70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导引结构401及第二导引结构701分别形成相互贴附且能够相对滑移的平面或是曲面。第一导引结构401可以形成载架400的内侧面,第二导引结构701则形成螺母滑块700的外侧面而贴附载架400的内侧面。往复螺杆500垂直于旋转轴管200且平行于载架400的内侧面。第一导引结构401与第二导引结构701相贴附而能够阻止往复螺杆500带动螺母滑块700旋转,进而使得键条710能够沿第一螺槽510或第二螺槽520移动而进一步沿往复螺杆500的纵向往复推移螺母滑块700。
26.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式注水装置,其包含一固定座100、一旋转轴管200、一马达300、一载架400、一传动齿轮组600、一螺母滑块700及一注水软管800。本实施例大致如同前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其第一导引结构401a为杆体,且第二导引结构701a为相对应的孔道。第一导引结构401a可活动地穿设在第二导引结构701a内且杆体的外壁面贴附于孔道的内壁面。往复螺杆500垂直于旋转轴管200且平行于杆体。第一导引结构401a与第二导引结构701a相贴附而能够阻止往复螺杆500带动螺母滑块700旋转,进而使得键条710能够沿第一螺槽510或第二螺槽520移动而进一步沿往复螺杆500的纵向往复推移螺母滑块700。
2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