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4303发布日期:2022-01-05 10:4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碗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厨房电器的质量、性能、智能化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洗碗机作为一种新型厨房电器,其能够对餐具实施自动化清洁工作,且具有操控简单、清洁彻底、省水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现有的洗碗机主要是采用喷臂射出的水流冲刷餐具上的污染物达到洗涤的目的。洗涤后,洗碗机的内部以及餐具上会残留水珠,如果不能及时清除,极易在洗碗机的内部滋生细菌,严重影响洗碗机的清洁效果。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洗碗机在对餐具洗涤完成后,靠余温实现烘干功能,然而这种烘干方式不仅烘干耗时长,不能满足使用者在洗涤结束后餐具即刻使用的需求,甚至仍然会在内胆中的餐具摆放架、餐具及其内壁附着大量的水珠。为此,需要发明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烘干效率高、烘干效果好等优点的洗碗机。
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碗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洗碗机,包括热风供送装置和具有清洗容腔的内胆,所述热风供送装置包括气流发生单元、加热单元和供风通道,所述内胆侧壁具有连通所述清洗容腔的进风口,所述气流发生单元位于所述内胆的下方并经所述供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部分所述供风通道位于所述内胆的下方且与所述内胆的底壁之间形成散热空间,所述加热单元设于位于所述内胆下方的所述供风通道内,且所述加热单元经隔热结构与所述供风通道内壁隔热连接;所述气流发生单元所产生的气流经所述加热单元加热后沿所述供风通道对所述清洗容腔提供用于烘干的热风。
7.优选地,使所述热风供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所述供风通道,于所述内胆下方的所述供风通道内壁设有安装限位槽,所述加热单元经所述隔热结构与所述安装限位槽适配连接。
8.优选地,使所述气流发生单元设为风机,所述壳体还具有容纳所述气流发生单元的容纳腔,所述风机固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上设有风道,以对所述风机提供进风,所述加热单元靠近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设置。
9.优选地,使所述壳体与所述内胆的底壁之间形成所述散热空间;所述风机包括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所正对的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散热空间相连通的所述风道。
10.优选地,使所述洗碗机还包括电控板,所述电控板固设于所述内胆的底壁且位于所述气流发生单元和所述加热单元的正上方,所述电控板上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安装柱,所述洗碗机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热风供送装置设有与所述安装柱对位适配的安装孔,所述
连接件穿经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安装柱以将所述热风供送装置与所述电控板连接,以在所述热风供送装置与所述电控板之间形成所述散热空间。
11.优选地,使所述热风供送装置包括扣合形成所述供风通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加热单元设为与所述供风通道相适配的ptc加热单元;
12.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安装限位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安装限位槽,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与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正对设置;
13.所述ptc加热单元经所述隔热结构与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限位配合,同时经所述隔热结构与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限位配合。
14.优选地,使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和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均设为凹槽,所述隔热结构设为块状隔热体,所述ptc加热单元的第一侧面经至少一个所述块状隔热体与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抵接,所述ptc加热单元的第二侧面经至少一个所述块状隔热体与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抵接;或者,
15.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和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均设为凹槽,所述隔热结构为设置于所述ptc加热单元外部的隔热支脚,所述ptc加热单元的第一侧面经多个所述隔热支脚与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抵接,所述ptc加热单元的第二侧面经多个所述隔热支脚与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抵接;或者,
16.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和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均设为凹槽,所述隔热结构设为与所述凹槽相适配且包裹于所述ptc加热单元外部的隔热垫,所述隔热垫同时与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和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适配抵接。
17.优选地,使所述洗碗机还包括熔断体,于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处设有熔断体限位槽,所述熔断体固设于所述熔断体限位槽并与所述ptc加热单元的外侧壁贴合设置,当所述ptc加热单元的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所述熔断体处于熔断状态,以切断所述ptc加热单元的供电回路;
18.于所述熔断体限位槽处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壳体两侧的条形开口,所述ptc加热单元经导线与所述熔断体电力连接,所述导线穿经所述条形开口并与所述电控板电力连接。
19.优选地,使所述加热单元设于邻近所述气流发生单元的出风口处的所述供风通道内;所述气流发生单元的出风口与所述加热单元的进风端之间的供风通道沿气流方向渐扩设置,所述加热单元的出风端至所述进风口之间的至少部分所述供风通道收缩设置。
20.优选地,使所述洗碗机还包括第一餐具摆放架,所述进风口靠近所述内胆侧壁下部设置,所述第一餐具摆放架固设于所述清洗容腔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方;所述内胆上还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内胆的顶部且与所述进风口对角设置;
21.所述洗碗机还包括第二餐具摆放架,所述第二餐具摆放架固设于所述清洗容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餐具摆放架的上方;所述第二餐具摆放架设为交叉网孔结构,且相邻网孔之间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下侧设有导流凸起;
22.所述内胆的顶壁内侧设有多个条形筋以将所述内胆的顶壁内侧分割为多个区域。
23.通过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洗碗机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24.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热风供送装置对洗涤后的洗碗机内部供送热风,使洗碗机内部能够被快速烘干,不仅有效地缩短餐具的清洁时长、提高餐具的清洗效率,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洗碗机内部滋生微生物,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洗碗机的清洁性能和烘干性能;另外,本
申请通过使所述加热单元经隔热结构设于供风通道内,进而使所述加热单元所产生的热量几乎用于烘干气体的加热,继而提高洗碗机的烘干效率。
25.2.本技术通过使所述热风供送装置包括壳体,并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所述供风通道,所述加热单元经所述隔热结构与所述供风通道内设置的安装限位槽适配连接,这样,不仅使所述加热单元能够牢靠地固设于所述供风通道内,而且使所述热风供送装置具有模块化安装的优势,在提升加热单元的加热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洗碗机的装配效率。
26.3.本技术通过使所述壳体与所述内胆的底壁之间形成散热空间,并进一步使所述风机的第一进风口正对的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散热空间相连通的风道,使所述壳体与所述内胆之间的空间内的空气以及所述加热单元周围的大量热空气经所述风道进入所述热风供送装置内并经加热单元加热后作为烘干气体,使加热单元所产生的热被高效地利用,继而使所述洗碗机具有加热能耗低、烘干效果好等优点。
27.4.本技术通过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形成所述壳体,并使所述加热单元设为ptc加热单元,所述ptc加热单元经所述隔热结构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所形成的供风通道内,不仅使所述热风供送装置便于模块化装配,而且能够有效地避免所述ptc加热单元与所述供风通道直接接触而导致热量损失大的问题。
28.5.本技术通过使所述加热单元设于邻近所述气流发生单元的出风口处的所述供风通道内,并使所述气流发生单元的出风口与所述加热单元的进风端之间的供风通道沿气流方向渐扩设置,所述加热单元的出风端至所述进风口之间的至少部分所述供风通道收缩设置,进而使所述气流发生单元所产生的气流能够在所述加热单元所在的位置停留更长的时间,使用于烘干的气体能够充分吸收热量后对被清洗的餐具实施烘干,进而有效地提升所述洗碗机的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洗碗机所包括的热风供送装置、内胆等形成的组件的结构视图;
31.图2为图1所示组件的爆炸视图;
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洗碗机所包括的热风供送装置、内胆等形成的组件的结构视图,且内胆中摆放有被清洗的餐具;
33.图4为图1所示组件的剖视图;
34.图5为图4中a处结构的局部放大视图;
3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餐具摆放架的结构视图;
3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热风供送装置的剖视图;
37.图8为图7中b处结构的局部放大视图;
3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热风供送装置的爆炸视图;
39.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热风供送装置的爆炸视图;
40.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设有隔热支脚的加热单元的结构视图;
41.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视图。
42.其中:
43.1热风供送装置,11气流发生单元,111第一进风口,112第二进风口,12加热单元,13供风通道,14隔热结构,15壳体,151容纳腔,152第一壳体,1521第一安装限位槽,153第二壳体,1531第二安装限位槽,
44.2内胆,21清洗容腔,22进风口,23排风口,
45.3散热空间,
46.4电控板,41安装柱,
47.5熔断体,
48.6熔断体限位槽,
49.7条形开口,
50.81第一餐具摆放架,82第二餐具摆放架,821导流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52.如图1至图12所示的洗碗机,包括热风供送装置1和具有清洗容腔21的内胆2,所述热风供送装置1包括气流发生单元11、加热单元12和供风通道13,所述内胆2侧壁具有连通所述清洗容腔21的进风口22,所述气流发生单元11位于所述内胆2的下方并经所述供风通道13与所述进风口22相连通,部分所述供风通道13位于所述内胆2的下方且与所述内胆2的底壁之间形成散热空间3,所述加热单元12设于位于所述内胆2下方的所述供风通道13内,且所述加热单元12经隔热结构14与所述供风通道13内壁隔热连接;所述气流发生单元11所产生的气流经所述加热单元12加热后沿所述供风通道13对所述清洗容腔21提供用于烘干的热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气流发生单元11设为任何能够产生气流的单元,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所述气流发生单元11设为风机,并进一步优选地使所述风机受电力驱动;另外,所述加热单元12也不做具体限定,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所述加热单元12设为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单元,其具体加热温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性设置。本技术通过设置热风供送装置1对洗涤后的洗碗机内部供送热风,使洗碗机内部能够被快速烘干,不仅有效地缩短餐具的清洁时长、提高餐具的清洗效率,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洗碗机内部滋生微生物,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洗碗机的清洁性能;另外,本技术通过使所述加热单元12经隔热结构14设于供风通道13内,避免所述加热单元12与所述供风通道13之间的接触传热,进而使所述加热单元12所产生的热量几乎用于烘干气体的加热,继而提高洗碗机的烘干效率。
5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7和图8所示,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热风供送装置1包括壳体15,并使所述壳体15内部形成所述供风通道13,于所述内胆2下方的所述供风通道13内壁设有安装限位槽,所述加热单元12经所述隔热结构14与所述安装限位槽适配连接。在具体实施时,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气流发生单元11设为风机,所述壳体15还具有容纳所述气流发生单元11的容纳腔151,所述风机固设于所述容纳腔151内,所述容纳腔151上设有风道,以对所述风机提供进风,并进一步使所述加热单元12靠近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本技术通过使所述热风供送装置1包括壳体15,并在所述壳体15内部形成容纳风机的容纳腔151和供风通道13,不仅使所述加热单元12能够牢靠地固设于所述供风通道13
内,而且使所述热风供送装置1具有模块化安装的优势,在提升加热单元12的加热效率的同时,能有效地提升洗碗机的装配效率。
54.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壳体15与所述内胆2的底壁之间形成所述散热空间3;所述风机包括第一进风口111,所述第一进风口111所正对的所述壳体15上设有与所述散热空间3相连通的所述风道。本技术通过使所述壳体15与所述内胆2的底壁之间形成散热空间3,并进一步使所述风机的第一进风口111正对的所述壳体15上设有与所述散热空间3相连通的风道,使所述壳体15与所述内胆2之间的空间内的空气以及所述加热单元12周围的大量热空气经所述风道进入所述热风供送装置1内,使加热单元12所产生的热被高效地利用,继而使所述洗碗机具有加热能耗低、烘干效果好的优点。在具体实施时,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风机包括第二进风口112,且所述第二进风口112与外界大气环境相连通,在所述风机发生转动时,所述风机能够经所述第二进风口112从外界吸入空气以对所述热风供送装置1提供足够的进气。
5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实施例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可变换的实施例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洗碗机还包括电控板4,所述电控板4固设于所述内胆2的底壁且位于所述气流发生单元11和所述加热单元12的正上方,所述电控板4上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安装柱41,所述洗碗机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热风供送装置1设有与所述安装柱41对位适配的安装孔,所述连接件穿经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安装柱41以将所述热风供送装置1与所述电控板4连接,以在所述热风供送装置1与所述电控板4之间形成所述散热空间3。本技术通过使所述热风供送装置1与所述电控板4之间形成所述散热空间3,不仅可以使所述散热空间3内的热空气顺利进入加热单元12内,在提高所述加热单元12的加热效率的同时,也便于所述加热组件的散热,同时降低所述壳体15所处环境的温度,进而能够延长相关结构件的使用寿命。
56.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壳体15包括扣合形成所述供风通道13的第一壳体152和第二壳体153,所述加热单元12设为与所述供风通道13相适配的ptc加热单元;所述第一壳体152上设有第一安装限位槽1521,所述第二壳体153上设有第二安装限位槽1531,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1521与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1531正对设置;所述ptc加热单元经所述隔热结构14与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1521限位配合,同时经所述隔热结构14与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1531限位配合。本技术通过使所述第一壳体152和所述第二壳体153扣合形成所述壳体15,并使所述加热单元12设为ptc加热单元,所述ptc加热单元经所述隔热结构14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52和所述第二壳体153所形成的供风通道13内,不仅使所述热风供送装置1便于模块化装配,而且能够有效地避免所述ptc加热单元与所述供风通道13直接接触而导致热量损失大的问题。
57.作为本实施例下的优选示例一,如图9所示,本技术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1521和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1531均设为凹槽,所述隔热结构14设为块状隔热体,所述ptc加热单元的第一侧面经至少一个所述块状隔热体与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1521抵接,所述ptc加热单元的第二侧面经至少一个所述块状隔热体与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1531抵接。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所述ptc加热单元的形状设为与所述供风通道13截面相适配方形,且使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1521和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1531均设为方形凹槽;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可选择性地使所述ptc加热单元的第一侧面经一个、两个、三
个、四个或五个以上所述块状隔热体与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1521抵接,并选择性地使所述ptc加热单元的第二侧面经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以上所述块状隔热体与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1531抵接;在具体实施时,进一步优选地使所述ptc加热单元的第一侧面经四个所述块状隔热体与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1521抵接,且四个所述块状隔热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四个角处,并使所述ptc加热单元的第二侧面经四个所述块状隔热体与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1531抵接,且四个所述块状隔热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四个角处。
58.作为本实施例下的优选示例二,本技术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1521和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1531均设为凹槽,所述隔热结构14为设置于所述ptc加热单元外部的隔热支脚(如图11所示),所述ptc加热单元的第一侧面经多个所述隔热支脚与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1521抵接,所述ptc加热单元的第二侧面经多个所述隔热支脚与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1531抵接。
59.作为本实施例下的优选示例三,如图10所示,本技术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1521和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1531均设为凹槽,所述隔热结构14设为与所述凹槽相适配且包裹于所述ptc加热单元外部的隔热垫,所述隔热垫同时与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1521和所述第二安装限位槽1531适配抵接。
60.在具体实施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所述洗碗机的安全性,本技术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洗碗机还包括熔断体5,如图12所示,于所述第一安装限位槽1521处设有熔断体限位槽6,所述熔断体5固设于所述熔断体限位槽6并与所述ptc加热单元的外侧壁贴合设置,当所述ptc加热单元的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所述熔断体5处于熔断状态,以切断所述ptc加热单元的供电回路;为了便于所述熔断体5及相关连接线路的安装,在具体实施时,进一步选择性地于所述熔断体限位槽6处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壳体152两侧的条形开口7,所述ptc加热单元经导线与所述熔断体5电力连接,所述导线穿经所述条形开口7并与所述电控板4电力连接。
6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实施例、示例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可变换的实施例及可变换的示例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加热单元12设于邻近所述气流发生单元11的出风口处的所述供风通道13内;所述气流发生单元11的出风口与所述加热单元12的进风端之间的供风通道13沿气流方向渐扩设置,所述加热单元12的出风端至所述进风口22之间的至少部分所述供风通道13收缩设置。本技术通过使所述加热单元12设于邻近所述气流发生单元11的出风口处的所述供风通道13内,并使所述气流发生单元11的出风口与所述加热单元12的进风端之间的供风通道13沿气流方向渐扩设置,所述加热单元12的出风端至所述进风口22之间的至少部分所述供风通道13收缩设置,进而使所述气流发生单元11所产生的气流能够在所述加热单元12停留更长的时间,使用于烘干的气体能够充分吸收热量后对被清洗的餐具实施烘干,进而有效地提升所述洗碗机的烘干效率。
62.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洗碗机还包括第一餐具摆放架81,所述进风口22靠近所述内胆2侧壁下部设置,所述第一餐具摆放架81固设于所述清洗容腔21内且位于所述进风口22的上方;所述内胆2上还设有排风口23,所述排风口23位于所述内胆2的顶部且与所述进风口22对角设置;本技术通过使所述进风口22和所述排风口23对角设置,可以有效地增大所述洗碗机的烘干区域,使位于内胆2中的餐具得到更好的烘干效果。在具体实施时,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洗碗机还包括第二餐具摆放
架82,所述第二餐具摆放架82固设于所述清洗容腔2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餐具摆放架81的上方;所述第二餐具摆放架82设为交叉网孔结构,且相邻网孔之间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下侧设有导流凸起821;所述内胆2的顶壁内侧设有多个条形筋以将所述内胆2的顶壁内侧分割为多个区域。本技术通过在所述连接筋的下侧设置导流凸起821,可以有效地减少洗碗机的内胆2中的水珠的残留;另外,本技术通过在所述内胆2的顶壁内侧设有多个将顶壁内侧分割为多个区域的条形筋,有助于洗涤过程中的水柱的分散,有助于改善洗碗机洗涤后的烘干效果。
63.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6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