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盘组件与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8828发布日期:2021-10-09 10:1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发热盘组件与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液体加热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盘组件与电水壶。


背景技术:

2.电水壶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器,电水壶通常包括相互连接的壶体和发热盘组件,发热盘组件密封连接于壶体的底部,从而使壶体与发热盘组件共同围成能够盛放液体的腔室,并通过发热盘组件对液体进行加热,为降低电水壶烧水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发热盘组件的表面需要设置静音结构。
3.通常情况下,壶体与发热盘连接之后,需要对壶体的内表面进行抛光,在抛光壶体的时候容易刮伤发热盘组件的表面,影响电水壶的使用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盘组件与电水壶,以防止抛光壶体时刮伤发热盘,提高电水壶的使用质量。
5.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热盘组件,其包括:
6.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7.发热管,固定于所述第一面;
8.所述第二面包括静音区域和防刮区域,且所述防刮区域突出于所述静音区域。
9.上述发热盘组件包括基板和发热管,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发热管固定于第一面;第二面包括静音区域和防刮区域,静音区域用于降低烧水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防刮区域用于对静音区域产生防护,防止静音区域的表面刮伤;防刮区域突出于静音区域,也就是说,防刮区域的高度高于静音区域的高度,当抛光壶体的内表面时,抛光刀具首先接触到防刮区域的表面,并通过防刮区域限制抛光刀具的进一步向下移动,避免抛光刀具与静音区域的表面接触,从而防止静音区域的表面产生刮伤。
10.可选地,所述静音区域设置成环形结构,且所述静音区域正对所述发热管,使静音区域设置在易于产生噪音的区域,减小静音区域的面积,降低发热盘组件的生产成本,而且,由于静音区域的设置会影响壶底的热传递效率,减小静音区域的面积还会提高壶底的热传递效率。
11.可选地,所述静音区域的表面涂覆有静音涂层,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不会明显改变基板的厚度。
12.可选地,所述防刮区域设置于所述发热管围绕的区域以内,以避免防刮区域过于靠近壶体的边缘,导致防刮区域与壶体之间产生干涉,或形成不易清理的死角。
13.可选地,所述防刮区域设置成位于所述基板的中央的圆形结构,使防刮区域形成光滑连续的边缘结构,并使防刮区域的边缘与发热管的内侧之间的距离保持均匀,从而避免壶底的热量分布不均匀。
14.可选地,所述防刮区域的边缘与所述发热管的内侧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mm,以避免
基板上靠近发热管的区域产生变形,影响发热管连接的可靠性。
15.可选地,所述防刮区域与所述静音区域的高度差为1mm~5mm,以形成良好的防护效果,并确保发热盘组件产生较好的静音效果。
16.可选地,所述基板的边缘向所述第二面所在的一侧折弯形成连接部,从而形成连续无缝的壶底结构,避免产生难以清洗的污垢。
17.可选地,所述第一面正对所述防刮区域的位置设有凹陷部,以使基板的厚度保持均匀,使基板各处的热传导效率保持一致,提高壶底热量分布的均匀性。
18.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水壶,其包括本技术提供的任意一种发热盘组件。
1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部分零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盘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0025]1‑
发热盘组件;
[0026]
10

基板;
[0027]
100

静音区域;
[0028]
102

防刮区域;
[0029]
104

连接部;
[0030]
106

凹陷部;
[0031]
12

发热管;
[0032]2‑
壶体;
[0033]3‑
温控器;
[0034]
30

开关;
[0035]4‑
外壳;
[0036]
40

手柄;
[0037]
44

蒸汽管;
[0038]5‑
底盖;
[0039]6‑
壶盖;
[0040]7‑
底座。
[0041]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3]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4]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0045]
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水壶,其包括壶体2、发热盘组件1、外壳4、底盖5和壶盖6。发热盘组件1密封连接于壶体2的底部,从而使壶体2与发热盘组件1共同围成能够盛放液体的腔室,并通过发热盘组件1对液体进行加热;外壳4套设于壶体2的外部,底盖5连接于外壳4的底部,使壶体2和发热盘组件1共同容纳于外壳4和底盖5围成的空腔内,通过外壳4和底盖5对电水壶的各内部元件形成防护作用,并提高电水壶的外观性能;壶盖6盖设于壶体2的顶部,以减小壶体2内的热量散失,提高电水壶的加热效率。
[0046]
其中,外壳4的外侧壁设有手柄40,以方便使用者握持;壶体2的外侧壁与外壳4的内侧壁之间可以设有蒸汽管44,蒸汽管44沿壶体2的高度方向延伸;发热盘组件1与底盖5之间可以设有温控器3,温控器3连接有开关30,底盖5的侧壁上可以设置开关过孔,开关30穿过开关过孔而伸出底盖5的外部,从而方便使用者操作开关30。另外,该电水壶还包括底座7,通过底座7连接外部电源,底座7能够与温控器3相耦合,从而使该电水壶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进行加热。
[0047]
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盘组件1包括基板10和发热管12。基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分别为基板10沿自身厚度方向的两侧;发热管12固定于第一面,发热管12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式固定于第一面,例如,螺钉连接或焊接等方式;第二面包括静音区域100和防刮区域102,静音区域100用于降低烧水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防刮区域102用于对静音区域100产生防护,防止静音区域100的表面刮伤;防刮区域102突出于静音区域100,也就是说,防刮区域102的高度高于静音区域100的高度,当抛光壶体2的内表面时,抛光刀具首先接触到防刮区域102的表面,并通过防刮区域102限制抛光刀具的进一步向下移动,避免抛光刀具与静音区域100的表面接触,从而防止静音区域100的表面产生刮伤。
[0048]
进一步地,防刮区域102与静音区域100之间应采用圆滑的过渡结构,例如弧面或斜面等结构,以避免防刮区域102与静音区域100之间形成应力集中,导致产生裂纹等损坏。
[0049]
进一步地,静音区域100设置成环形结构,且静音区域100正对发热管12,静音区域100应能够完全覆盖发热管12,使静音区域100设置在易于产生噪音的区域,减小静音区域100的面积,降低发热盘组件1的生产成本,而且,由于静音区域100的设置会影响壶底的热
传递效率,减小静音区域100的面积还会提高壶底的热传递效率。
[0050]
具体来说,正对发热管12的位置由于发热量集中,使得基板10上正对发热管12的位置热量急剧上升,从而容易在基板10上形成与发热管12的形状相应的高温区域,烧水过程中,正对发热管12的位置容易聚集形成气泡并迅速破裂,从而产生噪音;而基板10上其他位置不易产生气泡,且由于温度升高比较缓慢,即使产生气泡也不易破裂,因此不易产生噪音;因此,只需要将基板上正对发热管12的位置设置成静音区域100即可产生明显的静音效果。
[0051]
进一步地,静音区域100的表面涂覆有静音涂层,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不会明显改变基板10的厚度。可以理解地,静音区域100也可以设置其他能够产生静音效果的微观表面结构或宏观凹凸结构,只要能够减小烧水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即可。
[0052]
进一步地,防刮区域102设置于发热管12围绕的区域以内,以避免防刮区域102过于靠近壶体2的边缘,导致防刮区域102与壶体2之间产生干涉,或形成不易清理的死角。此外,由于发热管12围绕的区域以内不容易聚集气泡,因此不易产生噪音,将防刮区域102设置于发热管12围绕的区域以内,可以避免防刮区域102影响电水壶的静音效果。
[0053]
进一步地,防刮区域102设置成位于基板10的中央的圆形结构,使防刮区域102形成光滑连续的边缘结构,并使防刮区域102的边缘与发热管12的内侧之间的距离保持均匀,从而避免壶底的热量分布不均匀。
[0054]
进一步地,防刮区域102的边缘与发热管12的内侧之间的距离l(沿壶体2的径向的距离)不小于3mm,例如,防刮区域102的边缘与发热管12的内侧之间的距离可以为3mm、3.2mm、3.4mm、3.6mm、3.8mm、4mm、4.2mm、4.4mm、4.6mm、4.8mm或5mm等,以避免基板10上靠近发热管12的区域产生变形,影响发热管12连接的可靠性,也就是说,防刮区域102的设置影响基板10的平整性,导致发热管12与基板10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导致发热管12连接的可靠性降低。防刮区域102的边缘与发热管12的内侧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大,也就是说,抛光刀具应能够落入防刮区域102内,以避免防刮区域102的面积过小而失去防护作用。
[0055]
进一步地,防刮区域102与静音区域100的高度差h为1mm~5mm,例如,防刮区域102与静音区域100的高度差h可以为1mm、1.3mm、1.5mm、1.7mm、2mm、2.3mm、2.5mm、2.8mm、3mm、3.2mm、3.5mm、3.7mm、4mm、4.2mm、4.5mm、4.8mm或5mm等,以形成良好的防护效果,并确保发热盘组件1产生较好的静音效果。当防刮区域102与静音区域100的高度差h小于1mm时,防刮区域102的高度过小,导致抛光刀具仍然容易刮伤静音区域100的表面;当防刮区域102与静音区域100的高度差h大于5mm时,防刮区域102的高度过大,导致液体发生剧烈翻滚,反而容易产生噪音。
[0056]
进一步地,第一面正对防刮区域102的位置设有凹陷部106,以使基板10的厚度保持均匀,使基板10各处的热传导效率保持一致,提高壶底热量分布的均匀性。
[0057]
进一步地,基板10的边缘向第二面所在的一侧折弯形成连接部104,从而形成连续无缝的壶底结构,避免产生难以清洗的污垢。连接部104与壶体2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对接,焊缝处可以进一步进行打磨形成光滑的表面,从而实现壶体2与发热盘组件1的无缝连接。
[0058]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